8歲孩子,假期學會做30道菜:家庭的煙火氣,藏著孩子生活最大的底氣!

2021-02-17 幫媽愛上課

前日,看到一則視頻:揚州8歲男孩謬葦杭,在疫情這個特殊的漫長寒假期間,學會做30多道菜。

 

視頻中的他,只不過剛剛高過灶臺,卻能夠熟練的拿著刀,像模像樣地將胡蘿蔔、洋蔥切成細細的絲,然後又切成小細塊兒;輕輕打蛋,攪拌;然後起火,放油,將蛋倒入鍋中,一會,黃燦燦的炒蛋出鍋,放置一旁。

整個工序一氣呵成,儼然一副「廚房小達人」的樣子。

 

這是要做什麼呢?原來,近日,揚州要舉行世界美食之都的揭牌儀式,小葦杭做的正是那道著名的「揚州炒飯」。還在爸爸幫助下,製作成視頻,放到網上,算是對家鄉美食的一種讚美。

 

看著已經裝盤的完美「作品」,隔著屏幕的你,是不是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呀!

 

「我想,算是一種傳承吧,總歸要做一點東西給自己吃」。鏡頭前的爸爸滿臉自豪的說。

 

特別欣賞「傳承」二字!

 

身為父母,不是僅僅給予孩子生命就夠了,更要傳承給孩子一些精神和技能。要讓孩子懂得,除了好好學習,更要學會照顧自己,掌握生存的本領。

 

民以食為天。讓孩子適當沾染「煙火氣」,在灶臺煙火間,以食之味品生活滋味;於一粥一飯中,學會動手,更加獨立,感悟幸福,更加熱愛生活。

 

做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孩子,接地氣的孩子,將會終身受益。

 

「煙火氣」關乎生存


如果得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身為一位媽媽,最想留給孩子什麼?

教會她學會做飯,學會微笑,學會生活。這是日本電影《小花的味噌湯》中,一位罹患癌症的媽媽千惠留給5歲的女兒小花最寶貴的遺產。

千惠是一名乳腺癌患者,在和丈夫信吾結婚前,就做過手術。雖然醫生告訴她不要懷孕生孩子,但千惠深愛著自己的丈夫,知道他特別希望有一個孩子。於是,頂著危險生下了小花。

小花的到來給夫妻倆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可好景不長。在小花1歲半的時候,她的病復發了。

小花4歲的時候,千惠發現乳腺癌已經轉移到肺部。她意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時日無多了。她想給女兒留下些什麼。

於是,在小花4歲生日那天。千惠送給女兒一件生日禮物,是一條小小的花圍裙,而爸爸的禮物更酷,是一套小學生用的刀具。

從那天起,每天清晨5點,千惠狠心將睡得正香的小花從被窩裡拽出來。給她系好碎花圍裙,用爸爸送的刀具,開始學做菜,尤其是防癌的味噌湯和糙米飯。

每次,千惠和丈夫緊張兮兮地盯著女兒煮湯,放菜,驚嘆著望著女兒稚嫩的小手切著日式豆腐,端著熱氣騰騰、幾欲翻灑的味噌湯去給爸爸嘗。

在阿花5歲的時候,千惠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了人生。

而在過去的一年中,在媽媽的精心教導下,小花能夠挑菜、擇菜、摘菜,做出各種精美的日式點心;還學會了洗衣服,疊衣服等日常家務。

學會了煮鬆軟健康的糙米飯、製作漂亮美味的壽司,還在自己的5歲生日那天,第一次做了一大罈子大醬!

千惠曾對小花說:「會做飯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能活下去」。相信這是一位媽媽教給孩子的最受益的話!

對孩子最深沉的愛,就是教會他們獨立生存,愛人愛己愛生命;更熱愛生活,這遠比人生中其他的事情重要的多!

而教會孩子學會做飯,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中寫到:「芬蘭學生每天到學校,第一件事不是學習,而是動手為自己準備午餐,先由任課老師領著學生研究食譜,然後再去『廚房教室』大展身手。

在熱氣騰騰的廚房煙火中,我們完成一日三餐,一粥一飯的日常生活。不要小看這做飯的煙火,因為它確實和生存密不可分。


煙火中,感悟幸

從廚房中飄出的煙火色,能看出一個家庭的幸福度。

在明星蔡少芬的微博中,關於兩個女兒做飯的動態佔絕大多數。

比如只有6歲的包子妹妹,已經能夠熟練拿著小菜刀,切著蔬菜,肉條,倒油炒菜的姿勢也是十分老練,做出的成品也甚是好看,美味。

讓媽媽蔡少芬非常驕傲,禁不住發博表揚:「用心做菜的小廚師」

在蔡少芬看來,做好一頓飯不但能鍛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讓孩子收穫解決問題後的幸福。

因為「柴米油鹽也是一種成長和修行」!

早在P仔4.5歲的時候,每每我在廚房包餃子,他總要「搗亂」。他會將我已擀好的餃子皮兩兩重合,按在一起,又揉成一團,美其名曰做一個「小兔子」餃子;或者將餃子餡兒弄得滿桌,麵粉也會弄得滿身。

但我從不責備,總是鼓勵。為他的能幹不住的表揚他。

有時候,他也會為總是包不好一個餃子,而發脾氣,生氣將餃子扔在地上。我安撫示範,看著他終於成功完成自己的作品,雖然有些「破碎」。

我也會把他包的餃子做上記號,讓他自給自足,享用勞動成果。看到他吃得一臉滿足的樣子,我也是滿心歡喜。

久而久之,廚房成為我對孩子的「秘密樂園」。

在和孩子共同準備食物的過程中,我會告訴他蔬菜的名稱及做法;問一下今天和小夥伴的玩耍,有哪些開心、不開心的事情。難得的交流機會,就在這煙火繚繞中完成。

孩子從其中體會到了一道菜從選材、調配、烹飪的工序,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在選擇和創造中,培養了他的信心,獨立以及美妙的幸福感知度。

美劇《年輕的教宗》中,教宗對小孩說:上帝存在於你喜歡的每一件事情當中。如果你喜歡做飯,當你興致勃勃地準備填滿自己的腸胃的時候,就是離上帝最近的孩子。

每個會做飯的孩子,相信都將會成為人生贏家。

他們贏在擁有一塊靜謐之地,安放自己的幸福與失意;在大火烹炒中感受指點江山和快意恩仇,在煙火繚繞中,漸漸的成長,不斷完成自己的人生修行。

煙火氣,其實是接地氣

一段時間,霍啟剛和郭晶晶的育兒經驗被廣為傳誦。兩夫妻自結婚以來,一直很低調。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特別接地氣。

 

霍啟剛經常曬出和孩子們一起下廚的照片。比如這張:霍啟剛站在7歲兒子的身後,手把手的教兒子如何做咖喱蝦。

 

而小女兒霍中妍則在一旁觀看,由於身高不夠,露出桌沿的小腦袋時不時的晃動,雖然還小,但是已經迫不及待地也想參與進來,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動不動的盯著兩人手中的蝦,對哥哥和爸爸在做的事情也是充滿了好奇心。

這就是一副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場景,洋溢著溫馨和諧。

 

平日裡,霍啟剛夫婦特別也注重對孩子的動手能力教育,比如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洗車,一起體驗洗車工這份職業,在用心的勞動過後,讓孩子們體會到這份職業的艱辛和不易。

 

比如帶著孩子去插秧,通過這樣的勞作讓孩子們明白農民伯伯的艱辛,懂得只有努力才有收穫的道理。

 


有網友感嘆:如此接地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豪門教育,才是真正的富養。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應該將孩子束之高閣。而應該讓孩子深入生活,貼近生活。

 

經常帶孩子到菜市場去走一走,教孩子挑選魚肉果蔬,聞一聞魚腥味也是好的,學著砍砍價也不錯;

 

讓孩子飛奔在田野,在秋收後的麥田裡,數一數農民伯伯遺落的麥穗,亦是一種收穫。

回到家,在廚房這片天地中,讓煙火繚繞,在一道道工序中,煎炒烹炸;讓色香味勾起家人們的味蕾,何嘗不是一種成就?

 

孩子浸染於人間「煙火氣」中,才更接地氣;深處於市井中,才更能深味人間百態。越懂得,才能越慈悲。

                          

煙火氣是一種力量

煙火氣總能夠恰如其分的撫慰人心,能在人們傷心失意的時候,給予適當的溫暖,讓你不再沮喪,充滿力量!

在廣東,P仔和露露在冬天還是會長「凍瘡」。每次冬天一來,就畏畏縮縮。


但當到回到了家裡,看到廚房沸騰的煙火氣和聞著飯菜的味道便會開心的哈哈笑,我想食物給了他們很多力量,讓他們覺得這點寒冷算什麼,因為有媽媽剛出鍋的飯菜在等他們。

而於此同時,它也給了我很多力量。每次加班到凌晨的時候,老公留在廚房裡的一碗香濃的排骨湯是心靈的加油站,鼓勵我向前,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奮鬥。

在生活壓得自己喘不過氣的時候,我也喜歡一頭鑽進廚房,在垂涎欲滴的西紅柿、嫩的發亮的青菜、挺直了腰杆的小蔥、黃澄澄的玉米裡面斟酌出合適的搭配。

在柴米油鹽之間,不緊不慢的享受著做菜的樂趣。撲鼻的香氣讓自己暫時忘卻生活的煩惱,感受眼前的歡喜,讓面對糟糕環境的自己更有力量。

煙火氣的力量,從來不是一人的歡愉,更是多人的信息。

特別是疫情帶來的加長版寒假,飯店關閉,外賣停送,它讓千萬戶家庭在緊急的情況下在滿足溫飽的同時候,感受生活的美好,讓對抗疫情的我們更有力量,不會對生活失去信心!

就像牛皮明明說的「對中國人來說,只要還有美食和家人的愛,一切難關就會過去。

只要還有煙火氣在,這個世界就不會有多糟糕,就會有力量等待一切都好起來。」

因為,胃暖了,心就暖了;心暖了,世界就亮了!

就憑著家家戶戶日日飄出的嫋嫋煙火,陣陣飯香,我們的孩子就是幸福的孩子,我們的國家就是那個充滿力量的中國!


 點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品課程!

相關焦點

  • 揚州8歲「童廚」超長寒假學會做30多道菜,媽媽:要會放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4月27日採訪獲悉,這個還不到8周歲的二年級男生,經過老爸的指點幫助,在這個「超長寒假」裡學會了做30多道菜。爸爸說,永遠不要低估了小孩的潛力;身為老師的媽媽認為,除了課本,社會生活也是一本值得學習的大書。
  • 杜江霍思燕的愛是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相愛,是孩子最大的底氣!
    都說娛樂圈是最大的染缸,但是也有很多明星夫妻,身處淤泥,卻一直保持初心。昨天說了鄧超孫儷夫婦,他們的感情和對孩子的教育,確實是令人口口相傳的。但是還有一個明星家庭不僅令人羨慕,而且他們的孩子還特別的出彩,就是杜江和霍思燕還有他們的暖男兒子嗯哼大王。在綜藝節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我徹底被這個「寵妻狂魔」圈粉了。
  • 生活在「假性單親」家庭的孩子
    從我的第一本書《愛從懂孩子開始》,到現在這本新書《陪伴是最好的教養》,我一直都在強調安全感對於孩子未來諸多好的品質建立的重要性。而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父母的陪伴,就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基石。然而,總有一些家庭因為各種原因,無法保證對孩子的基本陪伴。與父母在一起的日子聚少離多,或者父母全心投入的高質量陪伴過少,都很容易造成孩子安全感匱乏、規則意識淡漠、自控力缺失等系列問題。
  • 假期宅家,這5個室內活動建議家長跟孩子一起做,趕緊行動起來
    不能外出旅行、探親,未免覺得假期生活有些無聊和枯燥。如何讓這個假期過得有意義,小編推薦父母和孩子們一起做下面這5件事。最後的「科學運動」部分強烈一起堅持進行哦。和孩子做一頓飯和孩子一起做飯是最好的親子遊戲。而冬日裡,一頓熱氣騰騰的飯,是最真實的人間煙火氣。
  • 試試這8道菜,每盤都是下飯菜,孩子喜歡
    每個孩子在父母的眼裡,都是無價之寶。做了父母之後,總想讓孩子吃得好,穿得暖,身體更強壯。照顧好孩子的一日三餐,更是我們每個做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我也一樣,平時總是變著花樣兒做點孩子喜歡吃的,希望孩子長得高高的、壯壯的。我家兒子小時候很瘦,吃飯沒食慾,總怕他營養不良長不高。
  • 孩子8歲了,還要餵飯?自理能力差是大問題!明智的家長這麼做,你學會...
    孩子8歲了,還要餵飯?自理能力差是大問題!明智的家長這麼做,你學會了嗎 我們小區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已經上了小學的小女孩,家裡從小就對她寵溺有加,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少讓孩子自己去練習生活自理能力,以至於孩子7、8歲了,吃飯還一定要喂,不餵就不吃,上了小學後,中午是在學校食堂吃飯的,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 重慶8歲男孩在假期「承包」了整個牧場
    03-03 12:10:55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這個特殊的漫長寒假,大部分孩子在家的活動範圍都是從廚房到陽臺。而有個小孩,卻擁有整個牧場可以「撒野」!8歲的黃潤麟小名「小圈」,是江北洋河小學二年級學生。
  • 娘仨家常午餐,3菜1主食,第三道菜最簡單,4歲孩子都能做,好吃
    午餐又剩我們娘仨了,孩子們在家,我是絞盡腦汁,每一頓都做得很認真,要合孩子口味,還得營養均衡,畢竟孩子正處於長身體時期,吃飯是重中之重,馬虎不得。都說午餐得吃飽,我們一家雖說是地道的北方人,可孩子愛吃米飯,不愛吃麵條,所以午餐我家基本上是米飯。今天娘仨的午餐,主食依然是米飯,本打算再炒兩個菜,結果被孩子一搗鼓,變成了三個菜。
  • 省實驗小學名師給孩子的15條假期建議請...
    家長要營造和睦、和諧的家庭氛圍,只有這樣,才能為孩子營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溝通是最便捷的互動,家長要注意陪伴孩子,用心和孩子溝通,在心靈的互動、發自內心的情感交流中,捕捉孩子內心世界的微妙變化、情緒波動等,及時對症下藥、循循善誘,幫孩子去除憂慮和煩惱,讓假期教育變得輕鬆快樂,自然有效。
  • 人民日報盛讚8歲男孩的檢討書:有教養的孩子背後,都藏著三觀正的父母
    01 三觀正的父母,才養得出有教養的孩子 前段時間,人民日報上一則「8歲男孩亂按電梯寫檢討書」的新聞,引發了一大波網友的熱議。
  • 房間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躺在沙發上傻事也不想做,甚至喝水都想讓7歲的兒子幫倒。時間長了,我們兩個人的行為嚴重影響了兒子,他放學回家後也開始變的懶惰,做完作業後就躺著看電視,書到處亂放。一家三口仿佛生活在「豬圈」裡。反之,如果家裡雜亂無章,那麼他的生活狀態和心情也都是雜亂的,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好。一個人的房間裡藏著自己的生命狀態,藏著孩子的未來。
  • 一個家庭最大的幸福,是養出懂得感恩的孩子
    作者丨蜂虻君來源 | 蜂虻(ID: fengmeng2019)女兒默默存了兩年錢送他一副色盲眼鏡。第一次看到藍色的天空,父親既驚喜又感動:「實在太美了。」回到車上父親又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機,看看手機的照片,看看家裡狗狗是什麼顏色的毛髮....當他發現世界居然這麼多彩,父親激動地抱著女兒泣不成聲。
  • 10歲男孩猥褻女童,家長惹眾怒:孩子沒教養的樣子,跟你如出一轍
    養孩子,愛和自由的邊界,往往正在於不給別人添麻煩,而是不能影響到別人,傷害到別人,不給別人的生活帶來困擾。還有一新聞,在迪士尼樂園,一個8歲的男孩捏了一個姑娘的臀部,姑娘忍不住說了男孩幾句,本以為男孩的媽媽會拉著男孩來道歉。
  • 沒有孩子人生不完整?30年前選擇「丁克」的家庭,現狀如何
    文|啞鈴媽媽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思想的解放,丁克家庭已經成為了一種越來越常見的社會現象,很多丁克家庭一開始夫妻雙方就協商好了,兩個人都不打算要孩子,要過一輩子的二人世界。丁克是一種個人選擇,今天就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丁克家庭30年後的狀況,看看他們每天的生活狀態是什麼樣子吧。
  • 伊能靜13歲兒子穿女裝上熱搜: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從小底氣就十足
    18歲的哈利喜歡做美甲、穿女裝,打扮得很是女性化,而且伊能靜也曬出過哈利跳舞的視頻,哈利這個青春年少的帥小夥特別喜歡女裝,對於這件事情,哈利的父親哈林曾經給哈利建議,希望哈利改掉穿女裝的愛好,希望他"正常"一點,而哈利的奶奶也是不能接受哈利這樣離經叛道的行為。
  • 5月天熱,適合在家做這道菜,改掉孩子不愛吃蔬菜的壞習慣
    5月天熱,適合在家做這道菜,改掉孩子不愛吃蔬菜的壞習慣5月份馬上就要過去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熱,每年的這個時候,孩子總是沒食慾,就連蔬菜也不想吃,作為家長,也是煞費苦心,想各種辦法希望能讓孩子多吃一點,之前給孩子做蔬菜,孩子嫌棄單調,後來靈機一動
  • 從小幹不幹家務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愛孩子更要學會用孩子
    ★美國有一個豪門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傳了六代,從來沒有出現一個敗家子,家族成功的秘訣在於:整個家族一直承襲著這個家規,一是孩子從小就要學會記帳,二是孩子會做家務。★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曾國藩也曾說過:看一個家庭的興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家裡的子孫後代有沒有從小做家務的習慣。
  • 適合1-6歲孩子,簡單有效的,家庭感統訓練方法!
    6歲前應大膽放手讓孩子去嘗試各種遊戲和運動,通過孩子喜歡的活動,增強孩子視覺、聽覺、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等的足夠刺激,對促進孩子的感知、語音、專注力和學習能力等,都會有很好的幫助。下面,推薦一些簡單實用、好操作的家庭感統訓練方法!家庭感統訓練方法1周歲階段鼓勵孩子自己拿著湯勺吃飯、喝水,這個過程,本身也是在促進身體協調。
  • 你的三觀裡,不僅藏著孩子的教養,更藏著孩子20年後的未來
    前陣子,美國維吉尼亞州的一位父親「懲罰」10歲孩子的視頻在網絡上大火。 因10歲的兒子在校車上欺負同學,父親懲罰孩子連續一周不能坐校車,每天必須跑1英裡(約等於1.6千米)去上學,即使颳風下雨也不停歇。 擔心兒子安全,父親便每日開車尾隨相伴。並在Facebook上直播打卡。
  • 女人最大的底氣,不是美貌,不是婚姻,不是孩子,而是……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女性,最容易被標籤化,過得好純粹是運氣:不是天生麗質,就是婚姻美滿,再來就是孩子爭氣。仿佛女人如果不能「借勢」,便過不好這一生。殊不知,女人有人老珠黃的一天,孩子有「遠走高飛」的一天,即使是婚姻,也充滿著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