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臺記者張銘偉:武漢戰「疫」,我給攝像機穿上防護服
他用文字記錄下在湖北武漢戰「疫」的日子。2月20日,濟南已經有了些許初春的感覺。下午2點,我和同事提前來到了遙牆機場,跟隨援助湖北醫療隊去武漢開展工作。早在兩天前,臺裡和中心綜合部的同仁們為了我們的出徵就開始了忙碌,生活物資、防疫物資、攝錄設備滿滿三大箱子,不得不說,同仁們太細心周到了,我們想到的、沒想到的,他們都通通想到了,當時我們的心裡就充滿了太多的感謝和感動。
-
武漢戰「疫」中的銘記時刻
新華社武漢4月7日電 題:武漢戰「疫」中的銘記時刻 新華社記者 滾滾長江水,巍巍黃鶴樓。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自去年12月30日武漢發布針對疫情的首個緊急通知以來,這場突如其來、舉世關注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已持續整整100天。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國各地勠力同心、星夜馳援,英雄的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戰「疫」已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武漢即將解封,逐步恢復往日容顏。
-
南京護士武漢戰「疫」:24小時4班倒 值完班貼身衣物擰出水
龍虎網訊(記者 於倩 苗東旭 通訊員 章琛)2月12日是南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殷非在武漢一線戰「疫」的第四天。這樣的「武裝」也給他們的工作帶來一定的不便,「不像在南京日常工作的狀態那樣,穿上防護服會顯得笨拙,所有的動作都會變得遲緩,防護鏡起霧會影響視線,戴兩三層手套會多少影響扎針的手感。」
-
來自武漢紅區101位戰疫醫生籤名的防護服背後 江蘇「綠色通道...
交匯點訊 在南京際華3521公司一樓陳列室,有一件特殊的防護服,上面籤滿了101位江蘇赴武漢戰「疫」一線的醫生名字。正是靠著這些抗疫「戰袍」的保駕護航,進入紅區的江蘇一線醫護人員沒有一例感染。保障江蘇戰疫英雄的最強「鎧甲」是如何打造出來的?昨天,記者跟隨江蘇省藥監局來到了江蘇最大的防護服企業南京際華的生產現場進行了探訪。
-
連線武漢|王慧娟:剪掉長發成毛寸,等戰「疫」勝利再美回來
井陘縣中醫院急診科主任王慧娟是河北第五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2月9日她隨隊連夜趕到了武漢。到達武漢後,按照安排她和其他隊員將進入武漢江岸方艙醫院開展工作。2月12日,記者與她進行了連線,她向記者介紹了到達武漢這兩天的情況。
-
南京醫護武漢戰「疫」: 關愛隔離人員、織密防疫網 武漢隔離點上有...
您的位置:龍虎網 >新聞中心 > 辣油視頻 > 南京醫護武漢戰「疫」: 關愛隔離人員、織密防疫網 武漢隔離點上有支特殊隊伍
-
閉關的鹹魚、穿防護服的針管……大學生原創呆萌表情包為「戰」疫...
楚天都市報3月5日訊(見習記者國倩 通訊員高飛 張璐)近日,武昌首義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2018級的同學們,發揮專業優勢和創意巧思,以畫筆為刃加入抗「疫」之戰,繪製出100餘組防疫抗疫插畫,為武漢「戰」疫阻擊戰加油鼓勁。
-
一場全國總動員的戰「疫」支前
醫療衛生 戰「疫」故事 「幸有愛女學木蘭,不計安危赴前線」 除夕,在闔家團聚的日子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江北院區護理管理微信群卻消息不斷:報名去支援武漢。28歲的李宗育毫不猶豫:「我未婚,父母未老,無牽掛,我去!」 李宗育是心血管內科重症監護病房的護師,已經有5年多的工作經歷。「我相信自己能勝任。」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熱播 普通人記錄下的高光時刻
央視紀錄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持續熱播普通人記錄下的高光時刻每集5分鐘,共計9集,從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採用這就是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該系列第一季首播於2月3日,第一季播出9集後就創造了視頻觀看量1.57億的成績。2月22日,第二季再次開播。
-
疫線面孔|脫下防護服時,她被自己的臉嚇了一跳!但是既然來了武漢...
2月11日晚上7點半,李夢英收拾好自己準備出發,前往她如今工作的武漢同濟天佑醫院。李夢英本是富陽骨傷科醫院ICU的護士長,1月28日作為浙江省第二批馳援武漢的醫護奔赴抗疫一線,隨即進入武漢同濟天佑醫院ICU,和她的同事蔣建軍一起照護這裡的重症患者。
-
山東戰「疫」最美新聞工作者丨孔冠軍:勇敢應戰 當好「新聞輕騎兵」
第一條戰「疫」一線VLOG《山東首批醫療隊抵達黃岡 那裡現在怎麼樣了?》網絡閱讀量過億。飛機落地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時,第一篇用手機打字寫出來的記者手記《出發黃岡,致敬逆行者》也在閃電新聞發出。挺進紅區 做抗擊疫情的記錄者戰「疫」前線,哪裡最危險,醫務工作者就在哪裡,記者就應出現在哪裡。湖北黃岡,曾是除武漢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城市。
-
直通武漢|90後的她,剛剛脫下新婚禮服,就主動請纓到武漢抗「疫」一線
她剛剛脫下新婚禮服,就主動請纓到武漢抗「疫」一線「從生活角度分析,我剛結婚,還沒有孩子,家裡無後顧之憂;從專業角度分析,咱們科室大都是新來的醫護人員,經驗相對不足,我在北京宣武醫院接受過重症監護培訓,已有4年重症護理工作經驗,且有較強的安全保護意識……所以,我是最合適到戰‘疫
-
央媒聚焦這場金華人發起的戰「疫」跨國行動→
從3月15日到9月24日,歷經種種困難後,85箱由蘭溪捐贈的防護服、口罩、無創呼吸機、防護面罩、護目鏡等防疫物資漂洋過海,最終抵達敘利亞。此次活動的發起方是蘭谿市心舞工作室,「心舞」胡芳通過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秘書的手機視頻直播整個捐贈物資交接儀式,並且通過微信與馮飈大使視頻連線,她再次「笑成了一朵花」。
-
【我們的2020】武漢戰「疫」故事
今天(12月22日),我們首先來看發生在武漢的戰「疫」故事。 做康復操、行走訓練、澆花看書,這基本上是武漢市民秦志江現在每天的生活。老秦說,2020年,他無疑是經歷了一次重生。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赴武漢考察疫情防控工作,還連線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鼓勵大家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 必勝的信念鼓舞著這場疫情戰役中的每一個人。全國上下緊急行動,346支國家醫療隊、42000多名醫務人員奔赴戰「疫」一線。醫療設備、防護、消殺用品等源源不斷運往湖北。
-
戰「疫」最甜愛情:你奔赴武漢 我堅守成都
2020年2月2日,在戰「疫」第一線,還有一種愛情,叫「與子同袍 並肩戰鬥」。 他叫王旭濤,是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成醫附院)重症醫學科男護士、四川省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她叫肖雪梅,是成醫附院抽調到抗疫一線支援感染科的護士。 兩個90後,一對情侶,因為使命,一個在武漢,一個在成都,並肩戰鬥在戰「疫」第一線。
-
「疫」線報導|武漢117條公交線路恢復運營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謝謝你,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90後」攝影記者張武軍:我可以去武漢!鄭朝淵:用我的鏡頭關注家鄉的戰「疫」防護服上的字,句句戳心一位殘疾鄉村醫生的堅守一名志願者的抗「疫」影像志
-
一副戰「疫」手套的故事
戰「疫」,是多方協作的系統戰、總體戰近日,武漢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偵查大隊給聯合勤務學院發來感謝信,對學院軍隊審計系周小虎教員歷時2年研發的無人機飛行手套投入一線戰「疫」表示感謝。
-
戰「疫」一線的青春方陣
馳援重點地區,有「90後」逆行者們的身影;堅守戰「疫」一線,有「90後」白衣天使的汗水;走遍大街小巷,有「90後」志願者的足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蕪湖「90後」們正在交出最美的青春答卷。
-
武漢志願者發起「同袍計劃」,上千件手繪戰「疫」T恤送給援漢醫療隊
武漢小學生的塗鴉作品 徐敬陽 供圖徐敬陽介紹,他給每位醫護人員準備了兩件文化衫,正面都印有專門設計的「與子同袍」的字樣和醫護等戰「疫」一線人物群像圖案,「一件可以經常穿,另一件因為有塗鴉,不能洗,可以留作紀念。」
-
【漫畫】謝謝你們,戰「疫」中的女超人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蔓延全國 在這場戰「疫」中, 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特別是護士隊伍中, 女性佔了很大的比例。 向著武漢出發! 出徵前, 她們剪去長發, 只為穿脫防護服方便 降低感染的機率, 她們說 「為了救人,咱生命危險都不在乎了,哪裡還在乎頭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