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雜誌是陪伴太多人學生時期的讀物了,不論你是為了寫作素材,還是為了只是找一個光明中正大的理由去看一本課外書,都在其中尋找過自己的興趣吧,對於那些被寫進素材中的明星人物,你還記得幾位呢,哪位又真的被你寫進作文呢?
陳道明:意林在2010年第九期中的標題中赫然寫著「戲子」兩個字,這是貶低嗎?卻是欲揚先抑。
「戲子」陳道明:娛樂圈一到特立獨行的風景。他出身於書香世家,他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父親是著名學者、大學教授,他受父親的影響很深。他自謙,從不認為自己是個明星,他說他是一個「戲子」,拼了命讀書只是為了彌補他從事了曾認為不光榮的職業。他尊重先人,曾與錢鍾書大師是忘年交的他,擁有絕版的大師私人錄像,卻承諾決不公開以博眼球,他說這是尊敬。他熱衷公益,因為公益,因為賑災,他不計歷史恩怨,重新站在了CCTV的舞臺上。他愛國,他喜歡談政治,在香港回歸前,他曾當著某言行過分的香港某大牌怒斥:「你是不是中國人?」他是個好偶像,他對影迷很親切,他上網與粉絲語音聊天玩小遊戲開玩笑,他會學大家的口氣說話然後裝可愛,他會彈鋼琴給粉絲聽,他會在深夜上線然後一個一個把大家趕去睡覺…
這樣高度評價,也是娛樂圈中少有的了,而在之後的2013年、2015年、2017年、2018年,陳道明又以不同的角度走進了意林,走進了讀者的世界。他作為明星,作為演員,能夠得到娛樂圈的一致認可,能夠得到影迷的數十年的追捧,甚至成為青年學習的偶像,這才是榜樣的力量吧。
2011年的韓紅:「我的慈善還沒做夠」。韓紅的慈善事業似乎在2020年的疫情期間又被炒的沸沸揚揚,可是韓紅的慈善事業卻一直也沒有停止過腳步,不論是地震還是疫情,她始終衝在第一線,她無兒無女,但她資助了無數的孤兒,她自己捐,還拉著周圍的朋友一起,她承擔得起榜樣二字,也承擔得起千千萬萬少年的學習和崇拜,無論外界紛紛擾擾,她依舊是最美的偶像。
李娜:不待揚鞭自奮蹄
雛牛昂首志當遠,不待揚鞭自奮蹄。人生應該有夢想,有夢想就要去追逐。然而追夢之人必無安逸,要抵達高處就必須勤奮自勉、百折不撓。聰明的頭腦要像經常擦拭的明鏡才會光華四溢,超人的才能要像千磨萬洗的寶劍方可華彩無雙。2011年李娜收穫了她的第一個大滿貫冠軍。堅持了20年的夢想終於如花綻放。
書中句句可以引用於作文的文字,像是充滿著魔性一樣書寫著李娜的故事,她也成為了多少少年堅持的動力,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沒有一絲坎坷的,也沒有任何人的成功是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李娜是,我們也是,她的意志力鼓舞著多少人奮進,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吧。
吳京:我敬你是條漢子
吳京,我敬你是條漢子!曾經內地的男一號,成了香港電影裡只有一句對白的小配角。吳京,用打斷4根木棍的代價,換來45秒的打戲。司馬敬他一句"真爺們兒",不僅為了這四根木棍,還為了他那個看似不合時宜的理想:中國需要更多純爺們兒的電影。哪怕這一句輕飄飄的話,需要籌備6年,需要丟了小命無數次。
看似不可思議的成功,背後是十年乃至數十年的努力,從小的武術訓練,十幾部電影的沉澱,六年的籌備才換來了《戰狼》的一戰成名,他的經歷在向少年們訴說著,沒有人的成功是輕鬆的,意林也像讀者講述著,那個人那些年成功背後的故事,讓青年不再盲目的去追星,而是看到他們的付出,他們的成功背後的努力。
那些被用於意林素材的明星,他們的背後都是故事,而不是盲目的去看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而是去看看他們成功,他們靚麗的背後的努力,這才是榜樣的力量。每一個時代都需要明星,像管仲、像樂毅、像諸葛孔明、像荊軻、像李白、像杜甫、像蘇軾、像王安石、像曹雪芹、像胡適、像秋瑾,他們有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人生,他們都是偶像,都曾引領一個時代。而如今,信息紛雜,偶想多了,但也是這個時代補課缺少的,而去看待這些明星的時候,不該只看顏值或者是他們光鮮的一面,更應該看看他們背後的努力和才華,每一個人都有他值得學習的一面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