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現場發現奇怪一幕:「人點燭,鬼吹燈」迷信還是確有其事?

2021-01-14 天道字畫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誕生了很多令人嚮往的文化,而與此同時,在中華這片廣袤的大地上,還有很多東西,始終帶有一層神秘的面紗。遠古的文明、神秘的古墓,還有古墓中與逝去的人,與一尊棺木相伴的寶藏。古墓的神秘之處在於,那些未知的東西,還有能夠讓人一夜暴富的寶藏,而幾千年的歷史中,這些東西也吸引了盜墓賊的眼光。從史前時代開始,就已經有了盜墓行為,且從當代的考古資料上看,這樣的墓葬破壞現象也遺存到了今天。

近幾年市面上湧現出不少盜墓題材的小說,而要說到深得讀者喜愛的盜墓小說之一,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必定是榜上有名的。《鬼吹燈》開啟了盜墓時代,而《盜墓筆記》又是很多讀者心中的白月光之作,盜墓小說對讀者群體的吸引力有多大,就不用多說了。盜墓這一行為,也在某一段時間裡,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說中的盜墓之旅,說是盜墓,不如說是古墓探險之旅,主角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難以解釋的現象。

「人點燭,鬼吹燈」

《鬼吹燈》系列的名字,是從這一句民間流傳的話來的:人點燭,鬼吹燈。但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小說中描寫的故事情節,主角在進入古墓中的時候,都會先在古墓的東南角點上一根蠟燭,要是蠟燭滅了,就說明墓主人不想讓你盜,這時候你必須離開古墓。這句話在小說中,成為了活人與死人之間的一種約定,以科學的解釋來看,鬼神並非真實存在,但在當代的考古工作中,專家還真的發現了被盜過的古墓存留有一截燃燒過的蠟燭。

「人點燭,鬼吹燈」有兩種解釋,一是傳說中,人的身上有三盞油燈,一盞在頭上,一盞在肩膀上。晚上在行走夜路的時候,若是聽到有人呼叫名字,千萬不要東張西望,也不要回頭,要是油燈被吹滅了,便給鬼招了魂。二是摸金校尉的不傳之秘,也就是以上所說的,東南角點燭,燭滅就必須退出,不可取物。這兩個解釋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還是十分玄乎的,那為何現代盜墓賊也對此深信不疑呢?

考古現場發現的異象

2005年,考古學家在山西大同對一座古代墓葬進行搶救性挖掘行動,這座古墓群因為盜墓賊的光顧,而損失慘重。6座古墓找到嚴重破壞,三座古墓被盜,其中一座古墓,盜洞黑黝黝的,直通主墓室,足足有7米之深。考古學家順著最大的盜洞往墓室中走,發現了不少的碎磚塊,還有燃燒過的菸頭,盜墓賊留下的作案工具。在這一眾物品中,專家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一幕,一截燃燒過的蠟燭,孤零零的地立在墓室的角落。這些發現無疑都證實了,盜墓賊已經得手了,且古墓已經受到嚴重的破壞。

迷信還是確有其事?

其實被盜的古墓中出現燃燒過的蠟燭,並不是罕見的現象,「人點燭,鬼吹燈」的說法雖說有些玄乎,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從科學的角度來看,若是古墓中有充足的氧氣,蠟燭就會一直燃燒,而蠟燭熄滅了,就表示古墓中氧氣不夠,若是這時候還不從古墓中出去,那就是真正的「鬼吹燈」——人因為缺氧而死於墓中了。由此可見,「人點燭,鬼吹燈」並非迷信之言,而是有憑有據的。

相關焦點

  • 所謂「人點燭,鬼吹燈」,摸金派的這種規矩,看似神秘實則荒誕!
    《鬼吹燈之龍嶺迷窟》正在熱播,剛剛更新到第九集,已經是讓觀眾迫不及待地想跟著胡八一,一同探尋迷窟深處的秘密。這些年,關於《鬼吹燈》的改編影視劇層出不窮,多達十幾部,也是褒貶不一。我們知道在小說中,盜墓門派一共有四個——摸金、搬山、發丘、卸嶺!
  • 「人點燭,鬼吹燈。」《龍嶺迷窟》為何要將蠟燭放在東南方?
    發丘印,摸金符,護身不護鬼吹燈;窨子棺,青銅槨,八字不硬勿近前;豎葬坑,匣子墳,搬山卸嶺繞著走;是不是聽著很耳熟,最近熱播的由潘粵明、張雨綺、姜超主演的電視劇鬼吹燈之《龍嶺迷窟》,相信很多人都看了吧。人點燭,鬼吹燈,燭亮而行,燭滅而退。凡是進入墓室,都要點一支蠟燭,點蠟燭之前,要先看羅盤,看羅盤是在尋找東南角的方位。
  • 人點燭 鬼吹燈 正版IP授權《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現可預約
    「人點燭,鬼吹燈」是摸金校尉們傳下來的老話,每次下入墓中需要先在東南角點燃一支蠟燭,如果蠟燭熄滅,須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點燭是下墓的開始,也是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手遊《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的開始。遊戲開放了爬塔、偷家、組隊下墓,PVP等一系列玩法,在這裡你可以體驗到下墓摸金、與千年鬼魅大戰、出其不意的刺激陷井、多人奪寶……。將原著劇情體驗、探險、尋寶、生存融為一體。《摸金校尉之九幽將軍》目前已經開啟預約,歡迎感興趣的玩家前往各大平臺,開啟屬於你的摸金冒險之旅吧!
  • 《鬼吹燈》反覆提到的公元841年,對於考古學者來說意義非凡
    「人點燭,鬼吹燈,勘輿倒鬥覓星峰」,對於很多懸疑小說迷來說,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絕對是必讀書籍,《鬼吹燈》主要講述的是盜墓尋寶,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懸疑盜墓小說。在《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陳教授把841作為一個盒子的密碼,並且多次提到了公元前841年,那麼這一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 埃及考古發現:法老的性愛全書
  • 上世紀50年代,郭沫若挖掘十三陵時,在考古現場來了位古怪的老者
    然而當時的新中國剛剛建立,許多老百姓都還是比較迷信的,所以在1955年10月陵墓剛剛開始挖掘的時候郭沫若就遭遇了許多當地村民的阻撓。郭沫若當然是不相信這些迷信思想的,將村民拒之門外。花了300多天找到了定陵的入口,當地又下起大雨來,而且電閃雷鳴,與往常不同,為這個皇陵又添加了神秘氣氛。 一天,突然一陣電閃雷鳴瘋狂湧來,只聽一聲巨響,仿佛是炸開了什麼東西,人們在雨停後專門跑過去查看情況,卻發現在陵墓前安然呆了幾百年的石雕居然被雷給劈了!
  • 施工挖出一個大陶甕,一件奇怪酒具卻令人驚訝,專家:酒令遊戲
    這個突如其來的陶翁自然是讓工人們很好奇,沒想到打開一看裡頭裝的都是金銀財寶,而後考古隊自然就騎著車趕到了現場。 當時考古專家急忙維持現場秩序,不然的話很可能引發一些突發事件的發生,陶翁中的文物幾乎都是非常珍貴的,包含了茶具、酒器、藥具,可是酒器卻佔據了一大半,只能說明這個丁卯橋唐代銀器窖藏的主人肯定是個非常喜歡喝酒的人。
  • 2020年河南考古有啥新發現?「大咖」帶你穿越「考古現場」解鎖文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從魯山舊石器早中期洞穴遺址到黃山遺址仰韶時期的「木骨塑房」,從餘莊遺址龍山時期「禮制」的萌芽到二里頭「夏都」王朝的崛起……12月14日至15日,在為期兩天的2020年度河南考古成果交流會上,全省文物界考古「大咖」齊聚一堂,用精彩的講述還原數十項考古發掘現場
  • 人點燭,鬼吹燈!5部驚險刺激的古墓探險電影!
    最近《鬼吹燈:龍嶺迷窟》開播,胡八一、王胖子和Shirley楊又開啟了緊張刺激的古墓探險之旅。各位小夥伴們都看了吧?某日,在一間古墓中,四人意外發現了一個保險箱,保險箱內鎖著的,竟然是寫有四人名字的士兵證。嚇壞了的謝爾蓋一行人通過墓地旁邊的湖泊穿越到了1942年,彼時,他們成為了蘇軍部隊的戰士,即將踏上戰場。
  • 考古大事記——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上)
    由國家文物局主管,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聯合主辦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歷時四個月,於2020年5月初落下帷幕。今年是「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活動的第30年,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今年首次採用「線上會議+新媒體客戶端」的無接觸隔空對話形式舉行,連續4天的直播,掀起了網絡熱潮。
  • 鬼吹燈九層妖塔原型古墓重大發現:出土大量精美金銀器
    看過《鬼吹燈》的朋友一定對九層妖塔印象深刻。它是完全虛構,還是有歷史原型呢?1982年,青海省海西州發現了一座古墓。
  • 陸豐某地20多人聚集掃墓,現場有燒香點燭焚燒冥幣用火現象被曝光
    24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督查督辦組就全市森林防火落實情況到海豐縣、陸豐市開展專項督查,督查發現多處違規用火的情況。海豐縣赤坑鎮下圍村有村民在山上神廟祭拜,燃點蠟燭、焚燒冥紙;赤坑鎮上埔村有村民在農田焚燒田基草,附近有2名執勤人員但未及時有效制止;陸豐市西南鎮青塘村有村民在林地焚燒樹枝樹葉,過火面積約10平方米;潭西鎮上埔村村委附近有20多人聚集掃墓,多名人員未佩戴口罩,現場有燒香點燭、焚燒冥幣等用火現象。
  • 盜墓類小說的鼻祖—《鬼吹燈》
    往後分幾期給大家一起說一下《鬼吹燈》這部小說以及改編的各種電影。今天我們說《鬼吹燈》第一期:鬼吹燈「人點燭,鬼吹燈;雞鳴燈滅不摸金」是摸金校尉祖師爺定的一條活人和死人之間不能打破的契約,意思是凡是摸金一派進入古墓,必須在東南角點燃一支蠟燭方能開棺,如果蠟燭熄滅,必須將索拿物件原樣放回
  • 考古大事記: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下)
    《考古公開課》前兩期節目為大家介紹了「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的七處遺址,本期《考古公開課》將繼續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劉慶柱,為大家奉上「2019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最後三個遺址,各遺址的考古項目負責人也將在考古現場為大家做深度的解讀。
  • 「鬼吹燈」之謎——盜墓者、鬼魂與燈的約定
    隨著網絡小說《鬼吹燈》的風行,這一特有的名詞成為盜墓文化和網絡時尚的通行標誌。漆黑幽寂的夜晚,沉睡千年的古墓,驚慷詭異的鬼吹燈....那麼 「鬼吹燈」究竟是小說家的杜撰,還是真實盜墓中的一種現象呢?它是來自盜墓者內心的恐懼,還是另有蹊蹺?
  • 匪夷所思:考古現場為何挖出一條孤零零的墓道,尋至盡頭也不見墓坑...
    上篇文章中我們講到,在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明代梁莊王墓的考古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通過勘探發現,梁莊王墓的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50米,面積約8萬多平方米。2001年4月12日,主持梁莊王墓發掘工作的考古專家梁柱,帶領考古隊正式進駐發掘現場,開始對明代梁莊王墓的考古發掘工作。然而,梁莊王的墓道究竟在哪呢?
  • 鬼吹燈系列中的經典臺詞,盤點一下鬼吹燈當中的那些黑話
    自從《鬼吹燈之尋龍訣》上映後,鬼吹燈當中的黑話一直讓人津津樂道,尤其是胡八一的經典臺詞,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盤點一下鬼吹燈當中的那些黑話:倒鬥這個詞最早是來源於摸金校尉對盜墓的一種生動描繪,在中國的墓穴除了修在山腹中的,多半上面都有封土堆,以秦陵為例封士堆的形狀就像是一個量米用的鬥反過來扣在地上
  • 人點燈鬼吹燈,盜墓時為什麼要在東南角點上一根蠟燭
    人點燈,鬼吹燈,盜墓時為什麼要在東南角點上一根蠟燭現在盜墓題材的電影、電視劇不少,很過看過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在一些作品當中,那些盜墓賊進入墓室之後,一般會在墓室的東南角點上一根蠟燭,說是人點燈鬼吹燈。雞鳴很好理解,摸金一般都是在晚上,幹的是偷偷摸摸的行當,不能讓人知道,如果聽到雞鳴,說明天馬上就要亮了,要趕緊撤出墓地,不然被人發現不被人打死,也會被扭送到官府,反正是沒什麼好的結果。而這些摸金的人在地下,在以前又沒有手錶這東西,也無法判斷什麼時候天亮,所以只能根據雞鳴來判斷時間,所以才會有雞鳴不摸金的說法。
  • 「腦子進水了」是調侃還是確有其事?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
    「腦子進水了」是調侃還是確有其事?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時間:2018-03-17 15:05   來源:網際網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腦子進水了是調侃還是確有其事? 腦子進水人真的會變傻嗎? 大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器官,雖然只有1.31.4公斤,卻能夠讓我們擁有意識以及一切心智活動。
  • 人點燭鬼吹燈,鬼吹燈中在陵墓內東南角點蠟燭有什麼道理嗎?
    盜墓筆記雖然好看,但是它裡面很多的故事架構世界觀的構築都來自盜墓小說始祖《鬼吹燈》,《鬼吹燈》小說開創了一個過去從來沒有的以盜墓為題材的懸疑探險奇幻小說,它所展現的世界架構和作者的巧妙構思極大的吸引了我們孜孜不倦的閱讀興趣,懷著對未知事物探險揭秘的獵奇心理讓這部小說紅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