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重點回顧
1. 薯片之所以被稱為垃圾食品,因為它是一種高脂肪、高鹽的食物,且極易使人上癮——這和我們對鹹味和脂肪的渴望、薯片的口感等都有關係。2. 熱量過高會讓我們變胖,而太多的鹽和脂肪會給腎臟、肝臟等帶來沉重負擔。
3. 薯片未必由純土豆製成,而是分為鮮切薯片和複合薯片。4. 鮮切薯片是土豆直接切片油炸而成,多為袋裝,複合薯片是土豆粉混合麵粉、玉米粉等做成糊狀,然後摳出橢圓形的薄片油炸而成,多為桶裝。▲ 三文魚薯片塔可,利用了薯片 crispy(酥脆) 的口感。
薯片主要提供的口感享受,是『脆』。脆,是一種『幹』,幹還是溼,可能是食物口感的決定性因素。你一定有過這樣的體驗:一袋威化餅乾,放幾天受了潮,頓時就讓人沒了興趣。包裝袋裡的乾燥劑,就是用來維持食物口感的。
乾燥的方法有很多。家常油炸,就是一種乾燥。舉個例子,茄子可能很健康,但油炸茄子就是熱量炸彈。比較常見的幹制技術有兩種:真空油炸乾燥和真空冷凍乾燥,我們分別簡稱為『炸幹』和『凍幹』。大部分的薯片、果蔬幹都是炸幹的,口感好,但不健康。你可以研究一下綜合果蔬幹的營養成分表,看一下脂肪含量,可能嚇一跳。
凍幹呢?聽起來很高級。這種技術是近幾年興起的,但因為凍幹設備成本高、凍幹的周期長、產量小,所以凍乾食品價格很高。▲ 兩種香蕉片的不同價格。凍幹香蕉片的價格是炸幹香蕉片的數倍。
如果出於健(jian)康(fei)的角度想食用幹製品,優選凍幹的。比如,普通香蕉片(油炸)和凍幹香蕉片。▲ 兩種香蕉片。第一種為凍幹,除了使香蕉失去水分之外,沒有添加別的物質。第二種為最常見的炸幹,脂肪含量暴增,也擁有更加漂亮的色澤和更加香甜的口感。
綜合蔬果乾是一種很常見的零食,以芋頭條、秋葵條、菠蘿蜜等為主,主打健康形象,但基本都是炸幹的。這款產品明確標註了:"非油炸",但背後的營養成分表裡,極高的脂肪含量說明了一個重要信息:
非油炸只是意味著不是泡在油裡炸,而是噴油之後烘焙而成。▲ 市場上兩種綜合果蔬片的營養成分表:植物油、高熱量。後者的熱量和薯片類似。
我們的身體愛好脂肪和糖。好吃的東西,往往是高度加工的結果,你要有基本判斷。鮮香菇100克,熱量為26大卡,是非常理想的低卡路裡食物。
但香菇脆,尤其是各種椒鹽香菇脆,大部分是真空油炸乾燥的。香菇的吸油效率很高(類似茄子),在這個過程中,香菇像海綿一樣吸油,同時蛋白質被破壞。所以,炸幹香菇脆的蛋白質含量相對凍幹的減少了59%,脂肪含量是凍幹製法的38倍,熱量也是2倍左右。通過下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營養素在加工過程中的變化。
一定是學霸或者柯南附體,才會有這樣敏銳的觀察。這是好問題。原因是:鮮香菇和其他新鮮蔬菜一樣,約80%以上是水。凍幹之後,水分失去,單位熱量就高了。幾種蔬菜水分參考值:白菜90%,韭菜85%,芹菜95%,番茄80%-90%,青辣椒74%-94% 。
這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有馬鈴薯片、玉米片、木薯片、山藥脆片、紫薯片,紅薯片,對了,還有非油炸的馬鈴薯片...1. 容易看出,和玉米、木薯相比,馬鈴薯的熱量最低。為什麼馬鈴薯被稱為減肥食物?因為比起米飯,土豆泥含有更多營養成分,但條件是你用它代替主食,而不是作為飯後小點心。而且,馬鈴薯70%是水。馬鈴薯粉的熱量幾乎是鮮馬鈴薯的四倍,就是因為乾燥脫水,單位密度上升的原因。▲ 土豆泥沙拉。土豆泥本身熱量其實不高,熱量主要來自於沙拉醬。▲ 文森特梵谷《吃土豆的人》,煮熟的土豆是法國農民的主食。
而用馬鈴薯粉混合麵粉製成的複合薯片,熱量有了質的變化,尤其是脂肪含量。它是鮮土豆的...160倍。2. 玉米的熱量也不高,比土豆稍微高一點,但它的蛋白質和纖維更豐富,味道甘甜鮮美,也是理想的減肥代餐食品。煮玉米,有人喜歡甜,有人喜歡糯。糯玉米熱量稍微高一點。但當玉米變成玉米粉,再變成玉米片,變化的不僅是形態、口感,還有熱量。
玉米片顯然不是鮮切玉米做的,而是玉米粉製成。通常的製作工藝是:玉米粉加水調味後定型炸制。玉米片的脂肪含量是鮮玉米的19倍,熱量是4倍,比土豆變成薯片強一些,但很有限。
玉米脆片的熱量也略低於薯片。3. 木薯(manioc)在三種食物中脂肪含量最低,澱粉含量很高,口感非常綿密,因此主要用來提取木薯澱粉。它是熱帶植物,在印尼等國家廣為種植。此外,它是菲律賓科學與科技部定義的幾種低升糖指數 (GI) 食物之一,因而有益於糖尿病患者。木薯片,是印尼薯片的主流,代表性的有啪啪通蝦片和木薯片。事物總有兩面性。鮮木薯的脂肪含量低,造成油炸木薯片的脂肪含量可以達到前者的84倍。
4. 營養師建議:如果蒸著吃,土豆熱量最低。如果都變成脆片,薯片熱量最高——世界是公平的。▲ 你可以截圖保存到手機。
山藥脆片、紫薯片,紅薯片,還有非油炸的馬鈴薯片...一個關注了不會後悔的公眾號
享吃 出品人
褚笑
主持人,美食作者,大眾點評資深食評家,生活美學、營養學愛好者。曾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持人、播音員,羅輯思維內容主編,喜馬拉雅 FM 內容總監。喜馬拉雅 FM《學會吃飯》專輯評分9.0。
個人微信公眾號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在食品加工製作以及食品安全檢驗流程方面擁有15年經驗。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高級營養保健師、食品檢驗高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