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區抓牢抓實住房安全保障,圓了貧困群眾「安居夢」

2020-12-21 遂寧新聞網

住房安全保障

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

重點任務之一

為確保貧困群眾早日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安居區圍繞

「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

加快推進農村住房保障工作

全力改善農村居住條件

推動農村住房提質升級

讓貧困群眾住得安心、住得放心

來源:百度地圖

  熟悉安居地理地貌和貧困村分布情況的人都知道,安居區82個貧困村集中分布在全區各鎮邊遠落後、旱片死角、水庫淹沒「三大」貧困區域。為了讓貧困地區的群眾早日擺脫不利的地理條件,2016年,安居區將易地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和精準扶貧的「主戰場」。全區脫貧攻堅力量,踏遍山間小路,走進千家萬戶做思想工作,摒棄貧困群眾「寧窮守圈子,也不挪攤子」的陳舊觀念,打消群眾害怕搬遷的顧慮。

走進中興鎮五香廟村貧困戶楊運富的家中,他正忙著給院子裡的植物澆水,住上新房的他對生活充滿了希望。

  「過去我們住的都是老一輩留下來的房子,年份久了到處垮,大落大漏,小落小漏。」今年62歲的楊運富告訴記者,從過去居住的陋室,到如今搬進小洋房,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越來越幸福了。據統計,在五香廟村,像楊運富這樣已完成易地搬遷的有36戶,共計124名貧困群眾住進了自己的新家。

  「我家原來住的是土房,每逢下大雨就發愁,現在政府給我們蓋了新房,日子越過越有滋味。」一說起自家生活的變化,橫山鎮雙油房村易地搬遷的受益者代廷福就滿臉笑容,對今後的生活,他也有了更多更好的打算。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

  「易地扶貧搬遷,不僅要使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還要使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它的出發點不僅僅保證搬遷群眾有一個安全的住房,而是要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未來,安居區易地扶貧搬遷主要工作重心將在後續產業扶持上,確保每個貧困村有一項主導產業,每一個搬遷群眾有一項穩定的脫貧措施,每個有就業意願的搬遷戶每戶至少實現一人穩定就業,真正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可致富」的根本目標。

  自易地扶貧搬遷實施以來,安居區累計搬遷13214人,共建設易地扶貧搬遷6戶及以上集中安置點139個、安置住房1505套,分散安置住房2992套,入住率達100%。2019年10月,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

  除了易地扶貧搬遷外,農村危房改造也是提升困難群眾住房安全的重要之一。家住橫山鎮侍郎灣村的貧困戶黃菊英因原舊瓦房長年失修,且支撐房屋的木柱墩十分彎曲極易出現坍塌,被鑑定為D級危房。有了危房改造政策補貼,黃菊英再自籌一部分資金,新建了磚混樓房,如今的新居不僅空間寬敞,生活設施也十分齊全。

走進白馬鎮陳家溝村貧困戶譚萬茂的家,屋內溫馨乾淨潔淨,雖然面積不大僅有40平米,可廚房、衛生間、臥室能功能區一應俱全。

  「現在房子不透風、不漏雨,居住環境跟以前相比是天壤之別。」談到現在的新房,譚萬茂的臉上充滿了笑容。兩年前,譚萬茂還居住在祖父一輩修建的土坯房中,老房子經歷幾十年的風吹雨打、日曬雨淋,損壞十分嚴重,颳風透風,下雨漏雨,可自己和老伴都長期吃藥,建新房也是他們一家人一直以來的夢想。

  在了解到譚萬茂有修建房屋的意向後,鎮、村幹部立即與他進行溝通對接,並及時將他家的房屋納入農村危房改造項目中,通過政策補貼加自籌資金的方式,幫助譚萬茂一家建起了新房。

  住房好,居住環境也要同步跟得上。在白馬鎮炭洞子村,村兩委以及幫扶部門積極向社會統籌專項資金8萬元,用於村辦公場所和易地搬遷點的綠化、美化工作。如今在集中安置點上,各類果樹、觀賞樹已然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搬離土木結構的土坯房,住進磚木結構的新平房,過上有品質的生活,這是安居區對萬餘父老鄉親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回應。

  按照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的原則,安居區抓牢抓實住房安全保障。2016年至2020年,實施易地扶貧搬遷4497戶、CD級危房改造10567戶、土坯房改造12800戶,貧困群眾生活環境和精神面貌得到了相應改善,貧困群眾的「安居夢」已全部實現。


相關焦點

  • 直播實錄|安居之夢 一朝夢圓——貴州脫貧攻堅農村住房安全保障...
    周廳長從四個方面全面深入地介紹了我省在農村住房安全保障上取得的成效,可以看到,我省已經在實踐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農村住房保障體系,從「憂居」到「優居」,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實現了質的飛躍。下面進入答問環節,請記者朋友們就關心的問題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14:10中新社記者提問:  為確保攻堅打法「準」、工作「實」,我省開展脫貧攻堅農村住房保障的主攻方向是什麼?
  • 【秀美關嶺 相約2020】關嶺:六年危改 圓了上萬戶農戶「安居夢」
    農村危房改造是幫助貧困農戶實現「安居夢」的重大惠民工程。在脫貧攻堅進程中,關嶺舉全縣之力,多舉措整合資源資金,全力以赴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幫助廣大困難群眾建起新居。自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關嶺縣委、縣政府堅持把「兩不愁三保障」作為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條件和核心指標,始終將住房安全作為重大民生工程,緊緊圍繞「住房安全保障一戶不漏」這一目標,聚焦短板和特困群體,著力壓實縣鄉「兩級責任」,嚴格審核把關,做到危改對象精準、等級評定精準 「兩個精準」, 確保農村危房改造對象「應納盡納、應改盡改」,全面抓實抓好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 安徽「織」密住房保障「網」 助力百姓圓「安居夢」築「幸福家」
    住房關係千家萬戶基本生活保障,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從公租房保障到棚戶區改造,再到老舊小區改造;從「管理房」到「服務人」,「硬」配套完善優化的同時抓「軟」服務提升,「十三五」這五年,我省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住房困難群眾織就了一張多元化供給、多渠道保障的住房保障「網」。
  • 四川經濟日報:遂寧安居區易地搬遷,搬出穩穩的幸福
    處於平壩淺丘地帶的遂寧市安居區,群眾居住分散,基礎設施難以配套,扶貧成本巨大,生存條件差,一方水土難以養活一方人。只有將貧困群眾搬遷到生存條件、發展空間相對較好的區域,增強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和造血功能。
  • 創新模式 圓低收入群眾安居夢
    中號家庭可自主裝修公租房;群眾用手機可提交租賃補貼材料……2020年,哈市進一步落實以人為本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創新模式 圓低收入群眾安居夢制定統一標準並發放裝修補貼,中號家庭自主裝修管護;開通公租房租賃補貼發放網上審核平臺,群眾足不出戶手機提交手續……居者有其屋,如何讓好政策落實得更好?
  • 抓牢抓實人民住房安全防護網,確保完成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
    為加強既有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杭州召開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暨違法建設和違規審批專項清查工作推進會,錨定目標、落實責任、明確要求,確保完成重點排查任務,抓緊抓牢抓實人民的住房安全防護網。其中,一查進行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對本市行政區內行政村(包括鄉鎮政府駐地行政村、街道辦事處下轄的行政村和農村社區)範圍內的所有房屋進行排查,建立農村房屋檔案,並同步修改、補充、更新和完善房屋信息管理系統中農村自建房「一戶一檔」信息,對排查中發現所有有安全隱患的房屋同步做好安全鑑定,做到即查即控即治理重點排查兩類房,一類是用作生產經營的農村自建房,如出租房、農家樂、餐飲店等地;一類是人員聚集使用的農村公共房屋
  • 容縣:5061戶貧困群眾實現「安居夢」
    目前,我們正在持續開展危舊房屋拆除及分級巡查,及時解決因災導致新增的住房安全問題,積極鞏固住房安全保障工作成效。」容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局長莫森嚴說。  近年來,容縣多措並舉確保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圍繞「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工作目標,根據房屋鑑定結果,結合農戶意願,以「自建房、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租借住等其他方式」四種途徑,對農村貧困群體住房安全逐一予以保障。
  • 安得廣廈千萬間——烏蘭浩特市房產局精心做好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側記
    李振江一家能夠住上漂亮舒適的安居房,是烏蘭浩特市房產管理局深入落實「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標要求,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例證。記者從烏蘭浩特市房產管理局了解到,近年來,烏市已累計改造危房7301戶,為全市220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房屋進行房屋安全鑑定,對89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危險房屋進行改造,讓1780多名困難群眾搬進新房。
  • 河北邢臺千方百計為困難群眾圓「安居夢」
    邢臺千方百計為困難群眾圓「安居夢」2008年以來累計籌集保障性住房6.8萬套,改造棚戶區住房13.7萬套,惠及24萬餘名困難群眾邢臺市橋東區中北社區居民左瑞波據邢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住房保障科科長武如華介紹,2008年以來,邢臺市採取集中建設、委託代建、社會購買、單位自建、在商品房項目中配建等方式,累計籌集保障性住房6.8萬套,陸續建成東方明珠、新世紀嘉園、天和人家、祥和城、水岸綠城等保障房小區,並改造棚戶區住房13.7萬套,幫24萬餘名困難群眾以租、購方式圓了「安居夢」。
  • 長沙縣助困難群眾從「憂居」到「安居」
    這是長沙縣夯實住房安全保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長沙縣多措並舉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使困難群眾實現從「憂居」到「安居」。 安置小區蝶變為美麗城中花園11月底,長沙縣星沙老城區6區內部道路瀝青鋪設完成,標誌著該縣舊城棚戶區改造工程正式完工。
  • 圓百姓安居夢 雨湖區全面完成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如今,楊春桃家的住房已改造完成,房屋前坪也煥然一新,實現安居的心願。這一切變化,讓他對未來的日子充滿了期待。農村危房改造是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託起困難群眾「安居夢」的重要舉措。為加快推進危房改造工作進度,雨湖區採取有效措施,通過反覆核實、精準摸排,最終確定全區2020年農村危房改造任務94戶。
  • 宣城市宣州區:414戶危房群眾圓了「安居夢」
    「我一輩子都住在圩埂下,年年擔心發洪水,我都搬了二十多次家,這一次終於搬到了安全的地方,再也不用搬家了」。日前,宣城市宣州區沈村鎮丁店村75歲的村民項賢國逢人便誇:「沒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哪有我們老百姓這麼安逸的日子!」
  • 安居區在全市率先建立「相對貧困監測和幫扶信息平臺」
    安居區在全市率先建立「相對貧困監測和幫扶信息平臺」精準監測預警 鞏固脫貧成效「多虧有了好政策,要不怎麼甩掉窮帽子?」近日,安居區攔江鎮五琅壩村村民周雲正說起自己的經歷,言語間充滿感激。今年5月,安居區率先在全市建立「相對貧困監測和幫扶信息平臺」,採取針對性措施,鞏固脫貧成果,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據介紹,平臺主要分為問題上報、預警處理、監測檔案、動態管理、數據比對、基層治理六大核心板塊,通過數位化手段,打開點線面相結合相對貧困監測、現代化通道,把大數據廣泛運用於相對貧困監測實踐中。
  • 從「憂居」到「安居」 重慶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0.30萬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委獲悉,十三五期間,全市累計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20.30萬戶,讓農村困難群眾住上了「安全房」「舒心房」,實現從「憂居」到「安居」的夢想。
  • 搖號定序、抽籤定房 87戶住房困難家庭喜圓「安居夢」
    昨天下午,市區2019年度公共租賃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搖號定序、抽籤定房」活動在揚州技師學院舉行。按照1:1原則,87戶申請實物保障家庭喜圓「安居夢」。搖號現場4戶家庭完成公租房實物配租昨天午後,記者提前半小時到達現場,已有不少家庭代表持《搖號通知書》和房票在等候。
  • 2020 安居有你,真好!
    守護在前線的醫護人員,以他們的專業職能和職業操守,築起抗擊疫情最有力的「第一道防線」,守候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面對挑戰和機遇,安居人民用他們最為有力的臂膀撐起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天空,為安居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不懈努力。
  • 樹立住房保障標杆,擦亮「常州模式」金字招牌
    「十四五」期間,常州市住房保障工作又將為多少市民一圓「安居夢」,令人期待。    智能化年審,「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路」    「不需要乘車走路,在網上就能年審,真的方便。」家住茶山的趙先生說。
  • ...讓貧困群眾居有其屋——吉安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紀實
    按照村組評議、鄉鎮覆核、縣級審定的「三級認定」和縣、鄉、村「三級公示」程序,市級重點抽查核實後確定名單,將所有需要改造的住房建檔立卡,建立統一臺帳,實行銷號制。真金白銀惠民生,根據《方案》,我市將住房情況分為危房戶(鑑定為C級局部危房、D級整棟危房)和無房戶。
  • 廣東推出「青年安居計劃保障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
    原標題:廣東推出「青年安居計劃保障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   近日,共青團廣東省委與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印發了《關於開展「青年安居計劃」高校應屆畢業生住房保障
  • 遂寧市安居區 加快打造成渝地區休閒旅遊首選地
    安居區將深入貫徹會議精神,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認真下好資源盤活、項目撬動、融合蝶變『三步棋』,推動文化旅遊產業恢復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為推動我省文旅經濟恢復振興貢獻力量。」遂寧市安居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以下簡稱「安居區文化廣電旅遊局」)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