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米勒之聲加上星標,以後找我們就更方便啦
本文有「麻醉MedicalGroup」授權轉載
正常情況下,妊娠期各器官系統發生顯著的生理改變以滿足不斷生長的子宮、胎兒和胎盤的代謝需要。這些改變對產婦麻醉管理有著很大影響,因此了解這些生理變化對產科麻醉醫師至關重要。
1.分鐘通氣量增加及功能殘氣量減少
這些改變對麻醉管理有明顯影響。全身麻醉時應調整通氣以維持PaCO2在30mmHg水平。由於分鐘通氣量的增加和功能殘氣量的減少,使肺泡內吸入麻醉藥濃度的上升速度增快,從而麻醉誘導的速度增快。因此孕婦吸入麻醉時,應控制在MAC正常值的60% ~ 85%的水平。
2.低氧血症
呼吸暫停時,孕婦出現低氧血症的速度比非妊娠婦女要快得多。原因在於,孕婦的功能殘氣量減少而氧耗增加。
3.主動脈、腔靜脈受壓使子宮左傾位 (≥15°)或完全左側臥位可以較好地改善子宮對動靜脈的壓迫。對於椎管內阻滯行分娩鎮痛或剖宮產的足月孕婦,這點尤為需要。
4.上呼吸道變化
(1)上呼吸的黏膜脆性增加和血管增生對氣道管理有重要意義。
①喉鏡窺視時容易引起黏膜損傷,損傷後發生大量出血的風險增加。
②孕婦通常需要較小的氣管導管,通常為6.0 - 6.5mm
③先兆子癇孕婦的血管增生和黏膜充血會更加嚴重。
(2)除非有絕對的需要,應避免經鼻氣管插管或放置鼻胃管,因為可能會引起嚴重的鼻出血。
(3)妊娠期Mallampati氣道分級增加,而分娩期和嚴重先兆子癇的孕婦更為嚴重。這些改受會加重產婦氣管插管的難度。
5.氣管內插管
(1)妊娠時行氣管插管通常比較困難,氣管插管前應先充分去氮給氧,使用100%氧氣和壓迫環狀軟骨快速誘導,避免胃內容物的反流誤吸。
(2)定位對於成功插管至關重要。許多孕婦的乳房增大,並在仰臥位時向頭側滑動,可能干擾喉鏡的放置。床向下傾斜,去除胸罩等衣物,使用短喉鏡柄等方法通常是有用的。
6.肌肉鬆弛藥的使用
(1)儘管血漿膽鹼酯酶下降25%,使用正常劑量的虎珀膽鹼能使插管更容易(1 ~ 1.5mg/kg )。
(2)孕婦對氨基甾體類肌松藥(如羅庫溴銨和維庫溴銨等)敏感性增高,應使用標準或略微減少的劑量。
(3)孕婦對阿曲庫銨的敏感性保持不變。
(4)如果剖宮產或子宮切除術中使用短效的非去極化神經肌肉阻滯藥維持肌松狀態,應使用外周神經刺激器指導用藥。
7.出血時的輸血策略
(1)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出現稀釋性貧血,因此計算輸血量時必須作相應的校正。如果剖宮產手術中存在進行性出血且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考慮輸血時,可通過計算失血量的百分比來指導輸血(即全身血容量15% ~ 20%,全身血容量用95m/kg而非75ml/kg 來估計)。如果是雙胎妊娠,則用105ml/kg來估計全身血容量。比如,一個80公斤單胎產婦的全身血容量為80乘以95,即7600ml。
(2)產婦具有高纖維蛋白原血症,所以建議在較低值時就輸注冷沉澱或血漿(即血纖維蛋白原水平< 2000mg/L時,並持續失血)。
8.蛛網膜下隙及硬膜外腔的用藥劑量
(1)孕婦腰麻時局麻藥的需要量減少25%。硬膜外小劑量用藥時,孕婦的需要量少於非妊娠婦女。
(2)與非妊娠婦女相比,孕婦腰麻的起效更快,維持時間更長。有研究表明,硬膜外大劑量用藥時,則並非如此。
9.發病率和死亡率
大部分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發生在氣道管理時,尤其是在全身麻醉甦醒期和麻醉後早期。死亡可以發生在硬膜外或腰麻起效初期,由於麻醉平面過高上升過快導致的呼吸抑制或嚴重的心血管抑制。
麻醉無小事,任何細節都值得百分之百的努力探究。
本微信公眾平臺所刊載原創或轉載內容不代表米勒之聲的觀點或立場。文中所涉及藥物使用、疾病診療等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