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點】妊娠期的生理變化對麻醉的影響

2021-02-12 米勒之聲

點擊上方 「米勒之聲」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為米勒之聲加上星標,以後找我們就更方便啦

本文有「麻醉MedicalGroup」授權轉載

正常情況下,妊娠期各器官系統發生顯著的生理改變以滿足不斷生長的子宮、胎兒和胎盤的代謝需要。這些改變對產婦麻醉管理有著很大影響,因此了解這些生理變化對產科麻醉醫師至關重要。

1.分鐘通氣量增加及功能殘氣量減少

這些改變對麻醉管理有明顯影響。全身麻醉時應調整通氣以維持PaCO2在30mmHg水平。由於分鐘通氣量的增加和功能殘氣量的減少,使肺泡內吸入麻醉藥濃度的上升速度增快,從而麻醉誘導的速度增快。因此孕婦吸入麻醉時,應控制在MAC正常值的60% ~ 85%的水平。

2.低氧血症

呼吸暫停時,孕婦出現低氧血症的速度比非妊娠婦女要快得多。原因在於,孕婦的功能殘氣量減少而氧耗增加。

3.主動脈、腔靜脈受壓使子宮左傾位 (≥15°)或完全左側臥位可以較好地改善子宮對動靜脈的壓迫。對於椎管內阻滯行分娩鎮痛或剖宮產的足月孕婦,這點尤為需要。

4.上呼吸道變化

(1)上呼吸的黏膜脆性增加和血管增生對氣道管理有重要意義。

①喉鏡窺視時容易引起黏膜損傷,損傷後發生大量出血的風險增加。

②孕婦通常需要較小的氣管導管,通常為6.0 - 6.5mm

③先兆子癇孕婦的血管增生和黏膜充血會更加嚴重。

(2)除非有絕對的需要,應避免經鼻氣管插管或放置鼻胃管,因為可能會引起嚴重的鼻出血。

(3)妊娠期Mallampati氣道分級增加,而分娩期和嚴重先兆子癇的孕婦更為嚴重。這些改受會加重產婦氣管插管的難度。

5.氣管內插管

(1)妊娠時行氣管插管通常比較困難,氣管插管前應先充分去氮給氧,使用100%氧氣和壓迫環狀軟骨快速誘導,避免胃內容物的反流誤吸。

(2)定位對於成功插管至關重要。許多孕婦的乳房增大,並在仰臥位時向頭側滑動,可能干擾喉鏡的放置。床向下傾斜,去除胸罩等衣物,使用短喉鏡柄等方法通常是有用的。

6.肌肉鬆弛藥的使用

(1)儘管血漿膽鹼酯酶下降25%,使用正常劑量的虎珀膽鹼能使插管更容易(1 ~ 1.5mg/kg )。

(2)孕婦對氨基甾體類肌松藥(如羅庫溴銨和維庫溴銨等)敏感性增高,應使用標準或略微減少的劑量。

(3)孕婦對阿曲庫銨的敏感性保持不變。

(4)如果剖宮產或子宮切除術中使用短效的非去極化神經肌肉阻滯藥維持肌松狀態,應使用外周神經刺激器指導用藥。

7.出血時的輸血策略

(1)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出現稀釋性貧血,因此計算輸血量時必須作相應的校正。如果剖宮產手術中存在進行性出血且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考慮輸血時,可通過計算失血量的百分比來指導輸血(即全身血容量15% ~ 20%,全身血容量用95m/kg而非75ml/kg 來估計)。如果是雙胎妊娠,則用105ml/kg來估計全身血容量。比如,一個80公斤單胎產婦的全身血容量為80乘以95,即7600ml。

(2)產婦具有高纖維蛋白原血症,所以建議在較低值時就輸注冷沉澱或血漿(即血纖維蛋白原水平< 2000mg/L時,並持續失血)。

8.蛛網膜下隙及硬膜外腔的用藥劑量

(1)孕婦腰麻時局麻藥的需要量減少25%。硬膜外小劑量用藥時,孕婦的需要量少於非妊娠婦女。

(2)與非妊娠婦女相比,孕婦腰麻的起效更快,維持時間更長。有研究表明,硬膜外大劑量用藥時,則並非如此。

9.發病率和死亡率

大部分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發生在氣道管理時,尤其是在全身麻醉甦醒期和麻醉後早期。死亡可以發生在硬膜外或腰麻起效初期,由於麻醉平面過高上升過快導致的呼吸抑制或嚴重的心血管抑制。

麻醉無小事,任何細節都值得百分之百的努力探究。

本微信公眾平臺所刊載原創或轉載內容不代表米勒之聲的觀點或立場。文中所涉及藥物使用、疾病診療等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掌握產婦妊娠期生理變化規律,不再擔心「仰臥位症候群」
    這就要從產婦妊娠期生理變化說起:既然說到生理變化,我們先拋出一串數據。妊娠期的血容量變化是明顯的,如,心排量比基礎狀態增加40%~50%。尤其是,剛分娩後的心排量甚至可能比產前增加高達75%。因此,在體位改變時,極易出現特殊的血流動力學變化。而這一變化如果出現在圍術期,將使麻醉難度倍增。看似簡單的剖宮產麻醉,常常使麻醉醫師驚出背後一身冷汗。隨著一聲啼哭、母嬰平安,又要頂著冰涼的後襟安慰產婦。相信很多麻醉醫師都有這樣的經歷,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詳細了解產婦的生理變化,以做到運籌帷幄。
  • 建立妊娠期促甲狀腺激素和游離甲狀腺素的參考區間
    妊娠期的生理變化,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的實驗室檢測。妊娠與甲狀腺及其功能的顯著變化有關,如碘腎排洩增加、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TBG)增加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泌增加。由於hCG增加,hCG與促甲狀腺激素(TSH)受體直接相互作用,促進甲狀腺激素分泌,導致孕婦TSH濃度升高,尤其是在妊娠早期。
  • 孕婦妊娠期應該怎麼保養?9招讓你的妊娠期不再痛苦
    妊娠期個人衛生 妊娠期間孕婦汗腺、皮脂腺分泌增加,陰道分泌物增多,應勤洗澡,勤換內衣,每日清潔外陰部,以保持清潔。洗澡應採取淋浴,不要盆浴,以免髒水進人陰道引起感染。清洗外陰要有專用盆,不能與洗腳盆混用,以避免引起黴菌感染。
  • 麻醉醫師相關的神經系統檢查:評估麻醉誘導、維持和甦醒期間的覺醒...
    麻醉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顯著影響。 麻醉後眼腦反射的消失表明麻醉影響了控制眼球運動的運動核。同樣,麻醉后角膜反射的消失表明麻醉影響了眼睛和面部的感覺核和(或)運動核。患者失去意識,眼腦和角膜反射幾乎同時消失。
  • 麻醉與呼吸——肺循環生理
    肺循環缺少瓣膜,易受各種壓力的影響而變化。成人肺循環容納總的血容量正常時為400~600ml,佔總血容量的8%~10%,肺毛細血管切面的總面積為40m2。靜息時,僅1/10~1/15的肺毛細血管開放,肺臟的血流大都處於動靜脈中,在肺毛細血管直接參與氧合作用的血流僅60ml。運動時,肺血流量增加,毛細血管開放增加,甚至全部開放,從而使肺動脈壓不至於增高。
  • 女人胸前那點事兒:乳暈真實的生理變化
    乳暈的直徑約3-4cm,色澤各異,青春期呈玫瑰紅色,妊娠期、哺乳期色素沉著加深,呈深褐色。懷對於不同的女性個體,乳暈的大小和色澤都有較大差異。對於不同的女性個體,乳暈的大小和色澤都有較大差異。通常膚色白晰者趨於粉紅色,而膚色較深者趨於棕色;如果是黑人,那樣的黝黑膚色則乳暈就趨於深棕色或黑色。
  • 解碼妊娠期及產後深靜脈血栓
    關於妊娠期間靜脈血栓栓塞容易發生的時期,研究報告結果不一致,儘管大多數報告認為靜脈血栓栓塞可發生於妊娠期三期中任何一期,但有一些研究認為靜脈血栓栓塞在妊娠期前半程更常見。曾有研究表明妊娠期靜脈血栓栓塞在妊娠期的第一期(早期妊娠)發生率較高,其他研究未能證實孕周與靜脈血栓栓塞發生率之間的相關性。
  • 下肢神經阻滯麻醉——讓骨科醫生和患者都受益的麻醉技術
    無論手術與否,由於他們的重要臟器發生了退行性變化,生理機能也明顯減退,給醫療帶來一定困難的同時也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許多負擔。年齡不同 手術麻醉大不相同老年人由於肌體行動力下降,生活中容易發生下肢骨折,如股骨頸、粗隆間、粗隆下骨折。
  • 硬膜外麻醉
    通常上肢穿刺點在胸3~4棘突間隙,上腹部手術在胸8~10棘突間隙,中腹部手術在胸9~11棘突間隙,下腹部手術在胸12至腰2棘突間隙,下肢手術在腰3~4棘突間隙,會陰部手術在腰4~5間隙,也可用骶管麻醉。確定棘突間隙,一般參考體表解剖標誌。如頸部明顯突出的棘突,為頸下棘突;兩側肩胛崗聯線交於胸3棘突;兩側肩胛下角聯線交於胸7棘突;兩側髂嵴最高點聯線交於腰4棘突或腰3~4棘突間隙。
  • 妊娠期小鼠母體腸道菌群影響後代代謝表型
    妊娠期小鼠母體腸道菌群影響後代代謝表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1 10:15:56 日本東京農工大學Ikuo Kimura、慶應義塾大學Koji Hase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妊娠期小鼠母體腸道菌群能夠影響後代的代謝表型
  • 女性一生中的生理變化有哪些特點呢?你真正了解自己嗎?
    由於胎兒在母體內受到胎盤所產生的女性激素影響.子宮、卵巢及乳房均有. 一定程度的發育。出生後因為與母體分離,血液中女性激素量迅速下降甚至消失,所以有些嬰兒在出生時乳房腫大,出生後個別新生兒可出現分泌少量乳汁或少量陰道沉血,這些都是生理現象,在短期內可自然消失。
  • 麻醉不止「打一針」那麼簡單 無痛、安全、舒適為患者首選
    不少人對普通胃鏡檢查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一根細長的管子從口腔伸入胃裡,恨不得把五臟六腑都吐出來,過程著實難受,患者的不配合也或多或少影響了檢查結果。孫杰主任介紹,無痛胃腸鏡可以使患者可在無痛狀態下完成整個檢查和治療過程,減少了痛苦感、不適感,減輕了患者的恐懼心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 麻醉與呼吸——肺循環生理肺容量及肺功能檢查
    FRC是反映氣體交換功能的重要標誌之一,對FRC的影響因素如表4-2所示。在呼吸過程中RV和FRC的重要生理作用,是對吸入到肺泡內的氣體有緩衝作用,可使肺泡O2和CO2分壓保持相對穩定,對肺泡內氣體的彌散過程有一定的穩定作用。RV和FRC能反映肺泡膨脹程度,是目前判斷阻塞性肺疾患的最可靠指標。RV的高低通常不以絕對值表示,而以佔肺總量的百分比(RV/TLC%)表示。
  • 妊娠期糖尿病食譜 孕婦要這樣制定食譜
    懷孕期間的女性會因為懷孕從而出現很多的變化,比如有的女性以前沒有糖尿病,但是在妊娠期會出現糖尿病,那麼,這就是妊娠期糖尿病。那麼,妊娠期糖尿病食譜怎麼做?妊娠期糖尿病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妊娠期糖尿病食譜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婦宜食血糖指數低、高膳食纖維含量、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建議孕媽多吃蔬菜如黃瓜、西紅柿、青菜、芹菜等。
  • 指南針┃妊娠前、妊娠期、產後肥胖管理——國際婦產科聯盟指南(下)
    答:妊娠併發症的早期發現和治療有助於減輕其對母嬰健康的近期和遠期影響[27]。所有孕婦都應該根據當地和管理的實踐指南進行妊娠期糖尿病篩查[26,105]。有關孕前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識別、診斷和治療的更多信息,請參見FIGO《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治療、管理實用指南》[26]。
  • 【推薦】麻醉護士必看——如何做好麻醉護理
    巡視護士應根據患者不同情況、不同的手術向患者介紹有關麻醉、手術的一般常識,麻醉方法,配合麻醉、手術的注意事項,並安慰、鼓勵患者放鬆思想,解除其恐懼心理,使之能在良好的心理狀態中接受麻醉和手術,安全渡過手術期。1.2 室內環境準備 手術室溫度保持在18 ℃~20 ℃,溼度45%~50%,兩者過高或過低都將給患者麻醉手術後帶來不利康復因素。
  • 麻醉小常識之「半身麻醉」 ——「椎管內麻醉」
    1、何謂半身麻醉?  脊髓神經因分布的位置不同而管理身體不同部位的感覺和運動,利用這個原理,我們從背後打入麻醉藥來暫時阻斷某些脊髓神經的作用,以達到可對該脊髓神經所管理的區域手術而病人不會感到疼痛的目的。這種麻醉方式,病人不會失去意識,只有下半身不能動,所以稱為半身麻醉。  2、半身麻醉有哪些 ?
  • 這篇文章涵蓋了口腔科常用的所有麻醉方法,透徹講解各類口腔麻醉
    口腔頜面外科的臨床麻醉,根據麻醉方法,麻醉藥物和麻醉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國外在齒槽外科用笑氣)。局部麻醉簡稱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藥暫時阻斷機體一定區域內神經末梢和纖維的感覺傳導,從而使該區疼痛消失。確切的涵義應該是局部無痛,即除痛覺消失外,其他感覺如觸覺,溫覺等依然存在。
  • GABAA受體β3亞基敲除的斑馬魚對麻醉藥物敏感性的研究
    與野生型(WT)小鼠相比,系統性b3亞基敲除(b3-/-)的小鼠對依託咪酯和丙泊酚的鎮靜催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對異氟烷的敏感性基本不變,而對戊巴比妥和乙醇的麻醉效果不受影響。另一種b3亞基點突變的轉基因小鼠模型(N265M),消除了來自其他亞基的補償作用,其表現為對羥-5a-孕烷二酮和乙醇麻醉的敏感性沒有變化,但對依託咪酯
  • 全身麻醉等於「人死了一次」?在麻醉的這段時間,身體經歷了什麼
    七氟烷作為一類氣體是一種吸入性全身麻醉劑,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全身麻醉劑,注射之後人體會產生什麼變化,是不是跟其他人說的那樣?就像是死過一次,醒來會變傻變痴呆呢?一、麻醉劑進入人體之後,身體會經過怎樣的變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