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方衛視新一期播出的《夢想改造家》引發了微博話題討論。
作為一檔家裝改造類節目,這裡的嘉賓們通常帶著自己的故事向設計師提出訴求,在專業人員的幫助下完成家居設計和改造。
新一期的委託嘉賓是五位來自四川成都的「姐姐」,因為各種原因她們目前都是單身狀態。邁入天命之年之後,幾個玩的不錯的老朋友決定組成閨蜜團,買一棟宅子一起養老,於是找到了節目組。
閨蜜團中,胡琳、蔡葵和紀蓉認識最早,她們已經積累了20多年的深厚友誼。
平時沒事兒也會互相到對方家裡串門兒,並且一早就想好要一起組團養老。
後來蔡葵覺得三個人太少了,打麻將都三缺一,就拉上了自己的同學李豔,李豔又邀請了她的老同學宋丹梅,五人姐妹花就這樣成團了。
宋丹梅和李豔分別都有一個女兒,但孩子們工作都很忙,所以她們並沒有要跟孩子們一起住的想法。「如果老了我去跟著娃兒的話,也是給她增加負擔,不如跟老姐妹一起比較開心。」
與傳統的「養兒防老」的觀念相反,即使有孩子,她們也還是更享受和姐妹們待在一起的時光。在出發之前,閨蜜團一如年輕的姑娘一樣,精心梳妝打扮並彼此誇讚:太漂亮了!
在尋找宜居之所的一路上,她們碰見美景就停車拍照,寬闊的草甸,路邊的花叢都能讓大家感慨萬千。李豔說:「阿壩這個地方,巴適得很,我就喜歡在這裡唱歌跳舞,姐妹們也很包容我,再瘋都沒關係。」
大家又是擺姿勢又是忙著拍照,一路上歌聲不斷、歡笑聲不斷。
蔡葵性格最直接,直接吐槽姐妹不帶猶豫的:「這一群女人也是麻煩,本來是來找房子,結果搞得像是來旅遊一樣,到處去耍,嘰嘰喳喳鬧騰得很。」
連設計師也說,「我以為你們會想找一個地方安安靜靜地待著,沒想到大家都好熱情。」
結束了職場生涯,50+年紀的女人應該怎樣生活?她們給出了新的參考。在路上,大家也對未來的新家提出了很多想像:
果然見到了美景,人也變「貪心」了呢!
節目中,設計師也跟他們是同鄉,在熟悉的巴蜀方言下,大家一起交流如何改造房屋結構,如何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空間規劃,忙得不亦樂乎。
而最後的改造結果也滿足了每一位姐姐的需求,大家迎接著一個有一個驚喜,連連稱讚。
看新房永遠是最快樂的事情,木質的建築風格,復古的庭院,讓風景和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這樣的地方養老,可是完全超過了最初的預期,觀眾看著也都被治癒了。
網友連呼: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快樂,我酸了!
是啊,在最美的地方和最好的閨蜜一起,大家互相照料,一起玩耍,這樣的養老方式實在惹人羨慕。
其實,日本NHK曾經在2018年拍攝過一部紀錄片,名叫《7位一起生活的單身女人》,也是講述了7位年齡超過70歲的「姐姐」一起生活的故事。
她們在一棟公寓樓裡分別買下各自的房間,平常互相照顧,家裡缺什麼就直接打電話跟別的姐妹借,有事要商量的時候,樓下還有一個公共空間可以聚會。
同樣是和好朋友做鄰居,既有私人空間、又可以時常見面,互相分享生活瑣碎。
和《夢想改造家》稍顯不同,這部紀錄片中除了提出閨蜜合住的新型養老理念,也真實地記錄了年齡增長帶來的困境。
這些奶奶們在年輕的時候都是職場達人,她們當中有NHK的播音員,也有新聞記者,在工作崗位上都曾是「風一樣的女子」。
然而在上了年紀之後,她們常常要與孤獨、下降的體力和記憶力、以及突如其來的疾病作鬥爭。
比如早年間做記者的川名,當年在婚後生下女兒之後離婚,後來就一直獨自撫養女兒長大。
上了年紀之後的川名身體狀況很不穩定,有一天夜裡她突然感受到了一陣從未有過的強烈頭痛,隨即打電話給鄰居田矢,而鄰居只能從電話裡聽到她虛弱的喘息聲。
比如癌症手術後康復狀況並不好的清田典子,只能在康復機構養病,至今還無法回到公寓。
姐妹們並不樂觀的身體狀況也讓大家更加謹慎地思考老後生活,甚至包括,會以怎樣的姿態離開這個世界。
她們當中已經有人提前寫好了遺書,還在節目中大方地展示給姐妹們看:很厲害吧。
坦然面對老後生活難以避免的寂寞和病痛,並為離開做好了準備,這些奶奶們的坦誠和勇敢給觀眾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好朋友住在對面,愛的人就在身邊,這可能是人人嚮往的生活狀態了。
但不管是70+還是50+,她們面對生命困境時展現出的樂觀和豁達可能是比組團養老更加值得年輕人借鑑的生活態度。
我想這也是這些節目在「老友記」之外,期待向我們傳遞的更寶貴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