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款護髮素對比測評:施華蔻、絲蘊、蜂花風險防腐劑接近安全上限

2020-12-11 騰訊網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多少女生憧憬這樣一頭香香軟軟的頭髮!為了養成健康的發質,許多人在「頭上」下足了功夫,首先選擇的就是護髮素了。

但即便不斷強調護髮素只需塗抹在發尾,有些消費者在使用的時候還是會經常不小心直接塗抹在頭皮上。而且使用時,手部皮膚也會直接接觸到大量的護髮素。

接著擔心就來了,長期使用護髮素有沒有什麼風險?會對頭皮有害嗎?

近期,消道長安排了13款護髮素的風險物質檢測,包括尼泊金酯防腐劑、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二噁烷、甲醛、砷等安全指標。

測試品牌

沙宣、施華蔻、呂、卡詩、絲蘊、巴黎歐萊雅、蜂花、多芬、清揚、水之密語、歐舒丹、如新、嘉康利

檢測結果顯示,施華蔻、絲蘊、卡詩檢出一定量尼泊金酯防腐劑,蜂花、多芬、沙宣檢出了致敏防腐劑,上述檢出量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施華蔻、絲蘊、卡詩含尼泊金酯防腐劑

尼泊金酯防腐劑,也稱對羥基苯甲酸酯,是當前化妝品最常用的防腐劑。常見的有對羥基苯甲酸甲酯(羥苯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羥苯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丙酯(羥苯丙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羥苯丁酯),其作用機理是破壞微生物細胞膜,使細胞內蛋白質變性並抑制微生物細胞的呼吸酶活性。

由於尼泊金酯類防腐劑能被皮膚吸收,所以目前對其使用的安全性有一定爭議。

其中,又以長鏈酯類羥苯丙酯、羥苯丁酯的安全風險更高。

因為一般而言,隨著尼泊金酯的烷基碳鏈長度的增加,抗菌效果越好,但歐盟消費者安全委員會(SCCS)發現,該類酯及其鹽類的雌激素屬性也會隨著鏈長的增加而增加。

2014年,歐盟化妝品法規EC 1223/2009規定:長鏈酯類如羥苯丙酯及其鹽類、羥苯丁酯及其鹽類單獨使用時的濃度由0.4%減少到0.14%,與其他允許使用的尼泊金酯一起混合使用時總濃度不得超過0.8%,短鏈酯類如甲酯、乙酯單獨使用濃度維持0.4%不變。

日本厚生勞動省《化妝品標準》中限制了尼泊金酯的總用量不得高於1%。

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中對尼泊金酯也有限量要求,單一酯最高用量為0.4% ,混合酯最高用量為0.8%,羥苯丙酯及其鹽類、羥苯丁酯及其鹽類分別單獨使用時濃度限量0.14%。

美國FDA則認為包括羥苯丙酯在內的尼泊金酯是安全的。

此次測試了化妝品行業常用的羥苯甲酯、羥苯乙酯、羥苯丙酯及羥苯丁酯四種常用的尼泊金酯防腐劑。

檢測結果顯示,13款護髮素均未檢出羥苯乙酯、丙酯及丁酯。

不過,施華蔻、絲蘊卡詩3款檢出羥苯甲酯,其中施華蔻含量最高,達3000mg/kg(0.3%),接近國標上限0.4%。

通常,各種尼泊金酯合併使用具有協同作用,以甲酯和丙酯合用最為常見。不過,此次13款護髮素均未檢出風險較高的長鏈酯類丙酯及丁酯,說明企業在尼泊金酯防腐劑這一塊的用料還是相對比較謹慎。

蜂花、多芬、沙宣檢出可致敏防腐劑

目前我國化妝品準用防腐劑有51種,但仍有許多新型防腐劑如乙基己基甘油等,不屬於《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版)的約束範疇,且未來還會有更多標準之外的新型防腐劑出現。

我們知道,幾乎所有化妝品都含有防腐劑,市面上絕大部分宣稱「無防腐劑」的產品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添加」,也許加的就是51種之外「你不知道的」防腐劑。

雖然添加防腐劑無可置否,畢竟我們生活的環境處處充滿細菌,沒有防腐劑的世界無法想像,但是,這並不影響消費者追求更安全、無「副作用」的防腐劑。

甲基異噻唑啉酮(簡稱MIT)是一種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行業常用的防腐劑,其與另一種屬於強致敏原的有機滷化物——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簡稱CMIT)經常組合在一起使用,兩者混合比例為1:3時被稱為「卡松」。

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也是近年來受關注度較高的防腐劑,因為有潛在接觸致敏性,曾被歐盟多次修改化妝品使用限值。

這類防腐劑常見不良反應包括皮膚瘙癢、紅疹,嚴重時可導致接觸性皮膚炎。特別是皮膚敏感或有創口的人,最好避免接觸這類防腐劑,以免引起皮膚過敏。

由於它的致敏性,消道長也將這類防腐劑列入化妝品常測物質清單。同時,各國對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的使用均有嚴格管控。

2017年7月6日,歐盟化妝品法規EC 1223/2009附錄V被修訂,針對越來越多的過敏性事件,降低了甲基異噻唑啉酮(MIT)的使用限量,由100mg/kg降至15mg/kg,僅用於淋洗類化妝品。

此外,MIT及卡松在歐盟均被禁止使用於駐留型化妝品。

在對待化妝品成分安全這塊,我國也毫不含糊,逐漸跟上國際腳步。

目前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下稱「規範」)要求,MIT在化妝品中限量為100mg/kg,卡松用於淋洗類產品時上限為15 mg/kg,且不能和MIT同時使用。

不過,2018年9月國家發布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擬修訂內容中,便關注到了甲基異噻唑啉酮的致敏性,借鑑了國際做法,將原有的「甲基異噻唑啉酮在化妝品使用時的最大允許濃度0.01%(100mg/kg)」修改為「甲基異噻唑啉酮在化妝品使用時的最大允許濃度0.0015%(15 mg/kg);使用範圍:淋洗類產品」,相較之前更為嚴格。

在這次《消費者報導》對13款護髮素的測試中,蜂花、多芬、沙宣等3款同時檢出MIT及CMIT,含量在1.4~9.4 mg/kg之間,符合我國規範及歐盟標準。

且3款樣品的MIT、CMIT含量之比均約為1:3,大概率添加的是「卡松」。其中,蜂花柔順營養護髮素檢出含量12.5mg/kg,接近我國化妝品標準上限15mg/kg,不過仍在安全的範圍內,是合格的產品。

《消費者報導》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和使用護髮素時,優先選擇不含此類可致敏防腐劑的,或含量相對較低的產品。 【特別聲明】:本報導中試驗結果、提及品牌僅對測試樣品負責,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號產品的質量狀況。

相關焦點

  • 13款護髮素對比:施華蔻、絲蘊、蜂花風險防腐劑接近安全上限
    而且使用時,手部皮膚也會直接接觸到大量的護髮素。接著擔心就來了,長期使用護髮素有沒有什麼風險?會對頭皮有害嗎?近期,消道長安排了13款護髮素的風險物質檢測,包括尼泊金酯防腐劑、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二噁烷、甲醛、砷等安全指標。
  • 13款護髮素對比測評:施華蔻、卡詩、蜂花、多芬有風險物,這兩款...
    然而,護髮素的「副作用」也越來越為消費者詬病——頭髮變油、頭癢、頭皮屑增多、堵塞毛孔、脫髮掉發……這些是否都是護髮素的「鍋」? 在修復受損發質方面,護髮素會不會被發膜、護髮精油比下去? 近期,消道長集齊13款熱銷品牌護髮素展開測評,包括安全及性能兩個板塊。
  • 13款護髮素對比測評:施華蔻、卡詩、蜂花、多芬有風險物,這兩款值得入手
    然而,護髮素的「副作用」也越來越為消費者詬病——頭髮變油、頭癢、頭皮屑增多、堵塞毛孔、脫髮掉發……這些是否都是護髮素的「鍋」?在修復受損發質方面,護髮素會不會被發膜、護髮精油比下去?近期,消道長集齊13款熱銷品牌護髮素展開測評,包括安全及性能兩個板塊。
  • 13款熱門護髮素盲測:卡詩「抗毛躁」顯著,絲蘊、嘉康利等居然...
    現在消道長就來現身說法,在全國範圍內招募30名近期有染燙經歷的志願者,對13款護髮素採取盲測的方式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試用,評價項目包括質地、氣味、柔順、修復、抗毛躁、光澤度、扁塌、油膩8個方面,對比各款護髮素實際使用效果。
  • 13款熱門護髮素盲測:卡詩「抗毛躁」肉眼可見,絲蘊等會「炸毛」
    現在消道長就來現身說法,在全國範圍內招募30名近期有染燙經歷的志願者,對13款護髮素採取盲測的方式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試用,評價項目包括質地、氣味、柔順、修復、抗毛躁、光澤度、扁塌、油膩8個方面,對比各款護髮素實際使用效果。
  • 10款男士洗髮水測試報告:凌仕、羅曼諾不達標!推薦施華蔻、絲蘊、多芬
    清揚、施華蔻、歐萊雅、絲蘊、多芬、高夫、凌仕、阿迪達斯、羅曼諾、英德仕 去屑劑、甲醛、防腐劑、二噁烷、性激素、鄰苯二胺、鉛、砷、主觀試用 1. 大多數洗髮水在安全性方面表現優異,正常使用無安全風險,消費者可放心選擇。2. 施華蔻、絲蘊、多芬的綜合排名靠前,CCR指數在9分以上;而凌仕、羅曼諾分別在甲醛、可致敏防腐劑指標上不達標,排名墊底。3.
  • 看看你的洗髮水,13款無矽油洗髮水測評報告
    13款無矽油洗髮水測評:歐萊雅、熊野油脂、惠潤等檢出可能致癌物      塵埃、霧霾、紫外線……越來越多的外界「傷害」影響了我們的秀髮健康。       現在不管男女老少,都越來越多人在意自己的秀髮了!且不說是否會傷害發質,傷身可就不好了。
  • 德國施華蔻SYOSS 絲蘊專業染髮膏 專業染髮劑
  • 蜂花護髮素效果怎麼樣
    【引子】求叔點評國貨蜂花的護髮素如上圖,蜂花的護髮素, 是真的便宜,1L裝的才19.9元,我們來分析一下
  • 5款嬰兒補鐵液測評:兩款防腐劑含量超飲料國標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要求嬰幼兒配方食品和輔食中,不能添加任何防腐劑、人工香精、色素等。而美國食藥監局FDA就曾發布過一份法規,並進行不斷補充更新。其中提到的一些「普遍被認知為安全的(GRAS)」的食品添加劑是允許被添加到嬰兒配方食品中的。
  • 適合30歲以上使用的洗髮水,以護理為主,施華蔻、蜂花成首選
    蜂花滋養洗髮水(紅)我也是推薦了不下3次的洗髮水,之前我在平價款洗髮水推薦的時候,有推薦過這款洗髮水,為什麼沒有推薦黃色的那款洗髮水,是因為紅色款的洗髮水它的溫和性會更強一些。施華蔻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洗髮水品牌,雖然說施華蔻在洗護超市當中佔據了很大一席地位,在超市裡面也是經常推薦的,但是我推薦的這一款似乎並不在他們的主推範圍之內,這款洗髮水是施華蔻的羊絨脂滋潤洗髮水。
  • 10款男士洗髮水對比測評:凌仕不達標!高夫、英德仕檢出可能致癌物!
    但哪款洗髮水才是最適合男士使用的?哪款更安全有效?2018年9月,《消費者報導》雜誌檢測了10款男士洗髮水,測試指標包括甲基異噻唑啉酮類防腐劑、二噁烷、主觀試用等。清揚、施華蔻、歐萊雅、絲蘊、多芬、高夫、凌仕、阿迪達斯、羅曼諾、英德仕甲基異噻唑啉酮(MIT)、甲基氯異噻唑啉酮(CMIT) 及 CMIT/ MIT混合物(CMIT:MIT為3:1,被稱為「卡松」),是一類被廣泛應用於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行業的高效防腐劑。這類防腐劑有潛在接觸致敏性,如導致皮膚瘙癢、紅疹甚至接觸性皮膚炎。
  • CGM自然卷適用的八款產品推薦,自來卷逆襲之路(一)
    要找到「三無」的產品需要對比成分表和查詢成分性質,對CGM不熟悉的姐妹一定會覺得很繁瑣,所以韭小菜直接給自然卷姐妹推薦合適的產品啦!這兩款都是不含蛋白的,燙染受損發質最好還是用含蛋白的比較好。發膜質地較稀,可以當作護髮素用。滋源的優點就是價格便宜,而且CGM最費的就是護髮素,洗一次頭下來三分之一護髮素就沒了,不考慮使用感的話,滋源是性價比最高的了!
  • 4款30元左右的控油洗髮水分析:多芬太香,澳寶、蜂花是王者
    我是專門為大家pick各種洗護好物的小姨媽,如果你在洗護方面想測評什麼,快快來找我吧!話不多說,下面我們開始今天的洗護之旅~洗髮水的價格各異,不一定要朝大牌看齊,平價好用的洗髮水找一找還是很多的。熱門的平價洗髮水究竟適不適合我們,小姨媽只能說每個人可能都會有不同的使用感,但是成分是不會騙人的。所以我們在選擇洗髮水的時候,最好能夠綜合方方面面。
  • 4款30元以下的控油去屑洗髮水:多芬太香,澳寶、蜂花是王者
    絲蘊無矽油洗髮水絲蘊無矽油系列的洗髮水就有好幾款,小姨媽就以這款無矽油水潤洗髮露來作分析,主打保溼滋潤。首先,絲蘊無矽油系列的洗髮水還是噴的比誇的多,好像用過就踩雷。它在外形上很大罐,因為平價,所以在性價比上比較高。它是專業沙龍級的護理品質,這一點也足夠加分。
  • 哪款護髮精油可以幫你挺過嚴冬?6款護髮精油及護髮素測評報告
    哪款護髮精油更能撫平毛躁,改善頭髮暗啞?2016年12月,《消費者報導》向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送檢呂、大島椿、歐萊雅、施華蔻、美多絲等5品牌護髮精油,以及潘婷護髮素。對比檢測其光澤度、抗毛躁程度。檢測結果顯示, 5品牌護髮精油在光澤度測試中,宣稱純植物油成分的大島椿在光澤度表現較優,達到34.51%,歐萊雅在這一指標上則排名墊底。
  • 13款熱門寶寶潤膚霜大測評~
    因為這次測評不是實驗室環境的測評,數據上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大家在看測評結果的時候,主要關注點還是在各款產品的橫向對比上,具體的測試數據僅供參考。下面就開始正式的測評。在給寶寶選護膚品的時候,成分安全溫和是我們考慮的第一個要素。
  • 護髮素排行榜前十名 比較好用的護髮素推薦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一頭光滑柔順的秀髮,當然離不開護髮素的滋養。護髮素可以修復受損發質,給頭髮補充水分,讓頭髮看起來更加油亮光澤。但市面上有這麼多種護髮素,究竟哪一種才是最適合我們的呢?
  • 13款洗潔精對比測評報告:洗碗、洗果蔬 哪款洗潔精更溫和有效?
    對比測試其甲醇、甲醛、防腐劑、二噁烷、螢光增白劑、洗潔精殘留等安全指標,以及去汙力等性能指標。  哪款洗潔精能拯救你於「碗筷」之中?、Sc88善彩洗碗液等4款直銷品牌洗潔精,對比測試其防腐劑、二噁烷、螢光增白劑等安全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