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正式啟動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12月16日電 (記者 王旭泉)14日下午,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期刊和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文聯盟直播平臺正式開啟。

海內外近1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位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代表和一線教師圍繞議題進行主旨發言、案例分享和交流討論。活動吸引了1200餘位來自中國、美國、新加坡、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報名參與。

本次研討會立足於國際中文教育領域的現實需求與可持續發展,聚焦後疫情時代的國際中文教學資源建設,推動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的創新應用研究和生態構建。

教學資源是國際中文教育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本次研討會上,專家們回顧了教學資源的發展沿革,對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學資源標準化、多元化、數位化、本土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和展望。

義大利羅馬大學多語言中心主任馬西尼教授指出:「近年來,義大利中學生的中文學習需求持續上升,系統化和標準化是支持義大利中文教育的重要基礎,《義大利高中漢語教學大綱》就是從服務義大利中文教育需求的角度出發研製的。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可以促進義大利年輕人對中國和世界的溝通交流和理解,這對於培養青年人的全球意識和多元文化視野非常重要。」

北京語言大學吳應輝教授說,據不完全統計,1995-2020年全球共有669個出版機構出版發行中文教學資源,累計出版中文教學資源10392種,涉及80種語言注釋版本。通過分析數據,他認為:中文教學資源在語種、品類、覆蓋人群方面的建設成果非常顯著;語合中心主導建設的中文教學資源,為海外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開展中文教育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基礎性支持。

華東師範大學葉軍教授提出,在數位化、泛在化、多樣化的背景下,不可能有一種教材滿足所有學習需求,應倡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以學習者為中心,靈活使用各類教學資源,支持國際中文教育發展。

近些年,國際中文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在教育資源領域,《漢語國際教育漢語水平等級標準》《國際漢語教學通用課程大綱》《漢語水平考試大綱》等文件先後頒布實施;從學齡兒童到大學成人的完整教材體系基本形成,越來越多優秀的中文教材在海外落地;網絡中文課堂茁壯成長,在線「教、學、考、研」一體化服務興起。

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靜煒副主任在致辭中表示,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新機遇,語合中心將堅持開放包容、共享共建的原則,為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領域的參與者提供更加多元的平臺,匯聚各方力量,為實現國際中文教育可持續發展共同努力。

環境多樣、對象多種、內涵多重、目標多元,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呈現出的新特徵對國際中文教育資源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本次「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舉辦將為國際中文教育資源的發展帶來更明確的方向和更多能量。

(編輯:富文佳)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啟動
    北京時間12月14日下午,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漢語教育(中英文)》期刊和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的「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中文聯盟直播平臺啟動。
  • 學術期刊平臺:助力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守正出新
    限於作者的時間、精力和視野等一系列因素,有些學者並不是非常清楚國際中文教育的新發展動向,又苦於無處得知,例如,學術期刊平臺可以通過「國際中文教育專欄」「學術文摘」「學術通訊」的設置,提供新研究趨勢的參考,解決部分學者在研究方向上的困惑。學術期刊平臺建設有助於壯大培養研究隊伍優秀的科研隊伍是國際中文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障。如何用好國內外人才資源,壯大科研隊伍?
  •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14日在北京啟動。記者從交流周活動上了解到,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在啟動儀式上表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載體。
  • 全球超70國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正式啟動
    國際中文交流周啟動儀式現場,圖片來源: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茜)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梧桐會堂正式啟動。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_新聞中心_中國網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365行動 | 堅定信仰,共建聯動,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國際教育...
    365行動 | 堅定信仰,共建聯動,應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國際教育新形勢!近日,復旦附中國際部黨支部開展「心有所信,行穩致遠」主題黨日活動,總結前一階段「四史」學習教育開展情況,分析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國際教育新形勢,並與復旦外國留學生處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
  • 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宣傳海報該片自9月23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中文國際頻道、紀錄頻道接力播出, 同時在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上線。節目播出後,在觀眾中反響熱烈,並受到了主流媒體、新媒體平臺等多方面的廣泛關注。
  • 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朋友圈」聚會了
    12月14日下午,「新項目、新夥伴、新發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在北京語言大學正式啟動。圖丨嘉賓手按象徵國際中文教育大家庭的水晶地球儀,一起啟動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由北京語言大學、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聯合舉辦,現場150多名北京有關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1600多名觀眾線上參加了啟動儀式。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田學軍出席了啟動儀式。
  • 國際中文教育的未來之路:持續升溫 科技賦能
    「目前全球已有70多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4000多所國外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在日前在京舉辦的「2020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啟動儀式上,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透露的這組數據從側面印證了國際中文教育擁有廣泛而堅實的基礎。
  • ...國際標準中的本體概念與定義及其協同議題國際學術研討會」
    11月19日,「國際標準中的本體概念與定義及其協同議題國際學術研討會」(「Virtual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Ontology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in InternationalStandards and the Issues for Harmonization」)召開。
  • 國際中文教育中外企業家論壇順利召開
    論壇由五洲漢風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錦紅主持,論壇聚焦於「國際中文在線教育的市場前景」 「國際中文在線資源的建設與應用」 「在線教育企業如何更好地為全球中文學習者服務」 「基於網絡平臺的國際中文教學考」 「如何搭建企業共同體共同助力國際中文教育」五個議題。
  • 格樂留學|scopus最新檢索,33篇論文發成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
    大學的科研實力是綜合影響力的重要體現,68年來格樂大學始終堅持科研與學術為學校發展的導向,為教育科研賦能,充分調動業內優質教育資源,全力以赴地投入教育研究及實踐中。33篇學術論文發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據scopus最新檢索,格樂大學在今年1月舉辦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共計有33篇論文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上!什麼是scopus?
  • 中國與亞洲國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研討會召開
    中國日報網12月15日電 (記者 王旭泉)14日下午,由浙江師範大學和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同主辦的「中國與亞洲國家中文教育合作前景」線上研討會召開。作為2020年國際中文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動,此次研討會聚焦「政府間國際中文教育合作項目現狀及展望」和「如何更好支持亞洲各國中文教學高質量發展」議題,邀請阿聯、沙特、菲律賓等亞洲國家政府官員、海外華人組織代表、中外高校負責人和專家學者進行充分交流,總結和分享經驗,共同為推動亞洲國家中文教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 20多個國家的150餘名相關領域代表踴躍參會。
  • 卡娜絲絲綢受邀參加2019中國絲綢國際學術研討會
    10月9日上午,由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出版社、中國絲綢博物館承辦的「當代詮釋與傳播:2019中國絲綢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來自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英國維多利亞和艾爾伯特博物館、英國蘇格蘭國立博物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博物館、義大利米蘭昂布羅休美術館、義大利中國「一帶一路」交流合作中心、法國巴黎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浙江大學、中國絲綢博物館等博物館及研究機構的60餘位代表參加了此次研討會絲綢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徵之一,其傳播和貿易加強了歷史上「絲綢之路」沿線多國之間的聯繫,促進了維持和平穩定的國際關係
  • 第八屆翻譯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共促日語翻譯專業發展
    人民網北京11月5日電(陸曉鷗)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主辦的「第八屆翻譯理論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2017年全國日語MTI建設論壇」於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研討會旨在針對全國高校日語翻譯人才培養體系化建設中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研討,以期共同促進全國高校日語翻譯專業的建設及翻譯教學理論體系的構築與發展。
  • 北大醫學高水平醫學研究生核心課程建設研討會舉行
    劉帥以「研究生課程建設」為主題,結合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和近期教育部出臺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詳細介紹了《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試行)》的出臺背景、編寫過程以及重要意義,指出下一步研究生課程建設工作要在打造精品示範課程,加強研究生課程思政以及規範研究生教材建設等方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