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變「負豪」廣東中山土地亂象「遺禍」

2021-01-13 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顏世龍 中山報導

從全村倒數第三窮,到改革開放之初的首批萬元戶,再到三十多歲身價過億。商海沉浮數十載的唐山老闆張志東,最終選擇手持2.5億元現金隻身入粵,落戶一座因孫中山而得名的城市——中山市。如果一切順利似乎他就是如今的另一顆商業明珠,但遺憾的是,因中山土地亂象「遺禍」,最終卻折戟中山。

從中山市政府將其招商而來,到一路政策「綠色通道」允許項目邊建邊批,再到地塊「雙規」不符、無法報建,致使項目接連癱瘓、多家公司連鎖性破產。最後,政府一紙「土地閒置令」再被強徵幾千萬元,負債數億而歸。

《中國經營報》記者調查中發現,類似深陷當地土地「遺禍」的企業並非個例,不知在今後能否不再上演?

4年未供地

53歲的張志東皮膚黝黑,身寬體胖,軟塌塌的頭髮時常帖服於前額,一件沁透汗漬的T恤衫會連穿幾天,絲毫看不出他曾身價過億,而唯一能證明其曾經老闆身份的只有身邊的一輛奔馳商務車。

在1980年之前,唐山豐潤縣(現為豐潤區)新軍屯鎮新軍屯村倒數第三窮,正是張志東的家。也正是在上世紀80年初期,改革開放的風剛剛從廣東吹到河北,16歲的他便開始了跑海生意——販魚。一輛自行車搭著兩個筐,160多裡地,兩天一趟的頻次,他開始穿梭往返於唐山的各大集市。

憑藉著機靈的頭腦,張志東在17歲靠自己的努力,花了495元買入人生第一輛濟南輕騎摩託車,此後,他又從摩託車換上了柴油三輪車,再到唐山地區第一輛羅馬尼亞產的達契亞小貨車,張志東一路從販魚生意轉戰汽配維修,又從汽配維修逐漸深耕到燃氣灶具行業和房地產行業,至2008年,他的身價以億計算。

但也是在2008年,他卻選擇清空了所有唐山手持物業,變現2.5億元後選擇只身前往廣東,試圖開拓另一片天地。

彼時,廣東省國內知名民企招商會上,張志東旗下的天潤盛興金屬原材料市場公司(以下簡稱「天潤公司」)被中山市以當年「3·28」重大招商項目收入囊中,其所計劃開發的天潤金屬原材料市場項目獲得政府方面許諾500畝商業土地,用以開發產業地產。中山市多份文件顯示,該項目落地後,將助力中山市五金、家電產業聚集和轉型升級,降低企業整體生產成本。

據悉,項目總投資3.2億元,投產後年交易額將超過160億元,稅收超億元,將涵蓋金屬原材料交易、物流、商務酒店等業態。由此,該項目也連續多年列為中山市重點項目,以及被市政府列為首批「綠色通道」項目,甚至在2014年還被中山市經信局列為中山市第二批上規上限培育企業名錄,並給予相關獎勵。

但從2008年雙方籤約以來,政府應允的500畝商業用地因為政府徵地進展緩慢等原因遲遲難以到位,致使項目停滯不前。直至2012年,中山市阜沙鎮政府才將500畝土地中的227.7畝左右的土地收儲完畢,並通過招拍掛方式出讓給張志東及搭檔。

據了解,這227.7畝土地中,並非當初許諾的商業用地,而是由多種土地性質的地塊拼湊組合而成,其中包含160畝工業用地、48.5畝住宅用地、19.3畝商業用地。

「當時政府說半年後幫助協調土地轉功能,以28萬元/畝的價格補繳轉功能費就可以,事實上,這在當時也是政策允許的。」張志東說。而為了加快項目建設,藉助於中山市招商引資「綠色通道」,以及阜沙鎮政府多次協調中山市各部門,允許天潤公司未批先建,同時啟動招商運營,以及後續調整各相關地塊土地性質。

但是,當初多個加蓋政府印章的紅頭文件並未履行其諾言,直至2013年11月,中山市一紙命令,將土地轉功能事項關閘,也就意味著張志東手裡的227.7畝的土地將無法轉變成商業土地性質,而由於無法取得合法手續,此前招商來的300多戶生產企業和商戶紛紛退出,前期投入開發的數億現金也成為泡影。

為此,阜沙鎮政府前後8次向中山市政府打報告、寫請示,希望中山市政府予以放行。據2014年阜沙鎮政府向中山市政府的請示報告中顯示,由於轉功能關閘影響,目前該項目招商引資和資金回籠面臨極大困難,存在資金鍊斷裂風險,存在商戶上訪和項目爛尾等風險隱患,但鎮政府的努力至今杳無音信。

土地管理混亂

而類似情況並非個例。

據記者了解,2012年,中山市潤豐房地產公司以115萬元/畝的價格舉牌拍得的,位於中山市五桂山鎮90畝住宅用地(以下簡稱「五桂山項目」),以及阜沙鎮天潤盛興工業園二期的19畝土地(以下簡稱「天潤二期項目」)均存在類似情況。

據了解,五桂山項目雖然是以住宅性質拍下,但土地在拍賣時仍為耕地,而規劃上卻是工業用地。當開發商在申請規劃報建時才發現雙規不符,規劃局難以為其通過相關手續。而天潤二期項目則出現土地為工業性質,規劃上則為住宅,同樣雙規不符無法報建。

此外,中山市政協委員、廣東理丹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鄺偉雄此前在市政協會議上發言稱,公司通過招拍掛程序,購置了一處土地用以廠房擴建,經過2年建設,廠房也已完工,但當公司前往規劃部門申辦建築綜合驗收時,卻被告知該土地並非工業建設用地,而是「城市綠化用地」。鄺偉雄此前提出質疑稱,「國土局的用地性質為何與規劃局性質不一樣?廠房建設好2個多月卻不能驗收,讓我很困惑。」

而據《南方日報》報導稱,類似鄺偉雄的發言引起多位委員的共鳴,「國土的規劃與規劃局的規劃是脫節的。」政協委員繆懷興建議,政府應對多規合一早早政治,要充分理解辦企業的難處。為此,中山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很多重點項目不能落地,焦點就在於『三規』不合一。」而為了解決多規不統一問題,中山市也正在緊鑼密鼓推進相關工作。

中山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南方都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山市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三大規劃的編制部門分別是發改局、城鄉規劃局和國土局。由於規劃主體、技術標準和編制辦法、實施手段和監督機制不同,以及各部門規劃期限、規劃目標的差異,造成三規中涉及空間資源利用的內容不協調、表述方式不一致。

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規劃不一,導致了土地資源浪費、開發管理混亂、建設成本增加,削弱了各自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使得規劃頻繁修改,無法在城市形成明確的建設和保護空間,給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帶來諸多問題。多規各自為政,使得空間規劃與經濟發展規劃脫節,規劃無法緊扣城市發展脈搏,往往造成公共服務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配套不足,導致投資浪費。

相關焦點

  • 廣東中山:這條快線月底通車,中山居民要方便很多了
    近日,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除公鐵共建段外,廣中江高速三期順利通過了驗收,將於12月28日通車。交工驗收委員會一致認為:廣中江高速三期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均達到目標要求,質量優良,具備通車運營條件,同意通過交工驗收。
  • 廣東中山三鄉鎮首個舊村改造獲逾80%同意率 面積254畝
    來源: 觀點地產網4月22日,廣東中山三鄉鎮泉眼村「合羅圍」舊改項目表決結果出爐,公示指出,所涉生產隊(泉眼村第二、三、五生產隊)戶代表、集體土地權利人、國有土地權利人同意率分別為81.88%、82.22%及92%,已滿足政策要求(三項均超過
  • 廣東中山的特色美食分享
    中山作為一個沿海城市,其海產資源甚為豐富,故此衍生出眾多不同的美食佳餚。而且特色小食品種繁多,層出不窮,地方飲食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中山的粉果類的小吃有各種各樣,而在這其中最出名,最歷史悠久的就是金吒。粉果金吒是一種用生粉、豬油、澄面和精鹽攪拌做成的小吃,餡料有很多種,包括一些瘦肉、冬菇、鮮蝦等,做出來的味道鮮美,讓人吃一口就會愛上這種味道。
  • 浙江富豪「風頭正勁」?廣東三大頂級富豪「出面」,誰更勝一籌?
    有人就指出鍾睒睒也是浙江富豪,在如今我國浙商可謂是「風頭正勁」,就連廣東富豪都有著「比不過」了。我們今天就在浙江和廣東兩省中,各「拿出」3名頂級富豪出來比較一下,看看他們的潛力都如何,也讓兩省「一爭高下」。
  • 廣東中山這五種優質特產,你知道幾種?
    原創文\美食家小婷中山,古稱香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下轄18個鎮、6個街道,是全國4個不設區的地級市之一。總面積1783.67平方公裡。2019年入選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好了,城市今天就介紹到這裡了,我們今天來講講廣東中山這五種優質特產,你知道幾種?一、神灣菠蘿神灣菠蘿,又叫鳳梨,是廣東省中山市神灣鎮特產,神灣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土地肥沃,特別適宜菠蘿的生長。所產神灣菠蘿,一般每個重一斤左右,色澤金黃,皮薄肉厚,更難得的是肉細爽脆無渣,甜蜜清香而無酸味,齒頰留香,經久不散。
  • 中山巾幗有力量|中山巾幗袁小玲獲評「廣東好醫生」
    中山巾幗有力量|中山巾幗袁小玲獲評「廣東好醫生」 2020-12-09 21: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作為土生土長的廣東中山人,這5種中山特產美食,你吃過嗎?
    一說到中山這座城市,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孫中山先生,因為這是他的故鄉。在中山,其實不僅有很濃厚的文化底蘊,還有很多很好吃的美食,今天就帶你了解一下中山特產美食。沙溪涼茶「沙溪涼茶」是中華老字號廣東益和堂製藥有限公司的前身中山「黃潮善堂」生產的傳統名藥,距今約一百年歷史。「沙溪涼茶」對於治療四時感冒、發熱傷寒等病症的居家良藥。大凡老廣東和老華僑沒有不知沙溪涼茶的。沙溪涼茶不但可以治病,也可作為夏季的清涼飲料,具有消暑散熱、生津止渴的保健作用。
  • 廣東中山職院:組合拳築起桂村致富大道
    廣東肇慶市德慶縣鳳村鎮桂村村民陸金堯現在鳳村鎮富成工藝製品廠工作,每月收入2000多元。他的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底的3982元,到今年底的13992元,實現穩定脫貧。富成工藝製品廠由廣東中山市委辦公室、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等組成的聯合扶貧工作組牽線引進。該製品廠優先招收貧困戶和殘疾人,讓貧困戶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就業幫扶從村到鎮漸漸向全縣輻射。
  • 去廣東中山遊玩,你應該了解的是這些!
    孫中山故居但是你先別著急了解中山的景區,咱們先了解一下中山的歷史文化發展,和現代風氣,之後你再看我的其他文章會更了解中山景區的。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 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粵語因是在廣東省內使用,所以又被人們稱為 「廣東話」 其實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
  • 華僑之鄉,廣東中山的特色風味美食
    中山,別名香山,是中國5個不設市轄區的地級市之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中山飲食資源豐富,作為一個沿海城市,其海產資源更為豐富;而且特色小食更是豐富多樣、層出不窮。地方飲食文化表現的淋漓盡致。
  • 中山,5℃!廣東下雪了!
    中山,5℃!廣東下雪了!2021剛來「氣溫跳水大賽」也拉開帷幕自從坐上過山車廣東這天氣真的無!法!控!制!廣東下雪啦!日平均氣溫如同「跳水」,下降6到9℃據@廣東天氣,預計受強冷空氣影響,8日白天-9日,我省多云為主,日平均氣溫將普遍下降6℃~9℃。
  • 如果廣東的樓市出現下降,將從中山開始
    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和疫情的衝擊,今年全國的樓市都比較低迷,廣東也不例外。在房租不炒的大環境之下廣東的房價可能會面臨新一輪的下跌,如果廣東的房價出現大跌很可能從中山開始,之所以這麼說是有原因的。首先,中山的樓市泡沫是全省最嚴重的,這些年房價的上漲和實體經濟的增長嚴重的脫鉤。買房已經成為少數有錢人的遊戲,這種局面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其次,中山樓市的供需關係已經發生了變化,這些年中山大力的發展房地產,樓盤的開發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人口的淨增長速度,這也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另外。
  • 廣東中山美食探店,探訪中山老字號菜館石岐佬
    廣東的飲食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物產豐富的廣東,素有「食在廣東」的美譽,這一地區的美食特色鮮明,稱得上舌尖上的「一帶一味」,中山這座城市有著獨特的僑鄉文化,有著的中外融合和南北融合的味道,中山人講究生活,對吃的東西一絲不苟,那麼說到中山菜就不得不提及石岐佬,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中山老字號菜館石岐佬菜館
  • 廣東的三線城市:惠州、珠海、中山,誰的實力最強?
    廣東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省內一共有21個地市。如果將廣東21個地市按GDP分線,大致可以分成三線。2019年,惠州、珠海、中山三座城市的人均GDP分別為86489元、182687元、93689元。珠海的人均GDP最高,是惠州的兩倍以上、中山的兩倍左右。同年,廣州人均GDP為158534元,珠海的人均GDP不僅比惠州、中山高,甚至比一線城市廣州的都要高。財政收入。廣東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不僅GDP最高,而且財政收入也是全國最多。
  • 廣東·中山站 舌尖上的中山,特色的美食!
    前身為1152年設立的香山縣;1925年,為紀念孫中山而改名為中山縣,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遊出海處,北接廣州市番禺區和佛山市順德區,西鄰江門市區、新會區和珠海市鬥門區,東南連珠海市,東隔珠江口伶仃洋與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相望。中山有什麼好吃的呢?
  • 廣東中山特色美食小吃,美味又正宗!
    說到中山,愛吃的人一定都嚮往中山美食,中山人愛吃,會吃,吃的精緻,中山人與中山小吃已經緊密地連在了一起。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特色小吃吧。一般在其他地方是吃不到這種十分有代表性的小吃的,去中山玩的夥伴們一定不要忘了去嘗一嘗這個粉果金吒。
  • 中山南頭在售項目「同樾裡」土地產權糾紛十年未了
    十年過去,官司從中山中院打到廣東省高院,再打到最高院,位於中山市南頭鎮的這塊涉案(同樾裡)土地,經歐偉剛私自轉讓後,目前已經建成4棟樓房開售,轉眼賺得盆滿缽滿,但作為當時共同投資人、併合佔50%股份的李少娟和陳光興至今分文未得。
  • 食在廣東,HEA在中山...
    所以你會發現當地人都很愛喝下午茶,不論形式菜系,只要找個舒服的地方,吃吃喝喝hea一個下午,甚是愜意~如此懂得享受生活,難怪中山幸福指數這麼高~鴨肉蟹柳剁碎入粥,就成就了中山著名的南朗鴨粥,惹味、溫暖、合胃口。
  • 廣東中山:非遺文化喚醒一座城
    十一月的嶺南,廣東中山西區黃氏大宗祠門前,老藝人黃金漸正領著幾十名豪放的漢子展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醉龍舞。舞到興起,漢子們舉罐痛飲,仰天長嘯,在漫天的烈酒與真性情中舞出風調雨順和火紅的生活。   現在,中山每年都要舉辦一場盛大的「醉龍文化節」,醉龍巡遊、歷史短劇、長州扒仙艇比賽、「醉龍杯」文藝會演等十幾種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活動構成了一個更加立體的醉龍文化盛宴。「要用文化賦能,繼續將醉龍舞這一瑰寶發揚傳承,弘揚優秀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提升全面小康的成色,為『灣區樞紐、精品中山』建設,提供更強有力的文化軟實力、硬支撐!」
  • 舌尖上的中山,探訪廣東中山民間美食,堪稱當地最具特色傳統美食
    優美的環境,淳樸的民風,有如世外桃源,而中山的美食更是出眾,中山特色美食中山美食在全國乃至海外都有名,"吃在中山"是珠三角市民、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共識,中山有大小食肆6000多家,今天帶大家去探訪廣東中山民間美食,這幾道民間傳統美食堪稱當地最具特色的傳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