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就世界平均水平來看,青少年的平均身高一般每10年增高1cm,體重增加0.5kg,我國的青少年10年增高3cm,已經遠超國際水平。
執筆:安野風
編輯:安野風
定稿:歐陽比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身邊的人都發現一件很明顯的變化,就是現在的孩子身高,要比以前的高很多,男孩身高超過一米八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14歲初中生,身高2.21米打破世界紀錄
四川男孩小宇是一名初中生,今年剛剛14歲,但在身高上卻異常「突出」,如今已經2.21m。
比之前一直保持青少年身高的金氏世界紀錄2.159m,高出了0.05cm,如今在家人的鼓勵下已經申請了「金氏世界紀錄」。
小宇一家都是大高個,爸爸身高一米八,外公和媽媽的身高也超過了一米九。不過對於從小就比同齡人高很多,小宇說過,自己從來沒有享受過半價票。
媽媽還因為擔心小宇長得太高,擔心是疾病導致的,還為此特地去醫院檢查,檢查顯示,孩子就是正常發育。
因為長得高,上幼兒園的時候被別的家長誤認為是小學生,上小學的時候身高就已經達到一米七了,被誤認為是初中生。
很多家長都盼著孩子能夠「高人一等」,但太高也是一種煩惱吧!
長高10釐米和瘦10斤,你選哪個?
不過對於長高很多人不是一般的執著,前段時間,看到網上發起的一個投票,在「長高10釐米和瘦十斤」中間二選一。
80%的網友選擇了長高10釐米。
因為很多人認為,身高是「硬傷」不是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改變的,減肥這件事兒努努力還是有希望的。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期間,家長最在意的往往就是身高。
寶寶的腿有這兩種特點,長大後往往都是「大長腿」:
1)腳比同齡孩子要長
傳統刑偵學,有一種通過罪犯的腳印,來推斷身高體重的技術,還有腳長和身高的計算公式:女性:y=130.53+1.41x,男性:y =93.55+3.26x
糖媽一個朋友,夫婦兩個一個身高183cm,一個身高172cm,兒子上幼兒期,身高確實同班男孩裡最矮的,穿的鞋子卻不小。
夫婦兩個擔心孩子發育有問題,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一切發育都正常,不用擔心,孩子有早長還有晚長的。
你們夫妻的身高在那,孩子可能只是晚長,不會矮。
2)小腿纖細,膝蓋位置偏上
如果孩子的膝蓋位置偏上,小腿比例比較長的話,這樣的腿型,一般都是「大長腿」的預兆,不過孩子分早長和晚長,家長們不用太過擔心,「大長腿」八九不離十。
想讓孩子長高高,家長注意這幾點:
① 養成早睡早起好習慣
生長激素在深度睡眠是分泌最多,血液中生長激素的濃度達到最高峰。
孩子長高期間,足夠的睡眠是長高的基礎,只有深度睡眠,寶寶大腦中的才能達到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是最基本的。
最好讓寶寶養成,晚上9點前睡覺的良好作息規律,對長高有一定幫助。
② 適當運動長高高
一般在20歲之後,想要長高就變得很難了。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節奏,只要骨骺線沒有完全閉合,就還有機會長高。
想要長高的話,跳繩、籃球、羽毛球等都是比較適合的運動。
③ 抓住這三個長高關鍵期
寶寶出生後,身高發育分為三個快速階段,分別是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嬰兒期是孩子發育最快的階段,0-1歲能夠增高25釐米左右。
想要孩子長得高,要掌握孩子的身高發育規律,3歲前寶寶的身高增長能夠達到40釐米左右。
寶寶學齡前(3-9歲)這階段每年的身高增長相對穩定,平均每年長5-6釐米左右。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女孩8-10歲進入青春期,平均每年身高增加6-8釐米,最快一年可以長高10釐米;
男孩10-12歲進入了青春期,平均每年身高增長7-10釐米,最快一年可以長高10-12釐米。
想要孩子長得高,這三個階段,家長要抓好。
④ 營養飲食少不了
中國營養學會科學指南:兒童飲食要注意食物多樣性,除了穀物主食之外,多吃新鮮蔬菜,適當的使用魚、肉、蛋、奶,遠離高糖飲食,養成良好飲食習慣。
想讓寶寶有一個好的身高,除了知道寶寶長高階段之外,還需要注意營養的配合,營養更全面,寶寶才能長得高。
寶寶的營養搭配,讓很多寶媽都頭疼,每天到了做飯的時間,都糾結應該做什麼好?
還要寶寶愛吃,還要營養豐富,要有助於孩子發育,還要有助於孩子長高。
糖媽推薦《0-6歲兒童長高食譜》
《健康大講堂》組委會主編36種食材193種美食的做法
廚房小白一學就會,變身寶寶專屬「營養師」,提供寶寶各個階段的長高「秘籍」,還搭配了視頻教程,零基礎也能成大廚。
冬季裡,兩杯暖手奶茶的價格,就能換一份寶寶長高「秘籍」,解決寶媽做法糾結,花樣美食,讓寶寶每頓都有新鮮感,點擊下方連結,即可下單購買正版圖書:
附0-18歲寶寶各階段身高參考表
糖果互動:你的寶寶有大長腿「潛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