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疫情下「雪上加霜」的香港餐飲業

2020-12-26 騰訊網

2019年修例風波已使香港的餐飲業受到很大打擊,疫情的發生讓餐飲行業雪上加霜。

「這次的疫情對我們香港餐飲業打擊非常大,灣仔每天都有飯店倒閉,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員工的生計問題,我這裡有二十幾個員工,真讓我擔心。」位於香港灣仔的杭州酒家老闆吳瑞康說。

香港特區政府日前成立300億港元防疫抗疫基金,其中有專項基金補貼餐飲業。業界期待能獲政府更大力度支持,業主能減免租金,攜手渡過難關。

2020年前三月香港約600家餐廳停業或結業

吳瑞康說,現在店裡的生意額是平時的20%,難以支付員工工資。但店裡都是20多年的老員工,店關門也不是、不關門也不是,只能讓員工倒班,減少上班時間。

與吳瑞康有同感的還有不倒翁飲食集團主席謝進洪。不倒翁集團是香港一個高端火鍋品牌,目前香港火鍋類的餐廳只能做到一至二成的生意額,不倒翁集團位於時代廣場和國際廣場的分店都暫停停業,只開佐敦不倒翁分店。

「現在生意非常差,跌了七八成的生意額,晚上的夜市只能做七八臺客人。」謝進洪說,目前餐飲業不開門好過開門,開門所有營業額都不夠付工資,免租都不夠支付,減租也是杯水車薪。

香港餐飲業目前用「慘烈」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香港有2萬多家餐廳,僱傭員工超過30萬人,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疫情之下,香港餐飲業首當其衝。儘管街上還有人外出就餐,但與平時熱鬧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現在餐廳冷冷清清,大家都戴著口罩交談。記者日前在銅鑼灣逛了一圈,發現包括翠華茶餐廳、橋底辣蟹在內的多家餐廳已暫停營業。

香港翠華餐廳在疫情期間暫停營業 新華社記者李濱彬攝

點點心是位於銅鑼灣天樂裡的一家港式茶餐廳,二月就已經暫停營業,三月至四月再次延期停業。這周圍多家仍在營業的餐廳晚上六點就停止營業。

香港點點心餐廳在疫情期間暫停營業 新華社記者李濱彬攝

香港麥當勞宣布3月25日至4月7日期間的兩星期,所有餐廳於下午6時後不提供堂食,只設外賣及相關服務。香港稻香集團3月28日至4月10日屬下分店暫停晚市。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2020年前三個月香港餐飲業整體生意下跌40%,其中酒樓及做婚宴的受影響為7至8成,導致不少食肆暫停營業甚至結業,前三個月估計已有600多家餐廳停業或結業。二月份香港餐飲業失業率達到7.5%。

「我擔心三月份的生意更加困難,香港餐飲業失業率可能會達到8.5%。」黃家和說。

蘭桂坊多家餐廳和酒吧暫停服務應對疫情

記者近日晚間去蘭桂坊時發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這裡失去了往日的喧鬧和繁華,大約八成的餐廳和酒吧暫時關閉,在大門口貼上了暫停營業的告示,以應對疫情。

蘭桂坊一家酒吧貼出告示,暫停營業 新華社記者李濱彬攝

蘭桂坊一家酒吧門口的告示上寫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了顧客的安全,酒吧將在3月22日至31日關閉,希望能從4月1日起正常營業。

記者在現場看到少數幾家酒吧仍在營業,但幾乎沒有什麼客人,只聽見街道裡飄著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經典歌曲。站在門口的店員看見記者使勁揮手,記者也成為當天夜間蘭桂坊不多的來訪人員之一。

疫情期間蘭桂坊很冷清 新華社記者李濱彬攝

在街道的拐角處,有一巨幅宣傳畫寫著:吃喝衛生、玩樂安心,有圖形標註記得戴口罩、經常雙手保持清潔、量體溫、減少身體接觸。

米其林餐廳「名人坊」隱藏在蘭桂坊的鬧市間,總廚鄭錦富說,現在有客人預訂才會開,一般晚上休息。

近期香港不少確診個案患者曾在酒吧消遣或聚會。顧客到酒吧會脫下口罩喝酒、聊天,若有醉意甚至會有更親密行為,增加交叉感染風險。

黃家和表示,在目前緊張抗疫情況下,每個市民都應該做好防疫措施,日前因有大量香港居民回流返港,期間政府雖然要這些人士戴上監察手帶在家居自行隔離,但也有不少人士違反隔離令,在酒吧及人多地方聚會而導致近日疫情在社區蔓延,確診人數也激增。

特區政府採取更嚴厲措施阻聚集 將財政支援餐飲業

疫情衝擊下,令本已在2019年受到衝擊的香港餐飲業雪上加霜。

疫情期間蘭桂坊人流稀少 新華社記者李濱彬攝

特區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餐飲業全年總收益1125億港元,同比跌5.9%,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跌幅。

特區政府日前宣布成立300億港元的防疫抗疫基金以協助業界渡過難關。其中,合資格並營運中的普通食肆、水上食肆及工廠食堂的持牌人可獲一次性20萬港元資助,而合資格並營運中的小食食肆、新鮮糧食店、食物製造廠、烘製麵包餅食店、燒味及滷味店的持牌人則可獲一次性8萬港元資助。

香港餐飲業對此表示歡迎,但有餐廳老闆告訴記者,很多員工面臨還房貸和養家的壓力,目前餐廳生意很差,希望政府出臺針對員工的補貼計劃,特別在金融政策上能緩解普通市民的壓力,也期待業主能減免租金。

「希望呼籲業主減租免租,政府對餐飲行業免稅退稅,免息貸款支持,要不然根本生存不了,就算業主免租,現在的生意額也不能支撐員工工資。」一家香港餐廳負責人對記者說。

黃家和建議,特區政府應提供3至6個月支持。雖然政府計劃通過300億港元撥款支持受影響重點行業,但仍未清楚派錢進度,如果需時較長,中小企會面對較大現金流壓力而倒閉。希望特區政府能通過緊急「救命錢」方式,儘快提供支持。

受疫情嚴峻形勢影響,特區政府27日宣布將推出多項措施,包括食肆座位最少要減半,每臺最多坐4人,檯與檯之間要有最少1.5米距離。食客進入食肆時必須戴上口罩,進入食肆時,店方要為客人量度體溫,並要提供酒精搓手液供客人使用。上述措施於3月28日傍晚6時起實施,會維持14天,政府會向食肆提供補償。

疫情期間蘭桂坊人流稀少 新華社記者李濱彬攝

特區政府也會限制公眾聚集不得多於4人,同時關閉遊戲機中心、健身中心、運動場等聚集人群地方。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強調,特區政府明白即將實施的管制措施將打擊餐飲業等行業的運營,但為了抗疫不得不這麼做,特區政府將為受影響的行業提供財政支援。她還宣布,特區政府將啟動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對承受較大打擊的行業提供更好的支持。(記者李濱彬)

微信編輯:趙鼎

監製:劉凡

相關焦點

  • 技能培訓、放眼大灣區……疫情下的香港餐飲業尋求新機遇
    面對持續蔓延的疫情,香港特區政府逐步收緊防疫措施,這對香港餐飲業帶來一定影響。目前,香港的餐飲業界正積極通過技能培訓、轉型升級等方式,不斷地融入大灣區,尋求新的發展機遇。日前,兩年一度的全港青年廚師中餐烹飪比賽在香港舉行。
  • 香港餐飲業進入「冰河期」!
    來源: 奇點商業店商不少香港餐廳選擇關門,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老品牌。那些我們小時候看過的香港電影、電視劇中的熟悉餐廳場景,也就此消亡。去年持續了半年多的風波,已使香港的餐飲業受到很大打擊。如今疫情的發生,更讓餐飲行業雪上加霜。
  • 疫情下的香港餐飲業:40年珍寶海鮮舫結業,上千店鋪或倒閉
    半年來的修例風波,加上持續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美食天堂」香港餐飲業經歷著一輪比2003年「非典」時期更難熬的經濟「寒冬」:去年12月,曾為多部影視作品拍攝地的「中國冰室」宣布結業;3月,經營超40年的「珍寶海鮮舫」亦宣布「停擺」;「翠華」「許留山」等餐飲品牌也先後宣布關閉部分門店。
  • 許留山差點「倒閉」,珍寶海鮮坊閉店,香港餐飲業還有望回暖嗎?
    香港餐飲這是怎麼了,真的是疫情打到了這個城市嗎?2疫情成為壓倒香港餐飲業的最後一根稻草在疫情開始前,香港餐飲業就已經損失非常嚴重了。香港是一個靠旅遊業收入為主的城市,伴隨著旅遊興起的一定會是餐飲業。因去年香港暴亂,使香港餐飲業發生第一次動蕩。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數據,2019年香港全年的食肆總收益價值的臨時估計為1,125億港元,與2018年全年比較,以價值計及數量計分別下跌5.9%及8.0%。香港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這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年度跌幅。
  • 周星馳《食神》取景地暫停營業,許留山關店,香港餐飲業迎至暗時刻
    失了人心的香港,還能被拯救麼?文/華商韜略 吳蘇風波之後,再遇疫情,香港餐飲業的2019年與2020年遭遇兩波重擊。自去年7月起,整體訪港旅客開始急劇下跌,下半年整體訪港旅客總數2104萬人次,年跌39.1%。
  • 香港餐飲業才是真難:旺鋪空置,名店倒閉,人員失業……
    導讀:疫情讓香港餐飲業「雪上加霜」。本文2167字;需7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修例風波令香港餐飲業大受打擊。本想著在春節假期經歷一把紅火的香港餐飲業,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卻再次進入寒冬:大批吉鋪空置,名店倒閉,人員失業…不知何時,才能復甦?01旺鋪空置,銅鑼灣居首都說香港是「寸土寸金」,然而疫情卻導致香港核心區域吉鋪空置率大幅飆升。
  • 疫情下餐飲業首當其衝,廣東省市餐飲協會聯合倡議:2月房租減免
    疫情發生以來,居民足不出戶成常態,各行各業受損嚴重。其中,極為依賴線下流量的餐飲行業首當其衝。如今,餐飲經營者們急需各方伸出援手來拯救瀕臨倒閉的餐廳。而今年春節期間餐飲業基本停業、停市,遭遇重大損失,估計僅在春節7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在營業收入造成重大損失的同時,還需承擔多項成本費用支出,而這些對餐飲企業更是雪上加霜。
  • 直擊肺炎疫情下的武漢、北京、香港
    疫情正在悄然擴散。1月19日、20日,新京報記者實地探訪武漢,這座處於肺炎疫情之下的城市裡,高鐵站、醫院、最初的疫情發源地華南海鮮市場,市民原本的生活軌跡都發生了改變。相隔千裡之外,在首都北京、特區香港,管理者也都為這場疫情啟動了防控措施。面對已經到來、即將掀起高峰的春運,這些城市是否做好準備迎接考驗?
  • 「後疫情時代餐飲業的破局之道」高峰論壇新聞通稿
    2020開年,一場疫情牽動億萬人心,各行各業都受到波及,餐飲業更是面臨閉店休市、營業額虧損、現金流難以為繼、員工流失等嚴峻的挑戰,損失慘重。經過長達半年的政府有關部門「他救」和企業艱難「自救」後,餐飲後疫情時代已經到來,歷經了「冰河時期」的餐飲業正在慢慢復甦。然而,疫情所帶來的損失以及對消費習慣、消費信心的深遠影響,遠非一朝一夕能夠平復。
  • 香港有愛系列: 餐飲業的逆行者 — 米其林大廚邵德龍
    2019年,香港GDP下降1.2%,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各產業中,旅遊服務業更是下跌10.4%,創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全港失業率增至3.4%。而零售、住宿及餐飲業合計的失業率升至5.2%,為三年來最高,當中餐飲服務業的失業率,急升至6.1%,為八年來的最高位。
  • 餐飲發展分析報告:疫情之下的餐飲業 誰會是活下來的那一個?
    有專家認為:在疫情被有效控制之後,各行業步入正軌,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受影響有限;第三產業直接關乎居民消費,而人們的情緒在「後遺症」影響下,消費影響自然較為突出。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2003年中國餐飲業佔GDP的比重近6%,至2019年,餐飲業約佔到了GDP的7.5%,高於2003年的6%。這意味著,相比於17年前,餐飲業承擔了更重要的經濟角色,本次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會大於2003年的非典。
  • 綜述:黑暴拖累香港經濟 知名店鋪頻倒閉
    中新社香港3月25日電 題:黑暴拖累香港經濟 知名店鋪頻倒閉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2019年6月中旬以來,由修例風波引發的極端暴力事件持續在香港發生,不僅破壞了社會的安全穩定,更令本已疲弱的香港經濟「雪上加霜
  • 綜述:市民憂慮疫情 香港商場食肆冷清
    (抗擊新型肺炎)綜述:市民憂慮疫情 香港商場食肆冷清中新社香港2月2日電 題:市民憂慮疫情 香港商場食肆冷清中新社記者 龍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今年春節期間,香港多個商場及食肆冷清,業界人士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料春節期間香港商業區餐飲業的營業額減半。資料圖:香港市民戴口罩出行。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記者近日中午時段走訪位於香港金鐘的太古廣場商場,昔日該商場裡的餐廳在午餐時間會聚集大量排隊等候用餐的白領及市民。
  • 合興集團逆勢開店 洪明基:疫情倒逼餐飲業改革 社交為核心的商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4日訊 最近知名餐飲企業吉野家公布將在全球範圍內關閉150家店的消息格外讓人關注,疫情全球蔓延的疫情下,餐飲企業的生存狀況和轉型復甦讓眾人擔憂。合興集團行政總裁洪明基7月31日晚在線直播時回應,消息中涉及關店計劃並不包含合興集團運營的吉野家門店。
  • 超高幸福感的北歐餐飲業 疫情下瑞典Frantzén依然滿座
    截至4月20日,挪威確診7,156人,死亡181人,在三月底住院病例已降至低點;人口不到600萬的丹麥有7,515人感染新冠肺炎,364人死亡;瑞典這個北歐人口大國(1千萬人口),感染人數已達14,777人,1,580人死亡,即使面對歐洲最高死亡率,瑞典政府仍然採取放任措施,讓人民在自律的行為下,維持正常生活,享受日光浴、運動、上學、工作。
  • 新冠肺炎重創香港餐飲業 謝霆鋒餅乾門市全關了!
    記者陳芊秀/綜合報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影響餐飲業、觀光業甚大,許多商家接連宣布休業,或是選擇讓員工放無薪假。投資副業的藝人也受到衝擊,謝霆鋒創立的曲奇餅乾品牌門市,近日傳出店面全撤,門口更貼上「我搬了」。▲謝霆鋒一口創立曲奇餅乾,現在門市全關了。
  • 疫情下的中國食品外貿:有公司的訂單沒了3/4!各國貿易限制雪上加霜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形勢下,中國外貿企業遭遇困境,經過艱難的復工,卻發現外需驟降,海外訂單減少。疫情之下,不少國家「封國」「封城」,切斷了正常的經濟聯繫,全球供需鏈條也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外貿企業訂單延遲或取消不可避免。
  • 疫情令臺灣經濟雪上加霜 觀光業恐現倒閉潮
    新冠肺炎疫情讓臺灣觀光產業深陷寒冬,尤其日月潭、阿里山、墾丁等景點,自2016年陸客團減少、去年陸方限縮自由行旅客後,業者已經苦撐不住,如今又有新冠肺炎疫情雪上加霜,讓觀光產業變「慘業」。
  • 調整方面服務本地 受疫情影響下的香港酒店業在內循環中探索出路
    今年以來,香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今年年底,又一撥嚴峻疫情再度衝擊香港的各行業。面對疫情,香港的諸多行業也逐步轉變思路,探索在疫情之下新的生存和發展方式。旅遊業是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其漣漪效應更是輻射廣泛,影響到包括酒店、零售、展覽、物流、郵輪等在內的多個領域。
  • 濼源知事|省長調研餐飲業復工,「分餐勺的勺柄可以再長一些」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使餐飲業步入了「冰封期」。疫情最為嚴重時,多家連鎖餐飲品牌宣布停業,飯店餐廳、大排檔、美食街、燒烤攤、小吃店紛紛歇業。餐飲業遭受的衝擊顯而易見。隨著近來疫情形勢的好轉,山東各地相繼出臺利好政策,助力餐飲業「回春」,領導幹部也很拼,趕赴餐飲企業調研送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