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已黃猶夜雨,客遊方倦作春眠」正是梔子花開香滿城的好時光

2020-12-18 一淵寓言

真慶幸,生活在長江中下遊的小城裡,即使在黏糊糊、溼噠噠的梅雨季,依然也會有「何以解憂」的梔子花,平息心頭的那一抹煩悶和燥熱。

「越桃今已開」的初夏時光,是濃濃的鄉愁

似乎是突然之間,「無風忽鼻端」的梔子花香,就喚醒了記憶深處的影像重重。

當花店裡的花,都在有預謀地「去香化」,保留花之本色馥鬱的梔子花,就帶著復古和懷舊,來得如此濃烈而不容忽視,街頭、巷尾、地鐵口……裝滿了三五個花籃,被挽在某個恬淡的老太太的臂彎裡,「最是動人情意處」。

此刻的心情,大概就是宋朝的鄭會在《黃叔敏許惠水梔子》中所吟詠的:

八觚臺子淨無塵,六尺屏風一欠伸。忽憶西家水梔子,多時愁殺讀騷人。

於是,戴望舒的《雨巷》中丁香一樣的姑娘,款款而來,連同的,還有記憶中的故鄉。

猶記得,那時還是懵懂小童,突然就迎來了家中的梔子花宴,父母的好人緣在此刻得到證明,

花瓶裡、蚊帳旁、桌子上、柜子頭……全都被梔子花攻城略池。

那濃香來的不容拒絕,讓人好似夢遊在雲端,美得不真實。

我知道,這些或含苞欲放或盛開若雪的素華,都是來自家中親朋好友或陌生人最樸實的饋贈。

它們從簇簇花樹上,被飽經風霜的手摘下,然後來到我的身旁,一起的,往往還有應時的粽子、鹹鴨蛋。

所以,童年的我,在梔子花香中,品嘗到了百家的粽子和鹹淡不一的鴨蛋,它們構成了我對於故鄉、對於人情的最初記憶。

那時候,母親還在,她是一個小城默默無聞的醫生,以自己的言行履行著白衣杏林的承諾。那時候的梔子花,多是感恩和真心喜歡的回禮。

梔子與稚子的異曲同妙,香中有蟲跡

但我總覺得,梔子花還是開在枝頭,才是正得時宜。

金朝的李龏所寫的《梔子花》最是如此:

小樹深叢絢綠華,闢邪香冷玉無暇。薰風只是能奇絕,疑是經春大雪花。

古人認為,梔子花香纏綿誘人、令人心旌搖曳,不宜湊近聞嗅,恐有細微香蟲鑽入鼻孔……我不知道香蟲為何物,但我確實不曾見過沒被蟲爬過的梔子花。不管,拿回來的梔子花在水裡泡多久,也依然難道有蟲的噩運。

大概,花香不僅是人之所愛,也為天地萬物所鍾。

這被稱為「幽棲居士」的梔子,為何會讓還是稚子的我,雖仰慕但親近不來的感覺。大概是源於「梔子」和「稚子」本質上的相似。

一者,凡事不可完美,梔子有顏有香,卻偏偏有蟲,稚子一片赤誠,卻少不經事;

二者,自號幽棲居士的宋才女朱淑真,就曾拿梔子花自比,其有詩言曰:

一根曾寄小峰巒,詹葡香清水影寒。玉質自然無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

這份顧影自憐、暗自神傷的心境,也頗能表白,幼年時生為獨生子女的孤寂,以及被父母所忽略的成長疼痛吧。

這份惺惺相惜,正好借明代李禎《梔子畫眉圖》來述說一二:

薝蔔初開雪亞枝,枝頭好鳥立成痴。少年京兆風流處,似汝花間對語時。

梔子花的貴重與「同心」之喻,才是風流本意

雖然,梔子花在今天,早已是「出沒尋常百姓家」,但最為本土花卉,它卻有著與生俱來的高貴。

在有文字記載的,梔子最早是出現在西漢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

「千畝卮茜,其人與千戶侯等。」

有比較才知貴重,梔子花便是如此。

甚至,第一個為梔子賦詩而作的乃是出自帝王筆下,梁簡文帝的《詠梔子花》如今讀來依然詩畫兩成趣:

素華偏可喜,的的半臨池;疑為霜裹葉,復類雪封枝。日斜光隱見,風還影合離。

梔子的「梔」,在西漢時通「卮」——古代的一種酒器,梔子果實因為形狀與「卮」有幾分相像,遂得名。

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曾為此果釋義曰:「巵,酒器也。巵子象之,故名。今俗加木作梔。」

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解釋「梔」為:「木實可染,從木卮聲」是為證明。

《太平廣記》中記載:「梔子,諸花少六出者,唯梔子花六出。陶真白言,梔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傳即西域薝蔔花也。」

因此,梔子花又帶了幾分禪意,據說,佛祖當日「拈花微笑」的典故中,那所拈之花就是梔子。無怪,元代程棨之稱梔子花為「花中禪客」。杜子美也有詩云:「與身色有用,與道氣相和。」

不論是花中禪客,還是梔子同心,無非是人內心的映射而已。

兩葉雖為贈,交情永未因。同心何處切,梔子最關人。

是梁徐悱之妻劉三娘的愛情表白,大概是素顏、純潔、芬芳的大朵梔子,十分適合表明心跡。

直到,趙彥端《清平樂·席上贈人》中一句「與我同心梔子,報君百結丁香。」橫空出世,就成為宋詞絕唱,算是給「梔子同心」定了調,山盟海誓的愛情、執子之手的袍澤之情,從此就有了一枝冰清玉潔的梔子花作為象徵。

當然,梔子花, 還是那個梔子花,再多的隱喻,都是隨著人心而轉移。

因此,我最愛的還是唐代張祜的這一首《信州水亭》

南簷架短廊,沙路白茫茫。盡日不歸處,一庭梔子香。

不需要太親近,也不需要太刻意,只需要遠遠的聞見梔子花香,知道是初夏時節、人生時光,帶點淺淺的回憶,和對未來淡淡的期待,就是歲月靜好。

相關焦點

  • 梔子花的優美詩詞鑑賞
    這裡我們來看看他關於梔子的詩:《和令狐相公詠梔子花》唐 劉禹錫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已開。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這首詩是劉禹錫和當時的宰相令狐綯關於梔子花詩詞的和詩,「越桃」就是梔子,「瓊樹」、「玉京」都是傳說中的上天仙宮景色,詩詞讚美梔子,四川其他花都已開敗,然而梔子卻悠然獨開,色如瓊花潔白,香似玉虛宮而至,雍容典雅,非世間凡俗之物。
  • 梔子花開,花香味香!
    花也能吃,而且是清熱解毒,雖然有點點苦,但正是這個苦,才體現這個梔子花的價值。梔子花開,如此可愛......正像這首歌所唱的一樣,如此可愛。又香又能吃,不僅帶給人們嗅覺上的誘惑,也帶給人們味覺上的衝擊。要燒一盤梔子花,需要好多梔子花,一朵一朵摘下來,這個要花時間。
  • 十首描寫梅子和梅雨的詩詞,滿城飛絮一身熱,梅子黃時雨紛紛
    從來沒有如此的期待過梅雨季節的到來,因為只有它的到來才能給我們清涼舒適,在斷斷續續、時緩時急的雨水中,帶走煩躁和熱汗留下一地的清爽,那感覺不要太好。梅雨季節是一種特定的氣象狀況,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梅雨季節來源於梅子成熟時節的雨季,而勤勞智慧的先人們在曆法、耕種、農時等生活總結出梅雨季節的特徵,連綿細雨,如期而至,送來清涼,驅散減少蚊蟲的騷擾,趕走暑熱和煩躁。
  • 梔子花開,我心悠悠已足夠
    炎炎夏日裡,白色的梔子花開了。它香得濃鬱熱烈,近蒂處微綠,嫩嫩的,柔和的白,極香。散發的香氣,香氣簡直有點叫人受不了,簡直令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據說素色的花朵總有馥鬱的清香。喜歡一些開白花的灌木類花樹,像茉莉、木槿、梔子……開起花來,一朵朵都是心思簡靜,悠然芬芳。很多人家都喜歡在自家院子裡種上一株梔子花,很多小區綠化也種了大量的山梔子。在南方,在鄉下,一個女孩子,幾乎都有一棵梔子花樹伴她長大。女孩子的日月過得都有仙氣,是開門見花,閉戶則花香繚繞。
  • 杭州真香!最近梔子花開得特別好,你知道杭州的梔子花王在哪裡嗎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章然 通訊員 王萍萍最近,杭州真香的感覺又來了!不過這次真香主角換成了滿城盛開的梔子花,大街小巷,河邊拐角,都能偶遇到蹤跡和芳香。「梔子花、桂花的香氣都有個特點,微風一吹,周圍的空氣都是香香的味道,往往沒看見梔子花,就已經先聞到香氣了。」而且,梔子花在陰雨天或晚上更散能發出強烈的香氣。梔子花分大葉梔子和小葉梔子。
  • 蓉城花開:成都梔子花香 這是青春的味道
    小滿時節,也正是錦官城,色彩斑斕的時節。有花有形,有風有月,有蜻蜓有蝴蝶……月色朦朧,風柔花香,正是一派愜意閒適之美。而在錦官城,還有一種花,不在春天和百花爭研,不在初夏和小荷爭鋒。她,就是成都梔子花,隨處可見。梔子花,喜悅、堅強、是永恆的愛、更是一生的守候。
  • 梔子花香味的時光
    這種狀態能維持好長時間。如果是在晚間運動,就會影響到睡眠。所以,我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儘量選擇在清晨或者傍晚運動。碰到一個熟人,一位年長的大爺。他笑呵呵的,跟我說早上好,問我跑幾圈了。我笑著回復他我沒記自己跑幾圈呢,已經跑了半個多小時了。靠近馬路的一邊,有一片小樹木。有一個挽著高高的髮髻,身穿草綠色緊身上衣、黑色健身褲的女子在這裡做健身操。
  • 40句詩詞中的梔子花:喜悅、堅強、永恆的愛!
    ——信州水亭(唐 張祜)爛開梔子渾如雪,已熟來禽尚帶花。——初秋行圃四首(宋 楊萬裡)旱地蓮花嬌小,水盆梔子幽芳。——初秋閒記園池草木(宋 範成大)落日桐陰轉,微風梔子香。——四月二十三日作(宋 陸遊)猩紅梔子藝成林,復砌勾欄日映深。
  • 梔子花喜酸性土壤,香味濃鬱,好不好養看技術
    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說,梔子花那麼香,為什麼卻備受冷落,有一點要糾正一下,梔子花並不受冷落,所謂的「冷落」主要是3個原因造成的:1、梔子花喜酸性土壤,在北方並不好養,很多人養著養著就放棄了,其實在南方養梔子花的人還是挺多的。2、梔子花的香味濃鬱,有些人覺得刺鼻。
  • 素養時光 | 麥黃梅熟 酸甜軟糯的梅子紅薯球就是初戀的滋味!
    的習俗今天《素養時光》來個「煮梅」新花樣梅子紅薯球搭配酸酸甜甜的梅子醬仿佛初戀的滋味這個時節,梔子花開,麥黃梅熟,仲夏正式開始了。甜蜜的季節,梅子與紅薯相愛了?梅子與紅薯,一個深埋在土裡,一個傲嬌的長在樹上,就像飛鳥戀上了魚,碰撞出了絕妙的酸甜滋味,醒脾開胃還能幫助我們抵擋梅雨季節的盛夏溼氣。
  • 梔子花、白蘭花、茉莉花「香」的是江南村婦吳儂軟語的叫賣聲!
    梔子花,、白蘭花、茉莉花、純白是吉祥、矜持又莊重,戴一朵香花滿身香」。賣梔子花、白蘭花、茉莉花的主要是農村婦女或阿婆。賣花前她們先用鉛絲將香花串聯在一起,並做成彎形型的鉤子,以便於攜帶和佩戴。她們挎著籐條製作的大籃頭,籃頭的底下放一塊藍底小白花顏色的自織土布,然後分別放上梔子花、白蘭花、茉莉花,再放上一塊輕鬆的木板。
  •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3、芳塵去:指美人已去。4、錦瑟華年:指美好的青春時期。錦瑟,飾有彩紋的瑟。5、月橋花院:一作「月臺花榭」。月橋,像月亮似的小拱橋。花院,花木環繞的庭院。15、梅子黃時雨:江南一帶初夏梅熟時多連綿之雨,俗稱「梅雨」。
  • 夏天來了,15天給梔子花餵點啤酒,梔子花開花又香又大!
    嗨,歡迎來到「小徐愛養花」,已等候多時啦,每天會不定時的分享一些養花的小技巧,如果您也是一位愛花之人,可以點擊上方「關注」,關注後就能看到每天的分享啦,願您養啥啥旺,希望能有幸與您一起養花!說起梔子花,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梔子花是一種非常惹人喜愛的花卉植物,它的葉片四季常綠,開花芳香怡人,綠葉白花,格外清麗可愛。五月,也正是梔子花開花的旺盛期,養花兩盆在家中,滿屋子的花香味兒,看著開得旺盛的梔子花,心中湧起了自豪感,擺在客廳觀賞價值也高。
  • 盛開在詩詞裡的梔子花,香韻一直沒有散去
    梔子花題畫明·豐坊金鴨香消夏日長,拋書高臥北窗涼。晚來驟雨山頭過,梔子花開滿院香。炎暑消不盡,唯恨日偏長。夏季的白天本就漫長,加上難耐的炎熱,就更讓人覺得天長了。人覺得熱,就尤其感到煩躁,什麼事也無心去做。
  • 梔子花開,滿院飄香!關於梔子花你了解多少?
    梔子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花卉。我媽養的這株梔子花已經有兩三年了,它的葉子只要溫度適宜,一年四季都是綠色的。梔子花一般每年的五六月份開花,可以持續一兩個月。尤其是初夏的時候,梔子花開的最好。我媽栽的這株梔子花是小梔子花,花瓣很小,不過香味卻很濃。
  • 鳳凰單叢茶中的「小清新」香型,夏天梔子花開的香味,聞之難忘
    每次一到夏天,那棵樹開花了後,香氣特別的濃,白色的花一開就是一樹,走過去經常落了一身的花。 後來聽人說,這是梔子花。 其最獨特之處就是其豐富又複雜的香型,光細分出來的就有100多種,正是因為其香型眾多,使得鳳凰單叢茶有了「茶中香水」的美稱~ 鳳凰單叢是什麼意思呢? 前兩個字「鳳凰」指的是這種茶葉生產於鳳凰山東南坡,而後兩個字「單叢」指的是茶樹是單株採摘,單株制茶。
  • 你還記得家鄉的梔子花嗎?現在正是含苞季節,女人們又可以美翻了
    梔子花是咱農村人的最愛梔子花是農村女人們的最愛。我母親就喜歡梔子花,我記憶中,母親都會在房前屋後栽幾棵梔子花。印象中我奶奶也喜歡梔子花,老房子道地裡也都栽種過。每當梔子花開,農村女性都喜歡隨手採摘一朵梔子花,插到頭髮裡,可以香上一整天。
  • 餘文彬丨梔子花開
    梔子花開文|餘文彬 過完春節上班,發現辦公室的一盆梔子花居然長出了四個花骨朵記得家鄉的梔子花應該是端午節前後開放,老家那種梔子花的花瓣很厚實,花朵大而潔白,花期又長;飽滿的花骨朵有橄欖果大小,碧綠剔透,如翡翠,摘下來,插在清水裡,也能自己開放;梔子花也是極好繁殖的,農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剪下枝條,插在水稻田裡,不用管護,兩個月後,到水稻收穫季節就會長出很發達的根系,再移栽到庭院中,過上一兩年就會開花。高中在縣城上學,周末寄住在姑媽家,姑媽家的庭院中就有一棵茂盛的梔子花。
  • 梅子黃時,夢一場江南煙雨
    梅雨之「味」漫長的雨季總是令人倍感無趣,所幸還有枝頭新熟的梅子能增添幾分別樣的滋味。梅子欲黃時,又須作,廉纖細雨。梅子雖好,卻不宜多食。嘗過梅子,當飲上一杯梅雨茶,清淡之味正好可解梅子之酸。史書記載,明清時期,江浙一帶的人習慣於在入梅後清洗甕缸,置於院中,收集雨水用以泡茶。
  • 手工摺紙:梔子花開
    五十多年前,我們家的梔子開花,可不是羅漢梔喲,是那種大花朵的梔子花,太香了。那時我剛上小學,心想摘一片梔子花瓣夾在課本,我的課本也會變的香香的多好呀。惦記了好多天,一直到梔子花都開敗了,我也沒敢摘。要是那時候告訴了我的父親,父親會不會滿足我的這個小小的心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