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校服發展歷程:香港人認為應該保留英式風格,難道圖它好看?

2020-08-28 吾文一點墨

校服一直都是學校為了規範管理而要求統一的著裝,也影響到學校的形象,學生穿校服也象徵著他們的青春年代。而香港這個地區,他們的校服又有一段怎樣的起源與發展過程呢?


香港的學校,由幼稚園起至中學都規定學生穿校服,所謂整齊如一。校服多分為冬夏兩季,冬季都穿短衫、西褲、西裙,或加上外套西裝,打領結,要穿皮鞋。有些女校,仍然提倡穿中國(改良)的旗袍。這些打扮,源於很尊重「讀書人」,自少便教導穿著有體面的服裝。英國本土原是非常守舊作風的土地,穿著以表明階級,十分講究。是否流行款式,並不是主旋律了。

香港人普遍認為這種「英式風格」值得保留。為什麼這麼說?國內,多數學生都穿「運動服」、失去了「準紳士、準淑女」的形象。記憶中,自小穿起校服,戴上紅領巾,人便立得直直了。這是衣服對人的行為儀態的心理影響。猶如士兵,穿上軍服,心理上、行為上頓時改變成軍士、戰士了(其他的紀律部隊也是一樣的)。運動服沒有這種神秘的力量,反而「制服」卻有這種心理導向。

在香港舊時代,各校對於「名譽」非常重視,恐怕被社會冠以「校店」、「飛仔溫床」等壞名號。那時起校長、訓導主任等人,每天早上都站在學校大門檢查來校學生的儀態、髮飾、服裝、鞋子等等。如男生頭髮過長,蓋過衣領,則被要求去修剪才可上學。女生的裙子不可以「迷你」、過短也受驅逐。至於「不分年紀」(扮飛仔、飛女)皆一律不允許的。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很多愛好時髦的年輕人,自有辦法應付。男生把校章用「啪鈕」釘好,放學便解除校章(不是學生身份了)結群成黨去玩了。女生把長可到達膝部的校裙改成迷你裙,把紮好的頭髮放下來,不再像一個學生的樣子。把校服改成不倫不類,讓校長、訓導主任等瞠目結舌,真是對他們很無奈。

曾幾何時,有一段時期,是全港取消穿校服的。這是「四日一天供水」的悽涼日子呀!那時,大陸尚未供水,淡水湖未啟,港人的飲水問題嚴重。政府限制用水,4天一供,只持續數小時而已。為了節省用水洗衣服,所有學校皆取消穿著校服上課的條例。各學生都可以穿任何衣服上學,這是有史以來首次。那時看見五顏六色衣服上堂,真是奇觀了,個個孩子心花怒放,穿了平時穿的衣服上學。

很多少年都不喜歡校服,心理因素佔多數。以為人家看不起自己的學校。而另外一些人則從小便喜愛校服,有一種歸屬感,屬於一個團體,不再是烏合之眾,遊兵散勇。討厭校服的人,其實恐怕「失威」,因為社會上實行「精英教育制度」。小學會考,按成績篩選精英入讀政府開辦的中學,或者教會辦的名校,令其他的學校成為「二等或三四等」學校。這些挑取英才的計劃,很多考試不順利的學生自然進入了「二三等」中學。他們對自己的學校,不會有濃厚歸屬感,一是自慚形穢,一是不敢大聲公開自己學校名稱,怕別人看扁!後來,再分成「五級」制,第一級的學校成了名校,怎麼吹噓都是香的。稍次的學校,被譏為「學店」,這種稱謂對聲譽影響巨大。

「次等學校」得不到老師、學生、校友的認同和支持,猶如開所商店,不牟利時,還強調穿校服?還有誰有歸屬感?

後來,學校分級取消了,但是,那些名校出身的學生在考試時,某些「奇葩家長」的心目中仍然存在處於優勢的心理!

某次,在參加朋友的喪禮,見到一班穿同一校服、同一領帶,在禮儀中高唱校歌的老人們。死者的「壽衣」,也是該校的校服!上臺講死者過往經歷,也講他在校的軼事。這班老同學個都60歲以上,都以母校為榮,看來並不因為只是名校,不是如此簡單!一定是這學校教育他們個個都成才,也是陪伴他們成長的地方。這一段由12歲至19歲、20歲的感情,是人生中最難忘記的時刻。他們穿著當年的校服,唱頌當年的校歌,就是懷念人生黃金時段的生活和友誼!

一套校服,令人回到不能忘記的時代,永遠的歸屬地,將永遠埋藏在各自的記憶裡。然而,你的學生時代,你喜歡穿校服嗎?

相關焦點

  • 香港校服的起源與發展:香港人認為應該保留英式風格,圖它好看?
    校服一直都是學校為了規範管理而要求統一的著裝,也影響到學校的形象,學生穿校服也象徵著他們的青春年代。而香港這個地區,他們的校服又有一段怎樣的起源與發展過程呢?香港的學校,由幼稚園起至中學都規定學生穿校服,所謂整齊如一。
  • 香港校服故事:東西方文明交融 街頭一道特別風景
    資料圖片   踏入9月開學季,款式各異的中學校服再次成為香港街頭一道特別的風景。或一襲藍色長衫、白色旗袍,或靈動的蘇格蘭裙、標準的襯衫西褲,香港的校服既有傳統元素與英倫風格的碰撞,也蘊含細緻而嚴格的校規校風。
  • 香港校服穿越史
    70年代,不單單香港電影有了新時代,有許多從外國回流的香港人,除了導演也有校長!校長們將外國看到的校服帶進香港,水手裝,樂隊裝和蘇格蘭裙。2015年的香港小姐冠軍也是女拔書院的(第二張圖中)要提到經典校服,一套白色百褶裙,配藍色水手襯衫的海軍裝(水手服)。這是新法書院的校服標記,香港潮流因素和校服融合的先驅,是參考日本海軍裝校服的。給人感覺很活潑,很別致。雖然新法書院即將停辦,但海軍裝校服也有不少學校仿效。例如:路德會呂明才中學、可譽中學等。
  • 香港校服一瞥:百年傳統與風情
    校服作為校風校格的重要載體,在香港的教育文化中非常受重視,幾乎全港所有中小學都有各自代表校園文化的校服,透過小小的校服可以窺見到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傳統習俗。1918年,學校為增加學生的歸屬感,開始規定學生必須穿校服,成為香港第一間規定學生必須穿校服上課的學校。
  • 香港的校服為何如此嫵媚多嬌?
    有的是一襲藍色長衫、白色旗袍,也有的是靈動的蘇格蘭裙、標準的襯衫西褲——香港的校服,既有傳統元素與英倫風格的碰撞,也蘊含著細緻而嚴格的校規校風,更是東西方文明在香港這片土地上有機交融的生動體現。 香港真光女中是一所傳統女子中學,校服也獨具傳統特色。他們的校服是一身水藍色長衫,可謂將傳統的中國元素保留到了極致,此舉大受傳統保守的港人的讚譽。
  • 香港校服 五花八門 暗含規矩
    這種形似旗袍、帶有民國風味的長衫,以香港真光中學的校服為典型代表之一。該校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真光希望將學生培養成淑女,創校之初曾提倡「語禁高聲,喜禁大笑,行禁闊步」的校風。  「一看穿長衫就知是老牌中學了,女孩子穿上不會大步流星。」林松坡笑說。
  • 香港校服: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碰撞
    from yook:"香港的校服,混合著市井香港的傳統,與英國風格的西化。大多數中小學及幼稚園都需穿校服,特別是女生校服的款式,種類繁多,制服、連身裙、校裙、水手服,還有中國經典的旗袍校服。  這種形似旗袍、帶有民國風味的長衫,以香港真光中學的校服為典型代表之一。該校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真光希望將學生培養成淑女,創校之初曾提倡「語禁高聲,喜禁大笑,行禁闊步」的校風。  「一看穿長衫就知是老牌中學了,女孩子穿上不會大步流星。」林松坡笑說。
  • 香港校服流變:從長衫淑女到百花齊放
    「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香港20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委託其製作校服。  這種形似旗袍、帶有民國風味的長衫,以香港真光中學的校服為典型代表之一。該校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真光希望將學生培養成淑女,創校之初曾提倡「語禁高聲,喜禁大笑,行禁闊步」的校風。  「一看穿長衫就知是老牌中學了,女孩子穿上不會大步流星。」林松坡笑說。
  • 校園文化香港校服的變奏曲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香港學生的校服。在香港,校服百花齊放,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年少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
  • 香港校服,哪家強?
    以下文章授權轉載自:港覺(id: gangjue_hk),去過香港的朋友應該在街頭見過不少穿著不同樣式校服的學生。跟內地整齊劃一的運動服或偶爾的小禮服不一樣,香港的校服形式多樣,而且每間學校都有著不同的特色。這些各具特色的校服也變成了香港的一種獨特文化。最先在香港引入「校服」這個概念的學校叫聖保羅女書院。
  • 香港校服:中華校服的璀璨「東方之珠」
    23周年紀念二十三年風雨同舟二十三載共同發展此外,不同學校的校服各有特色,包括旗袍長衫、水手服、格子裙等。香港四間「真光中學」一直以藍色旗袍校服聞名,具有濃厚的復古風味。香港真光中學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
  • 香港的百年校服史
    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長衫——斯文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
  • 又到開學季,盤點香港那些獨具特色的校服
    開學時,學校一般都會為新生發統一的校服。在香港,由於學校類型眾多,校服的風格也各不相同。這裡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香港那些獨具特色的校服吧。 女生校服:素雅復古風 香港中小學的女生校服款式非常豐富,包括旗袍、長衫、連衣裙、水手服等,具有濃厚的復古風味。
  • 又到開學季 來看香港這些獨具特色的校服
    開學時,學校一般都會為新生發統一的校服。在香港,由於學校類型眾多,校服的風格也各不相同。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女生校服旗袍——素雅復古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
  • 孩子的香港校服有這些象徵!你知道嗎?
    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林松坡抖開一件蔚藍色的長衫。「這是協恩女子中學的,略微收腰。聖保祿的裙角不同,真光的是淺藍色。
  • 香港那些獨具特色的校服:旗袍素雅 連衣裙經濟耐穿
    開學時,學校一般都會為新生發統一的校服。在香港,由於學校類型眾多,校服的風格也各不相同。身著旗袍長衫、百褶裙、水手服的女生,以及襯衫西褲、白襪黑鞋的男生,看起來盡情展示青春風採,卻也暗藏規範:裙長、襪高、皮帶扣,這些細節都有講究。女生校服旗袍——素雅復古  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
  • 馬丁·雅克:香港發展困境
    現在香港有這麼一種看法,說1997年以前,香港經濟繁榮是因為它很聰明、很自由,因為它可以順應形勢,因為它被英國管轄等等。 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這是對歷史的一種嚴重誤解。香港在上世紀70年代末和1997年回歸之間表現不錯,那僅僅是因為它走運了。 我為什麼這麼說?
  • 香港學生的校服,原來都有100年歷史演變了……
    這種形似旗袍、帶有民國風味的長衫,以香港真光中學的校服為典型代表之一。該校由1872年在廣州創立的真光書院發展而來,「二戰」後確立長衫校服,一直沿用至今。真光希望將學生培養成淑女,創校之初曾提倡「語禁高聲,喜禁大笑,行禁闊步」的校風。「一看穿長衫就知是老牌中學了,女孩子穿上不會大步流星。」林松坡笑說。
  • 香港學生的校服這麼美,原來經過100年改進啊!
    說起香港校服的故事,可追溯至百年之前。校服不僅是學生身份的象徵、青蔥歲月的印記,也是學校的招牌,校風校格融於一件衣衫。長衫——斯文80多歲的林松坡是香港老牌校服公司「金綸」的創辦人,經營校服生意超過半世紀,委託其製作校服的200多所香港中小學、幼兒園中,不乏拔萃、聖士提反、協恩、德望等名校。
  • 開學季看香港校服,那是旗袍風、水手風、蘿莉風……
    對於廣大學生們來說,開學前的頭等大事就是準備校服。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校服,風格也十分不同!日本的校服是這樣的:回顧香港的校服史,在眾多女生校服之中,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旗袍。它除了極具中國特色之外,也能令女學生學習「斯文有禮」,很多傳統學校都會用旗袍來做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