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國家都會有一些符號性的人物,而這些人物的靈魂,往往會和國家融為一體,變成這片土地氣質的一部分。
當你踏足這片土地時,仿佛能感到他們在你耳旁的竊竊低語。
如果說人的靈魂可以永生,這可能就是最美的一種方式。
北大西洋暖流給丹麥帶來了陰雨連綿的四季,空氣中都充滿著潮溼的水汽。
丹麥,這個面積僅有4萬平方千米的國家,藏著自卑者安徒生的靈魂。
THU
0 1
歐登塞城與童年
提到丹麥,就不得不提到安徒生。
這個誕生於兩百多年前的作家,讓整個國度蒙上了夢幻的色彩,變成了人們嚮往的夢幻童話之境。
去到丹麥旅行的人,都一定會尋覓安徒生的足跡,再從20多個與他有關的歷史遺蹟中,拼湊出他的人生。
而這一切,就要從安徒生的故鄉,歐登塞城開始。
歐登塞城
安徒生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
結婚的時候,因為貧窮,他的父母甚至買不起一個像樣的床,最後還是心靈手巧的父親用舊棺材改造了一張,而安徒生也就是出生在那張狹小的床上。
所以可能,《豌豆公主》裡的那二十層床墊子和二十床鴨絨,是安徒生對尊貴最極致的想像。
《豌豆公主》插圖
父親參加了軍隊,軍隊又很快落敗,帶著一身傷回家的父親撐了兩年,就過世了。只剩母親一個人,靠幫別人洗衣服來掙得一點微薄的薪水。
由於天氣太冷,她只能靠喝酒來暖身體,這樣的行為被人們嘲笑為「酒鬼」。
這段生活經歷最後被安徒生寫到了自己的故事裡,安徒生晚期的童話《她是一個廢物》裡,能覓得一點這段往事的影子。
喝酒的洗衣婦死在了河水裡,兒子流著眼淚問媽媽的朋友:「人們說她是一個廢物,這是真的嗎?」
「不,她是一個非常有用的人。」
或許安徒生就是借這句話寄託了對母親的哀思。
《她是一個廢物》插圖
歐登塞打造了一條關於安徒生的「足跡」線路,在歐登塞市中心,沿著深紅色足跡,就可以找到 13 個伴隨安徒生成長並對他人生有重要影響的景點,包括教會學校、洗衣地、安徒生銅像、歐登塞大教堂、市政廳、醫院、聖漢斯教堂等。
其中的「洗衣地」,就是安徒生母親洗衣服的地方。
安徒生博物館
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11歲那年,安徒生就去當了童工。
貧困的家庭讓他異常自卑,這份自卑也點燃了他,形成了他超乎尋常的理想感。他發誓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不希望自己按照母親的想法去做一名裁縫,天生對藝術的親近讓他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名藝術家,進入上流社會。
於是,在14歲那年,安徒生離開了家鄉,去往了哥本哈根。
而這個後半生他鮮少回到的故鄉,卻在未來的幾百年,一直替他保留著回憶。
歐登塞成立了一個「打火匣」童話體驗館,名字取自安徒生的童話《打火匣》。在這裡,童話被以話劇、故事講述和劇院的藝術形式再現。
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這裡,都可以在以安徒生童話為基礎打造的新世界裡,感受到遠方的魅力。
THU
02
哥本哈根的醜小鴨
似乎大部分功成名就的作家,都不能說是性格完美的人。
或者,說個性不是強大堅不可摧的。
他們大多喜歡安靜、獨處、敏感。
或者有找不到出口的激情,或者有日夜相伴的傷疤。
這有時會讓人忍不住懷疑,是否只有殘缺的靈魂才嚮往美好。
還是說,只有不幸可以召喚不朽的作品。
《海的女兒》插圖
安徒生曾在給丹麥文學評論家喬治·布朗兌斯的信中寫道:」在《醜小鴨》中有我的生活的寫照。「
在《醜小鴨》裡,相貌醜陋、與周圍格格不入的醜小鴨最終變成了白天鵝。
但是現實中,來到哥本哈根的安徒生頻頻碰壁。
他有一把好嗓子,但是現實無比殘酷,他被所有的歌劇院拒之門外,劇院經理對他說:「你長得太醜了」。
儘管他不想放棄,但在一場大病之後,他突然再也不能唱歌了,這條路走到了盡頭。
《海的女兒》裡失去聲音的小美人魚,那份痛苦的靈感源頭或許是這個時期。
在哥本哈根的入海口的有一塊礁石,有一個小美人魚的銅像,是哥本哈根的著名景點。
在童話裡,每個清晨和傍晚,小美人魚都會從海底遊到海面,然後坐在一塊露出水面的巖石上,眼光眺望著岸邊,期望能夠看到她所深愛的王子的身影。
而在現實中的安徒生,也並沒有放棄自己的藝術理想。
不能唱歌劇,那他就通過寫作來改變命運。
1822年,他的劇本《阿爾芙索爾》嶄露頭角,終於讓他的生活好過了一點。
在斯拉格爾塞文法和赫爾辛歐讀了五年書後,安徒生終於升入了哥本哈根大學,並開始創作劇本。
進入大學後,他的創作開始真正趨於自由,從遊記、歌舞喜劇、詩集到詩劇,他的作品日趨成熟。
1835年,他發表了長篇小說《即興詩人》,讓他名氣大漲,成為了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
也正是這一年,他發表了自己的第一本童話集,決定了自己一生的事業。
他給朋友寫信:「現在我正著手寫一些孩子們聽的童話。人們將來會說這是我的不朽之作。」
而事實也正如他所說,《安徒生童話》已經被譯為150多種語言,在全球各地發行和出版。
安徒生童話在全世界的發行量僅次於《聖經》。
有人說,《聖經》發現的是神,而安徒生發現的是人,神最終要歸結到人,而安徒生卻是直接從人到人。
在安徒生的作品裡,人的人格往往被神話,這也寄託著他對人性最美好的奢望。
因為他並沒有怎麼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過,所以可能格外能發現這個世界的溫柔。
從 14 歲離家到 70 歲去世,安徒生一生飄搖,未婚未子,一直沒得到自己希望的浪漫愛情。
在他一生中僅有的三次愛戀中,都是對女人的單相思,自卑和幾次失敗讓他最終徹底放棄在現實生活中追逐愛情,而這份能量又在他的作品中爆發,顯露出遠離世俗驚人的純淨美感。
就像在《依卜和小克裡斯汀》中,善良的依卜為了給自己所愛的人以幸福,寧可解除與戀人的婚約,甘願忍受情感上苦澀的煎熬。而多年以後,這個曾經為了愛而犧牲愛的人又義不容辭地收留了他病死於破爛小屋的昔日戀人的遺孤,從此擔負起養育這個孤兒的責任。
這種美感超脫於現實的人性,將情感中的至純至美提煉,變成了不朽。
THU
03
旅行與故鄉
「我所走過的每一個城市就是我生命旅程中的一個站點,記錄著一個個豐富多彩、變化多端的故事。」
安徒生曾這樣說過。
他似乎是個不折不扣的旅行家。
除了跑遍丹麥各地外,安徒生還做過 29 次國外長途旅行,並且在國外一待就是 9 年。
他跑遍了歐洲,也到過亞洲和非洲。
那雙50碼左右的大腳印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痕跡。
在旅行中,他不僅豐富了對自己世界的認知,還結識了狄更斯、雨果、海涅、格林兄弟和易卜生這樣的文豪。
他不知疲倦地旅行,於是故鄉變成了遠方,遠方又成為了故鄉。
在他的作品裡,我們總能看到旅行和流浪的元素。
《堅定的錫兵》中,錫兵隨紙船漂流,被吞入魚腹,最後又回到了原點。《拇指姑娘》裡的拇指姑娘歷經艱險,終於找到了花朵王子。而《瓶頸》中的酒瓶也九死一生,漂洋過海,最後又回到老小姐身邊,自己卻成了一隻鳥籠裡的水盅。
遠離丹麥的旅途豐富他童話中的元素,也讓他得以逃離了原本的生活環境。
因為儘管成為了所謂上流社會的一員,但是出身貧民的安徒生還是難以得到上流圈子的承認。
階層是安徒生一生難以逾越的鴻溝。
這也導致了他的作品裡充滿了痛恨權力、但又無法擺脫權力的誘惑的情緒。
在《皇帝的新衣》裡,我們看到他對掌握權力的皇帝和阿諛奉承的大臣們的嘲笑和譏諷,但在《醜小鴨》裡,我們又能看到他極力在與天然底層的野鴨們做切割。
但與其說安徒生夢寐以求的,是躋身於上流圈子,不如說他嚮往的,從始至終都是那些「形而上」的東西。
在他的作品裡,其實鮮有因為權力、財富製造的屏障,他筆下無邊嚮往的,往往是一種貴族式的氣質。
比如優雅、矜持、智慧、美麗……
而這些凝練出來,其實是一種脫離了現實中的蠅營狗苟的美。
這是安徒生一生無法到達的遠方。
他一生都在和自己的外貌、自己的出身、自己泥濘不堪的童年做鬥爭。
現實的痛苦讓他對世界產生了一種虛妄的幻想,但是這份幻想又在他接觸到上流社會時破滅了。
正是這份絕望,讓他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
一個屬於純淨者的童話世界,那裡才是他心靈的故鄉。
有人說,安徒生是「從生活中抽離出童話,用剩下的賴以為生。」
他嘗盡了這個世界所有的苦,所以能夠精準描繪出這個世界所有可能的甜。
丹麥這片土地上,留下了他的自卑與自負,也留下了他的落寞和遺憾。
這些掰開了揉碎了的悽與切,羽化成極致的美麗和夢幻,再落在丹麥這片土地上。
就像《海的女兒》裡,陽光下折射的泡沫。
那是一種書寫著永恆的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