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生命之樹》,對生命意義的探討,尋覓生命的起源

2020-12-23 陳餘磊聊娛樂

生命的意義是亙古不變的話題,對於生命的探討既是對萬物自然的敬畏,也是對生靈奇蹟的珍惜。《生命之樹》從一道光開始,對於生命的思辨、對於人類存在的思考具有哲學上的意義。

《生命之樹》是由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劇情片,故事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中西部,主人公是一名叫傑克的11歲男孩,他是家裡三兄弟中的一個,父親嚴厲而粗暴,母親溫柔卻又無所作為。在目睹了飢餓、病痛以及兄弟的死亡之後,傑克的家庭發生了改變,他的心理受到了創傷,開始漸漸迷失自己。成年後的傑克生活得並不順利,在社會中漫無目的的摸爬滾打。當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軌跡,開始換了一種眼光和角度來看社會,才發現社會裡充滿了奇蹟、珍寶和不可思議的事物。傑克也重新面對了自己的記憶,開始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他的父母、家庭、童年,最後終於原諒了父親,並且對生命和生活還有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開始自己生命的新的徵程。

這部電影的主題是簡單卻又複雜的,沒什麼智性的內容,如果你正好站在那個觸發點上,一切都是明了的。它只是輕輕念出那個最簡單的、但往往被濫用、從而時常失去意義的詞——愛。影片接近結尾,成年的傑克在亞利桑那的荒野絕壁間追趕著少年的自己,他追到海灘,人群慢慢聚攏,有家人、鄰居和發小。傑克跑向自己的父母,和他們擁抱,死去的弟弟也回來了,還是那個孩子,他是那麼溫和,微笑著。最後生者與死者重逢,母親找回失去的孩子,死亡的黑色面具脫落了,沉入水底。母親終於得到了安慰,她輕輕地重複:我把他交給你。

《生命之樹》中,「樹」作為點題的意象,在導演的鏡頭下得到了親切的關照。一棵樹站在土地裡,向上延伸,又向下探索。由它象徵的生命,便獲得了既面向未來又回溯過去的可能。影片中的生命具備了某種超越性,它可以在時間的界限中悄然瀰漫,這就是《生命之樹》最波瀾壯闊的意義之所在。所以,我們看到宏觀宇宙的磅礴和微觀家庭的細膩,被導演有意地調和在一起,碰撞出驚人的思維勢能。在宇宙的大背景下,虯根錯節的恢恢「天道」盤踞著一方大地,滋養了細枝末節的絲絲「人道」。而人類的生命,就是這棵大樹上的一葉青萌。

傑克有一句自白:「有愛才會幸福,如果你不付出愛,你的一生只會是浮光掠影。」

相關焦點

  • 氫氣與生命起源
    生命起源是一個亙古未解之謎,地球上的生命產生於何時何地?是怎樣產生的?千百年來,人們在破解這一謎底之時,遇到了不少陷阱,同時也見到了前所未有的光明。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地球上的生命是由少到多,慢慢演化而來。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這個祖先就是一,而這個一是由天地而生,用今天的話說,可能就是由無機界所形成。 生命的起源應當追溯到與生命有關的元素及化學分子的起源。因而,生命的起源過程應當從宇宙形成之初、通過所謂的「大爆炸」產生了碳、氫、氧、氮、磷、硫等構成生命的主要元素談起。
  • 向時空尋覓生命的原力
    畫面幽深而又神秘,色彩豐富而又強烈,構圖古拙而又深邃,充滿了生命的張力。可以說,這組畫作是郝桂蘭在生命主題創作上新的探索和嘗試。宇宙與生命的起源始終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原點,也是人類世界觀形成的基本點。可以說,一切的哲學、科學、文學、藝術都離不開對宇宙與生命主題的探索和追尋。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宇宙之源和生命之源存在於潛意識中。
  • 《別告訴她》:在死亡真相的背後,探討親情和生命的意義
    「如果你突然得知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你會選擇告訴你的家人嗎?」當我被朋友問起這個問題的時候,我不假思索就回答:「不會」在我看完《別告訴她》這部電影之後,我更加堅定了我內心的答案。《別告訴她》是美籍華裔導演王子逸獲得諸多獎項的一部優秀作品。
  • 生命起源之水悖論:地球上第一生命最大的威脅——水
    1950年代,科學家開始對生命起源進行實驗室研究。1953年,美國芝加哥大學一位名叫斯坦利·米勒的年輕研究員進行一項著名的實驗,這個實驗證實生命起源於海洋的想法。米勒用一個裝有水的玻璃燒瓶模仿海洋,並用另一個裝有甲烷,氨和氫的燒瓶模擬早期的大氣。試管連接燒瓶,電極模擬雷電。
  • 丟失兩本達爾文著名筆記本,內含手繪「生命之樹」
    1857年的查理.達爾文(來源:劍橋大學圖書館網站)↑11月24日被稱為是「演化日(Evolution Day)」,是因為1859年11月24日,達爾文的《物種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出版,舉世矚目。
  • 「生命之樹」初長成
    「生命之樹」外觀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將在年內投入使用!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日前,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東段站房主體結構的地面水泥澆築已完成,「生命之樹」鋼結構塗上了白色油漆,側式站房室外幕牆、高架候車室西段室內裝飾裝修也在全力加速推進。預計到本月中旬,珠西綜合交通樞紐江門站將完成江門站主體站房正面外立面的施工。
  • 生命之樹紋身素材圖案
    樹紋身圖案在眾多的紋身愛好者眼裡也是越來越具有深刻的意義,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大樹紋身圖案的寓意及含義。大樹屹立在大地上,魁偉、卓越而不凡,大樹所展現出來的風姿又是那麼的生機、朝氣。所以樹就象徵著生命,疏疏密密的年輪就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枯榮的變化就是時間的經歷。繁茂的樹木象徵著朝氣蓬勃的生命。所以大樹紋身圖案寓意著生機勃勃,寓意著生命永恆。在一年四季中,除了春季會帶給大樹生機,在其他時候,大樹都要經歷磨難。夏季的狂風暴雨;秋季的寒露冰霜;冬季的冰雪酷寒。但這些都不能讓大樹屈服,它們紮根在懸崖峭壁,戈壁荒漠,河谷冰川。也因此,大樹紋身圖案也寓意著堅強不屈。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世俗的愛與責任,才是生命最終的意義
    1984年,昆德拉發表他的代表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小說以當時發生在捷克的革命「布拉格之春」作為背景。1988年,美國導演考夫曼將他被改編成電影《布拉格之戀》,非常值得一看。而在三年之前的1985年,昆德拉與馬爾克斯等西方作家就已被介紹進入中國,影響了一代人對文學的熱愛,甚至促成了八十年代中國文學的黃金時期。
  • 在沈從文的《生命》中看到:一個抽象的男人思考具體生命的意義
    「生命」這個命題引起很多文學家的思考,對「生命」有想法的作家借生命之力來敘事:老舍散文《生命的回聲》,魯迅散文《生命的路》。我唯獨喜歡沈從文自由釋放、無所求的散文《生命》,因為沈從文是一個有著極多生命經驗的人,又擁有真誠、善良,還有那麼點憨的勁兒,所以這樣的《生命》讓我覺得更樸實,接近具體的生活與生命的象徵。
  • 路小曼:生命之樹
    生命之樹 詩/路小曼 夏木萋萋,站在太陽底下 我手搭涼棚,目測與一棵樹的距離 一定有棵樹的站立是我看不到的 它擁有大風與烈酒 遠遠望向你 你的人生一定也有我看不到的一段黑 紫色的憂鬱能擰出水來 寫你,我不知道該如何落筆 你前世是棵樹 今世是妹妹 美有危險,譬如罌粟 就連玫瑰上的刺也會嚇唬人
  • 絲路之論 | 臺北故宮博物院「生命之樹紋繪染掛飾」鑑賞
    「生命之樹」一詞,出現在多處人類遠古傳說之中,其中一說源自希伯來文卡巴拉樹,描述通往神的路徑,或神創造宇宙的方式,它是宇宙起源哲學理論的象徵圖像
  • 水運憲:生命意義的勘探者
    水運憲以犀利的批判力度、精確的細節描寫,把人物命運推向強悍的集體意志面前,展示生命個體在現實面前的懦弱與荒誕。主人公傅連山以一種暴力式的激進情感以及自我獻身的極端方式,冒著「叛逆」主流話語的指斥擔負起社會批判的使命,水運憲用另一種人道主義再現了特定歷史條件下的「人」的生命價值。
  • 生命起源研究的新裡程碑:Science刊文揭示前生命化學自催化網絡
    這為尋找生命誕生伊始的早期化學反應網絡提供了研究線索。生命怎樣起源?從化學網絡中找線索生命起源問題的關鍵挑戰,是追蹤少數幾種原始的基底反應物怎樣構建起重要的生命組件並湧現出自生成主體。來自波蘭科學院的Bartosz A. Grzybowski等學者,於2020年9月25日在Science發表文章,介紹了他們對生命的化學起源途徑的最新研究。
  • 生命起源百年探索:進化論、資訊理論、熱力學誰是主角?
    圖1:始於LUCA的系統發生樹,分化出細菌(藍)和古細菌(紅),並共同進化出真核生物按照生物學家的推測:LUCA 是一個微生物或微生物群體,所有的地球生命都由此誕生。生命湧現自化學?儘管面對系統發生樹的局限,科學家們仍然試圖探索更早的過去,並從新的假設出發進行推理。例如,在20世紀20年代,蘇聯生物化學家 Aleksandr Oparin 和英屬印度科學家J. B. Saldane 分別開始提出生命的化學起源理論模型,探討生命如何從早期地球的物質中誕生。
  • 生命之樹,承載孕育之恩!我院產房以胎盤拓畫,記錄生命的啟程
    「胎盤作為母體與胎兒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是媽媽與寶寶的生命橋梁,它將母體的營養物質輸送給寶寶,在十個月的漫長時光裡,無聲無息地滋潤著不斷茁壯成長的小生命。」產房助產士張卓玲介紹。那麼什麼是「胎盤拓畫」呢?胎盤拓畫是在胎盤上進行彩繪,用紙覆蓋胎盤表面,將胎盤的紋理拓印在紙上。胎盤拓畫操作簡單,卻寓意深遠。
  • 解讀《海獸之子》「感受生命的偉大」一部關於生命誕生的神奇故事
    其實這部電影只要你一直看到最後,就能夠知道他其實講訴的是一個關於宇宙的誕生,星辰的誕生以及生命誕生的故事。宇宙是什麼?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地球又為什麼會存在?生命是如何誕生的?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宇宙、地球、生命,這貌似結合為一體的三者又將去向何方呢?其實這也是我們人類恆古以來一直所思考的問題。
  • 兩種文明的軌跡:三星堆青銅神樹與西方文化中的生命之樹
    郭璞注釋建木是一種沒有影子,樹下一片寂靜的神樹:青色的葉子,黑色的花朵,紫色的莖,金黃色的果實。「日中無影,呼而無響」。傳說中的華夏祖先伏羲和黃帝就是從這棵樹來往於天庭人間,建木地處在《山海經》中西部的「都廣之野」,也就是目前大家公認為的「古蜀之地」。「都廣之野」是《山海經》世界中的天地之中心。
  • 探秘:北大推薦的50本書之《追尋生命的意義》
    每一本書就像一塊待開發的隱秘之地,他需要你去親自去探索,去領略它自身的風採,增加你自己的文化儲備。人生就是在不斷的追尋,可是又有誰知道我們到底在追尋什麼?追尋我們想追尋的,去探索一切未知的事情,本書就是一本讓你在困境中去堅持下來,去獲得巨大努力的一本讀物。
  • 達爾文記錄進化論的兩本筆記失竊,內含著名的生命之樹素描
    據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稱,一名小偷可能偷了查爾斯·達爾文的兩本親筆筆記本,其中一本裡有他在1837年所繪製的標誌性「生命之樹」素描。
  • 主啊, 願我們的生命之樹與主緊緊連接,從主那裡得著生命的活水
    【默想經文】神的話是我們生命的源頭,連於源頭我們的靈命才能有供應、成長、蒙福。忠心尋求神和祂道的人,必會活出在聖靈裡的生命,而那些遠離神的旨意,被罪惡所擄,一生被自己私慾支配的惡人,他的人生是浪費的,就如那沒有用處、沒有價值、沒有分量、經不起風吹的糠 。「葉子也不枯乾」是指屬靈生命不隨環境改變,而是有不斷的內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