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預製板也能在車間裡的「智能生產線」流水化生產,鋪設時像搭積木一樣直接安裝就行。12月22日,記者從中鐵開投集團獲悉,重慶軌道4號線二期工程將採用預製軌道板技術,這也是重慶軌道在鋪軌建設上首次採用軌道板預製生產、鋪設,將進一步助力軌道4號線二期建設提速。
軌道4號線二期軌道板預製場。
智能化生產線流水製造軌道預製板
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正線長約32.8公裡,全線設軌道板預製場1處,正線鋪軌基地5處,車輛段基地1處。中鐵二局主要負責全線軌道板預製安裝、軌道鋪設、無縫線路施工及軌道相關附屬工程施工。
在位於重慶市江北區福港大道的軌道4號線二期軌道板預製場內,記者看到這裡設置了封閉式生產車間及存板區兩大功能區域。生產車間裡敞亮乾淨,鋼筋加工區、混凝土澆築區、脫模區等12個作業區域依次排列,每個作業區僅有兩三個工人在操作著機械設備,一塊塊軌道預製板就生產出來了。
「我們是重慶市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地鐵軌道板預製生產基地。」中鐵二局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軌道工程項目黨支部書記鞠晏成介紹,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在重慶首次採用裝配式軌道板、車輛段道床立柱預製及成套安裝技術,相比傳統現澆道床施工工藝,將有效降低現場作業安全風險,減少人力投入,使得施工更加高效、節能、環保。
據了解,按照傳統的房子,軌道鋪設需要現場澆築,一個現場鋪軌作業面就需要六七十個人,全線鋪軌施工至少12個作業面,但採用軌道板生產線只需20多個人操作即可,生產好的軌道直接運送到現場像搭積木一樣安裝即可,大大地節約了人力。
3D智能識別技術外觀質量檢測系統正在對軌道預製板進行檢測。
全流程一氣呵成 3D掃描監控質量
「整條生產線是我們和中鐵科工專門針對軌道板生產設計研發,有不少技術都是國內首次。」中鐵二局重慶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軌道板預製場技術負責人劉佚洋介紹,在預製軌道板生產中,採用自動物流系統,可實現混凝土預製構件模具在產線中的自動循環,保證模具流轉智能化。
在這條「智能化流水線」上,自動布料、鋼筋籠入模、預埋件安裝、噴塗脫模劑、模具清理、自動脫模、智能檢測、智能蒸養等十幾個流程一氣呵成。
對制出的軌道板,採用3D智能識別技術外觀質量檢測系統,對其外形進行3D掃描、拍照,對比參數,精度控制在0.2毫米,並出具檢測記錄和二維碼,可供質量追溯。「而以前採用人工檢測方式,需要現場用尺子測量,一塊板只要需要二十分鐘,現在全智能化掃描,自動翻面,幾分鐘就搞定。」
鞠晏成介紹,軌道4號線二期軌道板預製場將共計預製軌道板18112塊,目前,軌道板預製生產正有序推進,預計到明年年中將完成全部軌道板預製任務,為軌道工程轉入現場鋪設安裝施工創造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