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吳敏 北京報導
近日,國內首家相互制壽險組織——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下稱「信美相互」)披露了上半年經營「成績單」。
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信美相互資產總額66.88億元,較年初增長50%;1-6月累計規模保費收入10.39億元,同比增長67%;同時淨利潤創新高,達5329萬元。
信美相互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淨利潤創新高及保費較大幅度增長得益於科技賦能與業務結構優化。
上半年規模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7%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影響著各行各業。「保費承壓、下滑」一度成為疫情下的保險行業熱詞。
7月16日,信美相互公布的半年報顯示,1-6月累計規模保費收入10.39億元,同比增長67%。實現淨利潤5329萬元,總投資收益率為7.16%。
對於上半年淨利潤創新高,信美相互相關負責人表示,主要得益於科技賦能與業務結構優化。從基因上講,信美相互是用網際網路搭建起來的一家全新的相互制公司。3年前剛成立的時候,信美就構建了基於阿里金融雲的網際網路系統架構,利用阿里金融雲的彈性計算、分布式消息、分布式數據服務、大數據計算、移動開發平臺、雲安全、區塊鏈等平臺服務能力,完成全線上運營、智能雲客、行動支付代扣、數據上鏈存證等。
疫情之下,信美相互全線上運營實現經營效率提升。「今年上半年數據中臺賦能工作全面展開,依賴大數據平臺,企業數據倉庫,打造全場景主題數據分析。從多場景入手,分析不同粒度數據,實現業務數據化,為客戶、業務、運營、風控、財務做數據支撐,從而推進企業精細化管理更進一步。」上述負責人說道。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信美相互通過雲客服平臺為會員及客戶提供在線及電話諮詢、回訪、理賠報案、核保查詢、保全辦理等服務共計5.47萬次,其中,機器人在線服務人工替代率68%。
信美相互董事長楊帆表示,信美自成立始終堅持「輕型公司、敏捷組織」,堅持中高端客群和網際網路普惠雙翼戰略,通過科技賦能、數位化應用提升效能。
探索與藥企等公司合作做健康普惠產品
近年來,在健康中國戰略的大背景下,保險機構的角色和定位正在發生著新的變化,已從提供單純的風險保障向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者和執行者等多元化角色在轉變。「已病和慢病人群比健康人群更需要保障,信美作為國內首家相互制壽險組織,對『特定群體』保障具有天然使命。」信美相互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自成立以來,信美相互一直聚焦特定人群健康保障。2020年上半年著重打造已病/慢病人群「行為管理型健康保障」,圍繞慢B肝、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等特定人群進行產品與服務布局。
今年5月,信美相互聯合法國再保險、正大天晴以及智保科技共同推出針對慢B肝患者的「慢B肝用藥福利計劃」。
6月,信美相互與上市企業萊美藥業子公司北京藍天共享健康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籤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國內甲狀腺疾病健康管理領域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甲狀腺疾病健康管理領域,雙方將利用各自優勢,通過保險產品,創新開發甲狀腺疾病管理和分層支付模式,探索建立單病種疾病管理和分層支付解決方案,積極參與「健康中國」建設。共同為甲狀腺疾病相關人群提供更優的保險保障及更專業、精細化的健康管理服務。
針對糖尿病,信美相互對「保險介入慢病患者管理以降低社會醫療負擔的可行性調研」項目提供健康保障支持。該項目由中國民族衛生協會與智保科技等機構聯合發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導,項目一期將重點探索在國內試點糖尿病患者行為管理型健康保險產品介入糖尿病患者管理的模式。
信美相互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來,信美積極探索與藥企、專業健康管理公司合作堅持做健康普惠「大」產品,保險不再單單是一份未來保障,而是通過與產業鏈上下遊深度融合,融入真實的生活場景,為用戶打造「醫+藥+費+險」一體化的健康保障。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