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希那瑪查雅(1888.11.18-1989.2.28),也許你從未聽說過克裡希那瑪查雅的名字,然而他影響了甚至可以說發明了你所練習的瑜伽。
作者:魯伊茲(Fernando PagésRuiz)
無論你練習的是帕塔比·喬伊斯(Pattabhi Jois)的動感活力系列(dynamic series),艾楊格(B.K.S. Iyengar)的精確順位,英德拉·黛維(Indra Devi)的經典體式,還是維尼瑜伽(Viniyoga)專門的連接體式(vinyasa),你的練習都有著相同的起源:一位一百多年前出生於南印度一個小村莊的身高五英尺二英寸的婆羅門。
雖然克裡希那瑪查雅(TirumalaiKrishnamacharya)本人從未跋山涉水、遠渡重洋,但是他的瑜伽已經傳遍了歐洲、亞洲和美洲。今天,很難找到沒有受過他影響的瑜伽體式傳統。即使你師從的瑜伽師出自與克裡希那瑪查雅無關的傳統,但是很有可能你的導師先在艾楊格瑜伽、阿斯湯加瑜伽或維尼瑜伽系統中接受過訓練,然後才發展出了另一種方法。比如,出現在許多大眾電視節目中的羅德尼·易(Rodney Yee)就曾師從艾楊格。1970年代電視節目中著名的瑜伽師理察·西特曼(Richard Hittleman)曾師從黛維。借鑑基於克裡希那瑪查雅的若干瑜伽方法,從而獨闢蹊徑的其他例子還有甘葛·懷特(Ganga White)的白蓮花瑜伽(White Lotus Yoga),曼尼·弗因格(Manny Finger)的ISHTA瑜伽等。大多數瑜伽教師即使出自與克裡希那瑪查雅並無直接關聯的瑜伽方法,比如希瓦南達瑜伽(Sivananda Yoga)和高溫瑜伽(Bikram Yoga),也受到了克裡希那瑪查雅某些方面教導的影響。
克裡希那瑪查雅的許多貢獻已經如此徹底地整合進了瑜伽的結構之中,以致它們的來源被遺忘了。據說,他是現代瑜伽強調頭倒立和肩倒立的原因。在琢磨體式,把體式按照最理想的方式排序,並把治療價值歸於特定體式方面,他是一位先驅。通過將呼吸法與體式結合在一起,他使體式成了冥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通往冥想的一個步驟。
事實上,克裡希那瑪查雅的影響可以在對體式練習的強調上最為明顯地看出,這種強調成了今日瑜伽的標誌。很可能在他之前,沒有瑜伽師如此刻意地發展身體練習。在此過程中,他使哈他瑜伽(Hatha Yoga)從曾經的落後狀態走向前沿。瑜伽在印度的復甦大大歸功於他在1930年代無數次的巡迴演講和表演,他最著名的四位弟子,喬伊斯、艾楊格、黛維和德斯科查(T.K.V. Desikachar,克裡希那瑪查雅的兒子)在使瑜伽普及西方的過程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
恢復瑜伽的根基
當《瑜伽雜誌》(Yoga Journal)邀請我概述克裡希那瑪查雅的遺產時,我以為,追溯一個差不多十年前去世之人的故事應該是件容易的事。然而,我發現,克裡希那瑪查雅甚至在他的家人看來也是個謎。他從未寫過一本完整的回憶錄,也從未為自己那麼多的創新歌功頌德。他的生活被虛構遮蔽了。那些熟悉他的人已經老去。如果失去他們的回憶的話,我們將會失去的就不止是瑜伽最卓越的行家之一的故事,換言之,我們將會無法清楚地理解我們所繼承的這個充滿生機的傳統之歷史。
這位多面人物的個性發展為何仍在影響著我們今天所練習的瑜伽,這是十分有趣的思考。克裡希那瑪查雅的教學生涯始於對一種嚴格的、理想化的哈他瑜伽形式的完善。之後,隨著歷史潮流推動著他去適應現狀,他成了最偉大的瑜伽改革者之一。在有些學生的記憶中,他是位喜怒無常的嚴師。艾楊格告訴我,如果不是因為壞脾氣和自我中心,克裡希那瑪查雅很可能會成為一名聖人。有些學生記憶中的他則是一位溫和的導師,注重學生的個性。比如,德斯科查就把他的父親描述成一位和善之人,常常出于謙卑而把已故古魯的拖鞋放在自己的頭頂上。
艾楊格和德斯科查都對他們的古魯克裡希那瑪查雅極為忠誠,但他們是在他的不同人生階段熟悉他的,所以他們看似在回憶兩個不同的人。我們還可以在克裡希那瑪查雅所啟示的諸傳統的相反調子中看到表面上對立的特徵——有些傳統是溫和的,有些則是嚴格的,不同的傳統適合不同個性的人,這為尚在發展的哈他瑜伽實踐提供了深度和多樣性。
嶄露頭角
克裡希那瑪查雅生於1888年,當時的瑜伽世界看上去跟今天的截然不同。在英國殖民統治的重壓之下,哈他瑜伽被棄置一旁,只剩下一個小小的印度練習者圈子。然而,在19世紀中期和20世紀早期,一場印度復興運動為印度的遺產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身為一個年輕人,克裡希那瑪查雅沉浸在對瑜伽的追求之中,他學習許多印度古典學科,包括梵文、因明學、儀式、律法和印度醫學的基本原理。最終,他將這一廣闊的背景融入瑜伽的研究,在瑜伽中整合了諸傳統的智慧。
根據克裡希那瑪查雅在生命盡頭所做的傳記性記載,他的父親在他五歲時便開始把瑜伽的初步知識傳授給他,教他薄顛闍利的《瑜伽經》,並告訴他,他們的家族是9世紀尊敬的瑜伽師納撒穆尼(Nathamuni)的後代。雖然在克裡希那瑪查雅成年之前,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但他在兒子心中灌輸了對知識的普遍渴望和對學習瑜伽的特殊渴望。在另一份手稿中,克裡希那瑪查雅寫道「當我還是個頑童時」,就從Sringeri Math的一位斯瓦米那裡學會了24種體式,正是在這個神廟中誕生了Sivananda Yogananda的傳承。16歲時,他去往阿爾法爾堤魯納加裡朝拜納撒穆尼的聖地,在那裡,他在一次不同尋常的異象中見到了這位傳奇的祖先。
克裡希那瑪查雅常常講述這個異象故事。當時,他在神廟門口看見一位老人,老人手指著附近的一個芒果樹林。於是,他走向這片樹林,到了那裡,他便筋疲力盡地倒下了。當他醒來後,發覺有三位瑜伽師坐在那裡。他的祖先納撒穆尼坐在中間。克裡希那瑪查雅拜倒在他們面前,請求教誨。納撒穆尼用了好幾個小時對他唱誦《瑜伽之心》(Yogarahasya, 梵文,指瑜伽的本質)中的句子,這個文本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遺失。克裡希那瑪查雅記住並在後來謄寫了這些詩句。
在克裡希那瑪查雅的創新教導中,許多因素的種子可以在這個文本中找到。這個文本有英文譯本(《瑜伽之心》(德斯科查,克裡希那瑪查雅瑜伽中心,1998年)。雖然這本書的作者克裡希那瑪查雅的故事可能看上去有點奇異,但它表明了他個性中的一個重要特徵:從不聲稱自己的原創性。在他看來,瑜伽是屬於神的。他把自己的所有觀點,無論是否原創,都歸於古代文本或他的古魯。
在納撒穆尼聖地的那次經歷之後,克裡希那瑪查雅繼續他的探索,用印度古典學科把自己全副武裝,在文獻學、因明學、神學和音樂方面獲得了學位。他根據自己從文本中學到的基本原理以及與一位瑜伽師的偶爾面談來練習瑜伽,但他渴望更深入地學習,如他的父親所建議的那樣。有一次,有個大學老師看到克裡希那瑪查雅在練習自己的體式,便建議他去找室利·羅摩穆罕(Sri Ramamohan Brahmachari),他是少數幾位僅存的哈他瑜伽大師之一。
我們對羅摩穆罕知之甚少,只知道他與妻子和三個孩子生活在一個遙遠偏僻的山洞裡。根據克裡希那瑪查雅的描述,他跟從這位老師七年,熟讀薄顛闍利的《瑜伽經》,研究體式和呼吸法,並學習瑜伽的醫療方面知識。克裡希那瑪查雅聲稱,在拜師學藝期間,他掌握了3000個體式,並發展出了他最非凡的技能中的一些,比如停止脈搏。作為多年教導的交換,摩羅穆罕要求這位忠誠的弟子回到家鄉傳授瑜伽,並組建家庭。
克裡希那瑪查雅受到的教育足以使他在任何一所有名望的機構中謀得職位,但他放棄了這個機會,選擇了承兌他的古魯與他分別時的要求。儘管受過如此訓練,克裡希那瑪查雅仍然回家安於貧窮。在1920年代,教授瑜伽不是盈利性的,學生又很少。克裡希那瑪查雅被迫在一個咖啡種植園擔任工頭的工作。但在休息日,他遊遍整個省,進行講學和瑜伽表演。克裡希那瑪查雅試圖通過表演神通法力(siddhis,即身體通過練習瑜伽所獲得的超能力)來宣傳瑜伽。這些表演的意圖是激發人們對一個垂死的傳統之興趣,表演內容包括中止脈搏,徒手讓汽車止步,表演高難度的體式,以及用牙齒舉起重物。克裡希那瑪查雅感到,為了向人們傳授瑜伽,首先必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克裡希那瑪查雅承兌古魯的第二個要求,接受了安排的婚姻。古代的瑜伽師是獨身者,一個人住在森林裡。但是,克裡希那瑪查雅的古魯想讓他了解家庭生活,並傳授一種有益於現代家庭生活者的瑜伽。起初,這證明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克裡希那瑪查雅夫婦的生活如此貧困,以至於連克裡希那瑪查雅的腰帶都是從妻子的莎麗上扯下來的。在後來的回憶中,他把這段時間稱為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光。然而,困難只會堅定克裡希那瑪查雅教授瑜伽的無限決心。
發展阿斯湯加連接體式(Ashtanga Vinyasa)
克裡希那瑪查雅的運氣於1931年好轉,接受了在邁索爾梵文學校任教的邀請。在那裡,他得到了不錯的薪水和致力於專職教授瑜伽的機會。統治邁索爾的家族長期以來擁護各種本土藝術,支持印度文化的復甦。他們對哈他瑜伽的資助已經超過一個世紀,他們的圖書館收藏了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體式圖解資料之一《史利塔瓦尼希》(Sritattvanidhi,由梵文學者Norman ESjoman於1999年翻譯成英文)。
在接下來的20年時間裡,邁索爾的王公幫助克裡希那瑪查雅在整個印度弘揚瑜伽,為瑜伽表演和出版物提供資金。作為一名糖尿病患者,王公尤其被瑜伽與治療之間的關系所吸引,克裡希那瑪查雅花了大量時間致力於發展這種關係。然而,克裡希那瑪查雅在梵文學校的職位沒有持續下去。他是個過分嚴苛的人,招致了學生們的抱怨。由於王公喜歡他,不想失去他的友誼和忠告,所以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把宮殿的體育館作為克裡希那瑪查雅自己的瑜伽館或瑜伽學校。
由此,克裡希那瑪查雅最多產的階段之一開始了。在此期間,他發展了現在所稱的阿斯湯加連接體式。由於他的弟子主要是活躍的年輕男孩,所以他利用許多學科,包括瑜伽、體操、印度摔跤來發展動態的體式序列,旨在強身健體。這種連接體式方法用拜日式(Surya Namaskar)作為每個體式的開頭和結尾。每一個動作都與規定的呼吸和注視(drishti,即用來集聚目光和逐漸專注於冥想的「凝視點」)相協調。最終,克裡希那瑪查雅將體式序列統一成三個系列,由初級、中級和高級體式構成。學生根據經驗和能力分組,在熟記並掌握每一個序列之後再進入下一個系列。
雖然克裡希那瑪查雅在1930年代就發展出了這種練習瑜伽的方法,但西方在幾乎40年裡實際上對它一無所知。近來,它已經成為最流行的瑜伽方法之一,這主要歸功於克裡希那瑪查雅最忠實和著名的弟子之一帕塔比·喬伊斯的工作。
帕塔比·喬伊斯是在克裡希那瑪查雅赴邁索爾任教之前的艱難時期遇見他的。當時的喬伊斯是個12歲的健壯男孩,聽了克裡希那瑪查雅的一次講座。體式表演激起了喬伊斯的好奇心,他請求克裡希那瑪查雅傳授他瑜伽。第二天,瑜伽課便開始了,喬伊斯先練上幾個小時,直到學校的上課鈴聲響起。這種每天早上的練習持續了三年,直到喬伊斯離開家鄉,去梵文學校就讀。那之後不到兩年,克裡希那瑪查雅接收了這所學校的教職,狂喜之極的喬伊斯得以重拾他的瑜伽課程。
在師從克裡希那瑪查雅的這些年裡,喬伊斯保存了大量細節。在後來的幾十年裡,他以巨大的虔誠保持著這項工作,修正和完善體式序列,沒有進行重大改動,很像一位古典小提琴手演繹莫扎特某首協奏曲的樂章,而不改變一個音符。喬伊斯常常說,連接體式的觀念出自一個叫做Yoga Kuruntha的古代文本。不幸的是,這個文本已經遺失,目前活著的人中沒有人見過它。關於它的發現和內容,有著許多故事,我至少聽說過五種彼此衝突的描述,以致一些人質疑它的可信性。當我問喬伊斯是否讀過這個文本時,他回答,「不,只有克裡希那瑪查雅讀過」。隨後,喬伊斯輕描淡寫地介紹了這個文本的重要性,他表明還有若干文本塑造了他從克裡希那瑪查雅那裡學到的瑜伽,包括《哈他之光》、《瑜伽經》和《薄伽梵歌》。
無論阿斯湯加連接體式的根基是什麼,今天,它是克裡希那瑪查雅的遺產中最有影響力的組成部分之一。也許這種最初為年輕人設計的方法為我們高能量的、指向外部的文化提供了一個通往更深靈性的入口。在過去三十年裡,瑜伽師的數量穩固增長,他們被阿斯湯加連接體式的精確性和強度所吸引。許多瑜伽師去邁索爾朝聖,喬伊斯本人也在那裡提供教導,直到2009年5月仙逝。
粉碎一個傳統
早在克裡希那瑪查雅在邁索爾宮殿教授年輕男子時,他的公共表演就吸引了不同的觀眾。他享受為不同背景的人介紹瑜伽這一挑戰。在他稱為「宣傳旅行」的頻繁的巡迴表演中,他把瑜伽介紹給了英國戰士、穆斯林王公和擁有不同宗教信念的印度人。克裡希那瑪查雅強調,瑜伽能夠為任何信條服務。他調整他的方法,使之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信仰。然而,儘管他為文化的、宗教的和階級的差異架起了橋梁,但他對女性的態度仍然是家長制的。可是,命運跟他開了個玩笑:他的第一位把瑜伽帶到世界舞臺上的學生穿著莎麗請求他的教導,而且她是個西方人!
人們所知的英德拉·黛維(出生於前蘇聯拉脫維亞)是邁索爾皇室的朋友。在看了克裡希那瑪查雅的一次表演之後,她請求他的教導。起初,克裡希那瑪查雅拒絕教她。他告訴她,他的學校既不接受外國人,也不接受女性。但是,黛維堅持不懈,使王公說服了這個婆羅門。克裡希那瑪查雅勉強開始為她授課,他為她制訂了嚴格的飲食規定和艱苦的日程安排,以使她知難而退。但她迎接克裡希那瑪查雅給予她的每一次挑戰,最終成為他的好朋友和模範弟子。
在一年的學徒期之後,克裡希那瑪查雅訓練黛維成為一名瑜伽教師。他要求她帶上筆記本,花數天時間聽寫關於瑜伽教學、飲食和呼吸法的課程。根據這一教學內容,黛維最終寫出了第一本關於哈他瑜伽的暢銷書《永遠年輕,永遠健康》(1953年)。在師從克裡希那瑪查雅之後的幾年裡,黛維在中國上海建起了第一所瑜伽學校,蔣介石的夫人成了她的學生。最後,她甚至說服蘇聯領導瑜伽不是宗教,從而在蘇聯開啟了通往瑜伽的大門,而過去瑜伽在蘇聯是非法的。1947年,她移居美國,住在好萊塢,以「第一瑜伽女士」著稱,吸引了眾多名流弟子,比如瑪麗蓮·夢露、伊莉莎白·雅頓、葛麗泰·嘉寶、格洛麗亞·斯旺森。多虧黛維,克裡希那瑪查雅的瑜伽第一次風靡國際。
雖然黛維在邁索爾時期跟從克裡希那瑪查雅學習,但她教授的瑜伽與喬伊斯的阿斯湯加連接體式鮮有相似之處。克裡希那瑪查雅以一種更加溫和的方式教導黛維,適應但挑戰她的身體極限,這也是他後來發展出來的更加個體化的瑜伽之預兆。
黛維在她的教導中保持這種溫和的調子。雖然她的方法並不使用連接體式,但她利用了克裡希那瑪查雅的排序原則,所以,她的課程表達了一次深思熟慮的旅程:以站姿開始,向一個核心體式推進,緊接著是一些補充體式,最後以放鬆結束。跟喬伊斯一樣,克裡希那瑪查雅教她把呼吸法和體式結合在一起。她師門的弟子依然結合規定的呼吸技巧練習每一個體式。
黛維在她的工作中加入了虔誠的一面,她稱之為Sai Yoga。每一節課的主要姿勢包含著一種祈願,這樣,每一次練習的支點都牽涉到以一般的祈禱形式表現出來的冥想。雖然這一思想是她自己發展出來的,但它可能已經以胚芽的形式包含在她從克裡希那瑪查雅那裡接受的教導之中。在晚年,克裡希那瑪查雅也建議在體式練習裡面加入虔誠的唱誦。
黛維於2002年4月以102歲高齡仙逝,但她的六個瑜伽學校仍然活躍在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就在若干年前,她還在教授體式。90好幾的她仍舊週遊世界,將克裡希那瑪查雅的影響帶給遍布北美和南美的大批追隨者。雖然1985年移居阿根廷時,她在美國的影響有所減弱,但她在拉丁美洲的聲望為瑜伽共同體所景仰。
你可能很難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找到一個沒有聽說過她的人。她觸及了拉丁社會的每一個層面:帶我到她家進行採訪的計程車司機把她描述為「一個非常智慧的女人」;第二天,阿根廷總統梅內姆(Menem)為了尋求她的祝福和建議而來。黛維的六個瑜伽學校每天教授15個體式班,完成為期四年的教師培訓項目的畢業生獲得國際認可的大學程度學位。
對艾楊格的指導
在教導黛維和喬伊斯期間,克裡希那瑪查雅也簡單地指導一位名叫艾楊格的男孩,他長大後將會扮演也許是最重要的角色,把哈他瑜伽帶到西方。很難想像如果沒有艾楊格的種種貢獻,我們的瑜伽看上去將會是怎樣,尤其是他對每個體式精確而系統的表達,他對醫療應用的研究,以及他多階式的、嚴格訓練的體系,這一體系已經培養了如此之多有影響的瑜伽教師。
我們也很難知道,克裡希那瑪查雅的訓練對艾楊格後來的發展有著多大影響。艾楊格跟他的這位老師的師徒關係雖然極為緊密,但持續幾乎不到一年。克裡希那瑪查雅在艾楊格身上喚起了對瑜伽的熱愛,也許還播下了一些種子,後來長成了艾楊格成熟的瑜伽。(人們注意到,艾楊格瑜伽的一些特徵,尤其是姿勢變型和用瑜伽來治療,與克裡希那瑪查雅在後來的工作中發展出來的那些特徵十分相似。)也許任何對哈他瑜伽的深入研究都傾向於產生類似的結果。無論如何,艾楊格始終崇敬他少年的古魯。他依然會說,「在瑜伽方面,我是個小人物,我的古魯才是偉人」。
艾楊格的命運起初並不是顯而易見的。當克裡希那瑪查雅邀請艾楊格到家中做客時(克裡希那瑪查雅的妻子是艾楊格的姐姐),他預言,這個僵硬而多病的少年不會在瑜伽方面取得任何成功。事實上,有關與克裡希那瑪查雅共度的日子,艾楊格的描述聽上去像狄更斯的小說。克裡希那瑪查雅可能是位極其嚴厲的老師。最初,他幾乎不想費心教導艾楊格,艾楊格整天在花園澆水和打雜。艾楊格唯一的朋友是他的室友,一位名叫凱薩瓦穆提(Keshavamurthy)的男孩,他恰好是克裡希那瑪查雅最喜歡的弟子。命運發生了奇怪的扭轉,一天早晨,凱薩瓦穆提消失了,再也沒有回來。當時,克裡希那瑪查雅只剩幾天就要在瑜伽館(Yogashala)進行一次重要的表演,他本來指望他的傑出弟子示範體式。面對這場危機,克裡希那瑪查雅很快開始傳授艾楊格一系列困難姿勢。
艾楊格勤奮練習,在表演的那一天超常發揮,讓克裡希那瑪查雅刮目相看。此後,克裡希那瑪查雅開始認真地指導他的這位堅定的弟子。艾楊格進步飛速,開始在瑜伽館協助教學,並陪伴克裡希那瑪查雅作巡迴表演。然而,克裡希那瑪查雅的獨裁主義教學方法不改。有一次,他讓艾楊格示範神猴哈努曼式(Hanumanasana),艾楊格抱怨自己從未學過這個姿勢。不料,克裡希那瑪查雅命令道,「做!」服從命令的艾楊格把肌腱拉傷了。
艾楊格的短暫學徒期突然宣告結束。在卡納塔克省北部的一次瑜伽表演之後,一群婦女請求克裡希那瑪查雅給予教導。克裡希那瑪查雅選擇了艾楊格這位身邊最年輕的弟子在一間隔離教室裡引導她們練習,因為當時男女不在一起學習。艾楊格的教導給她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們的請求之下,克裡希那瑪查雅派艾楊格留下來當她們的教練。
雖然教學對艾楊格來說代表著一種晉升,但對於改善他的處境用處不大。瑜伽教學仍然是一個邊緣職業。艾楊格回憶說,有時,他三天只吃一盤米飯,主要以自來水果腹。然而,他一心一意地委身於瑜伽。艾楊格說,事實上,他是如此著迷,以致有些鄰居和家庭以為他瘋了。他一練就是好幾個小時,使用沉重的圓石來迫使自己的腿進入束角式(Buddha Konasana),在停放於街道上的輪船滾軸上做後彎,以改善他的上輪式(UrdhvaDhanurasana)。考慮到他的安康,艾楊格的哥哥為他安排了婚禮,讓他跟一位名叫拉瑪瑪尼(Ramamani)的16歲女孩結婚。幸運的是,拉瑪瑪尼尊重艾楊格的工作,並在他對體式的研究中成為他重要的搭檔。
由於離自己的古魯幾百英裡遠,艾楊格進一步學習體式的唯一方法就是以自己的身體探索體式,分析它們的作用。在拉瑪瑪尼的幫助下,艾楊格發展並完善了他從克裡希那瑪查雅那裡學到的體式。
跟克裡希那瑪查雅一樣,隨著弟子的逐漸增多,艾楊格修改並調整了體式,用來滿足學生們的要求。艾楊格對革新毫不猶豫,這也跟克裡希那瑪查雅一樣。他基本上放棄了導師的連接體式練習方法。取而代之,他不斷研究內部順位(internal alignment)的性質,在發展每一個姿勢時,思考身體每一個部分的作用,甚至包括皮膚。由於許多不夠格做克裡希那瑪查雅學生的年輕人來艾楊格這裡尋求指導,他學會了使用輔助工具來幫助他們。還由於他的一些學生有病在身,他開始把體式發展成一種治療練習,設計特定的治療方案。另外,艾楊格開始把身體視為一個神廟,把體式視為祈禱。艾楊格對體式的強調並不總能取悅他的老師。克裡希那瑪查雅雖然在艾楊格的60歲生日慶典上讚揚艾楊格的體式練習技巧,但也建議,艾楊格是時候放棄體式,專注於冥想了。
在20世紀三十、四十和五十年代,艾楊格作為老師和治療師的名聲日漸響亮。他贏得了一些著名的、受人尊敬的弟子,比如聖哲克裡希那穆提(Jiddhu Krishnamurti)和小提琴家梅紐因(Yehudi Menuhim),他們把西方學生吸引到他的課堂上來。到1960年代,瑜伽正在成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艾楊格被公認為瑜伽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度過歉收年
正當弟子們取得成功,把他的瑜伽福音傳播開來時,克裡希那瑪查雅自己卻再次遭遇了艱難時光。政府的資助取消了;印度人贏得了獨立,取代邁索爾皇室的政治家們對瑜伽沒多少興趣。克裡希那瑪查雅努力維持他的學校,但在1950年,學校關閉了。60歲的瑜伽教師克裡希那瑪查雅發現自己身在艱難的處境之中,不得不從頭開始。
與他的一些門徒不同,克裡希那瑪查雅沒有享受到瑜伽的日益流行所帶來的收益。他繼續學與教,默默地發展他的瑜伽。艾楊格推測,這段孤獨的時光改變了克裡希那瑪查雅的性情。正如艾楊格所認為的那樣,克裡希那瑪查雅原本可以在王公的保護下獨善其身。但是選擇了依靠自己,因此不得不尋找私人學生的克裡希那瑪查雅更加積極地適應社會,並發展出了更深的憐憫。
1920年代,克裡希那瑪查雅努力找工作,最終離開邁索爾,接受了金奈辯喜大學的教職。新的學生逐漸出現,包括各行各業健康狀況各異的人們,克裡希那瑪查雅找到了教授他們的各種新方法。隨著身體資質較差的學生的到來,包括一些殘疾學生,克裡希那瑪查雅集中精力調整姿勢,使它們適應每個學生的能力。
比如,在練習坐立前曲式(Paschimottanasana)時,他會指導學生雙膝伸直,拉長肌腱,而身體比較僵硬的學生可以曲膝來學習這個姿勢。同樣,他會為了滿足學生的需要而修改呼吸方法,有時通過強調呼氣來增強腹部,有時則通過強調吸氣來支持背部。克裡希那瑪查雅改變體式的力度、頻率和排序,從而幫助學生達到特定的短期目標,比如從疾病中康復。隨著學生的練習獲得提高,他會幫助他們完善體式,走向完美的形式。克裡希那瑪查雅以獨特的方式幫助學生從適應身體極限的瑜伽過渡到延伸體能的瑜伽。這種方法現在一般稱為維尼瑜伽,它成為克裡希那瑪查雅人生最後幾十年的教學標誌。
克裡希那瑪查雅似乎樂意應用這種技術來迎接幾乎任何健康挑戰。有一次,醫生請他幫助一位中風患者。克裡希那瑪查雅將病人麻木的四肢擺出各種姿勢,這是一種瑜伽身體療法。就像他的許多學生一樣,這個病人的健康狀況得到了改善,克裡希那瑪查雅作為治療師的名聲就是這樣成就的。
正是作為治療師的名聲吸引了克裡希那瑪查雅的最後一位重要弟子。但在那時,沒有人——更別提克裡希那瑪查雅本人——猜到他的兒子德斯科查將會成為有名的瑜伽師,向西方瑜伽世界傳播克裡希那瑪查雅的整個瑜伽事業,尤其是他後來的教導。
延續香火
雖然出生在瑜伽師世家,但德斯科查無意從事瑜伽行業。孩提時,只要父親叫他做體式,他就會逃走。有一次,克裡希那瑪查雅抓住他,把他的手腳綁成閉蓮式(Buddha Padmasana),綁了半個小時。雖然像這樣的教學法沒有激發德斯科查學習瑜伽,但最終,靈感通過其他方式降臨了。
大學畢業獲得工程學位之後,德斯科查在家短期逗留。當時,他正在去往德裡的途中,他在德裡的一家歐洲公司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一天早晨,他正坐在門前臺階上讀報時,發現一輛笨重的美國汽車駛上狹窄的街道,開到父親家門前。此時,克裡希那瑪查雅走出家門,只披著腰布和代表對毗溼奴神的終生奉獻的神聖標誌。車停了下來,一位歐洲人長相的中年女子從後座跳下,嘴裡喊著「教授,教授!」她衝向克裡希那瑪查雅,伸出雙手擁抱他。
當父親也立馬抱住她的時刻,德斯科查一定面紅耳赤。當時,西方女性和婆羅門不會擁抱,尤其不會在街道中央擁抱,而像克裡希那瑪查雅這樣嚴謹的婆羅門更不會擁抱。這位女士走後,德斯科查能夠吐出的全部字眼便是「為什麼?!」克裡希那瑪查雅解釋說,這位女士一直在跟他學習瑜伽。多虧他的幫助,她昨天晚上成功地在不服藥的情況下入睡了,這是20年來的第一次。也許德斯科查對這件出乎意料的事情的反應是天意或者命運:這一顯示瑜伽之力量的證據促成了奇怪的頓悟,永遠改變了德斯科查的生命。一瞬間,他決心學習他的父親所知道的東西。
克裡希那瑪查雅沒有欣然接受兒子對瑜伽產生的新興趣。他讓德斯科查從事工程行業,不要去想瑜伽。德斯科查拒絕聽從。他丟棄了德裡的工作,在當地一家公司找了份工作,纏著父親為他授課。最終,克裡希那瑪查雅發了慈悲。但是,為了確定兒子是一本正經的,或者也許是為了使兒子洩氣,克裡希那瑪查雅要求德斯科查每天凌晨3:30開始上課。德斯科查同意服從父親的要求,但堅持自己的一個條件:不談上帝。作為一名腳踏實地的工程師,德斯科查認為自己不需要宗教。克裡希那瑪查雅尊重兒子的意願,於是,他們以體式和唱誦薄顛闍利的《瑜伽經》開始了瑜伽課程。由於他們住在只有一個房間的公寓裡,全家人都被迫參與了進來,儘管還在半睡半醒之中。他們的課一上就是28年,雖然並不總是起得這麼早。
在指導自己兒子的那些年裡,克裡希那瑪查雅繼續完善維尼瑜伽的方法,為病人、孕婦、幼童,當然還有那些尋求靈性啟蒙的人量身定製練習瑜伽的方法。他開始把瑜伽練習分為三個階段,以青年人、中年人和老人為代表:首先,發展肌肉力量和靈活性;其次,在工作和養家時期保持健康;最後,超越身體練習,專注於神。
德斯科查注意到,隨著學生的不斷進步,克裡希那瑪查雅不僅強調更加高級的體式,而且開始強調瑜伽的靈性方面。德斯科查意識到,父親認為每一個動作都應該是一次虔誠的行動,每一個體式都應該導向內在的平靜。同樣,克裡希那瑪查對呼吸的強調之用意在於:在傳達生理上的益處時,連帶傳達種種靈性涵義。
根據德斯科查所言,克裡希那瑪查雅把一次呼吸循環描述為一次交託行動:「吸氣,神靠近你。屏息,神與你同在。呼氣,你靠近神。屏息,把自己交給神。」
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克裡希那瑪查雅把唱誦吠陀引入瑜伽練習之中,始終配合學生應該保持住姿勢的時間來調整唱誦的詩句數量。這種技術可以幫助學生保持注意力,也為他們通往冥想提供了一個踏板。
當進入瑜伽的靈性方面時,克裡希那瑪查雅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文化背景。米勒(Patricia Miller)是他的長期弟子之一,目前在華盛頓任教,他記得克裡希那瑪查雅通過提供不同的選擇來引導冥想。克裡希那瑪查雅讓學生閉上雙眼,關注眉心,然後說,「想想神。如果不是神的話,就想想太陽。如果不是太陽的話,就想想你的父母」。克裡希那瑪查雅僅僅確立了一個條件,套用米勒的解釋,「就是我們承認一種比我們自身更偉大的力量」。
保存遺產
今天,通過管理印度金奈的克裡希那瑪查雅瑜伽中心(KYM),德斯科查延續著父親的遺產。在那裡,克裡希那瑪查雅的所有不同的瑜伽方法得到傳授,他的著作得到翻譯和出版。隨著時間的推移,德斯科查接受了父親的全部教導,包括他對神的尊敬。然而,德斯科查也理解西方的懷疑主義,並強調剝去瑜伽的印度外衣,以便使它成為所有人的工具。
克裡希那瑪查雅的世界觀紮根於吠陀哲學,現代西方則紮根於科學。受到兩者的薰陶,德斯科查把自己的角色視為翻譯家,把父親的古老智慧傳播到現代人的耳朵裡。德斯科查和他的兒子考斯塔博(Kausthub)的主要關注點是,與下一代分享這種古老的瑜伽智慧。德斯科查說,「我們應該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他的組織為孩子們提供瑜伽課程,包括殘疾兒童。除了發行與年齡相稱的故事和靈性指導,考斯塔博正在開發錄影節目,用來演示教授孩子瑜伽的技巧,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受到了祖父在邁索爾的工作的啟迪。
雖然德斯科查做了將近30年克裡希那瑪查雅的弟子,但他聲稱自己僅僅拾得了父親之教導的基本原理。克裡希那瑪查雅的興趣和個性都像萬花筒,瑜伽只是他知識的一小部分。克裡希那瑪查雅還涉獵文獻學、佔星學和音樂等學科。他在自己的阿育吠陀研究室裡調製草藥處方。
在印度,他更以治療師而非瑜伽師的身份著稱。他還是美食烹飪家、園藝家和精明的牌手。淵博的學識使年輕時的他有時候顯得冷漠甚至傲慢,正如艾楊格委婉地描述的,「理智中毒」。然而,這最終讓位於對交流的渴望。克裡希那瑪查雅意識到,他所珍視的大部分印度傳統學問正在消失,所以,他向任何有著健康志趣和充分紀律的人敞開他的知識寶庫。他感到,瑜伽不得不適應現代世界,否則便會消亡。
印度有個箴言說,每三百年,就有個人為了復興傳統而降生。也許克裡希那瑪查雅就是這樣一位下凡者。他無比尊重過去,又毫不猶豫地進行實驗和革新。通過發展和完善不同的方法,他使無數人得以親近瑜伽。最後這一點才是他最偉大的遺產。
雖然克裡希那瑪查雅的不同傳承路線下的瑜伽練習方法已經變得多樣化,但它們共同繼承了對瑜伽的激情與信仰。他的教導所提供的沒有言明的信息是,瑜伽不是個靜止的傳統。它是一門活生生的、朝氣蓬勃的藝術,通過每一位練習者的實驗和深入體驗不斷地成長。
魯伊茲(Fernando Pages Ruiz),專欄作家,特約記者,《瑜伽雜誌》特約編輯,現居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市。
中印瑜伽峰會組委會 組織翻譯
譯者:朱彩虹
轉載請註明出處
原文出自《Yoga Journal》
**************************************************************************
《中國瑜伽在線》是一個專業的瑜伽視頻學習網站,它包括「網絡瑜伽館」、「網絡瑜伽學院」、「瑜伽人部落」、「瑜伽古今談」、「中外瑜伽導師」、「中外瑜伽機構」等主要板塊。現已上線近三個月,網站有很多豐富精彩的內容分享與您,如果您還不是我們的會員,歡迎加入我們。
註冊連結:http://www.chinayogaonline.com/i/r/11125
註冊時,邀請碼可輸入11125,使用邀請碼註冊升級,可以獲得600積分獎勵哦。
謝謝關注中國瑜伽在線。
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chinayogaonline):
~nama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