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養心閒人 大日
問:那麼,覺照呢?
答:覺照不需要動腦筋,它是毫不費力的,這一點跟覺察很像。另外,無意識也是毫不費力的,不需要我們動腦筋或者投注注意力。
問:覺照和覺知,有什麼不同?
答:確實,我們經常在心理學或靈性著作中看到作者在使用「覺知」這個詞。至於這位作者說的覺知是不是指覺照,這就要看他是不是從覺照的意思來說的。
你提這個問題,想起克裡希那穆提的一次經歷。當時他坐在副駕駛位置,然後三個男人坐在後座熱烈討論著覺知。突然,車子撞到了一隻山羊,把山羊撞翻在地,而他們還在繼續討論著覺知。
問:克裡希那穆提應該覺得很好笑。
答:是的。連車子撞到了羊都不知道,還在那裡說覺知?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很多人在經常使用覺知這個概念,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不是以覺照的意思來使用的,而是往往以感覺到、意識到或者發覺到的意思來使用的。
問:即便同樣的一個詞或概念,很多人腦子裡的理解是不同的。
答: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一個事情,你說的是你的意思,而他以他的意思來理解。實際上,你們倆的意思完全不同。
問:所以,人們經常彼此誤解。
答:不僅互相誤解,而且人都是堅持己見的。所以,我們無法說服其他任何人。當然,我們有時也能遇到彼此互相理解的人,這叫知己。像上面的惠明,六祖一說,立刻明白了,沒有一點扭曲或誤解。
問:怎麼如此肯定呢?
答:我們從惠明的一句話,可以對此確信不疑。他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迴光返照是一剎那的事情,這個事情,真的是唯有體會過的人才知道,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修道養心,是人生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