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天不怕地不怕,哪怕對上宋江都敢動斧,為何對穆弘卻極其畏懼

2020-12-26 明月文齋

李逵是梁山泊上一位個性極其鮮明的好漢,哪怕是不讀《水滸》的人,也知道這個人長得很黑,並且性情相當粗暴,天不怕地不怕,遇到點不順心意的事情就要動粗,甚至「掄兩把板斧,一味地砍將來」,在江州府的時候敢去劫法場,全然不將朝廷的法度放在眼中。

上了梁山後的李逵繼續憑著手中一雙板斧懟天懟地,哪怕是對上大頭領宋江都敢動斧。那是在第73回《黑旋風喬捉鬼 梁山泊雙獻頭》中,李逵與燕青離開了東京,本來想要回到梁山泊,結果卻繞了遠路,在一個距離梁山泊七八十裡的地方,聽到當地的地主說自己女兒被宋江給搶去當壓寨夫人了。

李逵因此大怒,結合宋江在東京多次去探訪名妓李師師,便認定好色的宋江肯定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等回到梁山後二話不說,直接掄動斧頭砍倒了「替天行道」的大旗,還想繼續去砍宋江,被林衝、秦明等五個人合力攔住,後來才知道是誤會一場,但我們也可以從此事中見到李逵看上去確實是一個無所畏懼的人,然而他對於穆弘卻極其畏懼。

提起穆弘這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太多的印象,他是江州揭陽鎮上的一霸,外人要去揭陽鎮上做生意,那都得給他交保護費,他家非常有錢,本身武功又高強,再加上勢力龐大,在當地與揭陽嶺上的李俊、李立以及潯陽江中的張橫、張順合稱三霸,連官府的都頭(公安局長)也不得不聽命於他。

長期在這種環境下生活,養成了穆弘極其霸道的性格,這從他的外號就能夠看出來「沒遮攔」,這個詞換種說法就是「百無禁忌」,做起事情來什麼都不需要避諱,當時在江州討生活的李逵,若是有碰上穆弘的話,那性情同樣火爆的兩人發生衝突幾乎是必然,而結局也必然是穆弘勝利。

當然,現在通行的《水滸》版本上對穆弘的經歷沒有進行太多的描述,自然也沒有說明他如何折服李逵,然而結合後來穆弘在梁山上高達22位的排名來說,他的經歷應該是非常豐富的,不過被後來的編寫者刪除了而已,要知道排名第36位的燕青都是有著自己專屬故事的。

為什麼說李逵在江州的時候,很有可能與穆弘發生過衝突並且失敗呢?因為他哪怕對上宋江都敢動板斧,但是在面對穆弘的時候卻言聽計從,並不敢有太多的反抗。

在第74回《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中,盧俊義帶著眾人從泰安州回山,半路清點人數時忽然發現李逵不見了,就表示需要一個人去把他給尋回來,這個時候是穆弘主動表態:「我去尋他回寨」,而盧俊義也立刻極其爽快地回應說:「最好」。

這裡的一問一答是很有玄機的,曹雪芹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我們在閱讀這些經典名著的時候,若是能夠善於體會這些小細節中的學問,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去看這些不起眼的細節,必然會有很多不同的感悟。

在職場中,你們一個部門去出差,突然半路上有個同事溜走自己辦事去了,他是出名的性格兇不好惹,甚至於動不動就要人命,這個時候領導說誰去把他給找回來,如果是你你會去嗎?相信大部分人都不會的,一方面交情不深,他的死活與自己無關,另一方面這任務明顯很難完成,可能自己去找人,結果白挨了一頓打也找不著人。

然而穆弘主動表態了,這就意味著他與李逵兩人很明顯是有過交情的,那什麼時候有的交情呢?只能是兩人都在江州混的時候,同時也意味著他是自認為能降伏李逵的,可能以前就有過類似事件發生。

盧俊義說「最好」,其他頭領對此也沒有提出反對,那也就意味著梁山泊眾多頭領都知道穆弘與李逵的過往,很顯然他們對穆弘找回李逵都很有信心。

事實也確實如此,李逵在壽張縣假扮縣官,讓所有官吏民眾都在那裡俯首聽令,狠狠過了一把縣官的癮,還要繼續玩下去的時候被穆弘找到了,穆弘「那裡由他,拖著便走,李逵只得離了壽張縣」,直接拖著就走了,這看上去很輕鬆,但如果換一個人去拖的話,那基本上都是被打的節奏,而在穆弘面前,李逵根本就說不出半句反對的話。

總的來說,以李逵那惹急了敢對宋江動斧的性格,之所以對穆弘言聽計從,我更傾向於是他們當年在江州有過鬥爭,並且李逵輸了,見識到了穆弘的厲害,因此懂得畏懼,當然也有朋友說那是因為穆弘有錢且與宋江關係好,所以李逵才給他面子。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交流討論。

參考資料:《水滸傳》

相關焦點

  • 黑旋風李逵天不怕地不怕,除了害怕宋江,為何不敢惹武松?
    梁山好漢,雖然打著替天行道的幌子,但是很多時候都是我行我素,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尤其殺人不眨眼的黑旋風李逵,更是掄起板斧天王老子都敢剁。本來,作為社會上混混性質的李逵到處惹是生非,後來遇見宋江,宋江呢在江湖上名聲不錯,李逵對他非常尊敬,既拿他當兄長,又拿他當主子,半條命都交給他了,在母親死後,李逵的親人就是宋江了。當然,這個是李逵自以為是的認為的,宋江自然不會拿他當親人,連兄弟都不是。
  • 李逵怒砍杏黃旗,宋江不敢吱聲,背後隱藏多少山寨潛規則?
    宋江見了李逵、燕青回來,便問道「兄弟,你兩個哪裡來?錯了許多路,如今方到。」李逵哪裡答應。睜圓大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黃旗。把「替天行道」四個字扯做粉碎,眾人都吃一驚。宋江喝道:「黑廝又做什麼?」替天行道忠義堂上人多,大家拉住李逵。問個究竟。
  • 李逵為報母仇連殺4虎,為何在梁山痛訴此事時,卻遭到宋江取笑?
    但同樣是在《水滸傳》中,李逵也殺了一隻老虎,而且比武松還多殺了三隻,為什麼到了功名不顯,甚至還因此被人恥笑呢?李逵在回家接母親上梁山時,因為自己是通緝犯的身份,所以不敢走大路,專門挑那條有些沒人走過的小道。然而沒人去的地方卻有一頭猛獸,李逵為了幫母親打水而離開了一小會兒,等到回來的時候,卻發現母親已經不見了,四處尋找,卻只找到了一些殘肢,已經被老虎吞了下去。
  • 李逵單挑水軍六天罡:能打贏其中兩個,卻會被另一人以武功碾壓?
    如果真在陸地上搏鬥,李逵也未必能打過其中四位,有一人的武功,似乎可以輕鬆愉快地拿下李逵,李逵在他面前,根本就不敢耍橫。之所以說浪裏白條張順是梁山水上六天罡中最弱的,是因為他的個頭最矮,身體也不強壯,用李逵的視角來看,張順是「六尺五六身材,三十二三歲,三柳掩口黑髯」。
  • 兇悍的李逵,為何偏不敢惹武松?你看他在梁山發現了什麼
    晁蓋聞訊早已率梁山十七頭領並上百人馬蟄伏江州府,正敲鑼為號,四下一齊動手時,忽聞一聲大喝!一個虎形黑大漢,手握兩把板斧,從茶樓跳下,不論三七二十一掄斧砍將起來!此漢,即是李逵。 梁山人馬直取押解宋江、戴宗的獄卒,而李逵卻不辨左右何人,沿街掄斧,一斧一個,排頭兒砍將去。
  • 宋江3次給人讓位,但都不敢接,為何有人敢接,宋江反而不讓
    對武松、李逵這樣出身貧寒、處境艱難的人物來說,通過贈送幾兩銀兩,可以很好地吸引他們,李逵等人對宋江表示感謝,但對關勝、呼延灼這樣出身於將門的人物來說,從小衣食無憂,幾兩銀子的小恩小惠,他們當然看不上,也很難買通,但宋江的聰明之處是,知道如何對症下藥,知道如何從不同的階層、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場合下,知道如何用不同的方法來收買人心,所以效果很好。
  • 解說水滸之小旋風柴進和黑旋風李逵,梁山的面子和裡子!
    話說梁山好漢大排座次之後,小旋風柴進是第十把交椅,而黑旋風李逵是第二十二把交椅。今天說一說這兩位,因為這兩個人的綽號裡面都是旋風。一個是小旋風,一個是黑旋風。可以說,在三十六天罡的名單裡,柴進是靠前位置的。而宋江的作風,自己人儘量名次往前提。
  • 柴進綽號小旋風,李逵綽號黑旋風,寓意有何不同
    那麼,在這三種解釋當中,哪一種解釋更適合柴進和李逵這兩位人物呢?我們不妨先從柴進和李逵在小說中的事跡談起。首先來說說柴進。在《水滸傳》中,柴進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後周世宗柴榮的後人,家中有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賞賜的丹書鐵券。丹書鐵券有何作用呢?
  • 宋江綽號呼保義,董平綽號一直撞,這都是什麼意思?
    其實,水滸這本書,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裡面幾乎人人都有綽號,再不濟也得來個「潑皮」「糞裡蛆」「油裡鰍」或者「沒毛大蟲」「矮丘乙郎」這樣的綽號。其實,就是皇帝也算是有外號的,宋徽宗就被稱作「道君皇帝」,原因是他崇拜道教。不過,話說108將中,有些人的綽號看起來不太容易理解,比如宋江的「呼保義」,穆弘的「沒遮攔」等。下面,就來解釋一下,這些綽號究竟何意。
  • 武松在梁山只怕一個人,就是黑旋風李逵,這叫一物降一物
    梁山的馬軍五虎將,個個武藝高強,任何人都能獨當一面,可梁山的步軍就不同了。不知為何,步軍不設五虎將,卻搞了個十頭領,這十個人中,實力相差懸殊,有吃大鍋飯的嫌疑。其中魯智深武松,自然是名至實歸,拼命三郎石秀膽氣過人,雷橫和劉唐勢均力敵,黑旋風李逵的武藝,和他們相比,略遜一籌。
  • 《水滸傳》之李逵探母,是誰造成了悲劇的結局?宋江難辭其咎
    客觀的說,林娘子、武大郎、小衙內的死,都有著不可避免的理由,也可以說是天意如此,但是李逵母親的死,卻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仔細分析李逵探母的故事情節,就會發現,其實是各個環節都有人做出錯誤的選擇,但凡有一個環節不犯錯,李逵母親都不會死。
  • 水滸:宋江和吳用都說李逵是「家生的孩兒」,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在《水滸傳》中,黑旋風李逵是宋江的鐵桿粉絲兼貼身保鏢,李逵對宋江不僅萬分敬仰而且絕對忠誠。然而,老謀深算的宋江,對待李逵卻又如何呢?在宋江的心目中,也許李逵根本就不值幾斤幾兩。這從宋江酒後一句不經意間的言語中,即可看出端倪。
  • 稱呼李逵,從大哥到鐵牛,再到黑廝,宋江為何改口三次?
    在江州,李逵一直跟著戴宗混,就連李逵牢頭(即獄警)這份工作,都是託了戴宗的面子才謀到的。戴宗大哥罩著小弟李逵,身份上如兄如父,自然隨李逵的家人叫鐵牛,也沒啥毛病,還能顯得兩人的依附關係。宋江的每次飯局,基本都沒忘李逵自遇到李逵,宋江對同樣膚色的兄弟格外關照,除了送銀子,又給好吃好喝的,李逵缺啥,宋江給啥,即便李逵打架惹事了,宋江出面還幫忙兜底子。
  • 黑旋風李逵在《蕩寇志》和《水滸傳》中的結局為何差距那麼大?
    一、殺人如麻的「黑旋風」 《水滸傳》中,李逵本是鄉野莽夫,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一個小牢頭,期間結識了被發配到江州的宋江,從此成為宋江的「忠實打手」,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後,李逵的地位水漲船高,成為步軍第五位頭領,上應「天殺星」。
  • 原來你是這樣的李逵
    先說前奏,話說李逵隨燕青下山打擂,完事後路經壽張縣,李逵害怕宋江責罰,故借醉酒在壽昌縣逗留。李逵閒來無事,在壽張縣街道上閒逛。偶遇一寫狀紙老先生,得知壽張縣縣官是個糊塗蛋,極不作為,鬧的百姓哀聲怨道。李逵聽罷,怒不能解,徑直往縣衙門口走,接下來就拉開了李逵坐堂的序幕。
  • 李逵明知是毒酒為何一飲而盡,臨死說出8個字,揭穿宋江虛偽面具
    這次起義,在梁山結盟,結成聯盟,一百零八個好漢中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現在來談談「黑旋風」李逵吧,他在梁山好漢中排在第22位。在《水滸傳》中,李逵因膚色黝黑,又生又高又壯,又有一身好武藝,因此被人們送上了外號「黑旋風」。「水滸傳」大結局,李逵明知是毒酒卻一飲而盡,臨死前說出八個字,揭穿宋江虛偽面具,真正的原因就在於此。
  • 水滸中哪五位好漢不忠宋江呢?
    這個話,應該倒過來說,水滸裡有哪幾個是忠於宋江的呢?這樣問才對!水滸傳有句名言,叫「逼上梁山」,從許多上梁山的人經歷看,並不是衝著宋江,衝著晁蓋上梁山落草為寇的,絕大多數被逼的,這才是主流。這些人,說不上忠於宋江,只是各種無奈,所以宋江才高喊著「招安」,不給一個正當出路,梁山是沒有凝聚力的,沒法打贏仗,早晚散夥!忠義二字,忠不是忠於宋江,還是忠於朝廷,只是杏黃旗上的大字,叫替天行道,這個「天」,還是宋天子。
  • 水滸傳,宋江坐梁山第一把交椅,不是晁蓋本意
    在梁山,宋江坐的是第二把交椅,當初上山時,晃蓋便有心讓宋江坐第一把交椅,曾對宋江說:「當初要不是你冒死給我們通風報信,哪裡有梁山泊今天的形勢,你就是梁山泊的恩人,理應你坐第一把交椅,但是宋江初來咋到,只能推讓,在宋江的再三推讓下,晃蓋才讓他排在了吳用之前,自己之後,坐了第二位。實際上,此時晃蓋已認定宋江就是梁山的未來寨主。
  • 被斬前方顯英雄本色:武松怒罵魯智深大笑,李逵成了一灘爛泥
    李逵是天殺星,非常好殺戮,但是他殺的多是一些沒有武功的平民百姓,或者蝦兵蟹將,例如李逵殺了小衙內,扈三娘全家,以及大量的無辜百姓,這不算李逵的戰績,而是他的累累惡行。李逵在普通人面前很厲害,是天殺星,混世魔王,但是遇到燕青、焦挺這類好漢,他就立馬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