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證先鋒》算是TVB的知名老IP,以前歐陽震華、林文龍、蒙嘉慧他們主演的第一、二部無論演技還是編劇都是上品,口碑很好,豆瓣評分沒有掉下過8分。雖然是很多年前看的,但還記得故事開篇的白骨案很精彩,給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陰影。第三部雖然換了一批新卡司,由黎耀祥、張可頤主演,但是豆瓣評分也還有7.6分,算是中等水平。
因此《法證先鋒4》即將上映的時候,港劇迷估計都是很激動的。依舊是滅罪鐵三角,香港法證部高級化驗師高安(黃浩然飾)、法醫科高級醫生聞家希(李施嬅飾)、西九龍重案組高級督察郭輝煌(譚俊彥飾)。
然而開播後,大家都很失望,劇情節奏拖沓,法證先鋒感覺變成了高科技先鋒,法證先鋒們的家長裡短。但喜愛港劇的大家怎麼會那麼輕易絕望呢?於是大家一直等待劇情發展,看會不會慢慢漸入佳境。可惜直到播到現在的28集,即將迎來大結局,我們依舊沒能等來期望中的真香。該劇豆瓣評分也只有5.2分,可以說是不及格了。
首先演員陣容的再次大換血就有點冒險。
不常看港劇的觀眾估計對裡面很多演員都無感。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看了一大半,很多角色的名字都還記不住。我只記得男主法證部高級化驗師高安,還有李施嬅飾演的法醫聞家希。順便說一下去年李施嬅主演的《金宵大廈》口碑很不錯,有興趣可以看。
整個劇主演的演技都還算在線,參差不齊,反而是配角演技有驚喜,但這倒不是口碑差的主要原因。主要還是這一部的編劇和製作實在是太差了。
導演可能是想拍高科技先鋒。
法證、法醫在取證和驗屍的時候,就是一個高科技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的展覽,裝B效果滿分。法醫部分到現在我都沒看到有一個比較詳細和正經的驗屍過程,每次一到驗屍,只能看到不同角度和遠近的演員,鏡頭切換頻繁得好像蹦迪,眼花繚亂。赤裸裸地炫技?
其次案件推理平平無奇,破案全靠偶然。
每一個案件沒有太大的懸念,即使有反轉,你也可以通過角色的反應或內容判斷出來。而且每一次案件到了瓶頸,我們的高級化驗師高安總是能在生活中得到啟發,獲得關鍵線索。不得不說男主不僅非常聰明有智慧,還極度熱愛工作。
看刑偵劇,大家不就是喜歡案件層層分析,直至真相被揭開的那種跌宕起伏嗎?而《法證先鋒4》的破案平平淡淡,大家拿著ipad點點點,電腦敲敲敲,模型秀一秀,真相就差不多了。邏輯推理分析 ,沒有讓觀眾有原來如此的驚喜。
而且辦案出場一定都要人人墨鏡凹造型走臺步,這個真的好尷尬。
劇情的推動和進展拖沓,很多無關緊要的內容。
法證先鋒硬是變成了法證先鋒們的日常和家長裡短。每次案件劇情推進過程中,會突然開始插播角色們的日常生活,一不小心就講了差不多一集。個人覺得不是不可以有這些內容呈現,但是這些日常可不可以稍微能夠推動一下劇情以及縮短一下時長,畢竟這還是一個刑偵為核心的劇啊。觀眾是不會想一直看角色們的日常吃喝拉撒以及他們的人際交往、家庭瑣事的。
而且感覺很多電視劇常用的感情套路編劇都用進去了。舉例說明,套路一:女女男三人行,閨蜜和男朋友一不小心綠了自己。大概被背叛的女人最終會和廚藝很棒的高級督察在一起。套路二:男主感情穩定,女朋友異國,綠了他。套路三:女主和過世姐姐的男朋友互相愛慕,但始終過不了心裡的那道關。有網友調侃說這部應該叫愛情公寓4,我覺得是挺中肯的。
還有保姆秋姐懷疑自己得了腦癌去買靈位,最後被聞家希帶去醫院發現原來只是耳朵被耳屎堵住生了瘡。這些情節是為了拖時長嗎?觀眾並不想花那麼長時間看富家小姐和忠心保姆的情深深啊。
最後一個是劇情內容硬傷多,甚至有些讓人反感。
比如第一起案件,真正的兇手都抓住了,發現原來兩起殺人案背後還有一個人起了關鍵作用,於是通過涉嫌「釣魚執法」的手段抓住了張淑敏,給了一個教唆殺人的罪名。教唆罪,是指以勸說、利誘、授意、慫恿、收買、威脅等方法,將自己的犯罪意圖灌輸給本來沒有犯罪意圖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圖實施犯罪,教唆人,即構成教唆犯罪。張淑敏只是告知真相,沒有口頭引導殺人,算是教唆殺人嗎?太過於勉強了。
第一個案件結束後,一群主演們端著紅酒杯以上帝視角對犯罪的平民做概括總結,點評人間疾苦,充滿了高高在上的傲慢,真讓人覺得無語,甚至有點噁心。這樣做作又三觀不正的劇情臺詞設置,難道編劇導演覺得是傳遞正能量嗎?
另外剪輯也有一些問題,好幾個案件回顧片段都重複了2次,我相信觀眾不會記憶差到從上集到下集就忘記了前面的劇情的,重複回顧的必要不大啊。
我想那些邊吐槽邊看完的小夥伴們,可能真的都是靠情懷撐過去的。還是重溫一次第一二部洗洗眼吧。最後安利幾部比較老的TVB刑偵劇給大家,溫兆倫、吳啟華和宣萱主演的《900重案追兇》、郭晉安的《迷情家族》、《隔世追兇》(韓劇signal疑似抄這個劇)、林保怡的《鑑證實錄》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