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新手媽媽不信的「一睡二哭三攢肚」,其實是嬰兒發育必知口訣

2020-12-13 奶球媽咪

「為什麼剛出生的寶寶總是在睡覺?」「為什麼小寶寶忽然開始頻繁哭鬧?」「為什麼孩子的排洩規律一下子改變了?」「為什麼寶寶……」隨著嬰兒每一天的成長,圍繞著新手爸媽的「為什麼」也越來越多,其實寶寶的身體的每一種變化和表現,都是在向爸媽們傳遞信號,可惜很多父母新手上陣,實在搞不懂這些信號的含義。

01「一睡二哭三攢肚」,老人口中的秘訣原來竟是如此

小夏還在懷孕的時候,婆婆專程來就給她傳授過一些育兒經驗,其中就包括所謂的「一睡二哭三攢肚」。

婆婆給她解釋其中的含義,一睡,指的是出生第一個月的寶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二哭,指的是嬰兒在第二月的時候,會開始逐漸表達自己的情緒,想要什麼或哪裡都不舒服,都會通過哭讓爸媽知道。這三攢肚,則是指第三個月的時候,寶寶的排便時間和周期會發生改變,幾天大便一次也是正常的。

小夏當時不僅沒有認真聽婆婆講,打心底還有點嫌棄這些「育兒老話」,她覺得這些話沒有科學依據,而且是在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得出的片面結論,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結果,小夏的寶寶出生之後,第一個月幾乎就是在睡覺;一邁進第二個月,清醒的時間變長了,卻總是不定時的哭鬧;第三個月,以前每天都排便的寶寶忽然好幾天不大便了,好不容易大便一回還有點幹,小夏差點以為是便秘要送醫院去看,幸虧及時趕來的婆婆阻止了她。

02「一睡二哭三攢肚」被驗證,那麼它們分別對應什麼發育情況呢?

一 月睡

就像是體貼媽媽們生產辛苦一樣,在媽媽們坐月子期間,新生兒寶寶大部分時間是在睡覺中度過的。他們剛剛從母體來到新的環境中,需要適應,加上寶寶在這個時間段快速生長,所以他們會採取這種「閉關睡眠」的方式,減少消耗,積極生長,這是正常的現象。

至於有些新手爸媽反映,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睡覺,總是哭鬧呢?很簡單,因為他沒被照顧好,因為他不舒服。隨時留心寶寶的狀態,是不是餓了,是不是渴了,是不是尿床或者拉臭臭了,處理好讓寶寶難受的事情,他自然會安穩的去「睡覺修煉」。

下面放一個1—12個月寶寶的睡眠參照時間,新手爸媽們可以以此作為比對,觀察寶寶的睡眠情況

第1個月:約18—20小時的睡眠時間。2—5個月:睡眠時間減少,保持在15—18個小時。6—12個月:再次遞減,約14—16個小時,類似成人的作息。

寶寶出生的第一個月,保證充足的睡眠,對於他的體重和發育都是有重要幫助的。所以,新手爸媽們不要擔心剛出生寶寶一直在睡,這是他們的生長方式。相反,如果有寶寶總是不睡覺,一定要及時排查他的需求或者不舒服的地方,處理妥當,讓寶寶安穩入睡。

●二月哭

為時1個月的「休養生息」結束之後,寶寶開始觀察這個世界了,他們清醒的時間會變長,相對的,需求就會變多,但他們又不會說話,有什麼需求沒有被滿足,或者身體出現不適應的時候,就會以哭鬧的形式,來尋求父母的幫助。

最常出現在這個時期的問題,就是嬰兒「腸脹氣」,因為寶寶腸胃功能沒有發育完全,餵奶過程中,稍微出現受涼、吸入過多空氣等情況,都有可能會引起嬰兒腸脹氣,如何判斷是否出現腸脹氣,要看以下方面:

1)寶寶經常哭鬧,但餵奶又不喝,甚至哭鬧更厲害。

2)睡覺時頻繁出現蹬腿、蜷縮身體、臉憋得通紅等情況。

3)經常放臭屁,有時候屁中會帶出些許大便。

4)肚子發鼓,偏硬,湊近聽,能聽到「咕嚕咕嚕」的聲音。

5)被抱著的時候總是打挺,仿佛拒絕被抱起來。

如果寶寶出現以上這些情況,那麼很有可能就是得了腸脹氣,父母可以按勻速順時針的手法按摩寶寶肚臍眼周圍,幫助排氣;並且在保暖的同時選擇正確的餵奶方法,避免寶寶吸入過多涼氣。

●三月攢肚

顧名思義,攢肚子指的就是寶寶在吃好喝好被照顧好的前提下,開始儲蓄能量,不會天天都排便,大便次數減少,大便周期拉長,有的甚至好幾天大便一次。

這個時候新手爸媽們多數會誤以為是孩子便秘了,如果寶寶嘴裡沒有異味,大便時不痛苦難受,大便顏色金黃色,沒有奶瓣,和之前的大便相比,水分較少。那麼這就是寶寶在攢肚子。

老一輩通過多年經驗流傳下的「老話」見證著寶寶們的成長發育和階段變化。「若要小兒安,三分飢與寒」說的是因為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全,不建議將寶寶餵得過飽,又因為孩子生長發育速度快,偏低的溫度能更好適應他們的「成長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則是在告訴新手父母們,不要錯過孩子性格與大腦發育最重要的兩個階段。

每一句「老話」都寄託著長輩們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的祝願,願你的育兒之路上也能有「老話」為你持續護航。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家有新寶寶,發育口訣你知多少
    寶寶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希望和幸福,但養育寶寶階段卻異常艱辛,尤其是對於一些新手父母來說因為沒有太多的育兒經驗,總是會手忙腳亂。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寶寶剛出生時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心中訴求,而一旦哭鬧,爸爸媽媽們就只能用猜的方法來應對各種事宜。
  • 寶寶出生後,一放下就醒不抱就哭?新手媽媽該如何改變嬰兒睡眠?
    家裡的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肯定不捨得讓孩子哭一聲,一哭要麼趕緊抱起來哄,要麼就是直接抱著餵奶哄他睡覺。時間久了,寶寶就養成了抱睡、奶睡的不良習慣,這讓寶媽十分崩潰。新生兒缺乏安全感,喜歡被人抱著睡,但是如果一直抱著的話,對他們的發育又不利,作為新手媽媽,應該如何應對呢?來自一位粉絲的自述:我兒子小米加於今年8月份出生,出生時因為血液感染在保溫箱呆了半個月。
  • 「一月睡,二月哭」,寶寶哭鬧原因有三,安撫嬰兒這樣做
    孩子媽一晚上起來五六次,睡眠嚴重不足。並且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照顧孩子的方式不對,才導致月子裡的「天使寶寶」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其實在我護理過的孩子中,這樣在60天左右,突然從天使寶寶「黑化」成為小惡魔的並不在少數,老輩人也有:「一月睡,二月哭」的說法。
  • 家有新寶寶,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嬰兒發育口訣你記住了嗎?
    俗話說寶寶的發育過程會經歷「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的階段,又會把我們折騰得神經衰弱。前3個月的寶寶確實比較難帶,記得當時的睡眠時間一天合計4個小時,每次都不會超過2個小時,也就是說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你家寶寶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呢?一月哭剛出生的寶寶最主要的語言就是哭,餓了會哭、醒了會哭、困了會哭、熱了會哭、疼了會哭、尿了會哭、煩了會哭,用哭聲向世界證明他的存在。
  • 一哭二鬧三不睡覺……寶寶發育特點你知道嗎
    可如今寶寶們變了,一月哭,二月鬧,三月不睡覺…新手爸媽們被搞抑鬱了,有時候真想把他們塞回去!一歲以內的娃太難帶,堪稱一部血淋淋的虐爸虐媽史!寶寶從新生兒到一周歲這個階段的變化是幼年期速度最快的一個階段,幾乎每個月都會帶給爸爸媽媽不一樣的「驚喜」,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讓新手家長們措手不及。
  • 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寶寶的發育規律全在這裡!
    十月懷胎,寶寶終於平安降生,在嬰幼兒這個階段是幼年期發育速度最快的階段。作為新手爸媽,此時最關心的莫過於寶寶是否健康,生長發育是否正常。俗話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抬頭、四翻身、五長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月隔夜奶、十月說話、十一月站、十二月走。這個口訣分別代表什麼意思呢?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記住這條新生兒發育口訣,寶寶更健康
    可可夫婦前些天剛剛迎來他們的小寶寶,由於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他們倆個都有點手忙腳亂,尤其是在寶寶半夜哭啼不止時,他們兩個更是手足無措,不知道寶寶到底是怎麼了,這時他們既很心疼寶寶但又很無奈。其實可可夫婦的表現也是許多年輕父母的表現,由於缺乏經驗,這些父母在寶寶啼哭時都有點束手無措,所以他們非常需要了解寶寶在出生後的發育規律,這樣才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去照顧寶寶,那麼寶寶在出生後的前三個月的發育規律是什麼呢?
  • 新生兒總哭鬧新手媽媽很頭疼,抱睡、躺睡、奶睡,哪種哄睡方式好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月份越大寶媽越難受,坐立難安,覺也睡不好,天天盼著「卸貨」。把寶寶生出來就可以一身輕鬆了。但寶寶生出來之後,很多新手媽媽恨不得再把寶寶「塞回肚子裡」。寶寶總是哭鬧,讓本來就對照顧寶寶不是很熟悉的新手媽媽,更是頭痛不已。新生兒為什麼會哭鬧呢?
  • 「一睡,二哭,三認人」,寶寶在第二個月性情大變,是有原因的
    「一月睡,二月哭,三認人,四翻身,五出牙,六輔食,七月坐,八月爬,九斷夜奶,十叫爸媽,十一站,十二走」,這是典型的寶寶發育規律口訣。但是相較於其他月份,人們卻很少提及二月的寶寶,為什麼呢?因為寶媽們都因為「二月惡魔寶寶」抽不開身,他們清醒時好像只有一件事情可做,那就是哭!為什麼寶寶在第二個月突然「性情大變」呢?經過第一個月的快速發育,第二個月的寶寶小手放鬆了,雙腿也漸漸伸直了。他們的肌肉開始發育、視覺協調能力增強、發出嘰嘰咕咕的聲音,情感和社交能力得到了發展。
  • 3月齡寶寶有哪些發育特點?進來對號入座,附0~12月齡身高發育表
    俗話說『一睡二哭三攢肚』,嬰兒的運動發育歷程,遵循一定的章法。編輯:邱寫寫一千個寶寶當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小傢伙的身體、運動發育都是各不相同的,但縱觀寶寶們的發育節奏,也是大同小異的。媽媽們總是對小寶寶的發育情況特別上心,小傢伙到了哪一個階段,應該具備了什麼樣的能力呢?
  • 「一月睡黃、二月哭腸、三月攢肚急壞娘」,發育口訣媽媽讀懂幾分
    新手父母面對這種情況更是頭疼,完全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大家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很難區分孩子哭聲的具體含義,越是這樣家長就會越心急。其實解決這種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知道了孩子的習性之後,自然就能周到地照顧他了。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二月寶寶愛哭鬧,真實原因父母要知道
    老一輩常說「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寶寶出生後的發展規律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這種說法是針對大部分的孩子而言,並不具有普適性,所以我們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特點,所以要結合自己的孩子的特點來綜合判斷。
  •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家有新生寶寶,牢記口訣帶娃更輕鬆
    不會說話的他只能用哭泣表達自己的所有需求,對於新手爸媽來說,寶寶到底是餓了、困了還是身體不舒服,是件特別難區分的事。不過,好在每個孩子的發育過程是有規律的,只要新手爸媽了解相關方面的知識,就能在大原則上維持寶寶的健康。
  • 新手媽媽必知|新生兒寶寶怎樣才能睡出「漂亮」的頭型!
    寶寶喝完奶就睡、平躺溢奶怎麼辦?側著睡會不會睡偏頭?諸如此類的問題,讓很多新媽媽特別的困惑,很想給寶寶睡出一個漂亮的頭型,抓住塑頭型的關鍵期。接下來,小恩來為大家答疑解惑吧!一周歲半後再想糾正就比較難,一般來說,寶寶在一周歲至一周歲半時,囟門會閉合,意味著寶寶的頭型定形了,很難再有所改變。媽媽如果在一周歲半以後才想起來給寶寶糾正頭形,那就比較困難了。二、新生兒寶寶睡覺,需要枕枕頭嗎?
  • 6到8周嬰兒一天能睡20小時,睡得太多?其實是提前進入規律睡眠
    小嬰兒出生後,前幾個月的睡眠問題總是困擾著不少新手媽媽。有個媽媽留言說自己的寶寶快2個月了,每天不哭也不鬧,很溫和,每次睡眠時間都很長,這樣正常嗎?孩子不愛睡,晚上夜醒頻繁,白天哭鬧不安,哄睡難,這樣的情況,媽媽擔心孩子睡眠不足,睡眠質量不好。
  • 剛出生的「大胃王」寶寶成了發育遲緩,這個問題很多新手媽媽都會...
    近日,有位19樓網友在論壇發帖說自家的寶寶是個「大胃王」卻出現了發育遲緩等問題她認為作為毫無經驗的新手寶媽一直指導寶寶餵養的月嫂有很大的責任作為新手寶媽,毫無經驗,對月嫂留下的「爛攤子」毫無招架能力,寶寶哭鬧不止,我也忍不住哭起來,當時我還在坐月子,多麼糟糕的月子啊!
  • 嬰兒撫觸的重要性
    作為一位二胎媽媽,我是深刻明白了嬰兒撫觸的重要與差別。現在隨著時代的潮流,越來越多的嬰兒保健措施層出不窮。從嬰兒一出生就涉及到的就是嬰兒撫觸,嬰兒撫觸非常利於寶寶身體發育,能夠給寶寶各方面帶來好處。例如:一、增進親子關係:媽媽通過對嬰兒的撫觸、溫柔的話語、溫柔的撫觸,能夠增進母子的感情。
  • 小寶寶「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有哪些科學論證?看兒科專家了
    這時,許多嬰兒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也就是說很緊,當你抱著他的時候,他沒有發出聲音,睡得特別香,一放在床上就醒來,哭了起來,有些人每天抱在地上走路,停下來哭泣。那時,同齡組的母親們記得「每天睡覺就像地雷,不小心,自己就會爆炸」。大家研究了各種各樣的應對方法,最後在孩子的階段自己得到了很多安慰。
  • 一晚上醒5次的寶寶終於睡「整夜覺」了,3招搞定睡渣寶寶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育兒過程中有很多問題讓人頭痛。研究表明:95%的媽媽在孩子1歲前沒睡過「整夜覺」。因為種種原因,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哄娃,能睡「整夜覺」幾乎成了媽媽們的最大心願。9個月開始,經過大量看書學習,和別人請教,我終於讓「睡渣」寶寶,一晚上睡到亮了,白天有精神,才覺得輕鬆了不少。其實無數媽媽和我一樣,曾經都被孩子睡眠問題困擾,下面整理了幾個媽媽孩子真實的睡眠案例,一起來分析。
  • 「一月睡二月哭」,2個月寶寶晚上經常哭鬧,多半是這個原因
    「一月睡二月哭三月攢肚」 ,不少家長應該都聽過這個說法,真的是就像這句育兒俗語,不同月齡寶寶發育特點也不同。有個媽媽留言說:寶寶50多天了,純母乳餵養。之前吃睡都很規律,絕大多數時間都在睡覺。這段時間吃奶開始很不規律,晚上突然哭鬧厲害,不能入睡,十來分鐘醒來哭鬧一次,只要大人抱在懷裡就很快入睡,放在小床上就很快醒來啼哭,直到後半夜2點後才睡。這就是個「二月哭」的例子,到了兩個月,寶寶的哭鬧會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