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聯智庫(ID:tucmedia),作者:楊宏遠
「掛箱停在月臺裝貨,牽引頭跑到油站加油」,這種情景依靠能源匯的能源智慧前置倉(橇裝加注裝置)實現了。
最近,能源匯的某個能源智慧前置倉中這一情景變得更加「魔幻」,站點的工作人員「消失了」。司機藉助能源匯橇裝智慧管理平臺引導,通過線上自助加油、ETC自助加油兩種方式完成加油。即使沒有現場工作人員,能源匯「無人值守」通過安全管理系統,也可以智能識別現場人員危險行為,提前消除風險。
12月4日,能源匯創始人兼CEO汪磊在參加由運聯主辦的「2020(第九屆)物流產業創新創業大會」時提到,從今年5月份到現在的半年時間裡,能源匯把「數位化加注」做到了「無人化加注」,是行業內唯一一家能真正實現橇裝無人值守加注的企業,單站人力成本節約10萬+,人工成本下降50%左右。
加油、加氣等能源消費是商用車最高頻的消費行為,也凝結了最大的成本項。目前,我國2萬億元的成品油市場,正在面臨數位化的重構機會。能源匯迅速把握住了這個機會。
重構油品供應鏈,降低20%左右的用油成本
在大會演講中汪磊提到,過去物流企業用油成本居高不下,原因在於「企業性」的加油行為與面向個人的零售加油站共享了同一個供應鏈渠道;而能源匯前置倉模式,去除了傳統油品採購環節中的中間商差價,直接將煉油廠的油通過集採、運輸直達前置倉,讓物流企業可以在園區、停車場、港口、碼頭內部就近加油。用汪磊的話說就是,「將15%-20%油品的毛利,直接省到你的油箱裡」。
只有從基礎設施層面重構供應鏈,才能夠真正解決用車企業用油貴、加油遠等難題。因此,能源匯重構了「車找油」到「油找車」模式,在用油企業園區布局能源智慧前置倉,減少加油時間與成本。
目前,能源匯已經籤約了40多家物流頭部企業,其中包括順豐速運、圓通速遞、一汽出行、德邦快遞、京東物流、安能物流、日日順等企業,並與普洛斯物流地產、曹妃甸工業園等園區達成了合作。
能源匯的前置倉模式也受到了資本的認可。到目前為止,能源匯已經獲得三輪融資,最近的一次是今年7月份由匯禾資本領投,遠東宏信、找油網跟投的數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截至目前能源匯已籤約300多個能源智慧前置倉站點,據汪磊透露,預計年內可完成建站省份20餘個,有望實現能源智慧前置倉數量的翻倍增長。
完善數位化應用,創新能源消費場景
汪磊提到,能源匯前置倉具備極致的單站運營效率,爬坡周期僅為一個月,新站點起步一年內即可收回成本。而且,目標客戶都是全國性的大型物流企業,完全可以做到訂單先行,開站之初即具備客戶基礎。更廣泛的客戶及其全國性的用油需求,驅動能源匯能源智慧前置倉建設加速擴張;更大規模的前置倉網絡,也能帶來更強的客戶黏性和更廣泛的需求。
「今年是10倍的增長,明年可能是20倍、30倍的增長,因為第一年是最難的,要把全國的非標建設標準化,研發也花了我們大量的精力。」汪磊說道。他強調,完善的數位化系統應用,為全國快速複製建站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能源匯已經建成了橇裝智慧管理平臺,其中包括客戶管理系統、站端運營管理系統與集團運營管理系統;另外,能源匯的四大安全體系能夠保證加注的安全性。這些都會在能源匯的「無人值守」得到應用。未來半年內,「無人值守」將全面應用於能源匯全國範圍內存量的100多個能源智慧前置倉和新增網點。
除此之外,能源匯還改革了傳統加注方式,採用無接觸授權碼加注、自助加注、車牌加注、etc加注、電子標籤加注等多種加注模式,同時也兼容傳統實體卡,用戶可以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對應的加油模式。
撬裝加油裝置的落地使用,為物流企業用油實現了合法合規、省錢省事。能源匯的平臺供應商都來自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及優質煉廠,每月會提供油品質量檢測報告,保證了平臺的油品質量。目前能源匯已整合全國超過1000家危化品運輸車隊,24小時內快速響應全國油品供應,按質按時按量滿足企業客戶的用油需求。
除了油品外,能源匯還在準備布局加氣站、加氫站等,並計劃在3年以內建成超過1000個能源智慧前置倉的全國性網絡,成為名副其實的能源智慧前置倉連鎖品牌。
*本文為運聯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