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修道人不懂得以「旁觀者」的角度跳出圈兒外,(想了解更多妙善師實證實修方法,找公眾往生心法進群指導)永遠也看不清自我,自然也得不到令自我成長的正知正見,這就叫「局中人」。
往往「隨時隨地念佛」的同修都是處在各種無奈當中,又「不得不」如是修;然而,只有在生活百事當中形成一種覺照功行;回歸自性的「性海」,如同釋迦佛當年「覺照」生老病死之苦,最後一步步的透過覺照功夫「遍參」其他宗教的修道之法,最終形成自己的「法」,也叫自己的宇宙實相觀。
一切「名相」僅僅是宇宙本源的一種表達,相與非相之間相互依存,相的表達源於非相的生起;道的修持規律一定是先收緊再放開、先有相後無相、先漸次後頓悟、先至心一處後遍觀一切。
道的演化過程一定是越分越細,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傳到東方國度就有了顯宗和密宗之分,最後又分成了「禪淨密」等等;淨土念佛法門又分成了持名念佛、觀想念佛和實相念佛;持名念佛是下三品,觀想念佛是中三品,實相念佛是上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