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節選) 他問: 「為什麼宗教沒有教會我們愛,而教會了我們恨?」

2021-02-12 當代

【節選自《塵埃落定》,作者:阿來。原載於《當代》1998年2期】

他心裡已經沒有多少對別的教派的仇恨了。

但他還必須面對別的教派的信徒對他的仇恨。

最後他問:

「為什麼宗教沒有教會我們愛,而教會了我們恨?」

◇◇◇◇◇

我們走進牢房,那個想在我們這裡傳布新派教法的人,正坐在窗下看書。獄卒打開牢門讓我們進去。我想他會裝著看書入了迷而不理會我們。平時,有點學問的人總要做出這樣的姿態。

但翁波意西沒有這樣。我一進去,他就收起書本,說:「瞧瞧,是誰來了。」他的臉容是平靜的,嘴角帶著點譏諷的笑容。

我說:「喇嘛是在念經嗎。」

他說:「我在讀歷史。」前些時候,濟嘎活佛送了他一本過去的瘋子喇嘛寫的書。這本書很有意思。他說:「你們的活佛叫我放心地死,靈魂會被他收伏,做麥其家廟裡的護法。」

這時,我並沒有認真聽他說話。我在傾聽從高高的窗子外面傳來大河浩浩的奔流聲。我喜歡這種聲音。年輕的喇嘛靜靜地望著我,好久,才開口說:「趁頭還在脖子上,我要對少爺表示感謝。」

他知道經卷是我叫他們送還的,還知道毛驢也是我放生的。他沒有對我說更多的好話,也沒有對我說別人的壞話。他把一個小小的手卷送給我。上面的字都是他用募化來的金粉寫下的。他特別申明,這上面沒有什麼麥其不肯接受的東西。那是一部每個教派都要遵循的佛的語錄。我手捧那經卷,感到心口發燙。這樣的書裡據說是智慧和慈悲。我問這個就要刑罰加身的人,書裡是不是有這樣的東西。

他說,有的,有。

我問,除了他的教派之外,別的教派的人,比如,濟嘎活佛那個派別是不是也要讀這本書。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後,我心中的疑問反而加深了:「那你們為什麼彼此仇恨?」

我想我問到了很關鍵的地方。他好半天沒有說話,我又聽到了河水在官寨下面的巖岸下轟轟然向東奔流。翁波意西長嘆了一口氣,說:「都說少爺是個傻子,可我要說你是個聰明人。因為傻才聰明。「他說,」你要原諒垂死的人說話唐突。」

我想說我原諒,但覺得說出來沒多少意思,就閉口不言。

我想,這個人要死了。然後,河水的喧騰聲又湧進我腦子裡。我也記住了他說的話,他的大概意思是,他來我們這個地方傳播新的教派不能成功,促使他整整一個冬天都在想一些問題。本來,那樣的問題是不該由憎人來想,但他還是禁不住想了。想了這些問題,他心裡已經沒有多少對別的教派的仇恨了。但他還必須面對別的教派的信徒對他的仇恨。最後他問:「為什麼宗教沒有教會我們愛,而教會了我們恨?」

重新回到廣場上,我要說,這裡可比牢房裡舒服多了。長長的甫道和盤旋的梯子上的潮溼陰暗,真叫人受不了。

小爾依說:「明天,我想要親自動手。」

我問他:「第一次,你害不害怕?」

他搖搖頭,蒼白的臉上浮起女孩子一樣的紅暈。他說:「是行刑人就不會害伯,不是行刑人就會害怕。」

這句話說得很好,很有哲理,可以當成行刑人的語錄記下來。過一天裡,沒多少功夫,我就聽見了兩句有意思的話。先是牢房裡那一句:為什麼宗教沒有教會我們愛,而教會了恨?小爾依又說了這一句。我覺得太有意思了,都值得記下來。可惜的是,有史以來,好多這樣的話都已經灰飛煙滅了。

晚飯時,我借蠟燭剛剛點燃,僕人上菜之前的空子,問父親:「明天要用刑了嗎?」

土司肯定吃了一驚。他打了一個很響的嗝。他打嗝總是在吃得太飽和吃了一驚的時候。父親對我說:「我知道你喜歡那個人,才沒有把殺他的事告訴你。」

父親又說,''我還準備你替他求情時,減輕一點刑罰。」

開飯了,我沒有再說話。

先上來的是酥油拌洋芋泥,然後,羊排,主食是蕎面饃加蜂蜜。

這些東西在每個人面前堆得像小山一樣。挖去了小山的一角,輪到塔娜,她只在那堆食物上留下一個小小的缺口。晚上,我對塔娜說:「你要多吃點東西,不然屁股老是長不大。」塔娜哭了,抽抽搭搭地說我嫌棄她了。我說:「我還只說到你的屁股,要是連乳房也一起說了,還不知你要哭成個什麼樣子.''她就用更大的聲音把母親哭到我們房裡來了。太太伸手就給了她一個響亮的嘴巴。塔娜立即閉住了聲音。太太叫我睡下,叫她跪在床前。一般而言,我們對於這些女人是不大在乎的,她們生氣也好,不生氣也好,我們都不大在乎。她要哭,哭上幾聲,覺得沒有什麼意思時就自己收口了。可我的母親來自一個對女人的一切非常在乎的民族。當她開始教訓塔娜時,我睡著了。睡夢裡,我出了一身大汗,因為我夢見自己對行刑柱上的翁波意西舉起了刀子。我大叫一聲醒過來。發現塔娜還跪在床前。我問她為什麼不上來睡覺。她說,太太吩咐必須等我醒了,饒了她才能睡覺。我就饒了她。她上床來,已經渾身冰涼了。這人身上本來就沒有多少熱氣,這陣,就像河裡的卵歹一樣冰涼。當然,我還是很快就把她暖和過來了。

早晨醒來,我想,我們要殺他了。這時,我才後悔沒有替他求情,在昨晚可以為他求情時。現在,一切都已經晚了。

官寨上響起了長長的牛角號聲。百姓們紛紛從沿著河谷散布的一個個寨子上趕來。他們的生活勞碌,而且平淡。看行刑可說是一項有趣的娛樂。對土司來說,也需要百姓對殺戮有一點了解,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所以,這也可以看成是一種教育。人們很快趕來了,黑壓壓地站滿了廣場。他們激動地交談,咳嗽,把唾沫吐得滿地都是。受刑人給押上來,綁到行刑柱上了。

翁波意西對土司說:「我不要你的活佛為我祈禱。」

土司說:「那你可以自己祈禱。不過,我並不想要你的性命。」

管家說:「誰叫你一定要用舌頭攻擊我們信奉了許多代的宗教?」

大少爺宣布了土司最後的決定:「你的腦子裡有了瘋狂的想法,可是,我們只要你的舌頭對說出來的那些糊塗話負責任。」

這個人來到我們地方,傳布他偉大的教義,結果卻要失去他靈巧的舌頭了。傳教者本來是鎮定地赴死的,一聽到這決定,額頭上立即就浸出了汗水。同樣亮晶晶的汗水也掛在初次行刑的小爾依鼻尖上。人群裡沒有一點聲音,行刑人從皮夾裡取出專門的刀具:一把窄窄的,人的嘴唇一樣彎曲的刀子。人的嘴巴有大有小,那些刀子也有大有小。小爾依拿了幾把刀在傳教者嘴邊比劃,看哪一把更適合於他。廣場上是那麼安靜,以致所有人都聽見翁波意西說:「昨天,你到牢房裡幹什麼來了?那時怎麼不比好?」

我想小爾依會害怕的,這畢竟是他的第一次。這天,他的臉確實比平常紅一些。但他沒有害伯。他說:「我是看了,那時我看的是你的脖子,現在老爺發了慈悲,只要你的舌頭。」

翁波意西說:''你的手最好離開我的嘴遠一些,我不能保證不想咬上一口。」

小爾依說:「你恨我沒有意思。」

翁波意西嘆了口氣:''是啊,我心裡不該有這麼多的仇恨。」

這時,老爾依走到行刑柱背後,用一根帶子勒住了受刑人的脖子。翁波意西一挺身子,鼓圓了雙眼,舌頭從嘴裡吐出來。小爾依出手之快,也不亞於他的父親兼師傅。刀光一閃,那舌頭象一隻受驚的老鼠從受刑入的嘴巴和行刑人的手之間跳出來,看那樣子,它是想往天上去的,可它只躥上去一點點,還沒有到頭頂那麼高,就往下掉了。看來,凡是血肉的東西都難於靈魂一樣高揚。那段舌頭往下掉了。人們才聽到翁波意西在叫喚。舌頭落在地上,沾滿了塵土,失去了它的靈動和鮮紅的色澤。沒有了舌頭的叫聲含混而沒有意義。有人說,黑頭藏民是因為一個人受到羅剎魔女誘惑而產生的種族,也許,祖先和魔女的第一個後代的第一聲叫喊就是這樣的吧:含混,而且為眼前這樣一個混亂而沒有秩序的世界感到憤滿。

小爾依放下刀子,拿出一小包藥,給還綁在行刑柱上的翁波意西灑上。藥很有效力,立即就把受刑人口裡的血凝任了。老爾依從背後把繩子解開,受刑人滑到地上,從口裡吐出來幾團大大的血塊。小爾依把那段舌頭送到他面前,意思是說,要不要留一份紀念。他痛苦地看著自己的舌頭,慢慢地搖搖頭。小爾依一揚手,那段舌頭就飛了出去。人群裡響起一片驚呼聲。一隻黃狗飛躍而起,在空中就把舌頭咬在了嘴裡。但它不像叼住了一塊肉,卻像被子彈打中了一樣尖叫一聲,然後重重摔在了地上。不要說是別的人了,就是翁波意西也呆呆地看著狗被一段舌頭所傷,哀哀地叫著。他摸摸自己的嘴巴,只從上面摸下了好多的血塊,除了他的血肉之軀一樣會被暴力輕易地傷害之外什麼也證明不了。狗吐出舌頭,哀哀地叫著,夾著尾巴跑到很遠的地方去了。人群也立即從舌頭旁邊跳開。傳教者再也支持不住,頭一歪昏過去了。

行刑結束了。人群慢慢散開,回到他們所來的地方。

新浪微博:「當代雜誌」

官方網站:http:// www.dangdaizazhi.net

天貓網搜索「人民文學出版社官方旗艦店」店內搜索《當代》

投稿郵箱:611965537@qq.com

電話:010—65257553

文字記錄中國

微信號:dangdaizazhi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當代》

微信編輯 吳丹丹

相關焦點

  • 教會歷史(上)丨使徒約翰受命寫信給亞細亞七個教會
    啟示錄1章4-7節,約翰寫信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但願從那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和祂寶座前的七靈,並那誠實作見證的,從死裡首先復活,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有恩惠、平安歸與你們!祂愛我們,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祂父神的祭司。
  • 教會:警察罰款我們支付
    希臘教會方面認為,在聖誕節和新年期間,全國所有教區都嚴格執行了防疫守則,而且沒有引起混亂,因此沒有理由在主顯節做出限制。主顯節將會在遵守防疫守則的前提下開放教堂,讓信徒參加宗教儀式。聖教會視頻會議還決定向希臘政府發出抗議信。信中表示,對話是解決國家與宗教團體之間關係的唯一手段,批評希臘當局在做出決定前沒有先與教會方面溝通。
  • 別天真了,教會裡沒有完美的人
    作者:Charles Christian,印度尼西亞翻譯:鍾林君,中國一間教會門口掛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完美人士請繞行」,這讓我覺得十分有意思,也提醒我: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即便是上教會的人。
  • 一個人很好,就是有點孤獨,但他教會了我們很多東西
    因為我知道自己還沒有那個能力處理好和另外一個人的關係,所以才主動地選擇了孤獨。我的朋友亭子從初中就開始談戀愛,每次分手之前都一定會找好下一個歸宿,感情上從來沒有過空窗期。我還記得我曾經問過他,為什麼要談戀愛。他當時愣在了原地,支支吾吾的說,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 為什麼很多人在教會受傷?
    我們總想做世上的鹽,卻在家人面前失去了鹽味;我們總想做世上的光,卻把陰影投給了家人。我時常能在基督徒的微信群裡,看到一些服侍多年的同工們彼此指責,甚至謾罵。有個姐妹跳出來喊道:「你們信耶穌信得連愛心都沒有了嗎?!」我默默地說:「我們不是信耶穌信得沒有愛心了,而是我們信耶穌信得不夠,沒有流淌出他的愛,才缺乏愛心,以致彼此傷害。」
  • 電影《後來的我們》:愛情教會彼此相互成長
    成長的意義,在我們所經歷的青春年華裡,我們可以嘗到這世間給我們帶來的酸甜苦辣。一路走來,我們擁有了親情,爰情,友情。親情教會了我孝順和感恩,愛情教會了我矜持和成熟,友情教會了我體諒和寬容。也許每個人都擁有屬於自己不同的人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有過挫折,有過歡笑。
  • 使徒約翰寫給以弗所教會的一封信,你讀過嗎?
    為了他們所愛的救主,他們覺得沒有什麼工作太勞苦,也沒有什麼路程太艱難。我們還可以看到上帝的大能和邪惡的權勢在互相較力。在異教的神廟旁邊建造起基督教堂。在希臘的學府中間興辦起基督教會的學校。儘管仇敵的勢力強大,真理卻迅速地傳開了,致使異教為自己的生存惶恐不安。在接受這新信仰的人中,有些人雖然信服了真理,卻沒有經歷那因重生而來的內心改變。
  • 教會要有愛,擁抱耶穌,拒絕靈性虐待!
    相信很多受過律法主義折磨的人都有過這種類似的感覺,這就是一座可以壓死人的黑壓壓的審判之山。在律法主義之下,福音和愛竟然不能把這座山挪去。一篇講道,竟然可以把人的內心折磨那麼久,現在想來,也不過是一種「靈性孽待」,沒什麼比這種以罪和律法壓人的講道方式更能壓傷人的心靈了,使人從耶穌這裡得到的不是赦免和寬恕,而是變成了律法和罪的奴僕。得到的不是釋放,而是重壓!
  • 神怎麼看宗教騙子和罪惡?我們當作什麼?
    【結3:20】再者,義人何時離義而犯罪,我將絆腳石放在他面前,他就必死。因你沒有警戒他,他必死在罪中,他素來所行的義不被記念,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原文作「血」)。【結3:21】倘若你警戒義人,使他不犯罪,他就不犯罪,他因受警戒就必存活,你也救自己脫離了罪。」
  • 教會史演義(300):伊莉莎白女王的新政:「宗教和解」
    感謝人民為朕、為我們的國家和教會禱告!朕一定常常閱讀至高神的話語!」    人群重新沸騰起來。是日,各地都舉行了盛大的慶祝遊行活動。    第二天,1月15日,主日。在倫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舉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禮,伊莉莎白正式登基成為英格蘭國王和愛爾蘭國王(彤案:亨利八世在世時,當時的愛爾蘭議會已將愛爾蘭王冠授予了他)。英王加冕本來是需要教會的最高神職人員坎特伯雷大主教來操辦。
  • 由韓國毒王新天地教會,一文讀懂宗教派系,附邪教教主修煉秘笈
    明白了以上幾個宗教的最典型特徵,就更容易明白,信仰人士和世俗人類看問題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就會經常看到,因為把自己獻給了所謂的神或者教會,有的信徒就會在反人類教會蠱惑下,不惜自殺,犯下滔天血案。
  • 永生神的教會
    背後所呈現的無疑是上帝大能的保守,因為這家就是永生神的教會,同時也是很多人為著上帝獻身所帶來的果效,他們努力為了教會的聖潔與世俗在鬥爭,為了教會的穩固與異端邪說在極力的爭辯,甚至在生命的最後關頭也沒有絲毫放鬆!
  • 【百日學教史】第133集 十七世紀中葉以後的宗教紛擾(四)以及教會在十八世紀的情形(一)
    《西發裡亞條約》仍然承認,君主有改革宗教的權力,這樣的結果,形成了各小邦拼湊而成的聯邦,每一個小邦國的諸侯們,都在實行著宗教獨裁。當時的教宗克肋孟第十,堅決的不肯承認這些不道德的反人性反宗教的原則,也反對《條約》當中的不徵詢教會同意就擅自加上處置主教和修院財產的條文。教宗的反對只是徒然,因為事前就不顧教宗的希望,事後也就更不理會他的抗議了。
  • 教會歷史丨耶穌基督曉喻使徒約翰寫信給士每拿教會(上)
    主的愛永不改變初代教會大受逼迫應驗了主借這封信啟示的預言!士每拿教會時期,教會進入試煉和逼迫的深淵裡。復活的主基督在信中對自己的介紹,隱含著祂對士每拿教會的憐憫和鼓勵!是為我們信心創世成終的救主!他為世人「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 53:5]!主耶穌經歷過最慘烈的死亡,沒有人能勝過的死亡,唯有他勝過了!復活的主勉勵眾教會肢體在遭受患難和逼迫的時候,要學會仰望並倚靠他!主基督預言在這一大逼迫時期,許多聖徒將要遭受史上最慘烈的殺戮,主耶穌宣告他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生命和死亡的權柄都在他的手中。
  • 教會需要重新認識福音
    傳福音是教會在世界上的核心使命。要問耶穌帶來了什麼信息,簡單來說就是:他帶來了好消息,即神應許的拯救已經到來。經歷耶穌傳揚的國度就是經歷神的同在。耶穌的死使他的工作為神施恩的全新工作掃清道路(多2:11-14)。這的確是好消息。但現在聽到有些人傳福音時,我不知道他們講的是不是好消息。有時候,我聽到醫治的呼喚——說神會使我們感覺更好或更為興盛。
  • 《教會根基歌》|耶穌基督是我們的主,也是教會合一的基礎
    詩歌鑑賞 《教會根基歌》至今已超過150年的歷史,廣為普世教會所流傳,是一首解釋教會特點的讚美詩。首先,它莊嚴宣布了基督耶穌是教會的根基,使人們回想到彼得在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偉大認信和主耶穌的應許 (太 16:18一20);使徒保羅也說:「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 (林前3:11)。該詩第一、二兩節述說教會是古今一體、中外一家,以及它的歷史中的曲折道路和未來的光榮遠象。這是舉行主日崇拜,新堂奉獻,按立牧師、長老時常唱的一首詩。
  • 周興哲新專輯《愛,教會我們的事》將發行
    「小興星」們引頸期盼了1年8個月,周興哲第二張全創作專輯《愛,教會我們的事》將於8月5日發行,7月22日全面開放預購,「限量預購精裝版」加贈獨家限定收藏:《Eric&Chopin(蕭邦)愛的寫真記事本》,「周氏父子」首度合作照片中Eric和蕭邦貼臉、嘟嘴、咬耳朵展現絕佳默契,逗得滿場直呼:「斯狗依!」
  • 【歸正之窗】教會歷史的軌跡 39~44
    我們要問:「這些異教徒聽見福音後,他們接受基督教到什麼程度?」  若以信教的人數及信主後每天過新生活的角度來看,似乎宣教的結果並不太大,而且往往令人灰心,以致有人會問:「這樣做到底值得嗎?」  我們把以上因素都放在心中,再來看宣教的結果,就會驚訝這項事工的成就。雖然困難重重,果效仍然顯著,我們只能說:「這是出於基督的大能,.他是教會的建立者,也是教會的擁有者;他是活的,而且不斷動工;是他親自擴張他的教會,他的大能超越了環境的困難、人的軟弱、教會的失敗;他還要繼續動工,直到世界的末了!」
  •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信仰與價值觀
    的確,許多人對教會的價值觀產生興趣,是因為他們想知道教會成員們是如何將福音「生活」在我們日常所需當中。尤其在這一年,社會標準越來越遠離神的標準,道德觀念也逐漸沈淪,堅守著神給誡命似乎更加有挑戰。但時教會領袖們都不斷的呼籲:「站在聖地上,不要動搖」。 摩爾門教的價值觀究竟是什麼?換句話說,我們對神的見證是什麼?為什麼我們會加入教會?
  • 教會與婚禮
    也特別羨慕他們,因為當時的我們,沒有這樣的婚禮,沒有這樣的機會。那天回去,我跟來爸在回想,我們教會到底有操辦了幾次婚禮呢?所以,就藉此機會,回憶一下。第一次,是2013年sunshine和py在杭州的婚禮,我們有幸參與服侍,當時大概我們也就10多個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