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軍神」上杉謙信,為何終身蝸居冰天雪地的越後?

2021-01-15 解讀歷史迷霧

公元1573年4月,53歲的武田信玄舊疾復發,在歸國途中已經感覺自己不行的武田信玄開始安排自己的身後事。根據《日本外史》記載,武田信玄在病床上告誡自己的兒子武田勝賴:「汝慎勿佳兵以亡我國。吾死天下獨有一謙信而已。汝請援以國託之。彼一受汝託,必不與領國合以侵汝也。」

上杉謙信在得知武田信玄病逝的消息後,正在用餐,他停下進食對身邊的人表示,失去了一位好對手,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這樣一位英勇的對手,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

而越後的將士們認為這是進攻的好機會,希望謙信能夠帶領他們打下甲斐。上杉謙信則是對手下將士表示,為何武田信玄戰鬥了這麼久,都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現在他死了,我如果去進攻他的兒子,就算勝利了,你們讓我如何面對天下的所有人?

我想如果是織田信長或者是德川家康遇到這個情況,肯定是欣喜諾狂的率領軍隊發起進攻,取得甲斐國。不過上杉謙信卻不做這種乘人之危的事情,也不落井下石。我想後人喜歡上杉謙信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在日本戰國時期,風評最好的人當中一定有上杉謙信。這位宗教信徒不使用陰謀詭計(沒有歷史資料證明他用過),也不計較個人得失,基本上義字當頭,就連武田信玄都很放心自己死後上杉謙信必定不會來攻。而且交代武田勝賴如果有危險的時候,一定要向謙信求救。

不過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上杉謙信既然算得上是百戰百勝,終生幾乎都在打戰。為什麼不踏出越後,而是蝸居在冰天雪地的越後呢?

是財力有問題嗎?

越後一直不是一個缺錢的地方,謙信遠徵關東,上洛拜見將軍和朝廷都是因為財力足夠豐富。而越後主要財源是貿易、麻布、以及金山和銀山。越後領地都有貿易專用船和運輸海路。而在棉布尚未普及的時候,麻布是老百姓最貴重的布料,也是公卿貴族使用白布的原料。再加上越後的金山和銀山,越後的財政一直極為富裕。

豐臣秀吉統一天下後,要求全國各大名繳納金子,上杉家交出的金子就佔到了全國總量的95%。如此豐厚的財政收入不得不讓人感到驚訝!越後真是太有錢了。

越後交通問題嗎?

其實越後的交通問題並不嚴重,因為有錢好辦事。所以在上杉謙信時期就修建了「上杉軍道」。也就和現代的高速公路類型,除了冬天因為大雪封山外,其餘時間都可以快速的調遣軍隊進行戰鬥。因此交通上也是沒有任何問題。

義字當先

其實從上杉謙信每次出徵都會標榜「義」字就可以看出。上杉謙信的戰鬥都不是為了私慾而戰鬥,基本上都是被人打了或者受人之託而出兵。每次擊敗敵人後,上杉謙信都會把佔領的領地歸還給求援者。這種觀念也影響到了第二代上杉家主上杉景勝。這兩人是日本戰國時期少有的受人尊崇的大名,也因為這個原因沒有太多的人願意和上杉家交戰。

而個人認為也正是因為義字當先,才是上杉家驍勇的原因。上杉軍平時的兵力只有不到6000人。在大規模合戰的時候都是依靠召集領地內的農民兵。這需要上杉家代代相傳的恩義和感化,才能保證在戰時這些農民兵能夠保證置生死於度外,這也足以可見上杉家和領民之間的關係極為堅固。

戰國三英傑低頭

無論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三位被譽為戰國三英傑的人物,在上杉謙信面前都要低頭服輸。上杉謙信在世的時候這三人幾乎都不敢和上杉謙信戰鬥。特別是織田、豐臣麾下的將領,只要和上杉軍交過手後,都把上杉謙信神化為軍神,對上杉謙信極為神往。

這種基本屬於被上杉家打得頭都抬不起來的那種。哪怕是上杉謙信過世後,也從來沒有任何一位大名敢於輕視上杉家。這種打出來和義字當先的精神在日本戰國時期是獨一無二的。

戰國時代的上杉謙信是一位特立獨行的人物,更多的時候他都獨自一人在法堂念經。除了打戰、喝酒、處理內政的時間外,上杉謙信大部分的剩餘時間都在法堂中渡過。也許上杉謙信不繼承長尾家,而是留在寺院繼續當和尚的話,世間將會少一名軍神,而多一名流芳百世的僧侶吧!

記得點關注加點讚哦!另外還可以參與評論發表你的看法,和其他小夥伴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上杉謙信為何一生都在越後?名聲所累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上杉謙信為何一生都在越後?名聲所累上杉謙信,日本戰國時代著名武將,雖然不能說是百戰百勝,但敗績屈指可數。在49歲的人生中,流著長尾的血,冠著上杉的姓,這提升了謙信的家格,但也為他增加了一副沉重的枷鎖。謙信一生都在越後,與武田家和北條家力戰不休,明明有機會向其它方向擴張,為何只在越後打轉呢?
  • 日本戰國名將上杉謙信的謎?男神?還是女神?
    戰國時期,日本有很多著名的名字,其中上杉謙信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被稱為"軍神"、"越後之虎",是越後大名。歷史上的上杉謙信1530年,他出生于越後國的長尾家,時間恰逢虎年,故取名虎輩。他自幼喪母,作為吳家最小的兒子,因沒有繼承權,被送到春山腳下的林泉寺,由佛家撫養。
  • 曾經獲取難度堪比信長 《九州劫》中的上杉謙信該怎麼用?
    熟悉日本戰國題材遊戲的玩家,對於號稱"越後之龍"的軍神上杉謙信恐怕並不陌生。而這位在日本戰國歷史中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究竟為何會被人稱為"上杉姐姐"呢?下面就讓月半叔來跟大家說說吧。
  • 越後之龍上杉謙信 能否在《九州劫》中再行仁義之師?
    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日本戰國時代諸侯並起而將星輩出,但將才常有而帥才不常有,真的能被稱為名將的只有寥寥數人。在這一時期有著"越後之龍"稱號的上杉謙信可謂帥才,且他每逢用兵必以仁義為基準,因此他的軍隊也被世人稱為"仁義之師"。
  • 龍與虎的爭鬥:日本戰國雙雄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的交鋒
    日本戰國時代,各地軍閥林立,自應仁之亂後群雄蜂起,室町幕府漸漸失去對全國的控制權,幕府將軍的權力逐漸轉移到地方的大名手中。武田信玄為甲斐國大名,人稱之為「甲斐之虎」,武田家鐵騎以孫子兵法四如風、林、火、山為旗號,戰鬥力極強,武田赤備隊更是聞名全日本。
  • 日本戰國時代:「上杉家」的亂世爭霸之路
    戰國名門上杉氏,出自「藤原氏」,本為生活在越後地區的名門大族。戰國亂世,上杉家自然不可避免捲入關東戰事之中,置身於權力的漩渦之中,先後與四面八方的對手對戰,並一直保留家門至戰國末世,在各種大河劇中我們都能看到上杉家的代表人物,有著「軍神」之稱的謙信公以及其後人的形象,上杉家的爭霸之路,就從這裡開始了。
  • 日本戰國時期,上杉謙信為什麼要給敵人送鹽?
    戰國時代,打破了與今川氏同盟的武田信玄從今川氏那裡得到了「止鹽」。有一句著名的諺語叫做「給敵人送鹽」。對於鹽不足的武田,只有上杉謙信聽說一直在送鹽。就這樣,武田家和甲斐信濃的百姓們從鹽不足中解救了困境。
  • 日本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是如何在2年內從守護代榮升關東管領的?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上杉謙信是如何在2年內從守護代榮升關東管領的?1546年,日本關東地區爆發了河越夜戰,這次戰鬥原本與上杉謙信沒有任何關係,但結果卻影響到了謙信。這次戰鬥中,由上杉家及古河公方組成的名門陣線對陣北條家,結果這群名門平時沒事就喜歡窩裡鬥,實力早已大幅衰弱,哪裡是北條家的對手,被一頓教訓後被北條家一網打盡,落網之魚上杉憲政只能投靠以能打著稱的謙信。1552年,歷盡艱辛的上杉憲政終於投入謙信的領地中,這下可以鬆一口氣,最起碼以能打、義理著稱的謙信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
  • 他是日本戰國最強武將?實力強大,但並非戰無不勝
    摘要:他是日本戰國最強武將?實力強大,但並非戰無不勝有不少日本戰國粉認為,戰國武將中實力最強的當屬上杉謙信,確實也是如此,他在生涯的會戰中幾乎沒有敗績。為何他會如此強大呢?其中的奧秘或許在於上杉謙信相信自己本身就是神佛。大家應該都知道,上杉軍高舉毘沙門天旗,祂是佛教的護法神,四大天王之一。上杉謙信的軍旗上印有「毘」字,這是因為謙信非常崇敬軍神毘沙門天,並且相信自己就是祂的化身。
  • 天涯孤獨的理想主義者:從內心把握上杉謙信的人物形象
    B( s$ p+ t上杉謙信是戰國時代的越後的大名。他也是一位作戰天才,一生中身經70次以上的合戰,幾乎沒有打敗過。據說,他並不是為了個人私利,而是為了一個「義」字去作戰,他以結束戰國之亂世為己任,有求必應,不辭勞苦。' u2 {+ e# v4 v4 M9 a9 W  對于謙信的人物形象,一直以來眾說紛紜。其中最常見的一種說法是,謙信是一名重義的武將。
  • 上杉謙信的「良師益友」,為上杉家拼盡一切,不惜破家
    而這位老爺子有如迷霧一般讓日本史學家為之哀嘆,因為無法真正還原他在歷史中的真正面目。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位老爺子吧。有人說宇佐美定滿是上杉謙信的軍師?這點並沒有詳細的記載,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這位老爺子真的不是一般人物。在50歲的時候宇佐美定滿就辭職跑到京都過起了隱居的日子,當然為什麼跑京都這個是非之地隱居,沒人知道。
  • 聊一聊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的「龍虎鬥」
    「不識庵」是謙信法號,「機山」是信玄法號。據說,謙信在這場戰役中,頭纏白絹,單獨一人騎馬衝進武田軍營,揮刀直砍坐著指揮的武田信玄。信玄來不及拔刀,倉皇之際舉起軍扇抵擋。謙信第一刀砍碎軍扇,第二、第三刀砍傷信玄肘、肩。許多歷史學界權威認為此事時江戶時代初期成書的《甲陽軍鑑》作者捏造,但日本歷史小說家井澤元彥卻主張,這段軼聞極有可能是事實。
  • 相互廝殺的日本戰國時代,橫掃諸多大名的六大家族
    日本的戰國時代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終結於1615年德川家康消滅豐臣氏,進入江戶幕府時代。與日本戰國時代同時期的,是1368年到1644年的大明王朝。這個時期,日本有很多大家族,有的沒落,有的崛起。但對日本戰國影響最大的應該是這六個大名所處的家族,織田信長、今川義元、武田信玄、上杉謙信、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 龍虎之爭:上杉謙信vs武田信玄
    上杉謙信原名長尾景虎,他的父親長尾為景原來只是越後守護上杉顯房的守護代,通過一場大戰逼得顯房自殺後,獨攬大權。後來長尾為景打敗了當時的關東管領上杉顯定(上杉顯房的哥哥),尊重朝廷幕府權威並獻金取得了從五位下信濃守的官位。長尾為景傳位給了長子長尾晴景,因晴景體弱多病而且不善於帶兵作戰,長尾景虎逐漸拿走了哥哥的家督和守護代的職位。
  • 『日本戰國時代』日本戰國十大名將,造是誰嘛?
    三、上杉謙信別名:虎千代、長尾景虎、上杉政/輝虎、軍神;法名:不識院殿真光謙信。日本戰國時代名將。越後國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由於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姓氏,並先後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和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賜名,故又稱上杉政虎、上杉輝虎。篤信佛教,出家後法號不識庵謙信。自稱毘沙門天轉世。因擁有很高的軍事才能,被稱為「越後之龍(虎)」,一般通稱為「軍神」。謙信雖然被譽為「戰國最強」的武將,但是卻信奉佛教,曾一度因此非常矛盾。
  • 松山城攻防戰:這位武將讓上杉謙信、武田信玄等人成為配角
    摘要:松山城攻防戰:這位武將讓上杉謙信、武田信玄等人成為配角日本戰國時代,武州松山城是武藏國北部重要的城郭,位在南北延伸的吉見丘陵的西南端,它被《武藏志稿》如此稱頌:位在連山之鼻,如孤山一般。松山城標高雖然只有五十九米,但周圍是低洼的溼地,看起來宛如孤立的山峰,峨然聳立。
  • 日本戰國時代十大名將盤點:甲斐武田信玄名列第一,號稱「戰國第一...
    日本的歷史上也有一個類似於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時期,在日本的史籍中,這個時期也被稱為「戰國時代」。只不過,日本戰國時代的時間比中國戰國時代可晚多了,相當於中國的明朝中後期。這個戰國時代從公元1467年的「應仁之亂」開始,到1615年大阪之戰后豐臣氏被消滅為止,只存在了148年。而在這一時期,日本也出現了一些風雲人物。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說起戰國,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其實不然,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有一段被稱為戰國的特殊時期,也是諸侯互相徵伐,稱為日本歷史上少有的亂世;既然是亂世,自然不可能少了梟雄,而這裡主要來盤點下日本戰國時期的八位梟雄,看看都有誰吧。
  • 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的家紋、旗印
    【上杉謙信】上杉謙信的家紋①九曜巴:長尾家家紋,上杉謙信原名長尾景虎,在未繼承上杉家之前,長尾景虎使用的是長尾家家紋九曜巴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風起,群雄逐鹿,日本名將鎧甲鑑賞
    上杉謙信(1530年2月18日-1578年4月19日)是一名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成年後稱長尾景虎。由于謙信擁有很高的軍事統率能力,所以在後世被稱為越後之龍,一般通稱為軍神,並以其行俠仗義聞名於世。上杉謙信後期使用的盔甲,是西方的純鋼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