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半叔帶你品歷史,玩遊戲,你們的月半叔又來了
日本戰國時代諸侯並起而將星輩出,但將才常有而帥才不常有,真的能被稱為名將的只有寥寥數人。在這一時期有著"越後之龍"稱號的上杉謙信可謂帥才,且他每逢用兵必以仁義為基準,因此他的軍隊也被世人稱為"仁義之師"。今天,就讓月半叔與大家一同看看"仁義之師"名號的由來吧。
上杉謙信在成為上杉家的家督之後,由於根基不穩難能服眾,致使家臣政景對上杉謙信生出了不臣之心,不久後在坂戶城發動了叛亂。不過上杉謙信也並非無能之人,短短半年就降服了政景。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上杉謙信不僅寬恕了政景,還對他委以重任,此舉不僅安了一眾家臣的心,更是讓上杉謙信大義之名始顯端倪。
公元1552年,北條氏康對上野平井城發難,城主上杉憲政敗逃越後,請上杉謙信出兵相援。次年,信濃的小笠原長被武田信玄攻破城池,同樣也流落到了越後,請求希望讓上杉謙信能驅逐武田信玄。對於這些唐突的請求,幾乎沒有人會真的答應,但是上杉謙信卻義理為先,先後收留了這些流落的大名,並且以侵擾他人領地是為不義的名頭,整頓兵馬討伐武田信玄。由此上杉謙信和武田信玄之間,爆發了戰國時代最著名的合戰之一——"川中島合戰",打響這場戰爭,不僅是出於上杉謙信所篤信的大義,更是為了遏制武田信玄在上杉家周邊的擴張。
從世人的眼光來看,上杉謙信選擇此時與武田信玄對弈並非明智之選,不僅白白浪費了擴充實力機會,而讓織田等後起之秀有了發展空間,更是永遠的失去了稱為"天下人"的機會。但不能否認的是,上杉謙信有著為了"義"字出兵的豪邁和心繫天下的廣闊胸懷,軍神之名對於他來說並非虛名。
由此上杉謙信這個將大義看得如此之重的人,不僅在當時聞名,更是在現在成為了被世人銘記的對象。上杉謙信的形象不僅史書中有所顯現,在諸如《風林火山》《天與地》等大河劇中也能看到他的身影。同時,在SLG遊戲《九州劫》中也對其形象有著獨到的刻畫。
在《九州劫》的世界中,上杉謙信是一名五星武將,在立繪上他的霸氣盡顯,雙角龍盔與他"越後之龍"的名號很是相襯,漆黑的具足配上鎦金的紋飾品更是威風凜凜。手中的武士刀上翻湧著隱隱的紫氣,令敵軍聞風喪膽。
遊戲中,上杉謙信可以同武田信玄、北條氏康組成"龍虎獅"組合,其效果可以讓我軍大營,有大概率進入連擊狀態,可以進行兩次攻擊。同時,還能和關羽、廖化、真田幸村、許褚等人組成"武道忠義"組合,其效果可以讓組合外一名武將獲得被動技能"武道忠義",可以使我軍多個目標受到的傷害大幅降低。這一組合中的歷史人物,都是以忠義著稱的當世英豪,此組合可以說是匠心獨具了。
上杉謙信作為亂世仁將,能為了他人的請求毅然出兵,在身居高位後也不忘心繫天下,可以說是很仁義之至了。大家對上杉謙信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能夠在評論區積極留言,一起討論一下上杉謙信波瀾壯闊的事跡吧。
看歷史滄桑,品九州軼事,點點關注,明天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