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團CEO王興一條質疑國足的言論,引發各方爭論。
爭論的焦點主要圍繞「國足球員12分鐘跑還不如清華的大學生」展開,一時間包括清華大學、前國足球員、資深大V等各方代表,都參與其中討論。
咚小姐也在持續關注這件事,今天就給大家梳理下,他們究竟在吵什麼?
01
事件回顧
事件導火索
美團CEO王興的一條飯否。
董方卓等一眾國足球員反擊,並組團卸載美團APP
前國足球員董方卓在視頻中表示,每一次對中國足球的隨意消費,對於我們都是一種另類的激勵;並提出要和王興「約戰」,跑輸了就送外賣,贏了就讓王興到足球夏令營工作一天。
而前國腳李毅和球員尹鴻博都表示,要卸載美團app。
清華體育發文,分享學生跑步的點滴
7月12日,清華體育在其官方公眾號發布一篇題為《清華男生如何把3000米輕鬆跑進12』20」?》的文章,大致還原了清華學子運動生活。
不過在文章末尾有提到,2017年在清華大一男生3000米測試中,共306人跑進12分20秒,只佔總人數的12.5%。
國足名宿範志毅回應:沒必要落井下石
他表示,在中國足球艱難的時候落井下石,沒必要,真的沒必要,說可以,胡說就大可不必。中國足球不好我們也很著急,但我們一直在努力。
02
各方反應不一
名嘴女足齊發聲,指出12分鐘只是心肺指標
名嘴黃健翔和女足名宿孫雯都表示,12分鐘跑只是心肺指標,不足以說明問題。
上觀新聞犀利發言:卸載美團,國足水平就能提高嗎?
「說到李毅卸載美團,相信也不會影響美團的用戶量。畢竟少看一場國足比賽可能讓你心裡少添些堵,少吃一頓飯可是會餓的。」
網友的反應咚小姐就不貼了,大家懂的~
03
12分鐘跑,到底是個啥
十二分鐘跑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它是由庫珀博士首先提出的。
通過庫柏「12分鐘跑步配速測試」計算VO2max值,就是測量在12分鐘內全力跑的最長距離,來評價全身耐力的方法。這是庫伯博士在太空人體能測試中總結創造出來的。
後來他又將這種方法推廣到群眾健身鍛鍊中,成為測定參與者有氧能力的量化指標,也被譽為是「不花錢的心電圖」。
因此,「12分鐘全力跑測試」,可以用來「推測普通人的最大攝氧量」,「評估生活習慣病的風險」。
為什麼體育運動員都把3000米左右和12分鐘跑作為耐力評估的方法呢?
這是因為人體從安靜狀態或者熱身完成後,到達到最大攝氧量水平一般需要2分鐘左右,同時心肺耐力是評估人體長時間有效工作的能力。
而達到最大攝氧量強度並且持續一定時間就可以評估耐力水平,這個距離一般就是2400-3200米左右,時間大約為10來分鐘。
而且全力跑步3公裡,需要速度、需要耐力、需要策略和節奏,這時人體需要達到88%-90%最大心率,此時的心率區間較窄,本質上就是乳酸閾跑訓練,因為心率過高就進入無氧訓練,而心率較低又是有氧訓練,這也是突破極限,評價選手有氧能力的挑戰。
咚小姐將繼續關注此次事件後續報導,敬請期待!
文章綜合整理:澎湃新聞、新浪體育、跑步吧
今日討論:你對這場罵戰有什麼看法?
End
本文部分內容圖片來自網絡
侵權請聯繫刪除
New
賽事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