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了孩子以後,家長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我們看育兒書,了解孩子各個階段的生長發展,時刻跟著孩子,在發生各種突發情況時引導他們處理,希望自己所做的,能培養一個積極向上,獨立自信的孩子,也害怕自己哪裡沒做好,而對他們造成影響。
然而,每個家庭的生活環境,家長的性格等都不一樣,育兒書只是參考,孩子會成為怎樣的人,任何人都無法定論,我們或許可以從別人的人生中找到一些適合自己的育兒方法。
01楊迪跪謝父母
作為一名普通人的楊迪,他能走到大眾的眼前,有多難,除了努力、機遇、天時地利,他自身的內動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前幾日,楊迪在一檔節目中對他爸媽說:「我完成了我的夢想了,爸爸媽媽,你們從來沒有阻礙我去追逐我自己想做的所有事。而且從來都是鼓勵式的教育,讓我覺得我真的很優秀,我不管幹什麼,我媽都說「好」「棒」,然後我就越發地往我想做的事情去幹,他們從來沒有說過一句不是,我非常感謝你們。」
楊迪除了他父母的支持理解,楊迪媽媽自信樂觀的性格也影響著楊迪,去年,楊迪媽媽一個15秒的笑聲,上了微博熱搜,楊迪說媽媽私底下是一個很愛笑的人,楊迪媽媽也經常配合楊迪錄一些的視頻,非常有趣搞笑,從視頻裡我們能看出楊迪媽媽是一個很自信樂觀的人。
楊迪在參加另一檔節目時說了一個他中學時代的事,楊迪中學時代和鄰居阿姨吵架,楊迪媽媽當時知道了,說:「沒事,他不會輸」,他媽媽知道他從小嘴比較厲害。然後繼續搓麻將。事後覺得這事有點鬧大了,就帶著楊迪上門道歉,可對方不領情,把他們趕出門,並說他沒有家教,楊迪媽媽說:「有沒有家教,是我的事,不用你操心。」
02只要你喜歡,我們都支持
在那檔節目中,楊迪媽媽對楊迪說:「只要你喜歡,我們都支持。」這句話我們絕大多數家長都是想這麼做的,但做起來呢?楊迪媽媽對楊迪的支持理解不單單只是嘴上說,是二十幾年來的言語和行動上傳遞出來的支持理解,讓楊迪充滿自信地走著自己想走的路。
03理解支持
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而作為普通人的我,站的高度能有多高呢?本身有局限性。時代變化得很快,想想我們小時候和現在的變化有多大,我們現在認定的方向,以後可不一定。孩子成長中,會有自己感興趣,想做的事,我們能做的是傳遞給他精神上的力量,理解他支持他。
除了楊迪的媽媽,李玖瑾說過自己的女兒數學不好,但她並沒有硬逼著孩子學數學,回懟了傷害女兒自尊的老師,而是和女兒商量,想辦法。最後女兒學了藝術,是她們學校唯一考上了重點大學的,現在當一名音樂老師,她女兒覺得很快樂。
04家長自身的影響
孩子事業的成就或許會高於父母,或許會低於父母,但孩子的性格會和父母很相似。
經過這幾年育兒,我越來越堅信的一點就是先做好自己。如果想讓孩子有自信,而我們自己不自信,在和孩子的點滴相處中就會影響孩子,孩子是很敏感的。所以作為家長除了學習育兒知識,自身也要好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