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長江的「荊江」河段,會形成頭頂一江水的地上河?

2020-12-16 地理沙龍號

河流屬於地表徑流的範疇,是指地表經常或間歇地沿著狹長凹地流動的水流,一般來說河流的河床海拔總是低於河流兩岸的陸地。不過,有一些河流的情況十分特殊,這些河流的河床高出河流兩岸的地面,我們稱之為「地上河」,也可以叫做「懸河」。我國北方的母親河「黃河」,其下遊河段從桃花峪開始到入海口之間,黃河的河床高度一般都高出兩側的陸地3至5米,從而成為了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地上河。

可能由於黃河的地上河太出名了,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實際上我國的另一條母親河「長江」也有地上河的河段,那就是長江的「荊江河段」。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幹流總長度超過6300千米,從源頭至入海口可以分為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川江、荊江和揚子江等河段。長江的荊江河段是指從湖北枝江至湖南岳陽縣城陵磯段,總長度約為360千米,荊江河段的長江河床也高於兩岸陸地,也形成了「頭頂一江水」的地上河,那麼為什麼荊江段會形成地上河呢?

荊江

我們知道地上河的形成和發展往往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雙重作用的結果,自然界中由於水往低處流,所以河流的河床基本上是低於兩側陸地的。不過,由於河流中河水的含沙量不同,有些河流的含沙量很大,比如我國的黃河、長江等河流,河流攜帶的泥沙會在河流流速減緩的情況下就會沉積下來,一般來說在河流的下遊河段,由於地勢低平,流速緩慢,泥沙更容易沉積,泥沙逐漸堆積就會太高河床。

長江的荊江河段就位於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區,地勢低平,加上荊江河段河流十分彎曲,素有「九曲迴腸」之稱,彎曲的河道更加減緩了河流的流速,使得大量泥沙在荊江河段沉積,河床不斷抬升。不過,在自然界中,地上河是十分不穩定的,一旦發生決堤,水往低處流,原先的河道就會廢棄,所以在自然情況下很難形成高出兩側地面很多的地上河。而人為因素的加入,人類為了對地上河的束縛,防止其決堤,就會加固兩側的大堤,從而出現河流河床不斷抬高,兩側的河堤也不斷加固抬高的情況,最終我們就看到了高出兩側陸地很多的地上河。

長江荊江河段地形圖

綜上分析,荊江河段形成地上和的主要原因就是地勢低平而且河道彎曲,長江江水中攜帶的泥沙沉積,從而抬高河床。對於地上河的治理,主要從河流泥沙角度入手,一方面通過河流流域的植被保護和治理,降低河流的含沙量;另一方面對河床中現有的泥沙,通過水利工程進行衝刷,比如黃河的小浪底工程,就有很好的調沙功能。

地上河示意圖

相關焦點

  • 荊江航道水深不足,開通荊漢新水道,萬噸級輪船從武漢直達重慶
    尤其是長江幹流航道,貨運能力非常強大,超過全國所有鐵路運輸量的60%!當前,6米深水航道延伸到了安慶,並逐步向武漢延伸。但是,武漢長江大橋以上的荊江河段,前兩年才達到3.5米維護水深。2013年我去荊江航道整治項目拍攝微電影時,維護水深才從2.8米提升到3.2米。3.2米,只是三級航道(千噸級)的水平,距離6米水深的萬噸級輪船通航標準差太遠了。怎麼辦?
  • 長江為什麼是「江」?黃河是「河」?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770,閱讀約2分鐘世界最大水電河流,亞洲最長河流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流經11個省區,流域面積180萬平方公裡。都是中華民族的兩條母親河,都是水流,但為什麼有一條叫「河」呢?一個叫「江」?有什麼區別?。早在古史上,據記載,無論是河還是河,都叫水,比如夏商時期的渭水,易水,但隨著文化的進步,人們認為再大的水已經不能統稱為水了,於是就出現了「河」字。不過,當時的用法比較單一。長江以北的水被稱為「江」,以南的水被稱為「江」。
  • 黃河為什麼稱作「河」,長江為什麼稱作「江」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文字是文化、文明的承載工具,最近有網友發文,《黃河為什麼稱作「河」,長江為什麼稱作「江」》,加評論區各種說法,我悉數拜讀了,可謂百家爭鳴,各有道理。我本人愛好鑽研文字,下面就跟大家交流一下從文字角度來理解這個問題:「江」字,水旁,加一「工」字,最早的「工」字,甲骨文是指工具的意思,就是一截木頭,兩邊截整齊,是人類最早用的工具,那麼這個工字也表示一個比較直的棍子,水旁加工字,寓意流淌水道比較直的稱之為「江」,如果不是特別準確的話,最起碼大多數稱之為「江」的這個特點還是比較多數的;「河」
  • 未來泥沙含量會與長江差不多嗎?
    地上懸河黃河每年都會攜帶16億噸的泥沙奔騰,其中會有12億噸流向大海,而剩下的泥沙則在黃河的下遊形成了衝積平原,非常有利於農業的種植。這起來似乎是一件非常不錯的事情,它有可能會帶來什麼危害嗎?黃河的泥沙堆積剛開始確實衝積成了平原,但是淤泥實在是太多了,黃河的下遊河床甚至形成了著名的地上河,只能依靠人工大堤來約束它,隨著泥沙的堆積這段河床已經高出地平面7-8米了,最高的地方甚至達到了10米。所以黃河下遊的決堤帶來的後果就異常嚴重,對華北地區人民的影響深重。
  • 童潛明:從2020年長江全域洪災對中下遊防洪的戰略分析
    2020年長江全流域的洪災,雖然現在還沒有結朿,但可以肯定是三峽水庫運行後最嚴重的洪災。現在看來,洪災雖然給長江流域,特別是下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但是是可控的。所不同的是之前的歷史上任何一次特大洪水總是處於風口浪尖的中遊地區的荊江和洞庭湖,這一次相對下遊就沒有那麼緊張了,國人最關注的是鄱陽湖及其以下地區。 為什麼2020年長江中遊洪災被緩解而長江下遊洪災很嚴重?
  • 福州屏東河面漂絮狀物 數百米河段黑又臭
    相關部門:預計月底前,會將沙包移走,屏東河河水就能流通屏東河被攔截,河流無法正常通暢河面上漂著惡臭的黑色絮狀物本報訊(記者 林春長/文 林風/圖)福州鼓樓區觀風亭街旁的屏東河,經治理改造後煥然一新。就在前不久,邊上三港路旁的五四河段進行綜合整治,河道一端被沙包堵住進行截流,漂在屏東河面上的髒物也就一時無法排出。另外,該河段沿岸有許多攤點,有一些群眾吃完東西後,直接將雜物扔到河裡,也會造成河面汙染。河面汙染跟部分汙水管道沒鋪設有關?而就在不久前,觀風亭街路面進行拓寬改造時,底下的汙水管道已經鋪設到位。
  • 今年長江第1號洪水在上遊形成,洞庭湖城陵磯站正接近警戒...
    本文轉自【嶽陽日報】;長江委水文局發布洪水藍色預警今年長江第1號洪水在上遊形成7月2日7時54分,長江委水文局發布烏江、長江上遊三峽庫區、城陵磯河段洪水藍色預警,預計三峽入庫洪峰今天下午將達50000m3/S,提請湖北省、湖南省、重慶市沿岸有關單位和公眾注意防範。
  • 一條河竟有兩種顏色 蘇州「滄浪之水」出現「鴛鴦鍋」奇觀
    在重慶朝天門水域,綠色的嘉陵江水和黃色的長江水交匯到一起,形成了著名的「鴛鴦鍋」景觀。昨天,有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滄浪亭前的河水也有了類似的狀況。該處河水出現了綠色和透明色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且兩邊涇渭分明,互不交融。
  • 黃河是地上河,京杭大運河裡的船是怎麼穿過它北上的?
    在京杭大運河的沿線,有很多因河而生,因河繁盛的城市。時至今日這些城市仍然在享受著大運河帶來的福利。但是當前,能夠正常發揮四季通航功能的運河段只有不足900公裡,季節性通行的的也不過1400餘公裡,與總長度近1800公裡的全長相比,相差不少。
  • 從生活中的現象看黃河下遊「地上河」的形成
    我們知道黃河在下遊地區由於泥沙淤積導致河床抬升,形成著名的「地上河」。那麼咱們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此類的現象呢?「地上河」示意圖黃河因泥沙含量大而聞名!正因如此,人們往往忽視了其支流的含沙量也是非常大的。
  • 長江為什麼叫江,黃河為什麼叫河?江河區別到底在哪裡?漲見識了
    長江為什麼叫江,黃河為什麼叫河?江河區別到底在哪裡?漲見識了,到目前為止,河流是各種文化的面料, 自古以來,我們就傾向於在河周圍定居, 比如,我們的華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所以也被稱為母親河,其實,我國有和黃河一樣的水域, 長江,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長江叫江?
  • 劉美華開展河長制責任河段巡河活動
    3月26日上午,副市長劉美華開展河長制責任河段巡河活動。劉美華先後來到河口區挑河東崔閘、草橋溝橡膠壩實地查看,聽取有關情況匯報,詳細了解河道治理、水環境治理、河長制落實等情況。要嚴格按照河長制工作要求,做好河道日常監管和巡河工作,抓好水資源保護、水汙染防治等任務,確保將河長制落到實處。要各司其職、協同推進,堅持綜合治理,落實好「一河一策」方案,形成治水工作合力,進一步強化保護與治理舉措,真正做到守河有責、守河盡責。
  • 長江穿城而過的三大城市簡易地形圖,依次是重慶,武漢和南京
    我們古老的中華大地上有兩條有名的「親河」、北黃河和南長江, 那個沿岸孕育著燦爛的優秀文化,有數不清的村落,城鎮沿著河而建, 特別是大型城市,對河流的依賴度最高, 一般分布在河的「東南西北」一側,或者河流清淡地穿過城堡(這樣的城市還很少), 談談長江過城的「三大」主要城市, 從圖中可以看出
  • 為何黃河叫河,長江卻叫江?江與河有啥不同?作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這四條河也就是「江、河、淮、濟」四條河流,也就是現在的長江,黃河,淮河還有濟水。古時候不僅長江黃河入海,淮河與濟水也入海。只是黃河一次改道,將淮河的下遊堵塞導致其水後來注入了長江。 而濟水也是在黃河另一次改道之後河道被霸道的黃河奪掉,現在的黃河下遊區域,實際上就是曾經的濟水河道。於是現在入海的河流便只剩下了長江和黃河,而現今有一個問題在網上卻引起了爭論。就是為什麼黃河是河,而長江是江呢?
  • 長江1號洪水形成 湖南省水利廳積極應戰洞庭湖區嚴峻防汛形勢
    原標題:長江1號洪水形成 湖南省水利廳積極應戰洞庭湖區嚴峻防汛形勢7月3日9時洞庭湖區水位示意圖華聲在線7月3日訊(記者 龍騰 通訊員 王琳)「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已於7月2日10時在長江上遊形成
  • 為啥黃河都成了「地上河」了,還不把泥沙挖走呢?原因很無奈
    黃河全長大約為5464公裡,僅次於長江的6300公裡,是我國第二長河。因為黃河的中上遊流經黃土高原地區,所以河中夾雜了大量的泥沙。為啥黃河都成了「地上河」了,還不把這些泥沙挖走呢?原因讓人很無奈。黃河支流那是因為黃河上遊地區基本上都是山地,很多地方落差大,水流比較湍急。
  • 我國最神奇的河:雨後水會變成赤紅色,是唯一沒被汙染的長江支流
    我國最神奇的河:雨後水會變成赤紅色,是唯一沒被汙染的長江支流 長江是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水系,可以說這條長達6300千米巨龍一般的大河,用自己哺育著華夏。實際上除了飲水、灌溉、發電之外,長江本身就是一道雄闊壯美的風景線。當我們站在江邊的時候,方才能知道它的偉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