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蘄蛇為蝰科動物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Güuenther)的乾燥體。多於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除去內臟,洗淨,用竹片撐開腹部,盤成圓盤狀,乾燥後拆除竹片。【正品圖】
【主要鑑別點】
1. 外觀性狀
卷呈圓盤狀,體長可達2m。頭在中間稍向上。上顎有管狀毒牙,中空尖銳。背部兩側各有黑褐色與淺棕色組成的「V』』形斑紋17~25個,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錯排列。腹部撐開或不撐開,灰白色,鱗片較大。腹內壁黃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較高,前後椎體下突多為彎刀狀。尾部驟細。氣腥,味微鹹。① 頭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習稱「翹鼻頭」;
② 背部兩側 「V」形斑紋的兩上端在背中線上相接,習稱「方勝紋」;
③ 尾部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質鱗片1枚,習稱「佛指甲」;
④ 腹部黑色類圓形的斑點,習稱「連珠斑」
圖3 蘄蛇背鱗圖
① 鱗基;
② 鱗脊;
③ 端凸
脊柱骨後面觀:
① 棘突較高,呈刀片狀上突;
② 椎體下突基本同形,多為彎刀狀,向後傾斜,尖端明顯超過椎體後隆面;
③ 椎體後隆面
脊柱骨側面觀:
④ 棘突;
⑤ 椎體下突;
⑥ 椎體後隆面
圖5 酒蘄蛇
圖6 蘄蛇飲片
2. 傳統認為,以條大、腹腔內壁潔淨、花紋明顯、頭尾齊全者為佳。
3. 有毒
【偽品主要鑑別點】
本品的偽品種類較多,以下僅介紹較為常見的幾種。
1.赤鏈蛇
鑑別點:
① 體背部黑色或黑褐色,可見多數紅色橫斑紋;
② 赤色環紋,背鱗光滑,不起稜;
③ 體側有紅黑色相間的點狀斑紋。
圖8 赤鏈蛇
(左圖由張繼老師提供)
2.百花錦蛇
鑑別點:
① 頭背有對稱大鱗,體背部灰黑色,脊部有棕褐色的大斑紋交錯排列;
② 背鱗平滑或微具稜,體中部有鱗片27行;
③ 尾端無角質鱗片。
圖9 百花錦蛇
(本圖由張繼老師提供)
3.銀環蛇
鑑別點:
① 頭呈橢圓形而略圓;
② 頭背和背部有白色或淺黃色寬1~2鱗片的橫斑紋;
③ 背鱗中段15行,平滑;④ 尾下鱗單行。
圖10 銀環蛇
(本圖來自《中國中藥材真偽鑑別圖典》)
4.滑鼠蛇
鑑別點:
① 頭呈橢圓形;
② 體背部黑褐色,有不規則的黑色橫斑;
③ 背鱗平滑,體中部有鱗片17行;
④ 尾部無角質鱗片。
圖11 滑鼠蛇
5.中介蝮 鑑別點:
① 眼後有1條黃白色細眉線;
② 體背部灰黑色,有2行不規則的小斑點,其斑點於脊部不規則相接;
③ 背鱗中段23行,起稜;
④ 尾細短。
圖12 中介蝮
(本圖來自《中國中藥材真偽鑑別圖典》)
6.蘄蛇皮拼接制偽 將五步蛇的蛇皮與其他動物肉的拼接品。
鑑別點:
① 在頭頸和背部常可見拼接痕跡;
②皮與肉黏合而成,可見澱粉等物夾於其間。
圖13 蘄蛇皮拼接制偽
(本圖由張繼老師提供)
7. 快速鑑別方法 蘄蛇的偽品及偽製品較多,尤其經過切制、粉碎或酒制後的飲片外觀性狀較難辨認。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等研發的「蘄蛇PCR快檢試劑盒」可以在30分鐘內得到真偽判定結果。
步驟:① 取10-25mg樣品,粉碎後,加入2ml離心管中;
② 加入200µl試劑A,充分渦旋震蕩混勻;
③ 加入800µl試劑B,充分震蕩混勻,靜置10min;
④ 吸取500µl上清液,加入500µl溶液B,充分混勻備用;
⑤ 取④溶液1µl稀釋10倍;取稀釋液1µl,加入24µl溶液D,混勻;
⑥ 反應體系25µl;94℃ 1min;(88℃ 10s,62℃ 10s)28個循環;
⑦ 在PCR擴增產物中加入2µl溶液E混勻,於365nm紫外波長下檢測螢光。
⑧結果判斷:正品出現綠色螢光;偽品不出現綠色螢光。
圖14 蘄蛇PCR快檢試劑盒結果
1. 赤鏈蛇;
2.灰鼠蛇;
3.銀環蛇;
4.中介蝮;
5.滑鼠蛇;
6.蝮蛇;
7.蘄蛇飲片;
8.酒蘄蛇;
9.蘄蛇對照藥材;
10. 陰性對照。
文章來源:廣東藥檢。獵藥人轉載只為普及行業知識,不做商業用途,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不適合轉載,請後臺留言聯繫編輯,本平臺將予以刪除處理,感謝原作者的辛勞付出,其他平臺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