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誕生第2座全國百強城市,成都不再「孤單」,將是成渝副中心

2021-01-09 小史趣事

長期以來,成都在四川的地位是其他城市無法撼動的,特別是成都的經濟超過了其他城市,有些城市甚至不如成都,去年,成都GDP突破1.7萬億,成為中國第八大城市,在中國大城市中表現突出,過去,成都是中國百強城市中唯一的一個,從去年開始,成都不再孤單,因為另一個城市進入了百強。

綿陽,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是新的百強城市,去年,綿陽市實現生產總值2856.2億元,增長24%,排名第93位,也是四川第二大城市首次進入全國百強,安徽滁州排名第一,甘肅蘭州緊隨其後,綿陽這幾年的發展真的很好。

四川在四川還是很穩定的,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面積20248.4平方公裡,人口485.7萬,它已經建了2200多年了,它一直是一個州和縣城,後因地處綿山南麓,故名「綿陽」,綿陽也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此外,它還是一個重要的國防城市,科學研究和電子工業基地,成渝經濟圈的副中心城市。

綿陽是四川省著名的旅遊城市,標誌性建築月王大廈位於桂山之巔,它雄偉壯觀,高10丈(100英尺),在當時四大名樓中名列前茅,隨著節日的舉行,全國各地的詩人紛紛參觀了嶽王樓,他們與綿陽的詩人們一起,朗誦了盛唐的詩風,可以說「月王樓是中國文學史的一半」,寫詩的人是最優秀的,除李白、杜甫外,幾乎涵蓋了唐代以後的著名詩人,堪稱「世界詩歌第一樓」。

綿陽擁有四川第二大教育資源,初中和高中可以和成都競爭,西南科技大學、綿陽中學等享譽全省乃至全國的優質中高等教育資源,使園藝山成為綿陽的優質「教育名片」,綿陽被譽為「四川第二大城市」,上世紀90年代,隨著長虹、九洲電器的發展,綿陽的GDP排在重慶、成都、西安、昆明之後的西部城市第五位。

綿陽作為我國重要的國防軍工和科研生產基地,科技創新優勢明顯,擁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學研究開發中心、中國航空發展集團公司四川燃氣輪機研究院等18個國家級科研院所,西南科技大學等14所高校,兩院院士眾多,人才是基礎,綿陽將是未來,在成都重慶都市圈的幫助下,它將成為該地區第三個最具競爭力的城市。

相關焦點

  • 四川:在環成都經濟圈、川南和川東北經濟區形成省經濟副中心
    多位與會代表談到,黨中央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大舉措,進一步提升了四川在全局中的戰略位勢;此外四川人口多、經濟總量大,具有擴大內需的市場腹地、協同開放的區位優勢、成鏈集群的產業基礎。信號二:促進全省發展主幹由成都拓展為成都都市圈全會明確,將深化拓展「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
  • 中國人口最多的副省級城市,四川成都,為何突破了1600萬?
    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有10個副省級城市,屬於各省的省會城市,例如西安市、廣州市、武漢市、南京市等等。還有5個城市,屬於計劃單列城市,例如青島市、大連市、寧波市、廈門市和深圳市,在經濟建設方面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副省級城市這個說法,確立於1993年,當時,鑑於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我國總計設立了16個副省級城市。1997年,原本屬於副省級城市的重慶市,被提升為第4個直轄市。
  • 四川人口第二大城市,正在衝擊經濟副中心,綿陽會有影響嗎?
    毫無疑問,成都是四川最大的城市,成都是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是省內一市,經濟遠高於第二大城市綿陽,但是今天我們說的是四川另一個人口最多的四川城市,那就是南充,四川地級市南充是四川第二人口大城市,登記人口760多萬,城市人口150多萬,南充也是成都向東,重慶向北的主要交通路線,目前南充在四川經濟排名第五
  • 全國五大網紅城市,成都居然墊底?
    重慶數據顯示重慶在全國網紅城市排行中高居榜首。其實,重慶能夠成為網紅城市第一名並不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情。無論是魔幻8D城市行駛在高樓間的輕軌,還是讓全世界人民都為之瘋狂的火鍋,亦或是解放碑那高樓林立的都市景觀,都是重慶在這個以快速消費為主流的時代中獲得足夠多的流量和關注度的重要助推器。2.
  • 重慶十強醫院:西南醫院第1,三峽醫院第6,共5家入圍全國百強!
    前段時間,國家正式審議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未來,我國的經濟形態,將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規劃建設,重慶、成都的中心地位將進一步提升。發改委和住建部重新確立的九個國家中心城市,重慶和成都全部包含在內。
  • 四川只有2個三線城市,但很難衝擊二線,成都的地位不可動搖
    三線城市、評選標準有城市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中樞性、城市人的活性度、生活方式多樣性、未來可塑性、經濟水平等, 進行綜合評價,獲得了具有戰略意義、經濟總量大的大中城市, 這樣的城市大部分規模很大,中心城區的人口規模在100萬人以上, 四川省被稱為中國第六大經濟強省,在21個各級行政區中
  • 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 成都排名全國第3
    消費基因成都在城市旅遊總收入、入境旅遊者數量與人均消費、實際利用外資額度等表現優異;加之宜居城市的特徵,成都的生活品質成為人口遷移的吸引力,不斷豐富這座城市的消費基因。昨日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2020年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指數,成都排名全國第三。前兩名分別是北京和上海。位列三甲出色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都具備三個特點商務部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的關鍵指標概括為6個,即國際知名度、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消費舒適度和政策引領度。
  • ...打造成渝綿「創新金三角」 奮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科技城
    比如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方面,綿陽是成渝地區的第三大經濟體;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方面,綿陽是中國唯一科技城,R&D經費支出(研發投入)佔GDP比重居全國城市前列;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方面,綿陽一直是國家改革重要的布局地,國務院目前向全國推廣的56條全面創新改革經驗,綿陽就貢獻了9條;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方面,綿陽有著優良的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營商環境第三方測評在省內名列前茅
  • 四川這座城市,若能與宜賓「聯手」,未來將趕超綿陽的腳步
    在我國的四川省,不少城市逐漸形成城市一體化現象,經常能聽到「創造一個小時的生活圈」的廣告語,可見城市之間「強有力的合作」有利的地方仍然很多,大家都知道四川省的GDP總量排在全國第六位,四川的經濟實力很好,但省內各城市之間的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例如成都、德陽等發展在省內非常好,但處於「落後」狀態的城市,即甘孜、大壩等也很多,在四川省,如果這座城市能與瀘州聯手,未來將超過綿陽
  • 成都和重慶,兩座中心城市的「中間點」在哪裡?
    現在中國有9個國家中心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和重慶是國家明確提出計劃和定位的5個國家中心城市, 成都、武漢、鄭州和西安是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可以成為國家的中心城市,國家對這些城市現在的地位和未來發展的肯定和戰略計劃,它們的未來一定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 2021年7月,成都將成為中國第三個擁有兩座大型國際機場的城市
    成都,簡稱「蓉」,別稱蓉城、錦城,是四川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成都是全國十大古都和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
  • 四川區域中心城市,幾個城市誰「最有活力」,將成新增長極快
    四川,中國的人口大省,也是經濟大省,省會成都更是四川的巨無霸一般的存在,因為完全沒有其他城市對它構成威脅,這也成了四川最無奈的事,曾經重慶還在四川的時候,那時的成都一直和重慶相似,為了解決這樣一個城市的獨立局面,四川省開始布局區域中心城市。
  • 成都都市圈最得利的2個城市,一個是眉山,一個是四川第三大城市
    大家都知道如今我們中國的經濟變得越來越好了,那麼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現在我們國內的各大城市的發展程度也變得越來越高了呢,如今隨著我們中國的不斷發展,我國內部的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的加快當中,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城市就是成都了,如今的成都內部有著1600多萬的人口,城區也得到了相應的擴大
  • 全國GDP30強城市出爐:上北深廣排前四 武漢居第8
    2019年全國GDP總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前十名中,除了武漢,均屬四大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佔據3席,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均佔2席。
  • 未來五年,四川重慶要一起幹這些大事
    比如,首次提出「促進全省發展主幹由成都拓展為成都都市圈」。同時:發展都市圈衛星城市,建設都市圈功能協作基地,促進成都平原經濟區內圈同城化、全域一體化。這意味著未來四川的發展主幹就不再只是成都,而是成都都市圈。
  • 市井火鍋翹楚「有拈頭」 躋身「成渝雙城經濟圈品牌指數百強」
    封面新聞記者徐詩麗12月24日,由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主辦的2020成渝雙城經濟圈品牌大會線上開啟。會上發布了《成渝雙城經濟圈品牌指數百強報告》、《成渝雙城經濟圈品牌指數百強榜》。該榜單的評選採取了用戶調研,依託艾瑞大數據產品、公開資料研究與整理分析的研究方法,從認知度、規模力、傳播力、形象力等指標綜合反應成渝兩地的品牌發展現狀。憑藉良好的品牌形象與市場影響,市井文化傳承者——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躋身成渝雙城經濟圈品牌指數百強。餐飲結合文化 傳承蓉城千載煙火氣知名美食作家向東說,市井文化是成都與生俱來的特質。
  • 中西部GDP10強城市8城為省會,副中心城市多在區域30強之列
    這其中,西安之外的其餘四城正好也是中西部地區經濟總量前四的城市。人口規模最為突出的重慶、成都兩市,不僅是目前中西部地區經濟總量最大的兩座城市,同時也共同組成了中國區域經濟「第四極」成渝城市群。和東部沿海經濟強市相比,中西部城市的城鎮化進程仍處於發展期。所以和全市常住人口相比,主城區人口往往對於城市發展所處階段有更好的反映。
  • 重慶直轄,四川工業大洗牌
    老四川|成渝攜手前十回顧1997年前的老四川,全省面積近57萬平方公裡,處於我國省份國土面積的前列,1996年老四川GDP達到了4100餘億,同期老四川只比浙江低2億,居全國第五,勝於河南;當時老四川的兩座超級城市「成都、重慶」的表現也十分不凡,他們的經濟總量都位居全國前列
  • 中建西南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題論壇成功舉行
    為大力發揮央企大院優勢,助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25日,由中建西南院主辦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暨建築與城市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成都成功舉行。站在新起點,中建西南院將緊緊圍繞雙城經濟圈「一極兩中心兩地」的發展定位和中建集團「一創五強」戰略目標,努力發揮前端先導優勢,提升城市規劃設計水平;努力發揮專業技術優勢,提升項目建築設計品質;努力發揮科研人才優勢,提升科技創新支撐能力,積極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貢獻全部力量。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梅洪元作《秉持理性·多維銜接——鄭州大劇院創作感悟》主題報告。
  • 成都邛崍:奮力建設成都西部區域中心城市
    成都,邛崍,這座自古為「天府南來第一州」、有著2300多年歷史的古城,如今正煥發出全新的蓬勃發展動力,這些能量源正是在這座城市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懷揣夢想,邛崍一中成功創建「國重」,成都紡織高專、成渝特色職業技術學校籤約落戶;全面推進全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邛崍醫院掛牌成立,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三乙」創建通過省級評審,初步形成「三級」醫院群,獲評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籤約引進紅星美凱龍等高端商業綜合體和洲際等兩家知名品牌酒店,洲際酒店全面開工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