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擁有4座大型火車站,其中一座特等站2022年建成

2020-12-21 寒夜吹笛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 ,安徽省省會,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合肥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安徽中部、江淮之間、環抱巢湖。合肥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市擁有4座火車站,分別是合肥站、合肥南站、合肥西站、合肥北城站。

01合肥站

合肥站位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特等站,是淮南鐵路、合九鐵路、寧西鐵路、合蚌高速鐵路的交匯車站。

合肥站南北廣場總佔地面積9.2萬平方米,南廣場總面積4.9萬平方米,站房面積10萬平方米,北廣場總面積4.3萬平方米,合肥站站房建築面積27355平方米,天橋面積2480平方米;地道面積1977平方米;站臺規模9臺13線。

有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和合肥軌道交通3號線2條地鐵線路途經合肥站,並設合肥火車站。

合肥火車站是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鐵路樞紐綜合場站,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較大的人流、物流集散地,也是合肥對外形象的重要窗口,為合肥建設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市,提升「大湖名城」旅遊品牌影響力,為合肥建設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創新高地」有重要意義。

02合肥南站

合肥南站,又稱合肥高鐵南站,位於中國安徽省合肥市,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鐵路車站,與上海虹橋站、南京南站、杭州東站共同組成華東四大高鐵站,是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2012年10月17日,合肥南站全面開工建設。2014年11月12日,合肥南站建成啟用。合肥南站總建築面積49萬平方米,站房總建築面積9.92萬平方米,總投資71億元人民幣,站臺規模為12臺26線

合肥南站設計風格上融入皖南建築「四水歸堂,五嶽朝天」的寓意,將現代化的車站和合肥乃至安徽的傳統文化融合在一起,詮釋了厚重悠久的徽文化,展示了安徽中部崛起的蓬勃活力。其中「四水歸堂」在徽派建築中,指的是四方雨水流入天井,象徵四方旅客如潮水般匯聚到車站換乘,「五嶽朝天」則體現在屋頂向上起翹的封火牆,南北立面向內傾斜的板型柱上。

為保障合肥南站外幕牆晶瑩透亮且富有層次,建設者在7600平方米的幕牆上添加一道道進深40釐米、寬20釐米的裝飾扣條。大面積玻璃幕牆的使用顯得外觀上簡潔大氣,由於懸掛式幕牆整體性好,沒有繁複的結構,看上去乾淨清爽;其次是通透,即使是傍晚或者陰天,室內都能獲得很好的自然採光,幾萬平米的大廳不需要靠燈光照明,節約了用電。

合肥南站採用地下四層、地上二層的立體布局模式。其中,高架層為旅客候車層,地面層為鐵路軌道層,負一層為綜合換乘層,負二層為軌道站廳層,負三層為軌道1、5號線站臺層,負四層為軌道4號線站臺層。同時局部空間布置了大量夾層。 在南廣場的地下一層,是樞紐配套商業開發區,地下二、三層為社會車輛停車庫。

03合肥西站

合肥西站,設計規模8 萬平方米,是合肥樞紐的第二大客站,位於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在潛山北路和清溪路交口附近的東新莊,靠近合肥植物園和董鋪水庫。車站將按合安場9條到發線(含正線)、合福場4條到發線(含正線),全部共組織建設13條鐵路線路。

合肥西站隸屬於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下轄的特等站,是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線路北連合肥樞紐與既有滬漢蓉、合蚌、在建及規劃建設的沿江高鐵、合福鐵路、合九高鐵、商合杭客專銜接,向北可達皖東北及蘇北、山東;中與在建及規劃建設的合康高鐵、寧安城際、阜六鐵路、六安景鐵路銜接,延伸向南經九江地區可達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及粵東地區。

合肥西站以「大湖雲帆科技方舟」為設計理念進行構思立意,既可反映新一代鐵路客站「站城融合、交通綜合、功能聚合、綠色集合」的時代要求,又能體現合肥「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城市特徵。其整體造型猶如騰空而起的「科技方舟」,反弧的屋頂造型和外飄的站房形態,仿若行駛在萬頃波濤之上的巨輪。採用流動的水平線條和乾淨利落的豎向線條作為對比,充分體現出「淝水匯流大湖雲帆」的地域特徵。

04合肥北城站

合肥北城站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鐵路車站,也是合蚌高速鐵路上的一個中間站。合肥北城站於2012年8月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於2012年10月16日隨合蚌高速鐵路的建成而正式投入運營。

合肥北城站站臺規模為4臺8線,面積為300平方米 。合肥北城站目前經停4趟列車,通達上海、北京、蚌埠、淮南。雖然目前旅客較少,但從長遠規劃來看,對促進北城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合肥北城站也將成為一座換乘車站。未來在合肥北城站坐火車,既能北上到北京,又能南下到杭州,也能西行至商丘,合肥的鐵路網將更加發達。

湘南交通樞紐城市,衡陽市擁有多個火車站

廈門作為東南沿海中心城市,擁有2座大型火車站迎接四方來客

相關焦點

  • 大同作為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擁有兩座較大火車站,迎接遠方客人
    大同市擁有大同站,大同南站兩座大型火車站。截至2019年11月,大同南站站房工程總建築面積為66151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築面積39990平方米;截至2019年12月,大同南站站臺規模為4臺9線;大同南站最高聚集人數3000人。
  • 長春市擁有5座火車站
    長春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是偽滿洲國首都,具有眾多歷史古蹟、工業遺產和文化遺存,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衝突完整歷程的集中見證地;也是中國四大園林城市之一,長春市主要有5座火車站,分別是長春站、長春西站、龍嘉站、九臺站、九臺南站。
  • 廈門將再添一座大型鐵路客運站,佔地約10公頃,預計2022年建成
    自從高鐵出現後,高鐵出行成為最受歡迎的出行方式之一,像廈門這樣的旅遊城市,對於高鐵線路的建設很重視,建設高鐵線路配備的有高鐵站,方便人們乘車,接下來就為就為大家介紹一座廈門將再添的高鐵站。
  • 北京改造一座火車站,將升為特等站,是京港高速鐵路的交匯車站
    一座城市高鐵站的打造在我國區域內很關鍵,與過去城市所不同的是,伴隨著我國高鐵線的大力普及,很多城市原有的火車站點都需要改進和升級的,從而能符合當地城市的發展,而從目前的城市發展表現中看,多數高鐵線的修建能力突出,也能體現出很重要的關鍵意義,而從這部分而言,對這座高鐵站的周邊基礎設施也需要完善
  • 牡丹江又將迎來一條新高鐵,建成後可直達佳木斯,預計2022年通車
    的美稱,早在2017年的時候,這裡就已經入選為「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牡佳高速鐵路全長371.6公裡,是一條連接牡丹江、佳木斯、雞西、七臺河、雙鴨山等高速鐵路,運行的時速為250千米每小時,整條鐵路線可以說是我國最北端的一項高鐵工程,總投資的金額更是高達378億元,早在2016年的時候就已經在開工建設,將預計在2022年的時候建成通車。
  • 廣東將要建成一座國際機場,30個機位佔地6700畝,預計2022年通航
    其實廣東不止這麼一座優秀城市,比如湛江,湛江是一座讓大家心動的地方,有很多知名的景點,而且還有一些特色美食。隨著時代的變化,湛江變得越來越優越了,現在的交通網絡已經發展得非常完善了,高速航空都比較便捷。
  • 崑山市作為縣級市,擁有4座火車站
    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第一。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排名第一。崑山擁有4座火車站,分別是崑山南站、崑山站、陽澄湖站、花橋站。
  • 武漢又將迎來一座大型火車站,規模遠超武漢站,現今已開始動工!
    武漢是新中國建國後,比較特殊的一座城市。這裡也是首創了一個城市之間的第一,那就是首個由合併而來的城市,合併是近年來城市飛速發展的主要途徑,當湖北省經濟實力在不斷提升的時候,武漢的發展一直也是十分不錯。作為省會城市,這裡也是一直在摸索方向,帶領省內的其他城市一直不斷前進。
  • 成都作為綜合交通樞紐,擁有4座大型火車站,造型獨特,美觀大方
    成都市區四個大型火車站:成都站、成都東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1952年7月,成都站建成投入運營,為客貨站;1961年4月劃出貨運部分析設成都東貨站後改為客運站。成都站站房先後歷經4次較大規模擴建或改建,其中1984年10月新建成的站房經2005年9月改造後使用至今。
  • 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徐州市城區擁有4座火車站
    徐州站站場規模為5座站臺、9股到發線(有效長度為650米)及1股走行線,可同時接發4個方向的列車。徐州站被稱為「淮海經濟區第一窗口」,位於江蘇省徐州市津浦西路西、復興路東側,是徐州市淮海路東起點。火車站的重新劃歸,是徐州以工業製造、能源重鎮的身份正式步入長三角經濟區的標誌之一。
  • 國內建築面積最大的10個火車站,南京南站只能排第2!
    1、廣州南站廣州南站位於廣州市番禺區,總建築面積約61.5萬平方米,為特等站,設15站臺、28站臺面、28股道,於2010年1月投入使用。4、鄭州東站鄭州東站,是全國唯一的一座」米「字型高鐵樞紐,現為特等站,總建築面積411841平方米,車站規模16臺32線。鄭州地鐵1、5、8號線等城市軌道交通在此接駁換乘。
  • 柳州是廣西最大的工業基地,擁有3座火車站
    柳州擁有三個火車站,分別是柳州站、柳州北站、柳州南站。柳州站始建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3月,時稱柳江南站;於1950年8月1日更名為「柳州站」;於2015年12月31日進行站房改造工程;西站房於2017年3月1日投入啟用;東站房候車室於2018年12月6日投入啟用。柳州站站臺規模為11站11條線。柳州站建築面積11.4萬平米。
  • 廣州一區將「好運臨頭」,被440億火車站砸中,預計2022年投用
    作為一座人口超千萬的城市,廣州還要接待數百萬的遊客,而且廣州還是廣東的交通中轉站,很多人要去深圳、東莞,都需要到廣州進行換乘,所以每遇到節假日廣州火車站總是人滿為患,無形中給廣州的交通建設帶來很大壓力。
  • 廣西將打造的一座大型高鐵站,車站等級是一等站,即將建成
    廣西在我國南方地區具有強大的實力,特別是它所擁有的城市發展速度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隨著我國許多城市的進步與發展,這些城市擁有大量的資源,即使讓人感覺到差距巨大,但仍不能阻擋的是廣西的重要城市,它的意義重大,讓人感覺它的價值。
  • 北京最大的火車站,很多人猜測是北京西站,其實是北京南站
    從現如今北京來說,一共有5座火車站,它們分別是北京站、北京北站、北京東站、北京南站、北京西站,其中北京南站是北京最新的一座火車站,同時它也是北京面積最大的一座火車站,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北京南站,它位於北京市豐臺區,是一座特等站,同時也是北京面積最大,接發車次量最多的火車站。
  • 我國排名前三的火車站,最大的在亞洲也排第一,檢票口就超過28個
    本次分享的主題是我國最大的3座火車站,排在榜首的也是亞洲第一,檢票口就不止28個!說到火車站,我們大多數人並不陌生,而且幾乎都去過!尤其是每年春運的時候,火車站一般都是人滿為患,候車室根本就找不到空的座位,就連各個角落都會被人佔去!
  • 長沙作為國家交通樞紐,擁有3座大型火車站,引進四方來客
    1911年,在修築粵漢鐵路鋪設長沙至武昌的鐵軌期間,蓋起了小吳門火車站;1975年7月,長沙新車站破土動工;1977年7月1日,長沙站成通車;2015年,長沙站進行了改造。2015年改造後的長沙站總面積達6.8萬平方米,設7臺16線。長沙站有長沙軌道交通2號線、長沙軌道交通3號線途經,2號線已開通運行,3號線在建設中。
  • 西安將又建一座火車站,建成後規模將趕超西安北站,成為亞洲第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我國西北地區的發展稍微落後一些,但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未來亞洲最大的火車站,就即將誕生在我國西北地區。在這座火車站還沒建成之前,「西安北站」被譽為「亞洲最大的火車站」,站臺規模為18臺34線。西安北站位於我國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於2008年開工建設,在2011年初正式投入使用,總投資超過60億元人民幣。
  • 廣西正在建設大型高鐵站,南寧鐵道重要組成部分,有望2022年建成
    廣西在中國南方有很大的實力,尤其是其城市發展速度是其中之一,隨著中國許多城市的進步和發展,這些城市擁有大量的資源,雖然差距很大,但是還是很重要的,從總量到人均,都很有意義,讓人覺得很有價值。建設高鐵站也是廣西努力建設的方向之一,隨著廣西許多城市的發展,高鐵站的數量並不太多,尤其是相對於沿海省份和大城市,樹木的價值還是很高的,簡單了解後,他們來到了廣西修建的大型高鐵站,這個高鐵站有很大的發展意義,當地人都很期待,廣西南寧北站不僅僅是建設高鐵,實際上需要補充建設高鐵線路,即使是知名度不高的城市,也還是需要建設高鐵,這是比較確定的,但是這個高鐵站的建設也是其表現之一
  • 我國唯一一座民國特色的火車站,已有112年歷史,文藝青年必去
    我國有許多的火車站,每一座火車站都各有特色,比如漢口火車站如城堡,南京站是我國唯一依山臨湖的火車站,也被譽為「中國最美火車站」,還有袖珍的阿爾山站等。如今出行非常便利,火車站也成了常去的地方,而南京的兩座火車站成了久久不能忘懷的風景,其中一座是臨著玄武湖的南京站,而另一座則是有著百年歷史,具有民國特色的火車站,即浦口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