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祛溼,從4個飲食習慣改變開始!

2021-03-05 不老情報局

人一旦進入老年期,身體的各方面技能都會不斷下降,這時候就是許多常見病就會侵入他們的身體,溼氣就是其中一種。

老年人溼氣重經常會出現睏倦、身體沉重、沒有食慾、皮膚黏膩不舒服等情況。

1、起床後昏沉、乏力,整日嗜睡;

2、口臭,睡覺流口水,打呼嚕;

3、舌苔厚重、黏膩,舌頭邊緣有齒痕;

4、食欲不振,時常胃脹;

5、虛胖,水腫;

6、手腳冰涼,愛出虛汗;

7、大便溏稀不成形,粘連在馬桶壁上,很難衝乾淨或者經常便秘;

8、耳內潮溼、頭髮愛出油、面部油亮。

在秋冬季節,我們吃的多,運動的少;再加上天氣逐漸寒冷,尤其南方地區溼冷的氣候影響,寒溼侵襲,脾虛胃弱、平時有溼氣的人會進一步加重症狀。

在中醫看來,溼氣是最為不好處理的,因為溼氣過多在平時只是會影響人的狀態,但是當人受寒之後,就會轉變成溼寒,而當人受熱之後,則會轉變成溼熱,遇風之後就變成了風溼。因此,溼氣不除,有可能導致風溼等極難根治的頑疾。

一般來說,溼氣是從體內產生的,主要和日常的飲食有關,飲食上的各種惡習,傷到了脾胃,溼氣代謝跟脾最有關係,自然就導致了溼氣內生。

當體內累積太多代謝不掉的溼氣,也會和脾胃功能形成惡性循環!中醫說脾臟喜燥惡溼,在溼氣重的環境裡面,脾臟無法好好工作,使得體內溼氣累積得更快更多,脾胃功能又更虛弱。

因此,想要打破這個惡性循環,不僅要努力排溼,更要改變飲食習慣好好健脾,雙管齊下,才能從根源減少溼氣產生。否則紅豆薏米吃得再多,體溼依然不會改善。

寒涼、生冷飲食自帶寒氣,本就屬於寒邪之物,過食過飲會損耗脾胃陽氣,加重脾胃負擔,導致或加重脾胃虛寒。

從中醫角度來說,糖屬甘味。甘入脾,可滋養脾胃。但如果偏嗜甘甜,會因偏於滋膩而阻礙脾之運化,甚至使脾胃受損,引起聚溼生痰。臨床上也發現,脾胃病患者多半嗜甘。除了損及脾胃,飲食過甜還會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加重胃病。

過食肥膩肉類,會加重腸胃負擔,易導致食滯不化、消化功能紊亂,大傷脾胃。因此,應儘量控制肥膩肉類的攝入量,可適當多吃一些禽肉。

《黃帝內經》上說「五穀為養」,從中醫角度說,糧食都是入脾經的,是對脾最好的食物,如果長期不吃主食,脾得不到滋養,反而負擔過重,自然脾虛生溼。因此,適量吃主食,對於去溼氣也是有幫助的。

材料:淮山20克、芡實15克、炒薏米30克、北芪15克、豬排骨15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去掉硫黃之味。薏米用鍋炒至微黃,排骨洗淨斬件,芡實、北芪用清水洗淨。將全部材料放進湯煲內,煲一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祛溼抗疲勞,尤適宜脾虛溼重、精神不振、大便爛溏者。便秘者不適宜。

材料:蓮子(帶心)10克、扁豆10克、豬瘦肉150-200克、陳皮1.5克。

做法:所有材料一起煮湯,煮一小時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祛溼、清心火,適用於出現食欲不振、煩躁易怒、大便不暢、舌苔白厚的兒童飲用。

材料: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

做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淨,放進湯煲內,煲一個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溼,尤適宜溼久化熱、口苦、尿黃、舌苔黃膩者。

體內溼氣重的人還要遠離潮溼陰冷的環境,避免溼氣入侵體內。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

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還可以打開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作者:三頂養生網、吉林大藥房

聲明:本文中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刪除。  

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

微信號 : 不老情報局  |  新浪微博:@熟年廣播

相關焦點

  • 如何儘快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
    版權申明本文首發自微信公眾號:瘦龍健康轉載請聯繫公眾號後臺。最近看一本有關戒菸的書《這本書能讓你戒菸》,此書在開頭就承諾認真看完書後,肯定能讓你戒菸,很多人看到一半就把煙戒了,一本書的魔力真的就有這麼大,作者曾經是一個瘋狂的菸民,一天能抽100根煙,最後非常輕鬆愉快的戒菸了。我也鄭重承諾,也許看完此文,你就能徹底改變飲食結構。
  • 4個不良生活習慣,可能會使身體不經意間溼起來,不妨了解一下
    導語:由於現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壓力特別的大,再加上平時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就會使得身體出現亞健康的狀態,而溼氣是比較常見的。溼氣其實是身體新陳代謝產生的廢水以及垃圾,入侵體內之後特別難以去除,時間久了就會使得身體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溼氣從哪裡來?
  • 體內溼氣重,身體會這4個表現,祛溼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
    一、鍛鍊祛溼我們運動的時候都會排汗,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鍛鍊身體這種方式有效去除溼氣,但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鍛鍊出汗之後絕對不能馬上喝冷水或者洗涼水澡,否則不僅不能祛除溼氣,反而會加重溼氣。二、清淡飲食飲食過於肥膩,則會消化不良,會導致腸胃悶脹、發炎;油炸的食品會產生過氧化物,如果油炸的食品攝入過多,會使發炎的症狀更加嚴重;而生冷的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則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因此我們應該多吃生菜、沙拉、西瓜、白菜等蔬菜,保持清淡、適量、
  • 減肥從改變體質開始-了解身體記憶
    ,不論是機體形態,還是生活習慣,包括喝酒、抽菸、減肥、疾病,身體都會記憶下來,並且這份記憶的保存比你想的要久。這讓她感到非常奇怪,難道移植了心臟以後,連生活習慣隨著心臟原主人也會改變?
  • 三伏天是「祛溼」的好時機,養成良好的習慣,排空溼氣一身輕
    夏季是溼氣聚集的高峰期,夏季環境溼度較高,而且雨水比較頻繁,這時候如果不多加注意的話,很容易感染溼氣;另外我們日常一些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會使我們體內系統功能性失調,造成我們體內的溼氣。小紅,今年25歲,在一家公司做助理,每天朝八晚五的生活很愜意。
  • 定期祛溼身體棒,這裡有4個「祛溼妙招」幫你疏經通絡,緩解壓力
    溼邪對人體的傷害隱蔽而緩慢,但是在身體也是可以顯現出微小的症狀。日常祛溼的好辦法分享給大家:泡澡泡澡是緩解壓力,使人放鬆的好方法,我們可以用溫熱的水泡澡,或者加入祛溼除寒的藥食兩用的中藥材泡澡都可,但是後者祛溼效果更好。另外,以下泡澡方法用來泡腳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 身體衰老時,多半有這4個「信號」,堅持這3個習慣,或有所幫助
    身體衰老時,多半有這4個「信號」,堅持這3個習慣,或有所幫助1、牙縫變大牙齒也是我們身體中重要的器官,在我們開始衰老後也會發出信號。年輕人的牙齒都是非常整齊的,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的到來,牙齦也會開始萎縮,繼而造成牙縫過大的問題。2、皺紋越來越多女性在25歲以後,眼角會出現細紋,30歲以後,臉上就會出現皺紋。這是因為,女性30歲以後,身體機能開始退化,身體的器官也在退化。身體中的毒素不能被代謝出體外,就會出現各種皮膚問題。
  • 溼氣不除,身體不適,醫生:幾個「祛溼方法」,排溼氣健脾胃
    四個祛溼方法,第三個最佳1. 按摩祛溼承山穴:是溼氣最佳的排洩的通道,是最佳的穴位,,飲食祛溼中醫上認為,祛溼可多食赤小豆、火麻、荷葉、茯苓等有健脾祛溼的食物。想要排溼又減肥的,每天可喝點火麻荷葉酵液,荷葉、薏苡仁、決明子、茯苓等多種具有健脾祛溼功效的食材組合搭配結合成的紅薏茯溼飲所含的菊苣、砂仁、白芷等,可促進代謝,健脾排溼毒,加快脂肪的分解,幫助減肥祛溼。4. 泡腳祛溼
  • 把它列入飲食清單,或能祛溼排毒,身體感激你
    中醫認為溼氣是萬病之源,而且溼氣堆積也是一個隱蔽又緩慢的過程,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慢慢的就會讓溼氣越來越重,影響到身體各項內臟器官的正常運轉,影響到身體的健康,那麼如果體內溼氣重,會有哪些表現呢?體內溼氣重,有哪些表現?
  • 身體有溼氣都有哪些症狀?讓醫生來告訴你,如何正確祛溼!
    也有患者自覺溼氣很重,到處找藥吃,結果胡亂吃了很多藥,病沒治好,反而把自己的脾胃吃壞了,本來溼氣不重的,這麼一搞,身體反而寒溼得厲害。近幾年治未病、養生的理念開始被人們接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自己身體情況。那怎麼來分辨身體到底有沒有溼氣呢?別著急,我們先從為什麼會有溼氣說起。
  • 體內溼氣重,會影響身體健康,避免3種習慣,或能有助排溼
    人們可以通過改善3種不良習慣,減輕體內溼毒。一、體內溼氣重,會影響身體健康,避免3種習慣,或能有助排溼1、深夜洗澡洗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之一,洗澡有助於清潔體表的雜質,有利於健康。同時,鍛鍊能使得人體內的雜質通過汗液的形式排出,在一定程度上達到祛溼排毒的效果。2、清淡飲食體內溼氣重的人,往往喜歡吃大魚大肉,口味比較重,喜歡吃辛辣油膩的食物。這些口味重的食物容易造成人們脾胃的負擔。
  • 她不到一個月減重4斤,體脂降,肌肉升,全靠改變4個飲食習慣
    而且,非常關鍵的內臟脂肪等級,從7.5降低到了6.5,足足下降了1個等級;蛋白質比例從11.6%提高到了12.7%,也提高了1個百分點,說明她的身體結構正在變化,營養更好、更均衡了。,身體也會水腫,不利於減脂,而且高鈉飲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梅雨季節,身體祛溼很重要
    4、溼氣太重讓你發胖  溼氣重症狀:飲食作息和原來一樣,但體重明顯增加;關節僵硬,起床時渾身酸痛;下肢水腫。  溼氣重的人,還可能在短期內體重明顯增加,而且表現為虛胖的體徵,更嚴重的人會出現下肢水腫等問題。
  • 身體出現9個異常,祛溼已迫在眉睫,排出溼氣,身體變化看得見
    那麼溼氣重身體會有哪些信號呢?1、頭髮油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一天不洗頭就會感覺到自己的頭髮很油膩,其實這是溼氣不重的原因,溼氣過重跟平時的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比如經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經常吃油膩的食物,就容易導致溼氣重。
  • 舌頭露出4個破綻,是脾在「呼救」,堅持4個習慣,脾虛不再擾
    隨著現在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和飲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現脾虛問題。中醫善用望聞問切來診斷各種病症。舌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是從胃氣裡面生存的,所以,通過觀察舌頭的狀況,就可以看出我們脾胃的健康問題。
  • 體內溼氣重,祛溼,謹記飯後三不宜,養成3習慣,無溼一身輕
    導語:如果我們身體裡有溼氣,那麼就會產生我們身體裡各種毛病的出現,中醫認為溼是百病之源,我們身體裡的溼氣與平時的飲食、疾病和不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平時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這樣的習慣會使我們體內的水分不平衡,當溼氣排不出來的時候,我們體內的溼氣就會加重。
  • 身體祛溼小妙招,讓你「輕裝上陣」
    身體有溼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給身體去除溼氣。有哪些方法可以祛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運動祛溼氣最快的方法就是運動,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緩解人體壓力,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將體內的溼氣等排出體外。建議每周四次以上,時間在晚餐後進行,可持續運動半小時到四十五分鐘左右,以微微出汗效果最佳。
  • 體內溼氣太重的人,不妨試試這幾個祛溼方法,輕鬆排出溼氣
    溼氣每天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形成,其中生活中的飲食方式、生活習慣常常是導致溼氣發生的重要源頭。有些人並不是很重視自己體內有溼氣這件事,但是事實上,溼氣是萬病之源,溼氣過重會造成人的身體素質低下,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侵襲。所以,要及時的採取適當的方法祛除溼氣。
  • 溼氣重,身體兩個部位變大,中醫中藥能很好祛溼除濁!
    由於快節奏的生活、不規律飲食等原因,溼氣重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平時,常常聽周圍的人說「總感覺身體乏力貪睡、口乾口苦,臉色憔悴,臉色暗淡」。
  • 體內溼氣重,會有4個症狀,少吃5果,做好3事,或能幫你祛溼
    導語:生活中很多女性都會有溼氣重的問題,身體的溼氣重,容易導致肥胖、長痘痘、疲勞、皮膚狀態不好等各種問題。引起體內溼氣過多的原因很多,天氣原因、飲食原因、生活壓力大等,當溼氣在體內不能完全排出,可能會引起身體出現一系列的不適,所以要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