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是中醫的概念,在中醫的理論中,溼氣過重會嚴重影響身體的健康,所以我們要先認清溼氣重的症狀,才能對症下藥,溼氣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症狀。
一、四肢沉重
溼氣重常見的症狀就是做什麼事情都感覺沒有力氣,渾身軟綿綿的。四肢無力,頭重腳輕,身上像裹著一塊布,也打不起精神來。
二、食慾不佳
溼氣重的另一個明顯特徵就是舌苔特別厚,且顏色發白。嘴裡不管吃什麼都沒有味道,因而食慾不佳。
三、關節疼痛
由於溼氣會入侵人體的各種關節,導致人的頸椎、腰腿、肩膀等部位疼痛,隨著在關節處的溼氣加重,這種疼痛會更加難忍,嚴重者可能連走路抬頭都難以辦到。而疼痛的部位越多,就說明體內的溼氣越重。
四、便秘
溼氣重會讓人體的腸胃蠕動速度變慢,影響我們的消化和排洩功能,進而導致便秘。如果上廁所時有厚重感,大便黏膩等情況,那就有可能是溼氣過重的原因。
我們體內的溼氣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分別時外部的溼氣和內部的溼氣。外部的溼氣來自外界潮溼的空氣環境,慢慢地入侵到人體中,比如沿海地區的人們一般體內的溼氣都比較重。
內部的溼氣來自於自身脾虛,如果我們的脾胃本來就很虛弱,那就不能很好地吸收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而這些難以消化吸收的食物就會在我們體內堆積起來形成溼氣。
因此中醫上有脾虛生溼氣,而溼氣重又會反過來加重脾胃虛弱,成為一個惡性循環,所以不妨嘗試一下下面除溼的一些辦法。
一、鍛鍊祛溼
我們運動的時候都會排汗,因此我們可以通過鍛鍊身體這種方式有效去除溼氣,但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鍛鍊出汗之後絕對不能馬上喝冷水或者洗涼水澡,否則不僅不能祛除溼氣,反而會加重溼氣。
二、清淡飲食
飲食過於肥膩,則會消化不良,會導致腸胃悶脹、發炎;油炸的食品會產生過氧化物,如果油炸的食品攝入過多,會使發炎的症狀更加嚴重;
而生冷的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則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因此我們應該多吃生菜、沙拉、西瓜、白菜等蔬菜,保持清淡、適量、均衡的飲食習慣,最好加入蔥、姜,以降低蔬菜的寒涼屬性。
三、火罐祛溼
拔火罐是民間常見的一種祛溼方法,其原理是在拔火罐的過程中將體內聚集的溼氣從皮膚毛孔當中排出去,進而一步步地達到去溼氣的效果,那些經常拔火罐的人就會感覺他們的身體在拔火罐之後不再那麼沉重,明顯變得輕盈了。
古人常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可見人們一旦染上溼氣就很難去除,而我們想要有效祛溼最重要的就是要改正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長期處於潮溼的居住環境,利用空閒時間積極鍛鍊身體,這樣持之以恆才能有所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