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近日黑人的遭遇,讓我想到了一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

2020-12-21 有一位觀眾

2020年似乎要在歷史上留下不太平靜的一頁,席捲世界各國的疫情,接踵而來的就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受矚目的莫過於美國了。

由於美國政客們最初過度自信麻痺大意,導致其國內發生了最為嚴重的疫情,使得經濟活動大受影響,數千萬人失去經濟來源。相較於我們,大多數美國人沒有儲蓄的習慣,這就讓許多人連生存都難以為繼了。

而前幾天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一名黑人的不幸喪生,成為了掀起黑人們反抗浪潮的導火索。

美國如今一切的現實,我也曾在一部電影裡感受過。也許正是因為聚焦於現實問題,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青睞,它就是《綠皮書》。

電影講述的是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那時候儘管早已廢除奴隸制,但種族隔離依然存在,種族歧視仍舊嚴重。黑人鋼琴家唐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希望用音樂架起黑人白人和諧平等交流的橋梁,他放棄了紐約的安定和高收入,開啟了穿越南北地區的巡迴演出之旅。為了確保行程中的安全順利,他需要一位司機兼管家。

而主人公利普是一家夜總會的侍者,常年遊手好閒混跡各種人物之間,而且身手利落。因為夜總會要裝修停業,待業期間他就需要一份短工維持家用。看到這裡不禁感慨,儲蓄的重要性。

二者似乎都滿足了彼此的需求,然而有個很大的問題,種族隔離。利普是白人,而且對待黑人一向不算友善,對於妻子找上門的黑人工人也十分嫌棄。而唐是黑人,他能否接受這份工作,哪怕接受了又如何一路與唐和諧相處,都是問題。

生計所需以及妻子的支持,利普接受了唐的工作,當起了他巡演路上的司機。為了解決唐作為黑人出行的便利,利普拿到了黑人出行指南——綠皮書。這也是電影名稱的由來。

兩人的相處,註定會有不少碰撞。利普言行隨意,而唐端莊考究。唐無法忍受利普在車內吸菸,以及他言語粗俗的絮絮叨叨。而利普起初願意為唐工作,完全是為了高額的薪水。

然而隨著一路的相處和深入的了解,兩人的關係也漸漸發生著變化。

利普為了唐演出的鋼琴品牌,不惜動手,他也欣賞到了唐的藝術才華,在無意中發現唐的內心似乎是孤獨而憂鬱的,更為了維護唐動手打了白人警察。

唐也漸漸能放下拘泥,和利普一起暢快地吃著炸雞。發現利普一直給妻子寫著流水帳一樣的信件,唐主動教他怎麼一字一句地寫信。

除了展現兩位主角的關係變化,片中也濃墨著筆於當時美國歷史背景下的種族歧視現象。

兩人走進服裝店,店主接受利普試裝的要求卻拒絕了唐。演出現場,唐在臺上是眾人矚目的鋼琴大師,下了臺卻不配使用室內的洗手間。在最後一處演出地被拒絕在餐廳用餐後,唐終於無法忍受,直接取消了演出。

這一路走來,利普也明白了其實唐也並非他表面上那麼光鮮。他為白人們演出卻始終無法獲得他們的接納和認同,反倒因此被黑人們遠離,甚至可能因此而與自己的哥哥斷了往來。

唐試圖用他獨特的音樂才華改變種族隔離的狀況,哪怕收效甚微。不過從影片來看,還是有所改變的。前後兩次警察查車的表現截然不同,利普也徹底了對黑人的態度,聖誕夜他真誠地邀請了唐與家人一同過節,而最初他曾扔掉了黑人用過的水杯。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句話用在這部電影分外合適。可能這也是它獲得奧斯卡肯定的原因。

電影中的美國人對待黑人的態度在持續轉變著,相信終有一日種族歧視將不復存在,但願這一幕也早日出現在現實中。

相關焦點

  • 《綠皮書》為什麼是近十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原因讓人震撼
    但是也有很多電影不用特效,只講故事,通過簡單樸素的敘事就能夠直擊觀眾的心靈,每次觀看這種電影都能夠獲得很多人生啟發與感想,這樣的電影能夠成為永恆的經典,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一部獲得201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電影《綠皮書》,這部電影也被評為近1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高雅黑人和低俗白人的故事
    「如果我不夠白、又不夠黑、又不夠男人,那麼我到底是誰呢?」暴雨中你也能感覺到他臉上炙熱的淚,爆裂有聲。《綠皮書》絕對稱得上是一部四平八穩的片子,精緻的套路,一路都是能想到的通俗劇情,基本沒有什麼大的起伏,主要看演員,明知道是屢試不爽的美式套路,你還會微微感動,也許這就是好萊塢的能量所在,接下來就帶大家一同走進《綠皮書》的世界!
  • 2019年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走進黑白膚色的世界
    《綠皮書》主演:馬赫沙拉·阿里飾 唐上映時間:2019年3月1日(中國)獲得2019年9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等獎項《綠皮書》簡述在當年種族歧視十分嚴重的美國南部,一位出身高貴的黑人鋼琴家唐為了他的南方巡演而招聘司機,託尼因夜總會的倒閉而逼迫去面試這份工作,當黑人與白人的組合,在當年的社會環境下,可謂是困難重重,一路上的磕磕絆絆,矛盾摩擦,到最後互為好友,消除各自的偏見。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縱知荊棘叢生,依然忍痛前行
    剛剛在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影片的「綠皮書」是我喜歡的那類電影。它節奏流暢、攝影考究、配樂完美。最重要的,它是一部能給人帶來很大啟迪的電影。這部電影深入地展現了曾經在美國非常普遍的種族歧視現象。但這不是我關心的問題。
  • 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中出現過美國哪些音樂廳堂?
    華東院聲學所聲學/劇場/舞臺/設計星標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綠皮書》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溫馨的喜劇故事。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說的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一名黑人鋼琴家唐·雪利博士,為了消弭種族歧視執意前往南部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巡演,為安全起見,請了一位義大利白人混混託尼·利普做司機兼保鏢,一路上麻煩、衝突及笑料不斷,兩人也由排斥到消除偏見,以至相互理解,最終收穫珍貴友誼。一本專為黑人旅行而用的綠皮書,一輛豪華綠皮車以及兩位性格經歷迥異的主人公,大約可以笑稱作「白龍馬、沙僧和孫悟空」的配置。
  • 「盤點」歷屆奧斯卡最佳影片(2011-2020)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小仙女聊電影,今天小仙女給大家盤點一下第83屆到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部部經典,一起來看看吧國王的演講(第83屆)影片講述了1936年英王喬治五世逝世,王位留給了患嚴重口吃的艾伯特王子
  • 《綠皮書》透過黑人指南,學會包容與接納
    01影片介紹:電影開端,清晨醒來的託尼,看到家裡來的維修工,是兩位黑人。,妻子為工人倒水,送走工人,轉眼託尼就把黑人用過的杯子,扔進垃圾桶。在俱樂部工作了大半輩子的託尼,隨著俱樂部的關門失了業,朋友介紹了一份給鋼琴家,當巡演司機的工作。原本是好事一樁,可託尼在見到僱主的第一面,發現鋼琴家竟是位黑人。
  • 最近十年10部奧斯卡最佳影片,你都看過嗎?
    第92屆奧斯卡已經順利落下帷幕。韓國電影《寄生蟲》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這也讓《寄生蟲》成為奧斯卡歷史上首部非英語最佳影片。除了韓國電影封神外,還有讓人不能忽略的糟糕收視率。收視人次2550萬,創下奧斯卡歷史最低收視紀錄,比去年整整減少了600萬人次。事實證明特色主持人和話題票房大片都會為奧斯卡在一定範圍內創造收視流量小高峰。下面回顧過去十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有哪一部獲獎讓你覺得實至名歸,又有哪一部獲獎讓你一臉問號。
  • 如果你在《綠皮書》中只看到種族歧視,那這部電影將毫無意義
    2019年奧斯卡頒獎典禮星光熠熠,大家都覺得最佳影片得主會在最佳外國電影的《羅馬》和獲得最佳女主的《寵兒》裡產生,還有老將斯派克李的《黑色黨徒》,當然Lady Gaga的大銀幕首秀之作《一個明星的誕生》也有很高的熱度。沒想到最後斬獲這項大獎的竟然是《綠皮書》這匹黑馬。
  • 1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有笑點,有感動,讓人深思的片子
    2019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當時就吸引了很多人去觀看和評價,剛好有時間有幸得以觀看。故事的背景是關於種族歧視問題,同時,也夾雜著關於勇氣、孤獨、偏見、固化思維、品質、友誼等的不同見解。作為世界著名的爵士鋼琴家雪利博士,將準備去美國南部做巡迴演出,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南部的種族歧視問題非常嚴重,所以,雪利想要僱一位白人司機,最好是混過社會可以幫他解決困難的。託尼的出現非常符合他的需求,託尼原本是夜總會的保安,最近面臨著失業,他是家裡的頂梁柱,所以非常需要錢。
  • 奧斯卡獲獎影片是如何評選出來的
    《臥虎藏龍》最佳國際影片獎項不需要影片在美國公映過,而是由各國官方電影機構選送,每個國家只能選送一部,必須是主要對白為非英語語言的影片,必須包含英文字幕。想搞政治正確的話,在這些獎項上「做手腳」太容易了,誰是黑人就投給誰嘛。有些中國觀眾往往存在「證實性偏見」,而意識不到自己邏輯的不自洽。只看到一部自己囿於文化差異而欣賞不來的《黑豹》獲得了提名,就嚷嚷著政治正確。如果第91屆奧斯卡是政治正確的,何以最佳影片或最佳導演提名裡沒有一部是女導演的作品?
  • 豆瓣評分8.9,看懂了《綠皮書》,也就看懂了當下的美國
    2019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影片《綠皮書》脫穎而出,成了最大的贏家,在掌聲與榮譽籠罩的光環之下,很多觀眾也被其所打動。連奧斯卡都在關注的問題,又何以不引起影迷的矚目呢?不同膚色下隱藏的區別對待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為背景,講述了黑人音樂家唐.雪力(後面簡稱唐)僱傭義裔美國人託尼為司機,一路南下巡演的故事。
  • 01——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合集(上)
    01 翼(1927) 導演: 威廉·A·韋爾曼編劇: 霍普·洛林 / 路易斯·D·萊頓主演: 克拉拉·鮑 / 查爾斯·巴德·羅傑斯 / 理察·阿倫 這是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影片,唯一一部默片,貢獻出了影史上首次男男之吻
  • 《綠皮書》一部溫暖電影,留給觀眾的是唇邊的微笑和心中的感動
    《綠皮書》始於1962年的美國,那是一個種族歧視嚴重的時代。故事講述的是一個粗俗暴力的白人男子託尼為世界著名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黑人鋼琴家唐從紐約開始了一場巡迴音樂會,他們之間開始了一段跨越種族和階級的友誼。相對老套的故事背景,展現的無數種族問題,讓很多人懷疑這部電影為何獲得奧斯卡三項大獎。
  • 電影《綠皮書》與美國60年代的風尚
    當時大多數黑人都知道綠皮書,而這本小小的《綠皮書》也被稱為「黑人旅行保命手冊」,在1962年,這本小書的發行量甚至達到了200萬冊。電影解析細節:影片開場,在科帕夜總會擔任保安的託尼,靠著自己的小聰明將客人珍愛的帽子從女招待那裡賄賂而來。等到老闆一聲令下衝向發生爭執的客戶時,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的託尼又將對方的臉給打爛。
  • 《綠皮書》:從文化角度剖析,理解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夢想與妥協
    「藝術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綠皮書》便是一部來源於20世紀60年代美國真實事件的影片。該片以上世紀中期美國社會中種族歧視依舊根深蒂固為背景,憑藉五個奧斯卡獎提名成為2019年奧斯卡獎最大贏家,影片上映至今,雖然在各大電影節和比賽上好評無數,但各地觀眾卻對影片褒貶不一。
  • 202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評選預測名單
    近日,媒體The Playlist對參與202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角逐的電影做出預測。目前《無依之地》和《米納裡》已經上映且好評如潮,《曼克》和《世界新聞》雖然還未上映卻也備受期待,而李·丹尼爾斯(《美國訴比莉·哈樂黛》)和丹尼斯·維倫紐瓦(《沙丘》)的新片似乎也會大放異彩。
  • 近十年來奧斯卡最佳影片集合,一部一句經典臺詞
    奧斯卡獎至今已經走過了92個歲月,其中評選出許多優秀的影片,接下來小編就盤點一下最近十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喜歡看電影的可以去看看,不喜歡看電影的也可以將這些當成一個小知識哦!
  • 奧斯卡首次將最佳電影頒給一部外語片,這或許是全面變革的開啟
    今年的奧斯卡頒獎落下帷幕,最令人驚訝的,莫過於《寄生蟲》的大獲全勝。這部韓國電影獲得了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4項非常具有含金量的大獎。比如2014年《為奴十二年》,2017年的《月光男孩》,這2部就是非常典型的講述黑人權利的電影。至於2019年的《綠皮書》,不像前面2部是比較純粹的黑人平權電影,但還是在說不同膚色的人群如何和解,趣味是相通的。至於其它年代的奧斯卡最佳電影,也都或多或少有這樣的政治正確影子。
  • 《綠皮書》教會你如何雅俗共賞
    2019年2月25日,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綠皮書》這部電影獲得了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影片三項大獎。衝著奧斯卡金像獎,以及豆瓣8.9的高評分,特地看了這部電影,還專門上網查了劇情介紹:「一名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做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