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似乎要在歷史上留下不太平靜的一頁,席捲世界各國的疫情,接踵而來的就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受矚目的莫過於美國了。
由於美國政客們最初過度自信麻痺大意,導致其國內發生了最為嚴重的疫情,使得經濟活動大受影響,數千萬人失去經濟來源。相較於我們,大多數美國人沒有儲蓄的習慣,這就讓許多人連生存都難以為繼了。
而前幾天白人警察暴力執法導致一名黑人的不幸喪生,成為了掀起黑人們反抗浪潮的導火索。
美國如今一切的現實,我也曾在一部電影裡感受過。也許正是因為聚焦於現實問題,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青睞,它就是《綠皮書》。
電影講述的是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那時候儘管早已廢除奴隸制,但種族隔離依然存在,種族歧視仍舊嚴重。黑人鋼琴家唐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希望用音樂架起黑人白人和諧平等交流的橋梁,他放棄了紐約的安定和高收入,開啟了穿越南北地區的巡迴演出之旅。為了確保行程中的安全順利,他需要一位司機兼管家。
而主人公利普是一家夜總會的侍者,常年遊手好閒混跡各種人物之間,而且身手利落。因為夜總會要裝修停業,待業期間他就需要一份短工維持家用。看到這裡不禁感慨,儲蓄的重要性。
二者似乎都滿足了彼此的需求,然而有個很大的問題,種族隔離。利普是白人,而且對待黑人一向不算友善,對於妻子找上門的黑人工人也十分嫌棄。而唐是黑人,他能否接受這份工作,哪怕接受了又如何一路與唐和諧相處,都是問題。
生計所需以及妻子的支持,利普接受了唐的工作,當起了他巡演路上的司機。為了解決唐作為黑人出行的便利,利普拿到了黑人出行指南——綠皮書。這也是電影名稱的由來。
兩人的相處,註定會有不少碰撞。利普言行隨意,而唐端莊考究。唐無法忍受利普在車內吸菸,以及他言語粗俗的絮絮叨叨。而利普起初願意為唐工作,完全是為了高額的薪水。
然而隨著一路的相處和深入的了解,兩人的關係也漸漸發生著變化。
利普為了唐演出的鋼琴品牌,不惜動手,他也欣賞到了唐的藝術才華,在無意中發現唐的內心似乎是孤獨而憂鬱的,更為了維護唐動手打了白人警察。
唐也漸漸能放下拘泥,和利普一起暢快地吃著炸雞。發現利普一直給妻子寫著流水帳一樣的信件,唐主動教他怎麼一字一句地寫信。
除了展現兩位主角的關係變化,片中也濃墨著筆於當時美國歷史背景下的種族歧視現象。
兩人走進服裝店,店主接受利普試裝的要求卻拒絕了唐。演出現場,唐在臺上是眾人矚目的鋼琴大師,下了臺卻不配使用室內的洗手間。在最後一處演出地被拒絕在餐廳用餐後,唐終於無法忍受,直接取消了演出。
這一路走來,利普也明白了其實唐也並非他表面上那麼光鮮。他為白人們演出卻始終無法獲得他們的接納和認同,反倒因此被黑人們遠離,甚至可能因此而與自己的哥哥斷了往來。
唐試圖用他獨特的音樂才華改變種族隔離的狀況,哪怕收效甚微。不過從影片來看,還是有所改變的。前後兩次警察查車的表現截然不同,利普也徹底了對黑人的態度,聖誕夜他真誠地邀請了唐與家人一同過節,而最初他曾扔掉了黑人用過的水杯。
「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這句話用在這部電影分外合適。可能這也是它獲得奧斯卡肯定的原因。
電影中的美國人對待黑人的態度在持續轉變著,相信終有一日種族歧視將不復存在,但願這一幕也早日出現在現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