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得新造假大案:百億存款離奇失蹤 地下錢莊配合造假

2020-12-23 網易財經

出品|清流Plus

作者|梁耀丹 主編|趙妍

清流Plus,資本是本故事書。

大家好,我是炒股從來沒賺過錢、總是被套的清流君,本期打算開一個新的系列,叫《股市風雲錄》,第一期打算來聊一聊「A股造假王」康得新。清流君的老本行是做上市公司報導,見識過不少用財務造假來糊弄股民的上市公司。在眾多騙子公司之中,康得新的造假手法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的案例,實際控制人鍾玉堪稱翻版「賈躍亭」。曾經備受追捧的「白馬股」,不僅騙過了散戶,還讓基金經理等專業投資人也對騙局信以為真。這一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先來說說康得新是幹嘛的。康得新,全稱「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單來說是「貼膜」的,但不是地攤上那種。主要是做光學膜、印刷包裝用膜,奔馳、寶馬、蘋果、還有茅臺都是它的大客戶,有時還順帶給國產飛機提供機身複合材料。

康得新創始人鍾玉出生於1950年,今年剛好70歲。作為一位「老三屆」,鍾老闆當過工人、當過兵、上過大學、讀過研究生,直至1988年下海經商。鍾老闆有個特點,就是藝高人膽大,從後面他控制的康得集團佔用上市公司資金、帶領康得新憑空捏造上百億的業績就可以看出。

2010年,康得新登陸A股,從此搖身一變,成為新材料領域最被看好的潛力股之一。

為什麼這麼說?根據此前媒體報導,康得新不僅從美國公司手中奪得了預塗膜全球霸主的地位,還打破了日、韓、臺灣企業對大陸光學膜市場的壟斷,美國3M公司搶得了寶馬公司90%的汽車窗膜業務。至少表面上看起來,康得新業務能力非常過硬,這家公司也因此收穫了「中國材料界的華為」這個稱號。那鍾老闆呢,當然就是「中國材料界的任正非」。

康得新的財務表現同樣非常搶眼。從2014年開始,康得新淨利潤跨入10億元級別,之後就一直保持26%到40%左右不等的同比增長,2017年,康得新的營收更是跨入百億級別。這麼優秀的公司很難不令投資者心動,在市場的熱捧下,康得新同樣是在2017年成功晉級了千億市值公司之列。

所謂人無完人,當然也不存在完美的公司。在業績最好的那幾年,市場上對康得新財報的真實性也不是沒有質疑過,在歷年年報中,深交所也針對某些異常的財務表現進行過問詢,但無一例外,都被康得新四兩撥千斤地擋回去了。

2019年,看似無懈可擊的康得新終於露出了馬腳。當年1月,康得新出現首單債券違約,正式踢爆債務危機。但康得新這個違約來得非常詭異。明明帳面上還躺著超過150億的貨幣資金,還有42億多的可出售金融資產,卻拿不出15億來還融資債券。

到底是什麼樣的難言之隱,讓康得新寧願違約也不拿出錢?

很快,康得新就刷新了所有人的認知,存在銀行裡的錢也可以說沒就沒。2019年4月30日,康得新發布了2018年年報。根據康得新的說法,150多億的貨幣資金,其中122億巨款存在北京銀行西單支行,但銀行卻回覆說,目前帳戶上的餘額為0。

也就是說,122億,憑空消失了。

聽到這個消息,投資人都要炸了。只聽過獐子島的扇貝會跑,難道銀行裡的錢也長腿嗎?

幾日之後,真相大白。2019年5月8日,康得新回復深交所的關注函,表示這是大股東康得集團跟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籤署了《現金管理合作協議》,康得新作為子公司,其存款會集中到母公司康得集團的帳戶上。簡單來說,只要有一筆錢趴在銀行帳上,銀行就可以說,這筆錢既可以算作大股東的,又可以算作上市公司的。

不解釋還好,一解釋嚇死人。要知道,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上市公司和大股東的資金必須嚴格分開,以免發生大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情況。但康得集團這麼幹,等同於把上市公司變成了自家的提款機。

不過,好戲還在後頭。事實上在康得新剛剛爆雷的時候,證監會就已經下發立案通知書,啟動稽查。稽查人員原本只是打算調查康得集團資金佔用的問題,結果往下查,這個瓜越摸越大,最終查出康得新不僅在財報上也動了手腳,還形成了一條造假產業鏈。

2019年7月15日,證監會對康得新下發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並且第一次披露了康得新的造假數目。雖然吃瓜群眾們早有心理準備,但依然遠遠低估了康得新的大膽。證監會表示,2015年至2018年期間,康得新通過虛構銷售業務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累計虛增利潤119億元。

怎麼個虛構法?2019年11月19日和2020年8月3日,證監會對康得新先後舉行的兩次聽證會上,康得新造假的細節一一浮出水面。

首先從對康得新業績貢獻最大的光學膜業務說起。

康得新從2011年開始投產我國最早的光學膜示範線,並於2013年投產2億平米的光學膜生產基地。2017年,光學膜業務佔康得新整體營收比重超過八成,成為康得新最掙錢的產品。康得新實控人鍾玉曾用「奇蹟」二字來形容康得新光學膜從無到有、一鳴驚人的戰績,根據他的說法,康得新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光學膜企業。

但前面吹牛有多響,後面就有多打臉。稽查人員查實,康得新實際上是製造光學膜的基材PET假冒成光學膜成品出口,報關運到印度處理,虧本送給別人。康得新大部分光學膜業務的收入就是這麼來的。

這裡要科普一下,PET是聚酯薄膜的英文簡稱,是製作光學膜的基材。如果說光學膜是麵包的話,那麼PET就相當於製造麵包的麵粉。不過康得新也非常精打細算,送到海外的PET基本上是公司正兒八經生產PET過程中產生的不合格品、降級品。

在這個過程中,康得新實控人鍾玉先招來一批客戶,定好外銷的收入和毛利指標,再編造與各個客戶虛假交易的光學膜品種和金額,備好重量相等的PET,聯繫貨代公司出口,再倒貼運費,讓貨物從香港轉運到印度。

客戶的名字也有考究,康得新用的是與康得新有預塗膜業務往來的印度客戶名字,臨摹粘貼到假合同上。不過到了2017年年底2018年年初,印度客戶也不再接受這些免費的次品,康得新不得不放任香港貨代公司處置,為此康得新還特地書面向香港貨代公司申明放棄貨權。

做戲做全套,康得新還會根據假冒的出口光學膜數量,倒推出生產這些光學膜所需的PET原材料,再開具虛假的單據。

不僅是光學膜業務,康得新在電子產品業務上也動了手腳。2015年至2018年,康得新向三家子公司內部採購智能顯示等電子產品,然後找公司做配合,充當虛假客戶。在這個過程中,康得新偽造了電子產品的採購入庫、及出貨單和領用單據等材料,但實際上這些虛假客戶最終並沒有收到任何真實的貨物。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康得新弄虛作假的客戶也不是善茬,其中一家客戶叫智慧海派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1月也被它的母公司承認內部存在有組織的業績造假行為。

在康得新的造假業務中,涉及外銷的就達到了46億,涉及284筆收入,283筆銷售合同,以及1萬多噸的垃圾廢膜。另一個問題來了,這些外銷業務又是怎麼製造海外客戶付款的假象的呢?

第一步,康得新或者康得集團將墊付資金打入他們所控制的換匯公司。

第二步,換匯公司再通過地下錢莊對敲,將錢轉移至境外。這裡提一提地下錢莊是怎麼運行的。事實上,這些地下錢莊非常隱蔽,主要使用的是人頭帳戶,且帳戶數量有成百上千個,一般通過電話、傳真或者微信等方式確認交易,定期轉髮結算。並且地下錢莊境內外都有匯款點,境內收取客戶資金後扣除一定費用,再通知境外合作方將相應外幣劃轉至客戶指定的境外帳戶。

第三步,到達境外的資金,最終大部分會以客戶回款的名義再度回到康得新子公司康得新光電的帳戶中。

整個造假過程如同一部驚心動魄的懸疑劇,康得新奉獻了殿堂級的表演,刷新了股民的想像力。

但這也僅僅是康得新上演的狗血劇情的一部分。比如,在公司出事後,鍾老闆還有總經理徐曙都選擇了辭職,好不容易選出了新的管理層,大股東又跟管理層爆發了內鬥。而根據後來公安機關的調查,鍾老闆原來跟徐曙曾經在澳大利亞辦過結婚手續,是一對夫妻,但康得新的信息披露卻沒有提過這一點。此外,在新的管理層上任後,康得新跟北京銀行關係破裂,一度提出讓北京銀行賠償那122億的存款。但按照訴訟費用規定,122億存款對應的訴訟受理費高達6300萬元,一窮二白的康得新交不起這筆費用只好撤訴,灰溜溜地回去改了訴訟金額……

康得新這麼猖狂,就沒有個「看門人」管管嗎?可惜的是,並沒有。康得新的審計機構是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在康得新造假期間,連續三年均為其出具了「標準的無保留意見」。只有2018年年報審計時,康得新已經深陷債務危機,瑞華才沒有繼續給康得新背書。值得一提的是,瑞華也是另一家被查出造假的上市公司輔仁藥業的審計機構。

目前,康得新債務累累,鍾老闆已被警方帶走。由於剔除造假業績後,連續四年真實淨利潤全部虧損,按照規則,退市是板上釘釘的事。9月份,證監會對康得新洗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及《市場禁入決定書》,結論是康得新在四年之內虛增了利潤115億,鍾老闆被終身禁入證券市場,並被罰款90萬,其餘參加造假的高管也收到了相應的處罰。

回顧這起造假案,康得新作死,其實起於大股東貪心,划走122億,小額的估計還真發現不了。還是那句話,有的人為了50%利潤,可以鋌而走險,而有的人為了100%的利潤,可以藐視一切人間法律。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股市風雲錄,我們下期再見。

本文來源:清流 責任編輯:楊斌_NF4368

相關焦點

  • 康得新百億造假案坐實:或被強制退市 四大申訴全遭證監會駁回
    來源:券商中國原標題:康得新百億造假案坐實 或被強制退市!四大申訴全遭證監會駁回 實控人等被終身禁入 一切塵埃落定,*ST康得(原名「康得新」)財務造假坐實,收到了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書。*ST康得在2015年至2018年披露的銀行存款餘額存在虛假記載。2018年,*ST康得披露的存款餘額為144.68億元,其中包括*ST康得及其子公司在北京銀行西單支行銀行帳戶餘額122.09億元。
  • 康得新敗局始末:從「材料界華為」到觸目驚心的百億造假
    從昔日的A股大白馬股,到瀕臨退市,康得新是如何走到這般田地?回顧康得新的前世今生,鍾玉是個繞不開的存在,作為康得新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正是他一手主導了這一切。據鍾玉透漏,寶馬公司為此都尋找到康得新,希望利用其先進的碳纖維解決方案,北汽的BJ80吉普車也試用了康得新的碳纖維前機蓋,蔚來汽車也與康得新籤訂了60億的大合同。
  • 康得新敗局:從材料界華為到百億造假,鍾玉從產業英雄淪為階下囚
    從昔日的A股大白馬股,到瀕臨退市,康得新是如何走到這般田地?回顧康得新的前世今生,鍾玉是個繞不開的存在,作為康得新的創始人和實際控制人,正是他一手主導了這一切。據鍾玉透漏,寶馬公司為此都尋找到康得新,希望利用其先進的碳纖維解決方案,北汽的BJ80吉普車也試用了康得新的碳纖維前機蓋,蔚來汽車也與康得新籤訂了60億的大合同。
  • 兩康驚天造假命運迥異:退伍老兵鍾玉鐵窗中迎70大壽 普寧商人...
    百億造假案爆發半年後,康得新退市在即,鍾玉悲涼落幕,一切都臨近終局。「兩康事件」另一主角康美藥業則是另一番天地,困境之中13家大型銀行雪中送炭,籤署百億銀團貸款協議。董事長馬興田似乎依舊「康美」,他出現在上述儀式的籤約現場,站在了監管部門官員的身後。
  • 浙江破獲220億地下錢莊案:非法買賣外匯竟為騙取出口退稅
    在歷時近兩年的縝密偵查後,浙江金華警方和國家外匯局於近日聯合破獲一起特大地下錢莊案,涉案金額高達220億元,究竟什麼是地下錢莊?巨額資金怎麼在地下錢莊中遊走獲利?案件還要從一筆筆奇怪的轉帳說起。這起案件最早從義烏商戶外匯交易中發現蛛絲馬跡。
  • 造假22億,瑞幸滾出美股 造假300億的康美藥業卻漲停了
    原標題:造假22億,瑞幸滾出美股!造假300億的康美藥業卻漲停了 來源:財經銳眼在曝出舉世震驚的財務造假大案之後,創造中概股最快IPO速度的瑞幸咖啡,終於要被資本市場掃地出門!5月19日晚,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公司在5月15日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的退市通知。
  • 瑞幸沒有等來奇蹟 造假百億的康美藥業卻安全著陸
    這其中差距天上地下,一落千仗之後的瑞幸似乎已經萬劫不復。無獨有偶,A股上市公司康美藥業,在經歷一年多的造假紛擾後,證監會對其正式處罰也塵埃落定:罰款60萬元。頗具諷刺的是,康美藥業收到處罰的同一天,正好趕上瑞幸收到美股摘牌通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 分眾傳媒被質疑配合瑞幸財務造假
    日前,有消息稱,分眾傳媒可能存在配合部分客戶虛增廣告費用的情形。甚至有媒體直接提出質疑,分眾傳媒作為「瑞幸咖啡」廣告供應商之一,是否配合客戶虛增廣告費用的事宜?隨後,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此前在問詢函中表示,關注到媒體報導稱分眾傳媒可能存在配合部分客戶虛增廣告費用的情形,要求其全面自查是否存在配合客戶虛增廣告費用的情形,是否存在確認廣告收入後,又以其他方式將所得返還客戶的情形。請會計師核查並發表核查意見。儘管深交所並未提及「部分客戶」是誰,但從「媒體報導」來看與瑞幸咖啡難逃干係,事實上在回覆中分眾傳媒也變相承認了這一點。
  • 2019A股六大奇聞:「康家兄弟」錢失蹤 獐子島演越獄
    5「康家兄弟」玩「錢失蹤」帳上「趴著」幾百億元的現金,會不會說沒就沒了?2019年,康得新、康美藥業兩位「康家兄弟」手中的錢相繼「玩失蹤」,昔日的「白馬股」紛紛變臉成「黑天鵝」。彼時,康得新在披露2018年年報時表示,截至2018年末,公司貨幣資金有153.16億元,其中122.1億元為銀行存款餘額。然而,擔任審計機構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給年報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並稱雖實施了審計程序,但未能取得充分的審計證據,無法判斷公司上述銀行存款期末餘額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披露的恰當性。
  • 追蹤瑞幸造假:多家中介機構涉嫌為假數據背書
    安永為瑞幸在IPO期間的數據出具了審計報告,如果瑞幸IPO期間數據也存在造假,那麼安永難辭其咎。瑞幸IPO期間財務造假的概率究竟有多大?財務專家方烈對外表示,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一般來說,造假動機是為了順利上市,IPO時儘量多募集資金,上市以後,業績越好股價越高,之前這批原始股東、高管才得以順利套現,港股不少造假上市公司,往前追溯,往往在IPO時就已經造假了。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1月,瑞幸咖啡成功完成了美國存託股票以及可轉債的發行。
  • 瑞幸咖啡:已與SEC就財務造假達成和解 將持續配合監管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瑞幸咖啡:已與SEC就財務造假達成和解,將持續配合監管瑞幸咖啡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表示將持續配合監管。12月17日,瑞幸咖啡官微發布聲明稱,已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瑞幸咖啡將持續配合監管,將合規工作視為重中之重。同時,瑞幸咖啡還表示,公司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將繼續保持公司穩定經營,持續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產品和服務。
  • 瑞幸咖啡:已與SEC就財務造假達成和解,將持續配合監管
    瑞幸咖啡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達成和解,表示將持續配合監管。12月17日,瑞幸咖啡官微發布聲明稱,已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部分前員工涉嫌財務造假事件達成和解。目前公司和門店運營穩定、經營正常。
  • 比瑞幸造假更誇張,中概股金凰珠寶上演200億黃金大騙局
    這起匪夷所思的百億黃金造假大案,成了這幾天最熱的新聞。涉案主角居然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它就是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製造商之一、納斯達克(Nasdaq)上市公司「金凰珠寶」。83噸黃金「不翼而飛」此次事件的導火索,是今年2月東莞信託向法院申請對金凰珠寶抵押品展開清算,因後者2019年底信貸逾期兌付。
  • 400億詐騙大案細節曝光!這家市值300億上市公司因遇百億「蘿蔔章...
    原標題:400億詐騙大案細節曝光!這家市值300億上市公司因遇百億「蘿蔔章」騙局退市......   11月17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了重慶市公安局某分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原支隊長周某受賄案的二審刑事裁定書,而這背後,是高達400億元的詐騙大案。   而上市公司北京華業資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業資本)因遭遇詐騙,加上業績大幅下降等因素,直接導致股價大跌,觸發麵值退市。
  • 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 織密重大違法退市監管網
    在既有的重大信息披露違法強制退市基礎上,財務造假的量化指標設計不僅要具有可執行性,更要契合當前市場基本情況,由此也決定了量化指標的出發點是阻擊財務造假極端重大案例,形成市場威懾力,而非通過這一指標「一刀切」強制出清大批上市公司。因此,評判量化標準是否合理,還要綜合考量標準的可行性、制度設計的功能性,全面、客觀衡量新一輪退市制度的效力。
  • 瑞幸咖啡造假事件發酵
    在造假事件暴露後,市場對於劉劍「一手遮天」進行業績造假的說法並不買帳。也許正如公告的內容所提到的,瑞幸「將繼續配合內部調查,在董事會和現任高級管理層的領導下,著力發展業務」。  在12日深夜,瑞幸咖啡向員工發布的內部信中,也提及新一屆管理層將在董事會的領導下,儘快重組公司組織架構、重塑公司價值文化,強化內控確保合法合規,保持經營穩定,希望可以度過危機、重回正常軌道。
  • 南非商人的數億粉鑽在存儲公司怎麼會離奇失蹤呢?
    南非商人的數億粉鑽在存儲公司怎麼會離奇失蹤呢?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價值數億粉鑽失蹤 貴金屬儲存公司失竊50.66克拉粉鑽 來源:DONEWS 50克拉的鑽戒是個什麼概念?當年章子怡亮相時被拍攝到手上的12克拉鑽戒,被人們認為這是很明顯在秀幸福,媒體還為這顆鑽戒起名為鴿子蛋。
  • 從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看市場力量對上市公司的監管
    這樣的激勵機制給律師發現上市公司造假,並主動發起集團訴訟代理提供了動力。正是因為以上市場力量發現了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行為,並針對瑞幸咖啡啟動追責程序,才導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按照監管規定要求瑞幸咖啡董事會成立特別委員會,對瑞幸咖啡財務展開調查,然後才有本文開始所描述的該委員會出具初步調查結果。近些年,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事件時有發生。
  • 公然造假的世界遺產景點:年接待遊客數量200萬,卻無人知其造假
    公然造假的世界遺產景點:年接待遊客數量200萬,卻無人知其造假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國旅遊變成了更多人的一項娛樂選擇。而對於國外的風景,大多國人都是比較好奇的,畢竟人文風情不同,很多景點也是充滿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