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女性的彩禮,沒有「應不應該」

2021-02-07 知著網

「禮物背後原本承載的美好感情式微,人情面子因素被過度放大。」


1月23日晚,最新一期的《奇葩說》辯題受到網友熱議:我是獨立女性,要不要收彩禮?

微博話題——獨立女性該不該收彩禮


在這期辯題中,正方認為獨立女性應該收彩禮。獨立女性的獨立並不只指經濟獨立,而是指具有自由選擇的權利,因此選擇收下彩禮,不僅不會有違獨立女性的名號,更可以給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份保障,讓自己能夠更好地獨立。

正方辯友觀點


而反方則認為,彩禮是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傳統,是一種把女性進行「標價買賣」的陳舊習俗,接受了這份禮物就接受了家庭關係賦予自己的期許和責任,給獨立女性的自由生活剪開了一個缺口。

反方辯友觀點


雙方的觀點似乎都是想讓獨立女性生活得更加獨立,更加自由,然而這道辯題背後卻給獨立女性設下了許多條框。「獨立女性」成為了一種標籤,它要求女性有著豐富物質基礎的同時,還不能接受他人任何物質幫助,甚至是禮物的贈與。

然而,獨立不是孤立,獨立更不是拒絕正常的社會關係。彩禮不僅代表了一種物質保障,禮物背後也承載了一定的社會意義。

被苛責的收禮行為//

「獨立女性」如今已經成為一個網絡熱詞,一提到這個詞,很多人腦中都有一個大概的形象,她可能是《三十而已》裡的顧佳,也可能是《流金歲月》中的朱鎖鎖,或者是你身邊的某個張三李四。一般而言,當我們談起獨立女性時,她似乎代表著經濟上獨立,不依靠別人而生活;同時保持思想和人格獨立的女性。

《三十而已》海報


然而在節目中,當馬東問在場的導師們,「你覺得獨立女性應該是什麼樣的?」除了宋丹丹外,其他人都是迴避的態度。薛兆豐說「就很獨立」,李誕則直接轉過椅子假裝離場。儘管這其中有一定的節目包裝效果,但也能夠看出,在這個論題中,節目組和辯手對獨立女性缺乏深入的理解,甚至讓公開定義「獨立女性」成為了一個難題。

男性導師觀點


節目播出後,著名娛樂號蘿貝貝發起微博話題,請網友來給「獨立男性」設置一些標準。正方辯手席瑞在節目中提到,社會發展中,男性的獨立似乎是不需要被證明的,社會也不會特別劃歸哪一部分人屬於獨立男性,而獨立女性則包含了更多的社會期許和要求。

蘿貝貝微博話題

然而,獨立女性並不一定代表著事業有成、叱吒風雲。和男性一樣,獨立女性也不該被下定義,不該被一成不變的標準束縛。

如今,越來越多的影視劇和綜藝為了迎合部分女性觀眾的口味,熱衷於展示女性在職場、生活中獨當一面的形象。為了追求收視率,追求噱頭,影視劇工業化地生產了一批千篇一律的女性形象,而忽視了那些沒有那麼「女強人」的普通女性。在這樣的媒介環境影響下,「獨立女性」成為了一種固定化的標籤形象,女性的行為被過分要求,從而阻礙了社會討論的正常進行

「獨立女性」更像是他人給女性貼上的標籤,認為獨立女性是經濟獨立的反方要求拒絕彩禮,拒絕他人的物質幫助;而認為獨立女性是精神獨立的正方則認為女性可以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收下彩禮並不是有違「獨立」之名的。雙方的確都是基於「獨立女性」進行討論的,但過分地誇大女性的獨立性而忽視了女性的社會性,是對「獨立女性」最大的誤讀

獨立男女與親密關係的建立//

除了對「獨立女性」的理解過於模糊外,很多辯手在剖解獨立女性時,也忽略了題面上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彩禮。彩禮的數額多少、是否有嫁妝、這份彩禮是給女性本人還是給女方父母,這些大前提在辯題中統統沒有解釋清楚,所以雙方也當然可以站在不同的前提下探討問題,正方把彩禮理解成像鑽戒、鮮花一樣確立親密關係的禮物,反方則將彩禮視為給女方明碼標價的商品。

劉擎教授發言


在選手們激烈的交戰中,彩禮和普通禮物的不同之處被忽略,彩禮不僅代表了一種物質保障,也承載著婚姻關係、家庭關係的建立與維繫等社會意義。

節目播出後,汪有在微博對這一期辯題進行了評論。正如他微博中所寫,真正讓「彩禮」成為矛盾焦點的討論從來不在城市中,而是在鄉鎮、在農村,在那些需要依靠一筆彩禮錢買房養老的家庭裡,在那些沒有彩禮或者給不到固定數額就不會嫁女兒的父母心裡。

汪有微博截圖


拒絕彩禮並不單單是拒絕物質,也是很大程度上拒絕了送禮行為背後所承載的社會意義。拒絕彩禮的決定也不是想當然的覺得我是「獨立女性」,我不接受就可以,收禮行為同樣承載著家庭、社會和無數由一場婚姻打開的人際關係網絡。

一份彩禮看上去是現金、是物質,但也是讓獨立男女建立親密關係的聯結紐帶。不論男性女性,獨立從來都不是自發完成的,獨立不是孤立,而是必須在人與人的交流和交往中才能實現的

禮物背後的人情與面子//

康菁菁在《奇葩說》中的發言提到,她希望她的婚姻只有願不願意,沒有應不應該。然而,當彩禮這一本應處於兩人或者兩個家庭之間的私人空間禮物流動被放置到社會空間中進行討論時,送禮和收禮的行為便成為了一種需要被強制貫徹的無形道德壓力,個人情感意願的行為被迫冠以應該與不應該,允許與不被允許

在知乎中搜索「彩禮」,討論度較高的話題都是關於彩禮與感情之間的矛盾,「彩禮」這一私人話題被賦予了更多的社會意義,人們甚至開始通過對比他人的情況來判斷自己所碰到的「彩禮」收受情況是否合理。在這些比較和討論中,彩禮變成了一種物質證明,成為衡量男方情感豐富與否的標識。

知乎搜索「彩禮」


不只是結婚收彩禮,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面臨許多收禮的場景,禮物的流動也不止局限於男女親密關係之間。閻雲翔在《禮物的流動》中寫道:世界上所有的社會都逃不開禮物的交換,禮物交換背後蘊藏著中國社會深層的人情與面子網絡

從朋友之間的禮物互換,到親屬之間的禮尚往來,在禮物流動的過程中,社會關係也在其中建立和維繫。然而,送禮本該是送禮人發自內心、出於情感表達需求發出的行為,如今卻某種程度上變成了被社會規則制約、為了表現自己懂得正確處理人際關係而被迫做出的選擇。

在禮物流動的過程中,禮物作為情感表達的功能逐漸變質,收禮和送禮的雙方也受到了更多的限制。就像這道辯題中的彩禮,本可以成為表達愛意和承諾的禮物,在社會規則和家庭風俗的強制介入下,彩禮的作用和意義被過分誇大,為一段原本美好的婚姻關係埋下隱患。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獨立女性該不該收彩禮?
    如果當你收一份彩禮感覺到了虧欠,感覺到了壓力,那恰恰反應你還不夠獨立。真正獨立的人,她面對她的獲得,應該是坦然,而不是焦慮。是誰在定義獨立女性?而獨立女性的標準又是什麼?前段時間有一個話題在討論「女性買房是獨立的表現嗎」,再往前,因為papi醬孩子隨父姓,網上在討論獨立女性的孩子,能不能跟丈夫姓?
  • 不要再給獨立女性挖坑了
    上周《奇葩說》有一道非常有爭議的辯題:獨立女性應不應該收彩禮?我覺得還挺有意思,隨著「獨立女性」的門檻越來越高,感覺女性也被挖了一個好大的坑。今天,我們來聊聊「獨立女性」這件事。辯題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坑,仿佛在說,女性不是要獨立嗎?怎麼能收彩禮呢?其實這個題目有意思的是,辯題中的兩個詞——獨立女性和彩禮。
  • 請告訴我「獨立女性」的定義是什麼?
    小編追的綜藝中《奇葩說》有一個標題是:「獨立女性」該不該收彩禮?「彩禮」、「獨立女性」這類敏感、有爭議的話題作為辯題說,同時讓更多有爭議性的話題可以被討論,在辯論、討論中得到是這個辯題的看法以及不同的觀點,能夠讓觀眾觀看也能參與感緊扣當下的社會現象而得出話題。"獨立女性的獨立,不應該是孤立,應該是自立。""真正的獨立應該是選擇自由的權利!"
  • 當「獨立女性」,遭遇到要不要收彩禮的尷尬,這個世界最可怕的謊言就亮出了獠牙!
    而當獨立與彩禮兩個極具誘惑的詞,被故意地限制在女性面前的時候,這個世界最可怕的謊言就亮出了獠牙。《奇葩說7》第十期的辯題「獨立女性要不要收彩禮」,讓很多深陷在身份焦慮的女性,再次被攪擾到糾結。  這個辯題之所以引發了爭議,讓很多人吐槽奇葩說只有奇葩沒有說的原因,是這個辯題本身存在的矛盾。 雖然奇葩小劇場對這個辯題表達似乎非常清楚,不是該不該討要彩禮的問題,更不存在討要天價彩禮的問題。 而是當男方家決定給彩禮的時候,身為獨立女性的我們,要還是不要?要了心裡有沒有疙瘩,要了還是不是獨立女性?
  • 中國式彩禮,男人拿不出,女人拿不到
    一邊是「北上廣不相信彩禮」,一邊是「天價彩禮返貧」、「愛情被彩禮殺死了」。而最新一期的奇葩說,一度又把彩禮這個話題推上了熱搜。「作為獨立女性,我該不該收彩禮?」——「獨立女性」和「彩禮」這樣兩個概念碰撞在了一起,這一期的辯題,可太有得聊了。
  • 各地開始規範彩禮問題,女性:不嫁了
    執筆:檸兒【原創內容,歡迎個人收藏轉發】 問問大家,現在娶媳婦成本高不高?有沒有因為娶媳婦,感覺壓力山大,家裡一夜致貧的感覺?如果有,那麼這種可能是因為「天價彩禮」導致的問題,現在有解決辦法了。
  • 新女性應當收彩禮嗎?《民法典》新規意義何在?
    在一些人看來,彩禮本身就是傳統意味濃厚的陋俗,既對男方家庭造成經濟重負,同時又隱含著兩性不平等的負面價值,獨立的女權主義者尤其不該接受這樣的矮化;但在另一些人看來,在社會上兩性之間仍存在結構性不平等和客觀差異的情況下,彩禮不失為一份預付給女方的生活保險金,徹底取消的話,相當於免除了男性的特殊義務,女性只得到「男女平等」之名,實質上卻反倒會處於更不利的境況。
  • 短期婚姻 彩禮返還不應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前言】彩禮,又稱聘禮,是我國古代婚嫁習俗之一。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時代,彼時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整套儀式合為「六禮」,這就是為歷朝所沿襲的「婚姻六禮」傳統習俗,也是「彩禮」習俗的來源。然而,現代彩禮卻被賦予了太多的物質含義,甚至成為沉重的負擔,失去了本意。
  • 聰明的姑娘都知道:彩禮應該自己拿好!不應該給娘家或婆家!
    作者:萬紅雲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關於彩禮,古人是這樣說的:上等之人賠錢嫁女;中等之人將錢嫁女;下等之人賺錢嫁女。社會上流行的彩禮風氣,也不過是越窮的地方越是彩禮風氣重罷了。有錢的家庭,誰又非要拿女兒的幸福換取彩禮呢?心疼女兒還來不及呢。其實,聰明的姑娘都知道,彩禮應該自己拿著而不是給娘家人或者婆家人拿著。自己把彩禮錢存起來,密碼只有自己知道,而不是洩露給他人。因為姑娘不是娘家的搖錢樹,姑娘的未來生活比什麼都重要。
  • 日本女性溫柔賢惠,彩禮也不高,為啥日本男性卻不願結婚了?
    01日本女性很溫柔,結婚不需要彩禮和拖車日本女性的溫柔確實是這樣。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選擇了獨立,但依然有很多日本女性。她們的理想是成為家庭主婦。根據統訂,日本女性的三分之一是主婦,日本女性也把主婦作為自己的職業,所以對丈夫溫柔體貼,也會做家務但是,在日本結婚似乎也不需要太高的代價,我國結婚需要彩禮,車子也是結婚的標準,但是日本女性似乎不太要求,這樣看來,日本男性的結婚非常簡單,婚姻生活也非常幸福,為什麼日本的結婚率越來越低呢?02為什麼日本男人不想結婚呢?
  • 當女人要的彩禮過多,男生承受的經濟負擔太重,應該選擇放棄嗎?
    #導語問題:對於正在談婚論嫁的男女而言,如果女人索要過多的彩禮,男人因此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應該選擇放棄,還是咬牙支付彩禮?對於廣大經濟條件一般的未婚男性而言,這應該是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讓人棘手的問題。當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男女嚴重失衡問題凸顯的時候,彩禮猶如邪風一般在未婚群體中肆虐,產生了極為惡劣的後果。那麼,現在的未婚男性是願意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選擇結婚呢?還是直接選擇放棄?我估計相當一部分男性會非常果斷選擇放棄,然後口吐芬芳,發洩心中的不滿。
  • 15歲女孩被爸爸逼相親賺彩禮,說到底,女生還是要爭取經濟獨立
    年紀輕輕的女孩子,又有什麼化解不開的煩惱導致她走極端呢?原來這個女孩子輕生是為逃避相親,才15歲的年紀,就被她爸爸逼著四處相親,其目的並非是想給她儘早找個好婆家,而是想藉此賺取彩禮!女孩遠遠沒有到合法結婚的年紀,為何他的爸爸卻那麼膽大妄為?還不是財迷心竅!有網友提到,江蘇常州彩禮比較重,在這方面攀比現象也比較嚴重,不管有錢沒錢,哪怕沒錢貸款也要將婚禮辦得風風光光。
  • 00後男生的婚姻觀:結婚的時候,女人應該給男人彩禮
    聽到這兩個90後同事抱怨,公司裡一個新來的00後實習生插話說:「結婚的時候為什麼是男人給女人彩禮,我覺得應該是女人給男人彩禮。」普遍來講,幾乎在所有一般婚姻中如果涉及到彩禮的問題都是男方給女方彩禮,結婚女人出彩禮幾乎是天方夜譚,為什麼這位00後同事會認為女人應該給男人彩禮呢?
  • AA制=獨立女性選擇?新時代的女性應該如何面對AA制?
    對於年輕女性來說,總也繞不開的問題有哪些?除了我們上一期討論過的,幹的好vs嫁得好:通往幸福的道路,究竟是哪一條?另一個更日常的問題是,女生應不應該AA制?由於獨立女性可以說是政治正確的代名詞,很多人提出:女生和男生沒有什麼不同,當然應該AA。甚至提出,不AA就是男女不平等,不AA就是女生不夠獨立。而尷尬的是,另一方面,如果你在生活中嚴格貫徹這種逢事必AA的原則,又往往會碰到很多牴觸:「算那麼清幹嘛,你是不是沒把我當朋友?」
  • 明年起不準索要彩禮,女性:我不嫁了
    本應帶著傳統文化的喜氣和祝福成為有情人婚姻生活的美好保障,卻最終成為了斬斷情絲的萬惡之源。中國有多少男人被彩禮壓得喘不過氣了,小則10萬,多則上百萬,還要有車有房,感覺出嫁的姑娘就像被等待股價的商品,賣少了,反而丟了面子!
  • 準婆婆得知女孩未婚先孕,直接不給彩禮:隨便的大肚婆不值這個錢
    這其實也應該是每個女人最基本的處事標準了。正所謂:人必自輕而後人輕之,人必自辱而後人辱之。女人只有自己愛惜自己,自己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如今在網上有很多人提倡女性獨立。什麼是獨立女性?在我看來,獨立女性的首要標準就是自尊自愛。可如今看來,達到這個標準的女性還是比較少。
  • 婚姻中是否應該取消訂婚儀式?高彩禮錢傷害了誰?
    一個男人說:「現在女孩子希望一次彩禮,得夠她吃喝玩樂一輩子,很少考慮男人真實的實力。借錢給的彩禮,一時開心,還錢的日子,天天吵得雞飛狗跳,幸福感何來。」作為自稱理性的人,他們分析如下:二者的區別決定了訂婚禮物。前者並不存在,訂婚禮物或訂婚嫁妝是沒有理由的相匹配。
  • 結婚彩禮是必需品,女人不能因為愛情而不要彩禮
    一個男人如果想娶女人,連最基本的彩禮都不願意出,那麼至少可以說明這個男人心中存在很多僥倖和小心思,也許他短時間內會讓女人感到幸福,覺得嫁給他是完全正確的,可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下來,這個男人就會改變,甚至還用不裡這麼久,也許幾年時間就會原形畢露,那個時候女人只用短暫的幸福換來裡更長的痛苦。
  • 不收彩禮被瞧不起?胡說!《裝臺》四組婚姻,哪個被瞧不起了
    我日前寫文章聊,韓梅之所以結婚的時候沒有通知家裡,是擔心家裡收彩禮,讓貧窮的男友家拿不出來。而順子知道之後,告訴這個非親生的閨女,家裡拆遷分房子,必有「我娃一套呢」。那文,盛讚了順子的做法,並且認可這部電視劇傳達的正確價值觀。誰知,有部分網友朋友認為,韓梅不收彩禮,會讓婆家看不起自己,婚姻註定悲劇。說不收彩禮的,女孩子必然被看不起的論調,已經是「老生常談」。
  • 江西男子因沒有女朋友,向年輕女性潑尿,網友:或與高價彩禮有關
    近日,在江西贛州南康區的繁華路段,有兩名男子多次向路上行走的女性潑排洩物,事情發生以後,女性被害者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蓉江派出所第一時間出警展開調查,最終抓獲了犯罪嫌疑人吉某和呂某。經過審問,吉某和呂某兩個人是在當地的一家家具廠做雜工,兩個人向女性潑排洩物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他們兩個人都沒有女朋友,吉某和呂某稱自己沒有女朋友,看到其他情侶在一起的時候自己內心感到非常孤獨,所以看到路上的年輕漂亮女性就產生了報復心理,兩人最終採用這樣的方法報復尋求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