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宗青 於露 文/攝)南京的青島路上有一家飯館,已經開業3年。近日,它發布的一則「免費吃飯」的告示,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如果您現在沒有收入,遇到困難可以來小店。我們有熱騰騰的米飯、特色菜可以解決您的溫飽……」7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這家飯館,採訪後得知,原來這份溫暖的背後還有一個溫暖的故事。
△告示
飯館提供「免費吃飯」服務,幫助需要的人
現代快報記者在飯館門口,看到了這份的告示。「如果您現在沒有收入,遇到困難可以來小店。我們有熱騰騰的米飯、特色菜可以解決您的溫飽,我們12個小時營業,您隨時都可以來。如果您以後的日子有能力了,記得幫下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回報一下社會。」告示的內容很溫暖。
蘭乾美是這家飯館的經理,她告訴記者告示是2019年10月前對外張貼的,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又很飢餓的人,可以免費來店裡吃飯。她說,從張貼至今,飯館已經接待過30多個免費就餐的客人,其中大多數都是普通的務工人員。「他們都很羞澀,不好意思進來,會問『是真的可以免費嗎?』我說,真需要幫助是可以免費的。他們都很感激。」
△飯館內
讓蘭乾美印象最深的是一家三口。今年5月,他們來到飯館,當看到有一道菜售價是三元時,他們詢問有沒有比這道菜更便宜的菜。蘭乾美覺得他們正是需要幫助的人,便說,「我們店裡有免費的飯菜,是店裡特意安排的,能吃飽。」
那天,這家人在飯館食用了免費飯菜,後來他們還來過一次。
一名大約50歲的大姐也讓蘭乾美很感動,去年11月,她來到飯館詢問是否需要工作人員。在得知不需要後,她說自己找了兩三天工作,非常餓。蘭乾美立即給她提供了熱騰騰的飯菜。吃完後,這名大姐說她不能白吃飯。她主動幫忙收拾了幾臺桌子的餐具。
飯館一般會給需要幫助的人免費提供一菜一湯,搭配米飯可以吃飽。蘭乾美介紹,最多的一個月,菜館因為提供這項服務,多支出了三四百元。「能幫就儘量幫,希望能幫到需要幫助的人。」
正在菜館就餐的市民邵先生對記者說,他們很用心,這很難得。
△飯館內
28年前曾受到一位南京醫生的幫助,現在還想找到他
為什麼會想到提供免費吃飯的服務呢?蘭乾美說,這是因為她曾經得到過好心人的幫助,她希望能將這一份善意傳遞下去。
1992年,不到20歲的重慶人蘭乾美來到南京熱河南路一家菜館做廚師,期間腿受了傷,在一家診所縫了14針。那是4月,蘭乾美需要每天換藥,診所裡的一位醫生得知了她的情況後,連續十幾天免費幫她包紮診治。她清楚地記得,那名醫生跟她說,「小姑娘,你很勇敢,那麼大的傷口你還在上班。以後要多學習,練好技術,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別人。」
28年過去了,蘭乾美還記得醫生姓劉,是一名外科醫生,當時40多歲。蘭乾美之後雖然回了老家,但心裡一直記掛著這位幫助過她的醫生,希望能找到他當面說一聲謝謝。2008年,她曾來南京找了劉醫生三次,不過因為醫院搬家,她沒有找到。找到劉醫生,也成了蘭乾美的一個心願,「現在我也一直沒放棄找劉醫生。」
當年劉醫生講的這些話,蘭乾美也一直沒有忘記,「這些話很勵志,我一直被感動、受啟發。社會很溫暖,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給你的眼神就會讓你覺得滿足。『老闆娘,走了,謝謝了,生意興隆!』這句話聽起來很舒服很暖。」
現在,蘭乾美在工作之餘,仍然在打聽劉醫生的消息。她也希望能通過現代快報找到劉醫生,「那家診所在老下關,從熱河南路以前的一個水果批發市場向左步行20分鐘就到了。以前的下關派出所離這家診所比較近。」在蘭乾美印象裡,劉醫生個子1米7以上,瘦瘦的,人很和藹可親。「現在他應該70多歲了。」
「我很想給他做一頓飯,謝謝他。他說的話,我一直記在心裡。我會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
責任編輯:張琳(EN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