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一家「免費飯館」,經理的最大心願是能給一個好心人做頓飯

2020-12-18 北青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宗青 於露 文/攝)南京的青島路上有一家飯館,已經開業3年。近日,它發布的一則「免費吃飯」的告示,引發了大家的關注。「如果您現在沒有收入,遇到困難可以來小店。我們有熱騰騰的米飯、特色菜可以解決您的溫飽……」7月9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這家飯館,採訪後得知,原來這份溫暖的背後還有一個溫暖的故事。

△告示

飯館提供「免費吃飯」服務,幫助需要的人

現代快報記者在飯館門口,看到了這份的告示。「如果您現在沒有收入,遇到困難可以來小店。我們有熱騰騰的米飯、特色菜可以解決您的溫飽,我們12個小時營業,您隨時都可以來。如果您以後的日子有能力了,記得幫下您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回報一下社會。」告示的內容很溫暖。

蘭乾美是這家飯館的經理,她告訴記者告示是2019年10月前對外張貼的,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又很飢餓的人,可以免費來店裡吃飯。她說,從張貼至今,飯館已經接待過30多個免費就餐的客人,其中大多數都是普通的務工人員。「他們都很羞澀,不好意思進來,會問『是真的可以免費嗎?』我說,真需要幫助是可以免費的。他們都很感激。」

△飯館內

讓蘭乾美印象最深的是一家三口。今年5月,他們來到飯館,當看到有一道菜售價是三元時,他們詢問有沒有比這道菜更便宜的菜。蘭乾美覺得他們正是需要幫助的人,便說,「我們店裡有免費的飯菜,是店裡特意安排的,能吃飽。」

那天,這家人在飯館食用了免費飯菜,後來他們還來過一次。

一名大約50歲的大姐也讓蘭乾美很感動,去年11月,她來到飯館詢問是否需要工作人員。在得知不需要後,她說自己找了兩三天工作,非常餓。蘭乾美立即給她提供了熱騰騰的飯菜。吃完後,這名大姐說她不能白吃飯。她主動幫忙收拾了幾臺桌子的餐具。

飯館一般會給需要幫助的人免費提供一菜一湯,搭配米飯可以吃飽。蘭乾美介紹,最多的一個月,菜館因為提供這項服務,多支出了三四百元。「能幫就儘量幫,希望能幫到需要幫助的人。」

正在菜館就餐的市民邵先生對記者說,他們很用心,這很難得。

△飯館內

28年前曾受到一位南京醫生的幫助,現在還想找到他

為什麼會想到提供免費吃飯的服務呢?蘭乾美說,這是因為她曾經得到過好心人的幫助,她希望能將這一份善意傳遞下去。

1992年,不到20歲的重慶人蘭乾美來到南京熱河南路一家菜館做廚師,期間腿受了傷,在一家診所縫了14針。那是4月,蘭乾美需要每天換藥,診所裡的一位醫生得知了她的情況後,連續十幾天免費幫她包紮診治。她清楚地記得,那名醫生跟她說,「小姑娘,你很勇敢,那麼大的傷口你還在上班。以後要多學習,練好技術,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幫助別人。」

28年過去了,蘭乾美還記得醫生姓劉,是一名外科醫生,當時40多歲。蘭乾美之後雖然回了老家,但心裡一直記掛著這位幫助過她的醫生,希望能找到他當面說一聲謝謝。2008年,她曾來南京找了劉醫生三次,不過因為醫院搬家,她沒有找到。找到劉醫生,也成了蘭乾美的一個心願,「現在我也一直沒放棄找劉醫生。」

當年劉醫生講的這些話,蘭乾美也一直沒有忘記,「這些話很勵志,我一直被感動、受啟發。社會很溫暖,你幫助了別人,別人給你的眼神就會讓你覺得滿足。『老闆娘,走了,謝謝了,生意興隆!』這句話聽起來很舒服很暖。」

現在,蘭乾美在工作之餘,仍然在打聽劉醫生的消息。她也希望能通過現代快報找到劉醫生,「那家診所在老下關,從熱河南路以前的一個水果批發市場向左步行20分鐘就到了。以前的下關派出所離這家診所比較近。」在蘭乾美印象裡,劉醫生個子1米7以上,瘦瘦的,人很和藹可親。「現在他應該70多歲了。」

「我很想給他做一頓飯,謝謝他。他說的話,我一直記在心裡。我會繼續幫助有需要的人。」

責任編輯:張琳(EN049)

相關焦點

  • 父母開著一家小飯館,是種怎樣的體驗?
    但有一種人是例外,如果家裡開著一家小飯館,那麼無論多貧窮他都能吃得比別人好一點。更搞笑的是,無論多富有,他吃得最多的東西還是飯館的老幾樣,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運。從小到大,每個人總會遇到一個家裡是開飯館的朋友,而每當你知道TA的父母是廚師時,說出第一句話大概是——「那你能吃好多東西」、「你有口福了」、「好幸福」等等。
  • 老闆:誰能找到「好心人」,獎勵5000元!
    楊先生是一家牛肉湯飯館的老闆,最近一段時間,總有人拿著宣傳單來到他開的店吃飯。上面寫著「憑此券消費每碗牛肉湯只需要1元錢」,甚至60歲以上老人憑有效證件,可以一分錢不花免費就餐。楊先生說,宣傳單根本不是他印的,但上邊卻明確寫了他家的電話、地址和店面照片。為此他很是氣憤,懷疑是被同行惡意競爭,而採取的不正當手段。
  • 不到30㎡的飯館,為何每月有10萬業績?全靠一招「招牌菜免費吃」
    做生意不分大小,今天給大家講的是,一個70後大叔開飯館的案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張大叔想了一招「招牌菜免費吃」的策略,用了不到3個月的時間就斬獲顧客800多名,實現營業額28萬元。但是現在這個年代就不一樣了,市場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開一家餐飲店,口味、服務、環境這些只是基礎要素,有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才是能夠與別的商家拉開差距的根本原因,之所以很多老闆都在抱怨生意不好賺不到錢,那是因為他們都沒找到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那麼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個飯館老闆讓顧客免費吃一年的招牌菜,不但不虧,反而輕鬆月入10萬元。
  • 加盟了一家飯館
    其實,我還加盟過一家飯館。有一些經驗和收穫,隨便聊聊。一.這家店在北京,主做日料,原來只有一家館子,收入也好,所以老闆一下子弄了四個加盟店。我投了其中一個。只出錢、不幹活,經營還是老闆和他的團隊來。但一年激增四家,步子可能邁的有點大,管理半徑就出了一點問題。
  • 一個合格的南京人,每天得吃6頓飯!
    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南京人,需要哪些條件?存款過10萬?家裡幾套房?標準南京話?不不不這些統統不重要,在南京,你只要會吃就行了。一天6頓飯,是成為一個合格南京人的基本要求。街頭巷尾的餛飩攤,往往都是夫妻兩人,一個包餛飩,一個煮餛飩,現包現煮味道才最鮮。
  • 70年大叔開飯館,因為「一個菜單」,收益翻三倍,怎麼做到的?
    有些老闆並不是不會做生意,而是運氣不好。明明當初小店的生意那麼棒,但可能因為一些細節問題或者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導致生意下滑嚴重。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創造出一些自己的優勢,把當初的顧客重新吸引到自己的店裡來消費。
  • 冬季暖人心 又一小飯館貼出告示歡迎困難人士免費就餐
    冬季暖人心 又一小飯館貼出告示歡迎困難人士免費就餐 發布日期: 2020-12-18 08:03:31 來源: 揚子晚報
  • 【南京領養】6/30期
    群租,宿舍,商鋪,籠養散養一概不接受,科學養寵,不離不棄,按時驅蟲,按時疫苗,滿絕育年齡要做絕育,有病及時醫治,不因戀愛,結婚,懷孕,搬家等各種原因棄養。如有特殊情況及困難請及時聯繫並退還第一救助人,不得私自轉手,轉送轉賣等,接受籤訂領養協議,接受家訪(包括領養前和領養後),身份證登記,與貓咪合照,已婚已育有孩子或者家裡本身有貓咪或狗狗的家庭優先領養。
  • 蘇北最大書店(言+買書匯)vs南京先鋒書店,誰更強?
    言+買書匯總經理鄭康介紹:「我們建立文化與生活依存共生理念,希望將書匯帶給鹽城市民耳目一新的感覺。同時,結合鹽城特有的形象元素—海鹽、麋鹿、丹頂鶴、百河,為人們打造出一個舒適、溫馨的書香空間。」其次再來看看幾位網友的評價:@吃不胖的月亮:本地目前為止最高端、最豪華、最有逼格的一家書店,非常具備網紅潛質,必打卡之地,大概瀏覽了一下,書的品種很豐富,而且環境非常棒,分區合理,缺點是找書困難。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幼兒園孩子助力「小小心願環遊記」
    本報訊(通訊員  許晶晶  融媒體記者  許琴)  12月5日,「小小心願環遊記」公益義演主題活動來到浦口區漢開書院。本次活動由浦口團區委、浦口區北江豪庭布朗幼兒園共同承辦。
  • 我有一個心願...
    以上方法因人而異,希望能對學弟學妹有所幫助。 「我的家鄉位於四川大巴山,是一個比較貧窮落後的地區。想擁有一個同款的中大新年心願盒?本次活動的心願盒誠意十足,盒子設計巧妙,打開後變身成為一個筆筒收納盒,裡面裝滿了體現中大人文氣質、辦學理念、歷史底蘊的文創產品,有中大標誌建築物的流沙杯墊、有將50年裝在一起的萬年曆鑰匙扣、有刻有中大十二字人才培養方針的中山像書籤、
  • 南京有位「流浪達文西」 在地上畫出戰疫英雄
    「粉筆也能畫出油畫效果啊!」近日,南京新街口愛尚天地門口,一位用粉筆在地上作畫的獨腿老先生讓不少市民駐足驚嘆。一幅用粉筆畫的肖像仿佛照片一樣印在地面上,畫中戴著口罩和防護帽的醫護人員眼神堅毅,下方寫著「致敬英雄」幾個字。熟悉新街口的人對他並不陌生,每年總有幾個月,能看到他在廣場上俯身畫畫的身影。
  • 中年大叔開洗腳城,利用「免費洗腳按摩」,月入30萬,你也行
    可是怎麼招攬顧客卻是眾多老闆心裡的一道難題,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洗腳城老闆利用一招「免費給顧客洗腳按摩」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收了30萬進帳,之後顧客更是源源不斷的來店消費,老闆賺得盆滿缽滿。看看這位老闆是怎麼利用顧客做生意的。【1】案例背景孫老闆是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案例主人公,孫老闆今年42歲,經營了一家洗腳城。
  • 為老人提供免費餐 青島這家餐廳用愛讓老人多了一個家
    每次見面,他們總是一口一個「劉嫚兒」,一口一個「閨女」得喊。劉星冶今年52歲,在老人們的心中,她就像自家女兒一樣。去年十月,劉星冶在租的門頭房裡張羅起免費餐廳。餐廳每天做一頓飯,三菜一湯專門提供給附近的老年人。有的老人行動不便,她便與八大峽社區一同成立起義工小分隊,每天中午送餐上門。因疫情原因,自年後起,餐廳停止了堂食。眼下為了慶祝端午節,她便想給一直在這兒吃飯的老人送一份粽子。
  • 南京|為了這頓飯,我們也要專門組織一次美食行
    南京  關於南京,我知道的並不多,但為了美食,為了這頓飯,我們也要專門組織一次南京美食旅行。
  • 等了七十年的一頓飯——周至九旬老婆婆訴說姐弟離別情
    到南京後,憑著這根金條,陳家在南京安家。陳光儀有位小學要好的女同學也在南京,和母親相依為命,為養家餬口,同學的母親在南京火車站賣豆漿油條,但是經常被車站管事員驅趕,生活一時成了問題,同學的母親求助於在南京火車站執勤的憲兵呂達志,呂達志面軟心善,寫了一張字條,同學的母親憑此字條重新擺攤買豆漿油條,家庭生活得以保障。
  • 南京新街口竟然有一家「英國商場」,滿滿英倫風,可惜人氣卻一般
    新街口位於南京的市中心,是南京商業最發達的地方。在南京新街口,有許多非常著名的老牌商場,比如德基廣場、新百、中央百貨等等,不光在南京,就算在全國範圍內都可以說是名列前茅,令人備受關注。或許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這家名叫「House of Fraser」的商場,實際上,它是一家來自於英國的老牌商場,創始於1849年,迄今已有170多年的悠久歷史,它在南京新街口的這家店也是中國首店,中文名翻譯為「東方福來德」。
  • 菏澤一飯店貼出「免費吃飯」告示 源於店主多年前受助經歷
    原標題:暖心聞|菏澤一飯店貼出「免費吃飯」告示 源於店主多年前受助經歷遇到困難?進來免費吃頓飯!在山東菏澤市開發區,有一家名叫「黃河家宴」的飯店,從今年10月開始推出了這樣一個暖心的舉動,在門口貼出了「免費吃飯」的告示。這家飯店老闆張德傑介紹,這個舉措源於他多年前出差時丟失錢包遇到的熱心幫助,只要飯店還在營業,他就會把這個份「單人套餐」保留下去。
  • 四川餐廳每晚8點免費提供晚餐,已堅持6年,受助者多為民工流浪者
    四川綿陽有一家餐廳,每天晚上,都會將當天沒有賣出去的飯菜向大眾免費提供,不收一分錢。而這樣的行為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個月兩個月,已經足足堅持了6年。做善事容易,難得是一直做善事,這家餐廳,為什麼可以堅持這麼久?每天晚上8點,餐廳都會準時將飯菜推到門口處分發飯菜,風雨無阻。
  • 只吃中午一頓飯,早晚都不吃真的能瘦嗎,看看我的真實經歷吧
    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我23歲那年,從深圳華強北一家大型餐廳辭工出來,帶著三年存下來的5千塊存款,準備出來闖蕩一番,幹出一番事業。特別是我租的陽臺,也是用木板把半個陽臺隔出來,中間搭了幾根鋼管,上面放上一塊床板,打開木板門,下面放行李,上面睡人,環境很差,特別是夏天,蚊子,蟑螂,老鼠,時有出沒。不過想想口袋裡面的錢,就都忍了。每天都坐車去羅湖人才市場找工作,晚上的時候就去樓下黑網吧上人才熱線繼續找。聽人家說要想富,跑業務。於是當時我的目標就是找一個能免費學習跑業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