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4 1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馬良真高興啊!他立刻拿起筆在牆上畫了一隻公雞。奇怪,公雞活了!它從牆上飛下來,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來。原來白鬍子老頭兒給他的是支神筆。馬良有了這支神筆,天天給村裡的窮人畫畫。要什麼就畫什麼,畫什麼就有什麼……」
還記得《神筆馬良》這篇小學課文嗎?小時候,誰還沒幻想過自己也能有這樣一支神筆。
這幾天,一款突然躥紅的App,讓很多人兒時的腦洞以另一種方式成真:掃一掃,紙上的塗鴉就會真的「跳」出來,還能與人互動。朋友圈、微博、抖音等各大社交平臺,都有人在曬自己的大作,成功的、翻車的……
真·紙片人蹦迪
這款叫RakugakiAR的App(Rakugaki在日語中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塗鴉),7月30日上線App Store,不到一周已在亞洲多地的排行榜上躋身前三,甚至是登頂。它也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刷了屏。
打開它,掃一掃那些平面塗鴉,它們就會從紙上跳起來,變成瞎溜達、亂蹦迪,還能吃能喝的真·紙片人(嚴格講,是瓦楞紙人),像是被賦予了生命。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功能,網友們玩瘋了。有人評論說:「美好,又具有科技感……」
昨天,我也嘗試了一下。打開後是英文界面,但完全不用擔心,英語零基礎也能上手(畢竟這App的年齡分級寫著針對6-8歲設計,嗯)。只需要將塗鴉放置在框框裡,App就會開始自動識別。
然後呢,就等著它們從紙上「活」起來吧。還可以搞搞互動,比如點擊站著的紙片人,彈飛它們,或者點點空白處,隨機扔下各種食物,蘋果、香蕉、乳酪等,給它們投食。
可以餵食,隨機掉下乳酪、魚類、水果等。
在實際體驗中,只要背景與塗鴉的顏色有一定識別度,大多數能識別出來。花裡胡哨的背景和圖像,識別失敗的概率就大了……
鍵盤上的按鍵也可以識別
每次只能掃描一個塗鴉,但如果你連續掃描同一個或不同的塗鴉,桌面上就會堆滿了各種瞎蹦躂的紙片人。
像這樣 ☟
好玩確實是好玩,不過呢,對於這款App來說,摳圖時少胳膊少腿或者多點啥東西,也基本上是常規操作。
背景裡的兩側波浪紋也被摳了出來,成了觸角狀。
有時,你想要它識別一個小熊頭,它只給你摳出一副眼鏡。
整個小熊腦袋,只識別出眼鏡。
想知道這貨的原型是啥嗎?☟
就是它,一朵端莊的玫瑰花 ☟
掃出來的是什麼效果,還取決於繪畫功底。像下面這張微博上熱傳的圖,顯然出自一位「靈魂畫師「之手。
此外,按照不止一位網友的說法,這款App原先為免費軟體,幾天前轉為收費,6元(對,我也是掏了錢的)。有不少想嘗試的網友,因此表示「勸退「。
來源:杭州新聞
原標題:《掃一掃,紙片人會蹦迪!為小朋友設計的這款App,被大人們玩壞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