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是著名作家張愛玲的愛情小說,小說男主角漢奸易先生人物豐滿,女主角是一位在愛情和民族大義之中搖擺不定的女人。《色戒》是抗戰時期丁默邨和鄭蘋如之間的故事改編,張愛玲對「易先生」丁默邨的刻畫明顯是心慈手軟的,而對「王佳芝」鄭蘋如的刻畫則是極不公正。
鄭蘋如從沒忘記過自己的為國鋤奸的使命,這不是一個愛情傳奇,而是一段悲愴的暗殺史。
丁默邨,出身貧寒,1921年加入共青團,1924年加入國民黨。丁默邨是個非常實際自私的人,他眼前只有利益,只有自己,從來沒有理想。這樣的人生格局,讓他註定走不出狹隘,特別是在被戴笠排擠之後,他更是搖擺不定。
丁默邨曾是陳立夫的愛將,後被任命為軍統第三處的處長,戴笠日漸壯大,將第三處吞併,丁默邨在極度失意之下前往香港。
1938年,全國各界民眾都在積極抗日,丁默邨卻打起了另外的心思。戴笠為了打壓日本人和漢奸的氣焰,一直在上海大搞暗殺活動,一時間人心惶惶,在日本人的督促之下,李士群建立了日偽情報組織,隨後就開始拉攏丁默邨。丁默邨看不慣戴笠,戴笠做的事情,無論對錯,他都要站在對立面。李士群和丁默邨就這樣在日本人的支持之下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6號特工部,丁默邨擔任主任。
76號是抗戰之中恐怖的代名詞。因為丁默邨和李士群都曾經在共產黨和國民黨內部待過,所以76號手中的情報非常全面,特別是對軍統內部結構、模式的了解,讓丁默邨可以輕鬆聯繫上軍統的人物,將他們拉下水成為漢奸,其中就包括戴笠手下愛將王天木(也有說法王天木是在戴笠指示下佯裝叛變,潛伏進76號)。
丁默邨殘忍狡猾,生性多疑,被人們稱為「丁屠夫」。軍統內部受到了強大的幹擾,特別是王天木叛變之後,軍統北平、天津站幾近崩潰。
戴笠將丁默邨視為頭號暗殺目標,面對這樣強大而多疑的敵人,戴笠根據他好色的弱點定下計策——美人計。
(丁默邨和李士群)
鄭蘋如,父親是同盟會老會員,母親是日本人。鄭蘋如年輕貌美,還能說一口流利的日本人話,她一直在軍統外圍做情報搜集工作,雖然是軍統人員,但她看起來天真無害,和上海的日本人也走得很近。
平時對日本人言聽計從的丁默邨,對這個中日混血兒十分青睞。丁默邨是個好色之人,鄭蘋如不是他什麼真愛,只是眾多「玩物」之中新鮮的一個。鄭蘋如唯一和其他女子不同的,就是可以幫助他在日本人之中遊刃有餘,所以丁默邨漸漸對鄭蘋如有了依賴,平時將她安排在身邊做秘書,也會同乘坐一輛車出入。
即便看起來關係親密,丁默邨依舊不放心鄭蘋如,他經常放鄭蘋如鴿子,兩人心懷鬼胎相處了一年多。直到1939年聖誕節前夕,丁默邨突然約鄭蘋如出來吃晚飯。
這種機會實在太過難得,鄭蘋如精心化妝,並且秘密向軍統傳達了消息。
飯後,鄭蘋如央求丁默邨送她一程,在半路上,鄭蘋如突然對丁默邨撒嬌,希望他買一件皮大衣送給她作為聖誕節的禮物。丁默邨並沒有太過疑心,只是在皮具店門口,做了情報工作多年的丁默邨一眼就看出兩名站在店門前的青年有問題。
丁默邨摟著鄭蘋如走進了皮具店,他一直注意著門前兩名殺手的動作和眼神。發現他們有拿槍的小動作之後,丁默邨將摟著的鄭蘋如往槍手前一推,一個人迅速從皮具店逃了出來,丁默邨趕緊鑽進了車內,皮具店內的殺手衝出來已經遲了,子彈只是射到了汽車的防彈玻璃上,小車揚塵而去,唯有鄭蘋如還站在原地。
(鄭蘋如)
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丁默邨對鄭蘋如一定不會再信任了。不知鄭蘋如當時是怎麼想的,也許是覺得丁默邨暫時還沒有完全懷疑她,或者是軍統強迫她必須留下來執行任務……鄭蘋如沒有逃走,而是找到了丁默邨,說自己也在混戰之中被嚇到了,為了迷惑丁默邨,鄭蘋如甚至還去了趟76號看望丁默邨。
而其實丁默邨在這次暗殺案之後,已經將鄭蘋如當作了頭號懷疑對象,他逃過這次暗殺之後去參加了日本人的年末聯歡會,在酒宴上,他在日本人面前保證:「一周之內保證抓住鄭蘋如。」
鄭蘋如自投羅網,在76號被逮捕,她被關了近一年,才被暗殺在滬西的荒地之中。
鄭蘋如的死並不是毫無價值的,這件暗殺案之後,丁默邨在76號再無威望可言,不久之後就被李士群徹底代替,甚至被趕出了7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