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背後的歷史,愛國女特工死於漢奸之手,戴笠才是隱形推手

2020-12-26 心安歷史說

《色戒》是著名作家張愛玲的愛情小說,小說男主角漢奸易先生人物豐滿,女主角是一位在愛情和民族大義之中搖擺不定的女人。《色戒》是抗戰時期丁默邨和鄭蘋如之間的故事改編,張愛玲對「易先生」丁默邨的刻畫明顯是心慈手軟的,而對「王佳芝」鄭蘋如的刻畫則是極不公正。

鄭蘋如從沒忘記過自己的為國鋤奸的使命,這不是一個愛情傳奇,而是一段悲愴的暗殺史。

丁默邨,出身貧寒,1921年加入共青團,1924年加入國民黨。丁默邨是個非常實際自私的人,他眼前只有利益,只有自己,從來沒有理想。這樣的人生格局,讓他註定走不出狹隘,特別是在被戴笠排擠之後,他更是搖擺不定。

丁默邨曾是陳立夫的愛將,後被任命為軍統第三處的處長,戴笠日漸壯大,將第三處吞併,丁默邨在極度失意之下前往香港。

1938年,全國各界民眾都在積極抗日,丁默邨卻打起了另外的心思。戴笠為了打壓日本人和漢奸的氣焰,一直在上海大搞暗殺活動,一時間人心惶惶,在日本人的督促之下,李士群建立了日偽情報組織,隨後就開始拉攏丁默邨。丁默邨看不慣戴笠,戴笠做的事情,無論對錯,他都要站在對立面。李士群和丁默邨就這樣在日本人的支持之下成立了臭名昭著的76號特工部,丁默邨擔任主任。

76號是抗戰之中恐怖的代名詞。因為丁默邨和李士群都曾經在共產黨和國民黨內部待過,所以76號手中的情報非常全面,特別是對軍統內部結構、模式的了解,讓丁默邨可以輕鬆聯繫上軍統的人物,將他們拉下水成為漢奸,其中就包括戴笠手下愛將王天木(也有說法王天木是在戴笠指示下佯裝叛變,潛伏進76號)。

丁默邨殘忍狡猾,生性多疑,被人們稱為「丁屠夫」。軍統內部受到了強大的幹擾,特別是王天木叛變之後,軍統北平、天津站幾近崩潰。

戴笠將丁默邨視為頭號暗殺目標,面對這樣強大而多疑的敵人,戴笠根據他好色的弱點定下計策——美人計。

(丁默邨和李士群)

鄭蘋如,父親是同盟會老會員,母親是日本人。鄭蘋如年輕貌美,還能說一口流利的日本人話,她一直在軍統外圍做情報搜集工作,雖然是軍統人員,但她看起來天真無害,和上海的日本人也走得很近。

平時對日本人言聽計從的丁默邨,對這個中日混血兒十分青睞。丁默邨是個好色之人,鄭蘋如不是他什麼真愛,只是眾多「玩物」之中新鮮的一個。鄭蘋如唯一和其他女子不同的,就是可以幫助他在日本人之中遊刃有餘,所以丁默邨漸漸對鄭蘋如有了依賴,平時將她安排在身邊做秘書,也會同乘坐一輛車出入。

即便看起來關係親密,丁默邨依舊不放心鄭蘋如,他經常放鄭蘋如鴿子,兩人心懷鬼胎相處了一年多。直到1939年聖誕節前夕,丁默邨突然約鄭蘋如出來吃晚飯。

這種機會實在太過難得,鄭蘋如精心化妝,並且秘密向軍統傳達了消息。

飯後,鄭蘋如央求丁默邨送她一程,在半路上,鄭蘋如突然對丁默邨撒嬌,希望他買一件皮大衣送給她作為聖誕節的禮物。丁默邨並沒有太過疑心,只是在皮具店門口,做了情報工作多年的丁默邨一眼就看出兩名站在店門前的青年有問題。

丁默邨摟著鄭蘋如走進了皮具店,他一直注意著門前兩名殺手的動作和眼神。發現他們有拿槍的小動作之後,丁默邨將摟著的鄭蘋如往槍手前一推,一個人迅速從皮具店逃了出來,丁默邨趕緊鑽進了車內,皮具店內的殺手衝出來已經遲了,子彈只是射到了汽車的防彈玻璃上,小車揚塵而去,唯有鄭蘋如還站在原地。

(鄭蘋如)

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丁默邨對鄭蘋如一定不會再信任了。不知鄭蘋如當時是怎麼想的,也許是覺得丁默邨暫時還沒有完全懷疑她,或者是軍統強迫她必須留下來執行任務……鄭蘋如沒有逃走,而是找到了丁默邨,說自己也在混戰之中被嚇到了,為了迷惑丁默邨,鄭蘋如甚至還去了趟76號看望丁默邨。

而其實丁默邨在這次暗殺案之後,已經將鄭蘋如當作了頭號懷疑對象,他逃過這次暗殺之後去參加了日本人的年末聯歡會,在酒宴上,他在日本人面前保證:「一周之內保證抓住鄭蘋如。」

鄭蘋如自投羅網,在76號被逮捕,她被關了近一年,才被暗殺在滬西的荒地之中。

鄭蘋如的死並不是毫無價值的,這件暗殺案之後,丁默邨在76號再無威望可言,不久之後就被李士群徹底代替,甚至被趕出了76號。

相關焦點

  • 唯一健在的軍統女特務:戴笠人很正派,和抗日劇中形象截然相反
    作為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浙江的西南部門戶以及錢塘江源頭之一,江山市得到了諸多名號:中國獼猴桃之鄉、中國白鵝之鄉、中國蜜蜂之鄉、中國水泥之鄉、江南毛氏發祥地等,而戴笠秘宅便是位於江山保安鄉小街中段。
  • 戴笠發明出的「坐冰」,究竟有多可怕?日本女特務撐不過1分鐘
    引言「若雨農不死,不至失大陸」,這是蔣失敗後對戴笠的評價。戴笠作為軍統的爪牙,給共產黨帶來許多障礙,在戴笠指揮下的軍統局與共產黨上演激烈的特工之戰。戴笠之所以厲害,是因為他一手創辦了軍統局。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培養了大量的特工刺殺漢奸走狗,不少走狗聽聞戴笠的軍統局,就嚇得屁滾尿流,跪著求饒。戴笠他本人也是聰明之人,不僅培養了許多特工,還發明許多刑具、刑罰。其中,最讓人聞風喪膽的便是戴笠發明的冰刑。據說,戴笠是專門為日本女特務設計,日本特務撐不過1分鐘就便吐露所有消息。
  • 她為特工情人殉情的背後,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愛國情
    經過屍檢,法醫認定她是吞了半碗生鴉片,加上烈酒,又摻和大量安眠藥才導致死亡,英茵是死於自殺。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英茵自殺的消息立刻引起了上海灘各界的關注,其轟動效應不亞於當年阮玲玉自殺事件。經過日偽當局調查,英茵之死乃是因為殉情,炒得沸沸揚揚的女明星自殺事件,終於平息下來。但是在戰後很多年,隨著一些當事人回憶以及某些檔案的解密,關於英茵自殺的原因,卻有了新的說法。
  • 軍統頭子戴笠是如何死的?一首打油詩背後隱藏著驚天秘密
    戴笠座機撞岱山而死,屍體在困雨溝中找到。持宿命論者認為,戴笠之死如當年龐統死在落鳳坡一樣,萬般都是命半點不由人,這註定有的一天,來了怎麼也跑不掉。我們暫且不論宿命論究竟對錯,在戴笠死後卻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那就是民間一夜之間傳出了一首打油詩,這首打油詩的背後卻牽連著一樁陰謀。「三五三十七,騎鶴去遼西。
  • 軍統戴笠竟培訓美貌女特務的驚人手段
    當時,胡蝶的照片到處可見,戴笠見了胡蝶的照片,不禁情思連綿,意興蕩漾,恨不得馬上就與胡見面。上海失陷後,胡蝶隨丈夫潘有聲去香港,繼續活躍在影壇拍片。香港淪陷時,胡蝶開始打算在香港偷安。誰知日本人找上門來,邀她赴日本拍一部題為《胡蝶遊東京》的影片,宣揚所謂"中日親善"。這不是為日本人張目的漢奸行為麼?胡蝶這才意識到問題嚴重。與丈夫一商量,決定逃回大陸。
  • 勇除漢奸張嘯林的愛國義士林懷部,出獄後生活的怎樣?
    林懷部,山東省東平縣宿城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如果不是特意去尋找,我們很難在歷史中找到他的蛛絲馬跡。但,就是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卻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於1940年8月14日刺殺人稱「流氓大亨」的張嘯林(大漢奸),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色戒》:易先生戒指王佳芝的情,放走易先生造成除奸大悲劇
    序《色戒》是張愛玲1950年發表的一篇短篇小說,1997年花城出版社出版。這篇文章是張愛玲經過幾十年的精心修改才發表的,是她的傾心之作。我理解本文,色--代表人的情慾;戒--代表人對情慾的控制能力。本文的時代背景是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中國的現狀是,內--軍閥混戰民不聊生;外--帝國聯合列強中國。
  • 《色戒》裡的抗日女志士王佳芝,和漢奸易先生的原型與張愛玲有關
    故事內容大約如下:美麗性感、氣質柔美的抗日女志士王佳芝,或許是感動於對方願意為她一擲千金的慷慨,又或許是出於情慾,愛上了一個自己曾立誓殺之而後快、陰險冷酷、蒼老猥瑣、變態無恥的漢奸易先生,甚至不惜為保護漢奸而葬送了自己和同志們年輕的生命。當然,如果《色·戒》沒有被李安拍成電影,估計知道這個故事的人不會太多。
  • 她是戴笠生前情人,軍統女特務,建國後裝寡婦嫁農民連生8個孩子
    她是戴笠生前情人,軍統女特務,建國後裝寡婦嫁農民連生8個孩子 提起來特工的話,相信大家的印象裡都是冒出來無數的諜戰片兒。確實,在戰爭年代,特工他們為了執行不為人知的任務,潛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 戴笠發明的「坐冰塊」,到底是什麼?為何日本女間諜撐不過1分鐘
    野史上對戴笠此人的描述就是奸詐、心狠手辣、非常貪戀女色。戴笠起初只是個國軍軍統處一個小小的後勤採購而已,他經常利用職務之便從軍餉裡撈油水。後來一步步往上爬,他因做事心狠手辣,且善於審問犯人才被老蔣賞識重用。
  • 軍統最美的三大女特務,個個被戴笠玩弄,一人慘死兩人安享晚年
    戴笠的軍統特務一度曾多達10萬餘人,其中不乏精明的特工,不過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三大美女特務
  • 他倆都是大名鼎鼎的「特工之王」,誰是真正的王者?
    這是發生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段往事,李克農一舉抓獲企圖暗殺我黨領導人的國民黨特工,所有特務全部落網,一個不漏。 跟李克農「鬥法」,毛人鳳顯然是不自量力,他還「嫩」了點。 在國民黨特工中,真正能夠跟李克農過上幾招的只有一個人,他就是毛人鳳的前任、軍統頭號人物戴笠。
  • 抗戰前的國民黨戴笠成立特務處,如何放手發展特工組織的
    9月間,又劃歸軍 委會調統局第二處,仍以戴笠為處長。「此一情報組織,在中華民國歷史上尚屬首創,不但無成規可循,且責任艱巨。」戴笠為該組織確定的目標宗旨是「反對日本的侵略,揭露漢奸組織,鎮壓內亂及實行反共,維護領袖(蔣介石)安全' 戴笠把4月1日這個以他個人為 首的特務組織誕生的日子作為後來他的軍統局的創業紀念日,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
  • 《色戒》中的原型,一個女間諜的傳奇人生
    昔日繁華無限的大上海,如今已是「人間地獄」,當年十裡洋場的風光不再,取代之為燈紅酒綠背後的殺機。重重殺機背後,隱藏著一個高貴而美麗的身影,她是著名女間諜——鄭蘋如。鄭蘋如是中日混血兒,自幼便跟隨父母常出席各種盛大場合,常在各類上層人物間周旋,而她卻不因年紀小而畏懼,反而顯得落落大方,侃侃而談。可見其膽色早在那時便顯露端倪。到了十七八歲,鄭蘋如已是上海有名的名媛。
  • 女特工個個都漂亮迷人?別被電影騙了,看看軍統訓練班的內情
    隨著抗日題材電影和電視劇的熱播,人們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了那個硝煙四起、戰爭頻繁的年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電影中貌美如花,婀娜多姿的女特工了。現實中,女特工真的都個個像電影中那樣漂亮迷人嗎?1938年初,國民黨特務頭子戴笠就想創辦一個大型特工訓練班,以應對軍統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不過這個提議卻遭到了賀耀祖的反對,但戴笠沒有放棄,反而將培養特務的學院改名為「警官學校特種警察培訓班」,並在湖南正式開辦了這個學校。此學校第一次就招收了800多位學生,其中200多位都是女性。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給女漢奸當背景牆的日本鬼子,圖5是楊虎城將軍...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給女漢奸當背景牆的日本鬼子,圖5是楊虎城將軍的遺體 直到1988年蔣經國去世,他才徹底恢復自由。
  • 戴笠發明的「坐冰」酷刑,不血腥卻殘忍,日本女特務撐不過1分鐘
    戴笠在歷史上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抗戰時期,他手握諜報網,更是一名優秀情報員。他的工作十分特殊,所以他經常會不知所蹤,讓人倍感神秘。戴笠經常能接觸到特工,為了打探敵方的情報,讓這些日本特務開口,他可是是絞盡了腦汁,想了各種折磨他們的方式,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得到情報。
  • 戴笠怎樣訓練特務?特殊的女生中隊訓練女特務,進來了就別想出去
    戴笠是國民黨情報機關軍統局的實際領頭人。他不僅負責整個軍統局的各種計劃,還負責訓練新的特務,也就是特別訓練班。 首先加入組織的儀式就是特殊的,他們會在一個寺廟裡,對著蔣介石的頭像鞠躬,然後宣誓,最後會飲一杯雞血酒來結束儀式。
  • 戴笠發明的,專門對付日本女特務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戴笠這個人,戴笠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神秘的存在,在抗日戰爭時期戴笠掌握著巨大的諜報系統,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情報工作者,但是因為職業原因,戴笠行蹤非常的神秘,沒有人能夠知道戴笠的在哪裡,在幹什麼。而戴笠的手下掌管著軍統局,在國民黨時期,軍統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機構,每天都會接觸到一些非常厲害的特工。
  • 《傾城之戀》與《色戒》:沒有悲壯,只有蒼涼
    蒼涼,只是一種直覺感受;蒼涼的啟示,則是直覺感受背後的某種深刻的反思批判。如果閱讀指向所謂的理解,就必須超越我們的直覺而有所分析。回來大家七嘴八舌,定下一條美人計,由一個女生去接近易太太﹍﹍」用美人計暗殺漢奸,在熱血青年看來自然是神聖的「愛國」行為。雖然未經訓練,雖然沒有周密的組織領導,但是一旦有了「犧牲的決心」,一切都可以模仿著去做,因為這是光榮的事。年輕的美麗的王佳芝的第一次衝動,來得何其簡單:為了愛國而先破身再以身誘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