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美國科幻電影,幾乎每個人都會稱讚,它的受歡迎程度是顯而易見的。不得不承認美國科幻電影在故事情節、畫面渲染和科學理論方面都是世界一流的。作為一個資深科幻迷,我對美國科幻電影成功的因素分析為以下兩點:
第一,美國科幻電影成功的現實因素
美國科幻電影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典範,可以從很多方面說。首先是科學理論的支持。科幻電影描述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但原則上可能的,模型世界中的戲劇性故事。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科幻電影是虛構的,但原則上,它們仍然符合某些科學規律。也就是說,「科」為這類電影提供理論支撐,而「幻」只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段。「科幻」就是科學理論在一定程度上的藝術升華。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先進的科學概念。例如,在《終結者2:審判日》中,曾經出現過一個「液態金屬機器人」的角色。它可以根據環境的需要改變成各種形式,並具有自動癒合的功能。大家可能會覺得液態金屬聽起來不現實,但事實上,科學家已經研究出液態金屬,並可以改變其形狀。
2015年3月23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所官網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到,「液態金屬在吞下少量物質後,可以以可變形的機器形式長時間高速運動,消除了外部動力自主運動的需求,為開發實用的智能電機、血管機器人、流體泵送系統、柔性致動器以及更為複雜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另一個例子是《星際穿越》中使用的「引力彈弓效應」,它使飛船從火星飛到土星只需14個月,但正常飛行卻需要數年時間;不僅如此,影片還運用了很多「蟲洞」理論,為看似不可思議的情節提供了權威的科學支持。因此,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必須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使人感到真實而不是虛構。這就是為什麼「科」是「幻」的基礎。
2、強大的資金保障。毫無疑問,美國科幻電影的製作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後盾,每部優秀的科幻作品的投資基本都在1億以上。還是以前面提到的《阿凡達》為例,《阿凡達》的製作成本超過2億美元,還不包括宣傳費用等,可以說,這部電影已經投入了巨額資金用於特效製作和後期渲染的推廣,使主題從藝術表現上進一步提升。
第二,美國科幻電影成功的文化因素
如果說對先進科學概念的巨大投入是美國科幻電影成功的外在因素,那麼文化因素就是內在因素。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處於主導地位。同時,文化會對民族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對民族對待事物的態度和對事物的選擇產生持續的影響。
1、美國的時間取向。美國學者Florena Clarkhon於1961年發表的《價值取向的變奏》認為,價值取向有五種,即人性取向、人與自然的關係取向、時間取向、活動取向和社會關係取向。在時間取向上又分為過去取向、現在取向和未來取向,美國的時間取向就屬於「未來型」。雖然美國文化中也有「現在」和「過去」的影子,但對「未來」的嚮往已經遠遠超過了對「現在」和「過去」的把握,因為美國人認為「過去的時間流動在現在有點慢,但它正在迅速走向未來。因此,總的來說,美國社會傾向於「未來」的時間取向。
2、從美國科幻電影的角度分析電影的成功。由於美國的時間取向屬於「未來型」,在這種文化語境下,大多數美國科幻電影都與這種文化取向相一致。因為科幻電影是建立在現實科學基礎上的未來發展前景之上的,美國人可以合理想像某項技術如何通過科幻電影影響美國的未來,進而對這項技術做出理性判斷。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終結者》系列片拍攝時,正是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人們也意識到,未來人類將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最終將被計算機「天網」所統治。屆時,啟示錄將由人類書寫。電影中的大部分預言都發生在今天的生活中。想像一下,在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依賴計算機,沒有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人們就無法正常生活。此外,自從上個世紀越來越多的不明飛行物被「發現」後,人類對外星生命的好奇程度也越來越高。為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多次發射飛船,試圖尋找外星人的蹤跡。
但是,如果地球以外的生命文明遠高於地球文明,會發生什麼呢?如果他們是邪惡和好戰的種族,地球人會怎麼做?會不會有另一場悲劇,像西方人入侵美洲和非洲時掠奪和殺害當地人一樣?如果我們發現的外星生命質量低下或發展程度低,我們會掠奪它們嗎?那麼人類應該積極尋找外星人嗎?正是因為科技發展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難以預測和控制,美國人才會熱衷於科幻電影,所以類似《外星人ET》、《獨立日》)等電影非常受歡迎。同時,也受到「未來型」作為時間取向的影響,對未來世界的渴望被許多劇作家和導演的潛能所激發。
因此,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必須通過對未來的啟示,為人們保護生態、保護地球,來啟示現實或未來,這就是科幻電影的精髓。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看電影作為飯後娛樂。然而,人們不再滿足於電影中對生活的描寫,逐漸開始轉向對想像的描寫。代表作是科幻電影。在科幻電影的世界裡,美國憑藉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優勢,確保了科幻電影中娛樂、藝術、科學的平衡結合,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和科技的盛宴。美國科幻電影的成功因素也值得借鑑。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藝術表現手法不斷成熟。所以,只要能在「科」和「幻」之間取得平衡,就必然會拍攝出超越美國的科幻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