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的科幻電影拍得那麼好?

2020-12-21 科幻先鋒

說到美國科幻電影,幾乎每個人都會稱讚,它的受歡迎程度是顯而易見的。不得不承認美國科幻電影在故事情節、畫面渲染和科學理論方面都是世界一流的。作為一個資深科幻迷,我對美國科幻電影成功的因素分析為以下兩點:

第一,美國科幻電影成功的現實因素

美國科幻電影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一流水平的典範,可以從很多方面說。首先是科學理論的支持。科幻電影描述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但原則上可能的,模型世界中的戲劇性故事。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雖然科幻電影是虛構的,但原則上,它們仍然符合某些科學規律。也就是說,「科」為這類電影提供理論支撐,而「幻」只是一種藝術表現手段。「科幻」就是科學理論在一定程度上的藝術升華。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液態機器人劇照

1、先進的科學概念。例如,在《終結者2:審判日》中,曾經出現過一個「液態金屬機器人」的角色。它可以根據環境的需要改變成各種形式,並具有自動癒合的功能。大家可能會覺得液態金屬聽起來不現實,但事實上,科學家已經研究出液態金屬,並可以改變其形狀。

2015年3月23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所官網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提到,「液態金屬在吞下少量物質後,可以以可變形的機器形式長時間高速運動,消除了外部動力自主運動的需求,為開發實用的智能電機、血管機器人、流體泵送系統、柔性致動器以及更為複雜的液態金屬機器人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另一個例子是《星際穿越》中使用的「引力彈弓效應」,它使飛船從火星飛到土星只需14個月,但正常飛行卻需要數年時間;不僅如此,影片還運用了很多「蟲洞」理論,為看似不可思議的情節提供了權威的科學支持。因此,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必須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使人感到真實而不是虛構。這就是為什麼「科」是「幻」的基礎。

星際穿越劇照

2、強大的資金保障。毫無疑問,美國科幻電影的製作有足夠的資金作為後盾,每部優秀的科幻作品的投資基本都在1億以上。還是以前面提到的《阿凡達》為例,《阿凡達》的製作成本超過2億美元,還不包括宣傳費用等,可以說,這部電影已經投入了巨額資金用於特效製作和後期渲染的推廣,使主題從藝術表現上進一步提升。

阿凡達劇照

第二,美國科幻電影成功的文化因素

如果說對先進科學概念的巨大投入是美國科幻電影成功的外在因素,那麼文化因素就是內在因素。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處於主導地位。同時,文化會對民族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也會對民族對待事物的態度和對事物的選擇產生持續的影響。

1、美國的時間取向。美國學者Florena Clarkhon於1961年發表的《價值取向的變奏》認為,價值取向有五種,即人性取向、人與自然的關係取向、時間取向、活動取向和社會關係取向。在時間取向上又分為過去取向、現在取向和未來取向,美國的時間取向就屬於「未來型」。雖然美國文化中也有「現在」和「過去」的影子,但對「未來」的嚮往已經遠遠超過了對「現在」和「過去」的把握,因為美國人認為「過去的時間流動在現在有點慢,但它正在迅速走向未來。因此,總的來說,美國社會傾向於「未來」的時間取向。

2、從美國科幻電影的角度分析電影的成功。由於美國的時間取向屬於「未來型」,在這種文化語境下,大多數美國科幻電影都與這種文化取向相一致。因為科幻電影是建立在現實科學基礎上的未來發展前景之上的,美國人可以合理想像某項技術如何通過科幻電影影響美國的未來,進而對這項技術做出理性判斷。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終結者》系列片拍攝時,正是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的時代。人們也意識到,未來人類將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最終將被計算機「天網」所統治。屆時,啟示錄將由人類書寫。電影中的大部分預言都發生在今天的生活中。想像一下,在當今社會,人們越來越依賴計算機,沒有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人們就無法正常生活。此外,自從上個世紀越來越多的不明飛行物被「發現」後,人類對外星生命的好奇程度也越來越高。為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多次發射飛船,試圖尋找外星人的蹤跡。

但是,如果地球以外的生命文明遠高於地球文明,會發生什麼呢?如果他們是邪惡和好戰的種族,地球人會怎麼做?會不會有另一場悲劇,像西方人入侵美洲和非洲時掠奪和殺害當地人一樣?如果我們發現的外星生命質量低下或發展程度低,我們會掠奪它們嗎?那麼人類應該積極尋找外星人嗎?正是因為科技發展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難以預測和控制,美國人才會熱衷於科幻電影,所以類似《外星人ET》、《獨立日》)等電影非常受歡迎。同時,也受到「未來型」作為時間取向的影響,對未來世界的渴望被許多劇作家和導演的潛能所激發。

因此,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必須通過對未來的啟示,為人們保護生態、保護地球,來啟示現實或未來,這就是科幻電影的精髓。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看電影作為飯後娛樂。然而,人們不再滿足於電影中對生活的描寫,逐漸開始轉向對想像的描寫。代表作是科幻電影。在科幻電影的世界裡,美國憑藉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優勢,確保了科幻電影中娛樂、藝術、科學的平衡結合,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和科技的盛宴。美國科幻電影的成功因素也值得借鑑。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藝術表現手法不斷成熟。所以,只要能在「科」和「幻」之間取得平衡,就必然會拍攝出超越美國的科幻電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美國能拍出這麼多好看的科幻電影?
    美國的科幻片可以說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家喻戶曉的,就連製片公司迪士尼、華納、環球等等,都是很出名的。為什麼美國能拍出這麼多好看的科幻電影?我自己總結了以下幾點,希望可以有點幫助。1 民族構成 美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其中德裔佔比最多,接下來是法裔,義大利等。九十年代後到現在拉丁裔、亞裔等增長速率遠超白人。從歷史中我們知道民族構成越複雜,相應的文化也更具多樣性。長時間的民族融合,使得美國人的性格開朗,思想維度寬廣,而這種性格是優質科幻片的種子,沒有這種性格根本無從談起拍出好的科幻片,所以美國一開始就有了基礎。
  • 科幻電影的源頭:難道不是美國好萊塢?
    說起科幻電影的源頭,如果不了解點兒歷史,也許會有很多人會說出美國好萊塢。的確,好萊塢科幻電影如今興盛於全球電影市場,但要說科幻電影的發源地在哪,可以肯定的是它不在美國。那麼科幻電影的源頭在哪呢?可以說,法國魔術師喬治·梅裡愛是科幻電影的先驅者和奠定者。科幻電影的歷史確切的說應該追溯到電影誕生的時期。如果非得需要給科幻電影分期的話,那麼科幻電影的源頭分期,應該在1895-1910年代左右。1895年12月28日路易·盧米埃爾的第一部影片放映,標誌著電影正式誕生。
  • 中美科幻電影之差距:美國已輕車熟路,中國卻仍舉步維艱
    美國科幻電影之歷史 《彩圖科幻百科》一書中介紹1897-1994年間17個國家共計443部科幻電影,其中美國獨佔229部,也就是說2/3的此類電影出自美國。也證明了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時候就已經有十分成熟的技術去發展科幻電影,這也為他們今天製造大場面的電影奠定了十分雄厚的基礎,讓他們能夠撐起自己的科幻市場。
  • 美國科幻電影《隱形人》《怪物獵人》在12月4日上映
    大家好,我是小財影視娛樂,關注我給大家帶來最新影視訊息。,即將破2億票房;《除暴》上映16天獲得4.65億票房,並且在今天,還有9百多萬的票房;《寶可夢:超夢的逆襲 進化》動畫電影沒有跟《瘋狂原始人2》那樣受觀眾們歡迎,並且獲得七百多萬的票房,在今天還是排在第五名;接著就是張譯新謀女郎劉浩存的《一秒鐘》排在第六名,並且上映9天票房破億;排列在第七第八分別是美國的科幻電影《隱形人》《怪物獵人》
  • 美國科幻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熱,最近科幻片一下子成為熱點話題,要說科幻片的鼻祖一定是美國了,上世紀開始美國就頻頻釋出製作精良的科幻片,小編整理了美國科幻電影排行榜前十名,一起來看看吧!美國科幻電影1、《盜夢空間》2、《機器人總動員》3、《星際穿越》4、《阿凡達》5、《黑客帝國》6、《星球大戰》7、《火星救援》8、《明日邊緣》9、《X戰警》10、《獨立日》美國科幻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 【JMedia】《北京摺疊》獲雨果獎 國產科幻電影崛起有望?
    劉慈欣、郝景芳的接連獲獎,讓國內科幻愛好者興奮莫名,更引發了業內人士的疑問——如果這些超級IP被搬到大銀幕上,是否也會成為優秀的電影作品呢?科幻小說已經成為「世界級」了,科幻電影是否也能夠借勢崛起呢?科幻小說崛起 改編電影卻跳票?如果說劉慈欣的獲獎是眾望所歸,那麼郝景芳的獲獎更像是一個驚喜。
  • 科幻電影,湊熱鬧不如打基礎
    王紅衛資深電影監製、編劇、策劃。1991年至1995年任八一電影製片廠導演。1996年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99年至2007年分別赴德國、美國訪學。2006年至2012年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副主任。
  • 中國科幻電影如何突破瓶頸期?
    起點中文網首頁科幻作家王晉康曾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表示:「目前中國科幻作品的產量仍遠遠不及美國。如果目前我們每年產出250部科幻作品,美國大概就有兩千多部。」製作端硬體設備與相關專業人才不足中國科幻電影的另一大軟肋,在於亟待突破的技術困境。該技術困境既包括科幻電影拍攝製作時實時渲染、虛擬棚拍等相關硬體設備的缺乏,也包括會使用這些技術的編導、攝影師和燈光師等人才的不足。
  • 新亮劍三部曲進軍科幻,首部雷霆戰將被罵慘,為啥不罵美國隊長?
    主創方真是好魄力啊!這架勢是要學習連火三部《美國隊長》?很久之前,網絡上就有過這樣的問題。抗日神劇主角天下無敵,能用各種超能力,一上線就被觀眾罵得體無完膚。而同是基於歷史為藍本創造的美國隊長,卻沒有人說背離歷史呢?
  • 美國猶他州發現神秘金屬物體「撞衫」庫布裡克科幻電影《2001:太空...
    媒體將這一發現與斯坦利·庫布裡克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的一幕相提並論,引起網友熱議。相關新聞視頻截圖實際,這不是世界電影大師庫布裡克第一次上熱搜了。早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計劃」第一次把人類送上月球,阿姆斯特朗留下了那句「月球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名言。
  • 經典科幻美劇《霹靂遊俠》要拍電影了
    80年代風靡美國並引入內地的經典科幻美劇《霹靂遊俠》終於再次被好萊塢看上,將回歸製作新電影,新版的《霹靂遊俠》電影項目有了新進展,已經確定由《速度與激情7》《海王》導演溫子仁的「原子怪獸」影視公司和「望遠鏡傳媒」共同打造,溫子仁將會出任影片的出品人。
  • 湯姆克魯斯的五部科幻電影,你是否看過?還是動作科幻最適合他
    但他也出演過很多影片,在科幻電影方面,阿湯哥出演過5部電影,可以說每一部也很精彩。尤其是動作科幻非常適合他!一 2001年《香草天空》《香草天空》(Vanilla Sky)是美國派拉蒙影業2001年出品的科幻懸疑電影,翻拍自亞歷桑德羅·阿曼巴的《睜開你的雙眼》,由卡梅倫·克羅執導,湯姆·克魯斯一人對手兩大超級女神佩內洛普·克魯茲和卡梅隆·迪亞茨。
  • 科幻電影中的「黑暗料理」,美國大片看飽了!
    2020年8月14日,在Netflix平臺上線了一部科幻電影《超能計劃》。聽名字就很霸氣!「Netflix」(網飛),美國流媒體巨頭,世界最大的會員訂閱制播放平臺。與國內愛奇藝平臺達成協議,並成功打入中國市場。
  • 美國驚悚電影《神秘感染》:只開了個好頭
    好的開頭等於成功的一半!可惜,美國驚悚電影《神秘感染》也只是開了個好頭而已。因為疫情的原因,所以這部電影的預告片夠有吸引力,加上中文譯名夠硬核,這一方面可與「寡姐」斯嘉麗·詹森主演的科幻恐怖電影《皮囊之下》相映成趣。
  • 劉慈欣小說又將拍電影 科幻迷心中疑惑
    據了解,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全頻帶阻塞幹擾》已通過電影局備案,即將由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拍攝成電影,易常春擔任編劇。不過,在大部分科幻迷看來,這部電影能否像《流浪地球》那樣成功,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 在西方火得一塌糊塗的星戰電影,為何到了中國就「水土不服」了
    當時的美國也拍科幻電影,但都是《2001太空漫遊》和《黑星球》這樣的作品,這類的作品有一個共同點,科幻只是外衣,對於思想的探討則是內核。說句直白點的,因為當時的美國民眾也沒看過這種類型的電影,不單單可以在外太空打鬥,還有原力這麼神奇的東西,大家忽然發現原來電影竟然可以這樣拍。
  • 以前的香港電影,電視劇為什麼都拍的那麼經典
    周星馳電影每部都那麼有含義,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又有誰真正做到。今天討論下為什麼以前拍的電影或者電視劇都能部部成為經典。能經得起歲月的蹉跎。現在的電視劇明明有好資源,卻佔著資源就是拍不出以前的感覺,明明21世紀科技發達的時代。各種網絡霸屏的時代。可偏偏一部電影不如一部電影。
  • 國內拍不出《三體》,為什麼不讓好萊塢拍?劉慈欣解釋得很到位!
    要想在舞臺上呈現小說中的精髓,是一件非常高難度的工作,尤其還是這樣一部讓所有人都為之震撼的科幻作品!我們知道,劉慈欣的《流浪地球》拍成電影之後,其宏偉壯闊的大場面,震撼人心,很多人二刷三刷仍然意猶未盡。而你知道嗎?《三體》如果拍成電影,其宏偉場景,將是《流浪地球》的十倍、百倍不止!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不把《三體》也拍成影視作品?劉慈欣回答道:《流浪地球》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中國科幻電影還處在起步的階段。
  • 【獨家專訪】陸川:我非常慶幸《749局》能拍出來,科幻就是未來的現實
    我們在片子裡就拍了災難來臨時的封城,拍了全城撤離,甚至拍了戴口罩。科幻其實就是未來的現實。」界面文娛對話導演陸川:在中國拍科幻電影得允許導演犯錯誤和開腦洞界面文娛:您覺得中國做科幻電影困難到底在哪裡?陸川:從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掀起的科幻電影的熱潮,其實是一個好的現象,包括滕華濤的《上海堡壘》雖然有很多問題。但我們不要譏諷每一個探索者的腳步。我們要允許中國科幻電影試錯,因為成功是很多失敗積累的,越來越多的電影人拍科幻電影,才可能建立一個科幻電影的體系。
  • 詹一美主演的美國科幻電影巨作沙丘之子觀後感
    ,美得動人心弦攝人魂魄。有這樣的顏是要好好利用發揮的 整部沙丘之子除去劇情 讓人更在意的還是一美的臉一美有個標誌性動作 稍往下側臉微皺眉頭 然後認真的凝視說話的對方 這動作在這部和X教授身上特別明顯有一種循循善誘的引導和令人信任感妹妹和姑姑的演員其實都美美的沙丘之子真的是大家都好美 繼母Julie Cox和奶奶Alice Krige也都超美本片源於小說,作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科幻巨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