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3月份了,杭城早餐界的網紅遊埠豆漿,卻遲遲未見營業。吃貨妹子忍不住吐槽,「春節還沒過完嗎?」
果不其然,朋友圈也有吃貨坐不住了。
家住青年路的張大伯,也已經惦念起燒餅油條、一碗鹹豆漿的滋味了。「第一次說2月20日營業,第二次店門口張貼了告示,說是改期到2月23日開門,昨天,我又去了一趟,還是沒動靜。」
一向難得放假的遊埠豆漿,為什麼一再失約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吳山腳下的城隍牌樓,遊埠豆漿店開了27年。27年間,這家不知名的豆漿油條店,成了杭州早餐界的「網紅」。
昨天早上9點半,我走在城南的小巷子裡,來往的儘是市井氣息。名聲在外的遊埠豆漿,藏身在縱橫交錯的老街窄巷裡,一層樓高的小店,外牆也早已被風雨所催老,露出古樸懷舊的質感。遊埠豆漿門頭緊鎖,熙攘不再,那張開店的時間告示也被揭下了。
開業告示已被撤下
我從老街坊口中得知,老闆葉軍是蘭谿市遊埠鎮人,20多年前來杭州擺燒餅油條攤,今年40多歲,是街坊們口中的「小燒餅」。老闆娘江文仙也是遊埠人,磨豆漿衝豆漿的手藝一絕。
隔壁的楊記燒麥的老闆娘,一邊熟練地擀著燒麥皮,一邊認真地回答我,「最近好像也沒見著老闆。」
廣東遊客小許,跟著導航兜兜轉轉才找到遊埠豆漿。看到大門緊閉,小許眼中的欣喜轉瞬即逝,「白跑了一趟,好可惜。」
見我還杵在店門口,提著水靈蔬菜路過的老人家,熱情地指著不遠處一排早點店,「他們家今天不開門,前面也有煎包餛飩吃。」
在美食社交網站上,遊埠豆漿的「家常味」「人情味」「好口味」,是吃貨評價最多的關鍵詞。
家住城隍牌樓巷的網友Lsweet說,3元一碗的鹹豆漿、2元一副的蔥油燒餅,自己也跟著家裡人吃了好多年。家裡老人早鍛鍊爬完城隍山,都習慣去買副燒餅油條,再弄碗豆漿當早飯。「難得有次早起,7點不到,店裡根本沒有空。」Lsweet說。
還有吃貨懷念這樣的日子,大家一手捏著燒餅油條,一手端著豆漿碗,蹲在馬路牙子上,氣定神閒地享受這杭州清晨的味道。
在我的印象中,早點店都很難得放假。
2017年6月,店老闆葉軍身體不適手術住院大半個月,店裡也沒敢放假,全靠老婆和親戚撐著。直到去年夏天,葉軍為孩子們正式放過一次暑假,一家人去雲南玩了一趟。趕在8月底恢復營業的第一天,杭州吃貨也冒著酷暑,一邊飆汗一邊喝了一碗豆漿兒。
杭州吃貨資料圖
一直無人應答,直到昨天中午,我終於撥通了葉軍的電話。電話裡,葉軍的聲音聽上去略顯疲憊。他有些黯淡地說,「這是27年來,第一次放這麼長的假。」
豆漿油條店雖然暫停營業,但葉軍也沒歇著。他告訴我,一上午,自己都在濱江忙著找鋪子。「聽說有合適的鋪子,就過去看看。」葉軍說。
為什麼想換地方?葉軍解釋,是有些原因的。
小店因為面積小,遇上用餐高峰期,人一多就夠嗆。再加上炸油條少不了油煙味,店裡也安裝過油煙淨化器,但有時還是不夠給力。之前也有客人吐槽環境不咋地,葉軍也默默記在了心上,去年還特意重新小裝修了。
杭州吃貨資料圖
「一邊開店一邊找新店鋪忙不過來,(老店)只能先關著,趁有時間找新店鋪。」葉軍說,「真能找得好(店鋪),就考慮換個地方。」
二十多年前,葉軍從老家蘭溪遊埠鎮來到杭州,跟著一個老鄉學做早點,學了大半年,才得到了師傅的肯定,可以出山了。
1992年,葉軍借了一千多塊錢,在城隍牌樓租下這家店,一直開到今天。每天凌晨2點半起來,一直忙到下午才能眯一會兒。
若是真要搬走了,葉軍低聲說了句「捨不得」,這麼多年,遊埠豆漿的名聲全靠口口相傳,也多靠鄰裡幫忙。「20多年堅持下來,非常不容易。」
杭州吃貨資料圖
我問了吃貨們最關心的問題,「遊埠豆漿什麼時候會再開門?」電話那頭安靜了幾秒,葉軍和我說,「真的沒想好。」
在這二十多年間,葉軍把簡單的豆漿油條做得風生水起。有人花幾個小時、跨越大半個杭城來吃早飯,也有不少國內美食博主不請自來,排隊更是常態。
一年要賣出多少豆漿油條?葉軍說自己已經記不清了。曾經有媒體幫葉軍算過,遊埠豆漿每天磨6大缸豆漿,做4缸豆腐腦,包800多個粽子,一天賣出的甜鹹豆漿加起來有1500碗……小生意人的艱辛與不舍,溫暖與落寞,或許,都留在城隍牌樓巷的這間小鋪子了。
電話裡,葉軍也在寬慰自己,「換個地方可能也不算壞事,店裡的環境好一點,對客人也好一點。」葉軍坦言,目前自己還沒有頭緒。
眼下,對葉軍來說,在杭城找一間面積七八十方、地段合適,能做餐飲業態的店鋪,比想像中難許多。
如果你有合適的店鋪,或是想給葉軍一些好建議,可以撥打錢江晚報熱線96068,告訴我們哦。
來源:杭州吃貨(ilove-eat)
值班編輯:倪王鎮
猜你喜歡
1.著名主持人患癌後安樂死全程曝光!喝藥後兒子抱著他泣不成聲:爸爸,我們愛你
2.26個漲停!暴漲10倍成妖股!杭州這家公司員工懵了:不敢買,太反常
3.29歲美女英文老師改行當主播,一天帶貨300萬,收入翻了50倍
新聞好看就請點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