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無果而終,威士忌暴亂,酒和槍美國人的命根

2020-12-09 英語視野

我們對於美國1920年代禁酒令肯定都聽說過。社會輿論強烈要求禁酒,理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於1920年1月17日凌晨0時正式生效。

但是,禁酒可謂是一次失敗的社會管理,只養肥了一幹走私酒水的黑幫大佬,過了10年左右,就宣告結束。

可是在美國歷史上,還有一次與酒有關的事件,極大震撼了建國伊始的美國,大家可能從未耳聞——威士忌暴亂(The Whiskey Rebellion)

美國獲得獨立戰爭的勝利,擺脫了英國的控制,大多數的原殖民地人滿懷期待,以為能過上平靜幸福地生活了。

但在1791年,由於聯邦政府對蒸餾酒徵稅再次引發動蕩。數千人在威士忌叛亂中拿起武器對抗他們新建立的國家。1794年,美國政府派稅務官去西部徵稅,賓夕法尼亞州西部的農民們奮起反抗,抓起步槍捍衛自己的權利。聲勢最浩大的一次共有7000人的武裝農民在匹茲堡聚集。

美國總統華盛頓稱這些農民為「叛亂分子」,並領導民兵對他們進行鎮壓。這是華盛頓總統任期內最大的危機。

那麼,什麼是威士忌暴亂?為什麼會爆發威士忌暴亂?

美國獨立後,許多州背負巨額債務。1790年,美國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提出一項計劃,由聯邦政府接管各州債務

各州的包袱是卸下了,但此舉使聯邦政府陷入無米下鍋的窘境。怎麼辦? 1791年國會通過了徵威士忌稅來籌集資金的議案。

這種稅對邊疆農民打擊巨大。聯邦政府要求農民用現金繳稅,可是當時許多農民根本不用現金。

更為關鍵的是,美國西部邊境的許多農民都靠釀威士忌維持生計,因為那時不像現在,沒有公路鐵路,要把生產的糧食運輸到東部困難重重。新威士忌稅大幅削減了許多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

儘管東部的酒廠也要納稅,但大型生產商享受優惠的稅率,並將稅款轉嫁給消費者,但西部的農民被壓垮了。

同時,新的稅法還對酒精生產實施了新的規定,要求全國每家酒廠都必須註冊。此外,未繳納威士忌稅的違法者必須在聯邦法院出庭。在賓夕法尼亞州西部,最近的聯邦法院在300英裡外的費城。

這眼看沒法活了,於是賓夕法尼亞州西部的農民開始抵制這項稅收,宣稱這項稅收侵犯了他們的權利,並幹擾了他們的生意,有些人拒絕繳稅。但其他人則採取了更加暴力的方式。

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農民和政府官員在西部邊境地區的暴力衝突在歷史上被稱為「威士忌暴亂」。

當政府派來稅務員到達時,迎接他們的是暴力抵抗。

1791年9月11日,一群打扮成女人的男子襲擊了聯邦稅務官羅伯特·詹森。他們脫下詹森的衣服,給他塗上柏油和羽毛,把他遺棄在樹林裡。噹噹地政府逮捕這些人時,一夥暴徒給正在執行逮捕令的人也塗上了油布和羽毛。

1792年9月15日,隨著邊境地區暴力活動的不斷升溫,喬治華盛頓總統採取了行動,他嚴正譴責那些以暴力抗法的人。

但他的喊話似乎收效甚微。由於邊境農民仍在藐視威士忌稅,聯邦政府加大了執法力度。

威士忌暴亂進一步升溫。1794年夏天,執法官戴維倫諾克斯到賓夕法尼亞州西部給拒絕納稅的釀酒商發傳票。武裝起來的農民和他的人在多起對峙中,雙方均開槍打死數人。1794年7月17日,一群700人的暴徒襲擊了稅官約翰內維爾的住宅,放火將其夷為平地。

大衛·布拉德福德(David Bradford),當地的副縣檢察官,召集大家向匹茲堡進軍。當7000名憤怒的農民到來時,匹茲堡市派發了多桶威士忌作為禮物,以平息事端。

華盛頓總統對此事的應對極為謹慎。英國人的暴政對許多公民來說依然歷歷在目。但隨著事態愈演愈烈,華盛頓不得不採取行動。

對聯邦政府而言,威士忌暴亂是個重大威脅。如果公民們都決定不納稅,政府的債務危機就會惡化。而且叛亂分子挑戰聯邦政府,極大威脅新形成的國家體系的權威。

1794年8月26日,華盛頓寫信給維吉尼亞州州長亨利·李(他的兒子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南方邦聯軍隊總司令羅伯特·李)。華盛頓在信裡感嘆道,「叛亂分子」讓他別無選擇。如果他不採取行動,他們會「動搖政府的基礎」。

華盛頓召集了1.3萬人的民兵,人數超過了約克敦大捷中他指揮的軍隊。1794年9月,當與暴亂方的談判失敗後,華盛頓騎上他的馬,率領軍隊西徵,阿勒格尼山脈行軍了一個月後,他把部隊交給了亨利·李和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軍隊向賓夕法尼亞州西部進軍,其實沒有遇到任何抵抗。農民們根本沒有反叛政府的意圖,只是為了爭取生存的權利。共150名參與暴亂的人遭到逮捕。 州長亨利·李最終赦免了除33人之外的所有人。1795年華盛頓又對他們中的一些人加以赦免,但政府最終審判了幾名帶頭的人,並判定兩人犯有叛國罪。

威士忌暴亂平息後,威士忌酒消費稅依舊徵收的不順利, 「西部牛仔」仍然拒絕繳納威士忌消費稅。

美國國內對此事的看法存在分歧。例如,託馬斯·傑斐遜就同情反抗的農民,認為華盛頓的行為是濫用權力。1800年託馬斯·傑斐遜在西部州的支持下當選總統,1802年國會廢除了威士忌稅。

圖片選自網絡,版權為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美國禁酒令期間崛起的三K黨、斧頭幫,以及美國黑幫
    他們反對一切讓人成癮的物質,特別是酒,認為它會讓人迷失本性,道德墮落,是犯罪和貧窮的根源。其實清教徒有這種想法並不意外,因為大多數宗教都認為酒不是好東西。然而,美國又是一個極度分裂的社會,除了清教徒之外,還有一批國民是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的擁護者,他們娛樂至上,沉迷於易成癮的物質是個人的自由選擇,屬於天賦人權。
  • 想要了解美國威士忌,就得先了解「美國禁酒令」
    美國禁酒令的限制只在於酒的製造、販賣和運輸,不包括酒的持有和飲用,因此在第十八憲法修正案前,就已經買或製造的酒在整個禁酒令時期都可以合法供應。雖然立法後酒的販賣已是非法,但仍然很容易可以在地下酒吧(Speakeasy,意為「輕聲說話」)和其它地下組織買到,「處方箋」的名稱源於買者須輕聲說服看門人讓他們進去,看門人的工作是過濾看起來像禁酒探員的人,探員們沒有強行進入的職權,因此如果看門人不同意他們就沒辦法進入。也有很多人留有私人吧檯,用來招待訪客。
  • 酒多亂人性,貪歡終究短:美國禁酒運動是為了禁酒還是禁住墮落?
    因為當時酒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極高的藥用價值,並且還是西部的重要經濟來源。但獨立戰爭之後,美國經濟迅速發展,酒已經不再能成為重要經濟來源,人們逐漸意識到酗酒會影響社會秩序的穩定,一些醫生和社會人士開始呼籲人們戒酒。
  • 美國威士忌,從禁酒令到如今的逆襲,到底經歷了什麼?
    也就是說,只要是在禁酒令下達之前就已經製造、購買的酒,依舊可以持有且在家飲用並不算違法,年滿21歲只要出示年齡證明,就能前往限定地方購酒。於是,在禁酒令實施前的那段時間,家家戶戶只見奇貨可居,開始買酒、屯酒,連本來不喝酒的人也來參一腳,簡直就是另類的全民備戰狀態~在長達14年的時間裡,和酒有關的一切都是非法的,然而美國人民頂著坐牢的風險(*違反法令最高可罰款
  • 凱撒沙拉的走紅,居然跟美國禁酒令與《亂世佳人》有很大關係!
    01// 禁酒令下一炮而紅的網紅沙拉 // 濃鬱醬汁與翠綠葉子的鮮味交匯,讓一盤平平無奇的羅馬生菜成為無數華麗晚宴的開胃菜。凱撒沙拉作為「沙拉界的貴族」,從誕生至今,其蹤跡遍布世界各地的高級餐廳。然而,如此一道優雅秀氣的沙拉,其實是起源於1920年代美國禁酒令時期被迫開在墨西哥的一家餐廳。一戰時期,大批義大利人離開家園移居美國。義大利人Caesar Cardini與弟弟Alex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加利福尼亞州。
  • 雞尾酒:起源於一根雞尾,盛行於「禁酒令」
    但最被人認可的應該是第一種,據說在1776年,紐約埃爾姆斯福有一家用雞尾裝飾的酒店到晚上準備打烊,一些軍官卻走了進來,因為女侍者並把所有剩下的酒都倒入了一個大酒桶,隨手從一隻公雞身上拔了一根羽毛來攪拌,所有的酒被分給軍官們以後大家都嘗不出來這到底是什麼酒,詢問時,女侍者就隨便一說「這是Cocktails(雞尾的複數形式)」。
  • 「墮落之夜的助燃劑」:伊斯蘭教法「禁酒」令始於何時
    不少歷史學家認為,酒精起源於中東地區,酒這個詞本身或許就出自阿拉伯語的al-kohl,一種用混合蒸餾乙醇和銻鹽調製的眼線膏。當時的人也用添加粉末的類似原料製造出頗受歡迎的飲料。但20世紀70年代,伊朗和巴基斯坦出現的某些伊斯蘭政治派別,推動一些國家從此開始禁酒。
  • 強規範,嚴警風,永安監獄嚴格執行「禁酒令」
    強規範,嚴警風,永安監獄嚴格執行「禁酒令」 2020-11-05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伏特加殺不死新冠」 外媒:俄部分地區頒布疫情期間禁酒令
    參考消息網4月6日報導 埃菲社4月3日報導稱,俄羅斯人認為伏特加酒可以殺死任何微生物——包括新冠病毒。但俄羅斯政府認為這種國酒不利於對抗疫情。為國民健康著想,俄羅斯部分地區頒布了疫情期間的禁酒令。報導稱,自普京總統為阻止疫情下令強制休假之後,酒精飲料在俄羅斯的銷售量激增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 阿毗達摩第二十二講 一境性、名命根、作意心所
    一 境 性今天我們要講一境性、名法命根和作意。一境性也就是心只取一個目標的狀態。把心固定在一個所緣上,心跟對象結合的狀態就是心的一境性。它的特相是不散亂,作用是統一相應的名法,表現為平靜。所有的心裏面都有一境性這個心所,因為它,心才能成功的取得目標、認知對象,所以心一境性才能令我們的心專一,它執行把心專注於對象這個作用。
  • 美國的槍店
  • 一瓶酒的自述:蘇格蘭威士忌的辛酸「背鍋」創業史
    (美國禁酒令頒發時,美國人民進行抗議)美國禁酒令的頒發是由於美國的清教徒認為酒是犯罪的根源,而資本家們認為底層外來勞動工人習慣用酒精尋找安慰導致工作效率變差等問題,還有酗酒產生的家庭暴力問題....反正就是我們酒又一次做了背鍋俠,我太難了,為什麼每次都要找我們的茬,是牛奶,果汁,咖啡不好欺負嗎我還記得在前一晚,參加了一場借別酒會,和很多美國人一起,那晚,我醉了。
  • 一文讀懂美國威士忌(建議收藏)
    禁酒令頒布的原因是因殖民地時期開始劇烈增長的烈酒需求,使得當時一年人均會喝掉19公升的烈酒。這是1970年代美國的三倍。這引起了很多美國保守極端團體的不滿。1919年憲法修正案通過,禁酒令頒布。規定次年開始,凡是製造、運輸、販賣、包括進口或外銷酒精濃度0.5%以上的飲料均視為非法行為。僅還留存一些醫療用酒的合法性。
  • 離不開酒的俄國人:飛行員沒酒就喝防凍液,窮人沒酒就喝沐浴露
    還有人說當年的沙皇曾經想立伊斯蘭教為國教,結果因為伊斯蘭教禁酒,所以才轉投東正教。雖然真假大家不得而知,不過聽起來還是挺讓人難以置信的,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那時統治者對酒精的依賴。「醒酒所」與「禁酒令」後來到了列寧時期,政府特地設立了一個奇怪的機構,那就是「醒酒所」。
  • 喝一杯盛滿歷史的美國威士忌
    1814年遭遇了火災而關閉 但時隔百多年之後 這間酒廠又重新活了過來 2006年這間酒廠開始重建 並在2007年向公眾開放 城 市 文化範 「荒唐」的美國禁酒令
  • 特約達人|Eric Lin:酒要喝微醺,酒吧還是得去地下酒吧
    睡前來杯酒暖暖身子,帶著微醺的意識,滿足地睡去,堪稱完美。,這些都是我們的酒吧印象,但是今天想介紹的卻是更傳統、更復古的Speakeasy(美國禁酒令時期的地下酒吧) ,從名字聽起來,就帶有濃厚的神秘感對吧!
  • 美國高標10霰彈槍,左撇子不能使用的武器,罕見的無託結構
    美國歷史上曾裝備了一款無託式霰彈槍,這就是高標10,該槍造型獨特,曾吸引了許多軍警部門的注意,甚至一度將其投入越戰,然而該槍的實戰表現比較糟糕,很快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高標10霰彈槍打造新一代警用霰彈槍早在美國禁酒時期,美國的黑幫犯罪就已經讓警察隊伍頭疼,尤其是被稱為「芝加哥打字機」的衝鋒鎗,一度打得警察部門哭爹喊娘
  • 酒逢知己千杯少,看自古以來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和酒的故事!
    鄭板橋說:酒能養性,仙家飲之。酒能亂性,佛家禁之。我有酒就作仙,無酒就成佛。酒的文化在中國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夏禹。當儀狄(相傳最早的製酒者)作美酒而敬獻給大禹時,禹喝了覺得太好了,可是立馬就疏遠儀狄,並說:後世畢有已酒而亡國者。
  • 【信陽酒文化】走酒、鬥酒、魚頭酒,信陽酒桌上的「主旋律」
    67%的河南人能喝三兩以上,31%的河南人能喝半斤以上。 河南各地人酒量排行中:周口人平均酒量1兩,最少,前三名中商丘人均8兩、焦作人均1斤,冠軍鄭州人無上限。該消息經轉發後,引起眾多網友的關注和熱議。在這份調查中,信陽人均1.6兩排第十,究其原因,竟然是「喝茶天下第一,喝酒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