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美國威士忌,就得先了解「美國禁酒令」

2020-12-18 走近洋酒

「波本威士忌的沒落,是美國自己一手造成的。曾經,美國非常有機會主導世界威士忌的市場,卻因為頒布禁酒令,重擊國內製酒產業,反而讓蘇格蘭威士忌搶得先機,還讓加拿大威士忌也乘勢興起。」——林一峰

美國禁酒令是對美國威士忌產業影響深遠的一次運動,要更好地理解美國威士忌乃至全球威士忌格局,就要對美國禁酒令有充分的了解與認真。我們今天先通過維基百科了解一下這次運動的始末。

美國禁酒令,又稱禁酒時期(Prohibition Era),是指從1920年至1933年期間在美國推行的全國性禁酒,禁止釀造、運輸和銷售含酒精飲料。

19世紀時期,酗酒、家暴和以酒館為主的政治腐敗激起了由虔誠的新教基督徒領導的激進分子,去結束酒精飲料貿易,以治癒有問題的社會,並削弱政治反對力量。

結果是,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許多團體引入了酒精禁令,隨後在法律上的強制實施成為一個激烈的討論問題。禁酒令支持者,被稱為「幹」(drys),表示這是公德上和健康上的勝利。

底特律警察檢查在禁酒令時期的一個秘密啤酒廠內發現的設備

禁酒查緝人員正在銷毀私釀酒

在「幹」的運動參加者推動下,禁酒黨、民主黨與共和黨中的農民新教徒和社會進步主義者領導了一場運動。透過婦女基督徒節制會獲得了全國草根基層大本營。1900年後,該運動由反酒館聯盟協調。來自啤酒行業的反對者動員了天主教和德意志新教信義宗團體的「溼」(wet)支持者。他們有資金去反擊,但到了1917至1918年,信義宗團體,被美、德對抗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邊緣化,釀酒行業被一個州接一個州地關閉,然後最終在1920年的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中全國性授權。

被稱為沃爾斯泰德法的賦權法例,制定了執行禁令的規則,並界定了被禁止的酒精飲料類型。例如,允許宗教用途的葡萄酒。根據聯邦法律,酒精私有和消費並不是非法的,但許多地區的地方法律較為嚴厲,一些州份更完全是禁止私藏。

在1920年代,該法律被廣泛忽視,並且損失了稅收收入。禁酒令不但沒有使得酒精的消耗減少,反而使得私釀酒猖獗、假酒泛濫導致民眾失明甚至死亡、無辜百姓淪為罪犯、執法官員收賄腐敗、黑手黨藉由運販私酒獲得龐大利益,並延伸出其它許多社會問題;在非物質文化影響層面,毀滅了幾百年來各地移民所帶來的釀酒技術與文化多樣性。

反對力量在全國動員起來,而禁酒令最後結束於二十一修正案的正式批准,該修正案在1933年12月5日廢除了第十八修正案,禁酒時期一共持續了13年10個月又19日。。一些州份則繼續全州範圍的禁酒令,標誌著進步時代的最後階段之一。

雖然大眾的看法認為禁酒令失敗,但在1920年代期間,成功地將整體酒精消費量削減了一半,消費量仍然低于禁酒令前的水平直至1940年代為止,這表明禁酒令確實在大部分人的節制習慣中變成值得關注,至少是暫時性。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其政治上的失敗可歸因於歷史背景的轉變,而不是法律本身的特性。有批評其禁酒令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例如使城市的犯罪組織增長。禁酒令支持者每年愈來愈少,很多人指出,經濟大蕭條於1929年開始時,政府就需要這些損失了的稅收收入。

背景

基於清教徒的背景,美國是西方社會具有最強烈禁酒情緒的國家之一(另一些是北歐國家)。美國禁酒令是依據1919年1月16日批准的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和1919年10月28日通過的沃爾斯泰德法(Volstead Act)來實行。在1920年1月17日第十八憲法修正案生效日開始執行,由聯邦禁酒探員(警察)執法,而推行禁酒令的驅動力,主要來自於共和黨。

共和黨在全國性禁酒開始前,已施壓美國帶來許多改變,在1905年的時候有三個州宣告酒為非法物品,1912年增加到九個,到1916年時,48個州裡有26個禁止酒的買賣。

推行情形

1919年1月17日美國批准美國憲法第十八修正案。美國禁酒令的限制只在於酒的製造、販賣和運輸,不包括酒的持有和飲用,因此在第十八憲法修正案前,就已經買或製造的酒在整個禁酒令時期都可以合法供應。

雖然立法後酒的販賣已是非法,但仍然很容易可以在地下酒吧(Speakeasy,意為「輕聲說話」)和其它地下組織買到,「處方箋」的名稱源於買者須輕聲說服看門人讓他們進去,看門人的工作是過濾看起來像禁酒探員的人,探員們沒有強行進入的職權,因此如果看門人不同意他們就沒辦法進入。也有很多人留有私人吧檯,用來招待訪客。大量酒品從加拿大經陸路或五大湖走私進來,還有從法國的聖皮耶與密克隆群島,還有東岸甜酒經營走私線等。

1932年禁酒探員破獲製酒工場

烈酒用處方箋

合法和不合法的家庭釀酒在禁酒令時期都很流行,家裡可以合法釀造一定數量的葡萄酒和蘋果酒。也有一些商業販賣的葡萄酒,但只能從公賣局手中購買來供宗教儀式使用,特別是天主教的彌撒和美國聖公會的聖餐,還有一些猶太教的儀式。賣「麥芽和蛇麻草」的商店在全國各地冒起,很多前釀酒廠轉為販賣從麥芽提煉出來的糖漿,表面上是為了烘焙和「飲料」的用途。

用醫生開的處方箋可以到藥房買到威士忌,處方上雖然有清楚標記醫療用途外的所有其他用途都是非法,但很多醫生還是隨意填寫發放這些處方,藥劑師也不會問任何問題,「病患」的數目因此戲劇性的大量增長。官方從未嘗試限制這些行為,所以很多人用這個方法來獲得酒,據估,醫生隨意發放的處方一年消費了超過一百萬加侖的酒。

有一些成就卓越的國民和政治家後來也承認曾在禁酒令時期喝酒,例如哈定總統就讓自己白宮的私酒庫存一直是滿的,雖然他當參議員時是投支持禁酒令一票,法律與具體實踐間的差異,導致許多人對官方的鄙視;有一些禁酒令的執法者收取賄賂,換取對幫派非法釀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美國禁酒令在實行上有很多問題,事先估計推行禁酒令須要的花費是大約600萬美元,但在一段時間後更多人非法飲酒,更多的錢流入幫派口袋,幫派然後再用這些錢賄賂官員來包庇他們的非法行為,推行禁酒令的花費因此增加,許多錢反而最終流入貪腐的禁酒執法者手中。

艾爾·卡彭,禁酒時期的芝加哥犯罪組織領導人

禁酒令提供了有組織犯罪的獲利機會,他們接管酒的進口(私酒業)、製造和銷售,最著名的私酒業者之一艾爾·卡彭(Al Capone),他的犯罪帝國主要就是利用由從非法販酒得來的利潤建立。

結果

由于禁酒令下滋生了大量的地下賣酒活動,且屢禁不絕。

禁酒時期造成高利潤、動輒使用暴力的酒品黑市的繁榮,敲詐勒索因為執法官員的腐敗而盛行,烈酒的走私利潤較高使得烈酒反而更為流行。執行禁酒令的花費很高,又失去了來自酒品的稅收(約5億美元一年),使得國庫大受影響。

1933年第二十一憲法修正案通過而撤消禁酒令,這使得有組織犯罪因來自合法賣酒商店的低價競爭,幾乎失去他們所有來自酒品黑市的利潤,但不久後這些犯罪組織就由賣酒改為販毒。

有一種觀點認為黑市會興旺是因為有非法的產品存在,因此有人將現代「向毒品宣戰」與禁酒令時期相比——禁毒與禁酒一樣將不可避免的徹底失敗,但也有人認為這種比較不正確。

在小羅斯福就任總統後,故在1933年4月7日,寇倫-哈裡森法(Cullen-Harrison Act)通過,容許合法售賣酒精含量3.2%的飲料。同年12月5日第二十一憲法修正案通過,廢止了第十八憲法修正案。

相關影視作品

《教父》(柯裡昂家族在此時期透過走私酒類而發跡)《鐵面無私》《美國往事》

《無法無天》《夜行人生》《大西洋帝國》《91Days》

相關焦點

  • 美國威士忌,從禁酒令到如今的逆襲,到底經歷了什麼?
    <這篇文章有點長,建議先收藏哦>當美國威士忌連續第三年獲得Jim老爺子的青睞,再次獲得新一年度威士忌聖經冠軍後,後臺收到不少消息,想了解更多關於美國、波本威士忌的資料。現在回過頭來想一下,如果當初不是美國禁酒令的影響,蘇格蘭是否能穩坐當今威士忌世界的頭把交椅還真不可知。禁酒令,可以說是美國有史以來最愚蠢的一條法律。
  • 美國禁酒令期間崛起的三K黨、斧頭幫,以及美國黑幫
    3 年後,即 1917 年,清教徒們又在剛擁有投票選擇權,且對男人們酗酒鬧事不滿的婦女們支持,以及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糧食緊缺的情況下(釀酒需要糧食),讓美國政府通過了憲法第十八修正案——禁酒令。首先,禁酒令催生出了兩個極端支持禁酒的組織,狂熱種族主義的三 K 黨,喜劇色彩濃厚的斧頭幫,他們從一開始就衝鋒在禁酒戰鬥的第一線,也由此引發嚴重的社會衝突。 三 K 黨是美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一個奉行白人至上和種族歧視運動的黨派,名字來源於英文全名 Ku Klux Klan,原意為白人種族集會,又稱白色聯盟和無形帝國。
  • 喝一杯盛滿歷史的美國威士忌
    18世紀 歐洲新移民逐漸發現 大麥在美國生長得不如歐洲好 經濟效益也不高1814年遭遇了火災而關閉 但時隔百多年之後 這間酒廠又重新活了過來 2006年這間酒廠開始重建 並在2007年向公眾開放 城 市 文化範 「荒唐」的美國禁酒令
  • 一文讀懂美國威士忌(建議收藏)
    作為經常在該書裡獲得高分的美國威士忌,它的發展歷史、豐富的類型、區別於蘇威日威的風味,都非常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今天,威君就來聊聊美國威士忌。禁酒令頒布的原因是因殖民地時期開始劇烈增長的烈酒需求,使得當時一年人均會喝掉19公升的烈酒。這是1970年代美國的三倍。這引起了很多美國保守極端團體的不滿。
  • 禁酒令無果而終,威士忌暴亂,酒和槍美國人的命根
    我們對於美國1920年代禁酒令肯定都聽說過。社會輿論強烈要求禁酒,理由是酒是犯罪的根源。美國憲法第18號修正案——禁酒法案於1920年1月17日凌晨0時正式生效。但是,禁酒可謂是一次失敗的社會管理,只養肥了一幹走私酒水的黑幫大佬,過了10年左右,就宣告結束。
  • 關於美國威士忌,這6件小事你必須知道
    同時,必須使用內部經過烘烤處理的新橡木桶進行陳釀,不能添加任何物質來增加波本威士忌的風味、甜度及改變其顏色。相比波本威士忌,黑麥威士忌(Rye Whiskey)的知名度要低了不少,但對於那些威士忌達人們來說,這種常常表現得更加辛辣、更加幹的威士忌也是充滿個性的選擇。
  • 看《王牌特工2》學喝美國威士忌
    由於片中的美國特務組織仕特曼,被設計成隱身在美國威士忌酒廠裡,因此電影中大量出現美國威士忌酒廠場景,劇組也實際到美國波本威士忌的故鄉肯塔基州取景,在電影中呈現出美國南方風情。不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美國威士忌,並不是來以美國南方為主要生產基地的波本威士忌,而是發源於美國東北部的黑麥威士忌(Rye Whiskey)。
  • 美國威士忌,不只是波本!
    它的發展也反映襯美國一半的歷史,同時也隨著時代的腳步繼續前進。有人說,美國威士忌是浴火重生;又有人說,美國威士忌是異軍崛起;還有人說,美國威士忌漸成新貴。一直以來,美國威士忌都依照他「沒有傳統」的傳統,探索新的獨特風味,對美國人來說更有一種特別的含義:代表了獨立的自給自足以及大膽張揚的精神。威士忌絕對算得上世界共享的酒品。
  • 加拿大威士忌是如何成名的,它的特點是什麼?
    加拿大威士忌又為什麼與黑麥分不開?這還要先說說加威的歷史。歷史:殖民、發展與禁酒令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為了防止多餘的穀物腐壞,加拿大的酒廠將其發酵製成烈酒,這些多半是未經陳年的小麥威士忌,也可想而知並不追求質量。
  • 凱撒沙拉的走紅,居然跟美國禁酒令與《亂世佳人》有很大關係!
    01// 禁酒令下一炮而紅的網紅沙拉 // 濃鬱醬汁與翠綠葉子的鮮味交匯,讓一盤平平無奇的羅馬生菜成為無數華麗晚宴的開胃菜。凱撒沙拉作為「沙拉界的貴族」,從誕生至今,其蹤跡遍布世界各地的高級餐廳。然而,如此一道優雅秀氣的沙拉,其實是起源於1920年代美國禁酒令時期被迫開在墨西哥的一家餐廳。一戰時期,大批義大利人離開家園移居美國。義大利人Caesar Cardini與弟弟Alex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來到加利福尼亞州。
  • 參展品牌|Sazerac美國威士忌系列
    無論是享譽全球的波本威士忌,還是日漸興起的小型「精釀」威士忌,都散發著品質與個性的光芒。與國人更為熟知的蘇格蘭威士忌相比,美國的威士忌從原料,釀造工藝,窖藏,風土,飲酒文化,乃至法令等環節,都截然不同。廣袤國土,發達的農業,追求自由的民族個性,催生出了大量個性化、多元化,且具有極高品質的威士忌。
  • 一篇文章讓你成為美國黑麥威士忌的行家
    常見的威士忌類型有蘇格蘭威士忌(Scotch whiskey)、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ey)、田納西威士忌(Tennessee whiskey)、黑麥威士忌(Rye whiskey)、愛爾蘭威士忌(Irish whiskey)等等。今天本文不講其他,只帶您了解黑麥威士忌。又因不同國家對黑麥威士忌的定義不一樣,所以本文以美國黑麥威士忌為主。1、什麼是黑麥威士忌?
  • 酒多亂人性,貪歡終究短:美國禁酒運動是為了禁酒還是禁住墮落?
    但就在這樣一個國家,卻掀起過一場持續二十年之久的「禁酒運動」,美國全國各地實施禁酒,並且使用法律手段來強制人們戒酒,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這場運動確確實實發生了,且涉及到經濟、宗教、種族、婦女地位等多個領域,對美國歷史產生了巨大影響。
  • 飲客知識庫|來自美帝的威士忌——波本&黑麥
    上一期簡要的說了一下威士忌的分類,飲客知識庫將會逐步開始介紹常見的威士忌品種。波本威士忌和黑麥威士忌作為美國著名威士忌的種類之一,在世界上也有較高的知名度。通過了解著名威士忌,也是進入威士忌大門的關鍵一步哦,就隨小編的步伐,來看看美國的波本威士忌和黑麥威士忌吧波本威士忌(Bourbon Whisky)在各種好萊塢大片跟美劇都能聽到的名字,美國有法律規定的定義標準,能被稱為波本威士忌的,產地必須是美國。其使用的釀酒原料中的玉米含量,必須達到51%或以上,其他的原料則不受限制,一般有大麥芽,小麥和黑麥。
  • 加拿大威士忌入門指南
    先拋一組硬邦邦的數據出來,根據加拿大的法律,和蘇格蘭、美國及愛爾蘭這三個大區一樣,加威的穀物糖化、蒸餾和熟成必須在加拿大境內進行。在熟成階段,加威熟成時間不得小於3年,使用的木桶容積不得大於700L,新舊沒關係,是否經過烘烤沒關係,甚至木桶的種類也沒關係,裝瓶酒精度數不得低於40%,僅此而已。
  • 愛爾蘭、美國、加拿、日本及其他國家的威士忌有何特點?
    愛爾蘭威士忌曾經輝煌過,17世紀時,愛爾蘭有超1200家酒廠,18、19世紀時,愛爾蘭威士忌風靡英格蘭,並出口西印度群島及美國。彼時,愛爾蘭威士忌佔了美國威士忌市場75%,並成為全球最暢銷的威士忌,包攬了全球一半產量。然而,愛爾蘭獨立戰爭使愛爾蘭威士忌失去英國市場,在美國禁酒令期間又因走私商以次充好頂替愛爾蘭威士忌,讓愛爾蘭威士忌地位急轉直下。
  • 關於加拿大威士忌,3句話搞定
    由於「我們加拿大人從來不吹牛」(《加拿大威士忌》作者Davin de Kergommeaux),導致我們對其根本不甚了解,所以,關於加拿大威士忌的可說性非常有限。一篇3分閱讀完畢的文章就可以將其描述得比較完備了。一、歷史挺悠久,曾經輝煌過        據加拿大釀酒協會的介紹,第一家加拿大蒸餾廠於1769年在魁北克成立(歷史超過250年)。
  • 黑麥威士忌坐不住了
    雖然美國威士忌種類眾多,但要論及它的正源,還要數黑麥威士忌。沒有一種烈酒能像黑麥威士忌一樣在美國不到250年的歷史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甚至引發了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威士忌戰爭。借本文,讓我們一起了解美國黑麥威士忌。
  • 愛爾蘭威士忌的了解與學習
    愛爾蘭威士忌給人的第一印象:甜潤柔和,透著一股穀物、香料水果的誘人味道,十分平衡,絕不盛氣凌人。愛爾蘭身為威士忌五大生產國之一,卻時常被「老大哥」蘇格蘭威士忌的名氣所壓過,但愛爾蘭不但是威士忌的發源地,更曾是威士忌圈裡唯一認證的「名門」。那麼這個威士忌的發源地是如何式微的?
  • 裸麥威士忌原汁美國味
    在威士忌世界裡,蘇格蘭一向稱霸天下,如果你想嘗試更漢子感的風味,大西洋對岸的美國威士忌會更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