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調查,中國適婚男性比女性要比女性多出3000萬,按理說,我們應該更多聽到的詞彙是剩男,但是剩男聽到的比較少,反而是剩女聽到很多。
剩女,一般意義上,年齡是剩女群體重要的界定標準。人們普遍認為剩女是指沒有結婚對象年齡在27歲以上還保持單身的女性。
這讓我感覺到這個社會對於女性的不友好。男人三十五未婚,可以被稱為「鑽石王老五」,男人四十一朵花,而女人大於27歲還未婚的,就已經被貼上「大齡剩女」的標籤了。
無意中刷到一個紀錄片,是一個以色列導演執導的叫《中國剩女》,我花了一個小時看完了整部片子,一開始的內容就讓人的心狠狠地糾在一起,滿是窒息感。太真實了。
結婚生子是否衡量女性價值的唯一標準?
片子的第一個女主人公叫華梅,35歲,未婚,是一名事業有成的律師。
她去婚姻介紹所提出的要求是2點,第一,受過良好的教育;第二,尊重女性,願意分擔家務。
但是當她提出這兩點最基本的要求後,婚姻中介認為她的要求過高。
她認為華梅,不是很美,已經35歲,自我感覺狀態很好還很年輕不過是自欺欺人。
總而言之,潛臺詞就是,你這年紀有人要就不錯了,還挑?
婚姻中介認為華梅年紀太大,即使結婚立刻生子也是大齡產婦了,沒有什麼市場。
而華梅認為,可以找一個能接受她不要孩子的男人結婚。
婚姻中介更是覺得不可思議,甚至站在男人的角度對她發出靈魂一問:你要男士接受你不生育的想法?
在中介一連串羞辱下,華梅黯然又尷尬地離開了婚介所。
華梅回到老家,又受到了來自父母以及四個姐姐的催婚。
當華梅問「結婚有啥好處?」
父母的回答「什麼好處不好處,到了結婚的年齡就該結婚。」
「不結婚,再幸福也不叫幸福。」
她的姐姐覺得她35歲不結婚,給家裡人丟臉了,甚至想叫她嫁給村裡的一個老光棍。
家人的話,像一把把刀子戳進華梅心裡,華梅在崩潰中泣不成聲,顫抖著發出了靈魂質問:不結婚,一切都沒有價值了,是嗎?
明明在5個姐妹中,她是事業最出色的一個,只是因為不結婚,仿佛成了家裡的罪人,她的事業,她的成就,在家裡人眼裡,都比不上結婚來的有價值。
之前,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發布了一段生活視頻,有網友在下面留言「女人最大的失敗就是沒有兒女。」這條留言有上萬人點讚,顯然,贊同這個觀念的人不在少數。
一生追求藝術事業,把一生奉獻給舞蹈,成功如楊麗萍,卻仍然有人認為她是個失敗者,只因她膝下無子,很可笑,是不是?。
即使大清早就滅亡了三百多年,男女平等觀念漸漸深入人心,但時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固執地認為女人的價值就是生兒育女,兒孫滿堂才是一個女人最大的成就。多麼悲哀的想法。
眾多女星紛紛發文力挺楊麗萍,戚薇,陳數,李若彤,葉璇等等。其中葉璇的觀點最是一針見血。
葉璇發文力挺楊麗萍:「當一個女人只能用生育能力來標榜自己,其實是因為這個人本身毫無社會貢獻價值,可悲至極。」
這個說法,我深以為然。
生育能力,只是一個女人基本的能力。當女人能撇開這個能力,用其他能力對社會貢獻她的價值的時候,那才是她真正的人生價值。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