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全國各地結婚率創下歷史新低,離婚率居高不下,著實令老一輩感覺很慌張,還有一大票年輕人壓根就不願意結婚,面對長輩催婚選擇"目中無人"的態度,也讓一些人很是惱火。
可是旁人的態度,恰恰也是讓一些被催婚的當事人最惱火的事情。
他們就像是一個蹺蹺板的兩頭,誰也不能理解誰,誰也無法戰勝誰,彼此之間的不同與隔閡,讓他們之間的爭吵,一觸即發。
01世間事都可歸結為:關你什麼事,關我什麼事
今天,許久沒露面的秦嵐,忽然因為被催婚而上了熱搜。她的回應更顯得霸氣,由此獲得許多網友的點讚擁護。
今年已經41歲的秦嵐,在談過幾段戀愛後,依然是單身一人,未婚未育的身份,讓她經常被尷尬催婚。
這一次,她又被問到這個話題。為此,她霸氣地回應:
"我的子宮使不使用關你什麼事?"
對此,網友也將生活中的很多事歸結為"關你什麼事"和"關我什麼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個性,可以有自己的選擇,並且對自己負責,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權利去要求別人和你千篇一律。
大齡剩女被催婚,在我們當下的環境中,是一件很平常的事。
對此,有人選擇妥協,慢慢接受世俗,接手相親和其他安排,過上了安穩的生活。
當然,也有一些人,本身是因為過於優秀而被動成為剩女的。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新聞:
35歲的女博士董小姐,因害怕春節被家人催婚,特地向領導主動請纓,要求安排值班,就是為了避開過年回家被催婚的尷尬。
對此,領導竟然也勸她:"好好利用假期解決你的當務之急。"
其實都董小姐長相不錯,單身成為剩女的原因,首先是"女博士"就已經嚇退了不少男人。
加上她工作和收入都尚可,多以這樣一個高學歷性別,直接讓她再婚戀市場上失去了很多和小姑娘競爭的機會。
雖然董小姐很優秀,可是依然有部分網友在替董小姐著急。
可是結婚真的是必要的嗎?
你不是我,你無權對我的人生指手畫腳,更加無法體會我的樂趣。
其實,說白了,人家結婚不結婚,都和你沒有關係。
汪涵就曾經說過:
"不一定每個人都要結婚,有的人需要婚姻,但有的人不需要。"
我們不能以自己和世俗的眼光、標準去要求別人也和我們一樣。社會本就多元,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
02為什麼許多女人變得不願意結婚?
前陣子因為跳出一首醉了的《紅色高跟鞋》的劉敏濤,中年大火了一把。
曾經的她,在自己事業起色的時候義無反顧嫁給了她現在的前夫,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回歸家庭相夫教子。
可是,7年過去,她什麼都沒有收穫,能可得見的成就就是孩子已經長大了不少。
成為家庭主婦的她,並沒有過上令人豔羨的生活,甚至於她和老公一起出去遊玩,連買一個冰淇淋的錢都沒有。心底很想吃,卻又不好意思開口問老公要。而男人也壓根察覺不到她的一切情緒和小確幸。
一段婚姻,除了收穫一個疲累的身體,還要處理老公出~軌帶來的心靈傷痛,這大概真的是糟糕透了。
所幸的是,劉敏濤果斷選擇了離婚,最終她努力重新復出,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先後出演琅琊榜等,最終才在中年翻紅。
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像劉敏濤一樣幸運的。很多人還是陷在婚姻牢籠中無可自拔,卻又無法救贖。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女人變得不願意結婚?又為什麼越來越多女性選擇主動離婚?
其實答案都在各自的生活裡。
想起了曾經看過戚薇在《愛情回來了》裡面有一段經典的臺詞:
"錢我會掙,地我會掃,飯我會做,架我會打,街我會逛。要是有個男人,我還要給他洗衣做飯料理家務,自己打遊戲打得樂呵呵的,我都氣得半死。給我劈腿劈出個聯合國,我還滿世界給他滅小三。把他放進戶口,我都嫌浪費一頁紙不環保。"
這一段臺詞,在當時引起了很多共鳴,說出了很多女性的內心真實想法。現如今,也一樣代表著大多數獨立女性的新思潮。
經濟獨立+思想獨立以及學歷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讓許多女性開始從以前傳統的男耕女織的關係中醒悟和解放出來,她們不再認為生孩子、做家務、洗衣做飯照顧老公孩子是女人天經地義的義務。
而是更多地開始思考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的價值,不再是一味地以夫為綱 取悅男人,更多地會在意自己的想法,自己願不願意,自己喜不喜歡。
如果不能夠遇到一個讓自己心甘情願為他洗手作羹湯的男人,很多女人是寧願選擇高質量地單身,也不願意將就地走進一段垃圾婚姻的。
是啊,如果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一地雞毛又不夠快樂,那還不如選擇一個人快快樂樂、清靜自在。
03結婚要慢,離婚要快
徐靜蕾一直被催婚,但她戀愛多年始終不結婚生子,她選擇了把自己的卵子冷凍起來,給自己一個未來可期。
女神俞飛鴻,也經常被催婚,陳喬恩也一樣。甚至於,她們常常被那些催婚之人想像為"沒有結婚就是會過得很不開心"。
可是,沒有人知道,她們過得比誰都開心,過得比誰都好。
只要有錢有閒有顏值,其實一個女人真的可以活得很好。
那些總覺得別人沒結婚就過得不幸福的人,其實還是一種嫉妒和妄想心理在作祟。她們總覺得,自己犧牲了那麼大換來婚姻家庭穩定,自己理當比她們那些孑然一身的人要更幸福。
其實,幸福和結婚不結婚真的沒有太大關係。
就像俞飛鴻在《圓桌派》中回懟竇文濤的那段話:
"對我來說,單身不是個問題,我覺得哪個階段舒服,就待在哪個階。"
年輕人真的不要隨隨便便就結婚,一旦步入婚姻,你的人生很多可能性都會受到限制。
反而是不隨便結婚,才算是對於婚姻的基本的尊重。
在我看來,婚姻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婚姻,但是每個進入婚姻的人,都應該是對婚姻抱有一定期待,並且有能力有信心用心經營好婚姻,和自己的另一半可以做到彼此扶持共同進步創造一個溫馨美好家庭的。
如果進入一段婚姻,無法讓一個人以及兩個人彼此之間變得越來越好,那麼說明這段婚姻就是失敗的。
不論如何,都應該遵循自己的內心感受,不去一味妥協改變自己。
因為婚姻本身就是一種責任和妥協,如果一個人不願意妥協付出,那麼或許選擇不結婚會更好些,至少也不去禍害別人甚至於給孩子帶去傷害。
所以結婚一定要慢,離婚一定要快。給自己選擇的餘地,想清楚是否願意做出妥協承擔責任付出勇氣。
電影裡有段對話很戳心:"人為什麼要結婚?"
"當你老的時候,或是需要被照顧的時候,那個人可以理直氣壯地一直陪在你身邊。"
當然,結婚了並不意味著始終都有人愛有人陪,不結婚或許也會有人愛有人陪。
對於許多獨立女性來說,如果有一天她們結婚了,那一定是因為愛,足夠的愛讓她們願意放下自由和身段,做出一些妥協和退讓,並且願意為了婚姻家庭進入一個全新的角色。
如果她們選擇終身都不結婚,那麼也無可厚非,遇不到那個心中的理想狀態,那麼選擇擁抱當下的生活,也未嘗不可,甚至是比那些困在婚姻瑣碎中無法解脫的中老年婦女,要更為灑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