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藥師是深切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荒唐和可笑,不得不叛逆;令狐衝是本不想叛逆,但自由的天性卻由不得他不叛逆;楊過呢?他說他叛逆是因為世人對他不好,可是仔細想想,除了那個臭道士趙志敬外,又有誰真的對他不好?說穿了,他是為了叛逆而叛逆。
黃藥師不如楊過那麼受歡迎,雖然他也一樣的玉樹臨風,氣度高華。因為他的叛逆裡,有一種理智的對人類的鄙視,因為他的浪漫裡,有一種融化在血液裡的激越深沉。女孩喜歡叛逆和浪漫,但這樣的叛逆和浪漫,世上的平庸女子又怎麼理解得了,消受得起?所以和朋友談金庸時,常忍不住下武斷的結論,說阿衡才是金庸筆下最可愛的女子。喜歡程靈素,可是程靈素心底那抹不去的自卑總是免不了變成她言語中的刺;一千個一萬個的心疼郭襄,可是總覺得,那種帶著人間煙火氣的溫柔和美麗,雖然肯定能熨平你心裡的痛,但是,一種心靈徹徹底底的交流,可能嗎?不大記得阿衡默寫《九陰真經》的那一段,聰明得著了痕跡,反而顯得俗。默默在心裡盤旋的,倒是那句「強極則辱,情深不壽」。這一句,陳家洛不配,是送給黃藥師和阿衡的。
看到《神鵰》中黃藥師和楊過結拜的一段,我心裡總是感到深深的悽涼。要到差不多三百年後的嘉靖年間,真正可以和黃藥師相視一笑,莫逆於心的思想家李贄才會降生。楊過本來甚至不具備和黃藥師對話的能力,可現在僅僅因為那一點看來相似的叛逆,黃藥師就禁不住把他引為知己。老東邪實在是寂寞得太久了,阿衡死後,這個偉大的浪漫主義哲人,究竟困頓在一種怎樣的孤獨裡啊!總是有人批評令狐衝「婆婆媽媽」。因為他不像楊過,會因為一點小小的傷害就用仇恨的眼光看人。這個人雖然是「天生的隱士」,卻對世人總有著欣賞的目光。他喜歡自由,衝動起來有點想不到後果,但是,該做的事,他就一定會去做,該挑起的擔子,他也絕不會甩甩手就丟下。
令狐衝的「婆婆媽媽」,其實倒正是一個男人不可或缺的寬容和責任心。楊過可以讓女人愛他,但楊過一輩子也不曾有過一個真正知心的朋友。令狐衝的朋友卻總是很多,開始的陸大有,後來的向問天,甚至老頭子之類的江湖豪客也可以為他不惜性命。有沒有朋友,其實是因為他們兩個人對待朋友的態度絕不相同。楊過可以對人居高臨下地施捨,但除了小龍女,別人為他犧牲得再多,他也不會太放在心上。可是令狐衝不一樣,他總是首先相信別人對他的好是「出於摯誠」。他不會因為愛情就否認男人和男人,還有男人和其他女人之間,還有值得珍惜的友誼。然而,這也許正是令狐衝不如楊過的地方。女孩說:「我要我就是你的全部。」但,我畢竟還是喜歡《神鵰》的。
喜歡看十六年後,那個居然變得「竟比道學先生還更守禮自持」的楊過。不是因為這樣的楊過才可愛,而是為了這種性格的變化,讓人甚至感覺到一種恍如隔世般的凝重感。金庸小說寫的雖然都是成長故事,但時光流逝的痕跡,從來也不曾有哪個人像在楊過那裡,烙印得這樣深。有人說,金庸先生本來的意思,是要寫楊過與小龍女同喪於谷底,這才是悲劇的精神。我覺得其實沒這個必要。
人生的滄桑變化到了這一步,悲愴的況味實在已經是過於濃了。就算是重逢,那時的楊過,也如月光下的雪峰,看起來孤獨而冷清。刻意的給一個死亡的結局,只是煽情的故事。怕的是在似乎美滿的此刻,心中卻滿是前塵的不堪,前途的空虛,然而我們只有做幸福的笑。